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浸润和不浸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浸润现象和不浸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下列几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银不能浸润玻璃,说明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B.水可以浸润玻璃,说明附着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
C.脱脂棉球脱脂的目的,是使它从不能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
D.建筑房屋时在地基上铺一层涂着沥青的纸,是利用了毛细现象
2020-09-21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以下与液体有关的自然现象中,对其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这属于毛细现象
B.唐诗《观荷叶露珠》中有“霏微晓露成珠颗”一句,诗中荷叶和露水表现为浸润
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与表面张力无关
D.保存地下的水分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这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浸润现象和不浸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银滴在玻璃上呈球形,说明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B.细管中液面边缘部分的表面张力使管中的液体向上运动,形成毛细现象
C.容器中的液体与器壁接触的位置如果向下凹,是一种不浸润现象
D.附着层内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体与固体间就表现为浸润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层内,分子比较稀疏,水分子之间只有分子引力作用
B.在液体与固体接触的附着层内,液体分子一定比液体内部稀疏
C.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当不浸润的某种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
C.布朗运动说明了固体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
D.雨后荷叶上有晶莹剔透的水珠,这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水珠成球形
2020-06-11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5月校际联合考试二模物理试题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造成的
B.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是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C.液体表面张力与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D.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方向与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分界线
2020-06-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邑县、沂水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关于浸润与不浸润现象,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浸润液体
B.水是不浸润液体
C.同一种液体对不同的固体,可能是浸润的,也可能是不浸润的
D.只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才会产生毛细现象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B.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水蒸气的压强不再变化,这时蒸发和凝结停止进行
C.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
D.不浸润现象的附着层,分子间距离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2020-06-01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第十九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密闭的容器内,放置一定量的液体,如图(a)所示,若将此容器置于在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人 造地球卫星上,则容器内液体的分布情况应是(   
A.仍然如图(a)所示
B.只能如图(b)中 A 所示
C.可能如图(b)中 C 或 D 所示
D.可能如图(b)中 A 或 B 所示
10 . 关于以下几幅图中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水黾停在水面而不沉,是浮力作用的结果
B.乙图中将棉线圈中肥皂膜刺破后,扩成一个圆孔,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丙图中毛细管中液面高于管外液面的毛细现象,低于管外液面的不是毛细现象
D.丁图中玻璃管的裂口在火焰上烧熔后,它的尖端会变钝,是一种浸润现象
2020-04-23更新 | 1133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