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浸润和不浸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对于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黾停在水面而不沉,是浮力作用的结果
B.单晶体分子的空间排列规律,具有各向异性
C.毛细管中液面高于管外液面的是毛细现象,低于管外液面的不是毛细现象
D.玻璃管的裂口在火焰上烧熔后,其尖端会变钝,这是一种浸润现象
2022-07-11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2022年3月23日,天宫号空间站上的三名宇航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又给全国的观众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天宫授课,其中宇航员们做了一个“液桥”实验。将水分别挤在两块透明板上,水球状似倒扣着的碗,如图甲所示。将两板慢慢靠近,两个水球“碗底”挨“碗底”,形成一座中间细、两头粗的“液桥”将两块板相连,如图乙所示;再将两板拉远,液桥变得更细、更长,仍然没有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地球上不可能有“液桥”现象B.由图甲可以推断水和透明板是不浸润的
C.液体表面张力有使液体表面积扩大的趋势D.液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大
B.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C.如果空间某处的电场或磁场发生变化,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波
D.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
2022-06-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固体在某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该物体一定为非晶体
B.小船能够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水的表面张力起了主要作用
C.用塑料细管将牛奶吸入口中利用了毛细现象
D.鸭子羽毛上有一层脂肪,使羽毛不被浸湿,因为水对脂肪不浸润的缘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
A.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B.一定质量的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其温度不变,内能保持不变
C.浸润现象中,附着层的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更密集,液体分子之间表现为相互排斥的力
D.液面为凸形时表面张力使表面收缩,液面为凹形时表面张力使表面伸张
2022-06-07更新 | 4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合格的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都是不浸润的,图为一滴水滴在某一次性防护口罩内侧的照片,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片中的口罩一定为不合格产品B.照片中水滴表面分子比水滴的内部密集
C.照片中附着层内分子比水滴的内部稀疏D.水对所有材料都是不浸润的
2022-05-28更新 | 1256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综合物理试题(三)
7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毛细现象
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表面张力
C.洒落在玻璃表面的小水银滴呈球形——浸润现象
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毛细现象
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B.用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单晶体
C.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可能降低
D.露珠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022-05-22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9 .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其中有一个实验是王亚平在太空拧毛巾,拧出的水形成一层水膜,附着在手上,像手套一样,晃动也不会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间站水滴不受重力
B.水和手发生浸润现象,且重力影响很小
C.水和手发生不浸润现象,且重力影响很小
D.在空间站中水的表面张力变大,使得水“粘”在手上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
B.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C.浸润现象中附着层分子间距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
D.在空间站完全失重的环境下,水滴能收缩成标准的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