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图1中K、A是密封在真空管中的两电极,电极K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射电子。K、A间的电压大小可调,电源的正、负极亦可对调(当电极A的电势高于电极K的电势时,电压为正)。保持光强不变,改变电源的正、负极,以及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可得图2所示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之间的关系,当电压分别为时,对应光电流的大小分别为0和,光电流的最大值为。已知电子电荷量值为e
(1)根据来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当光电流为最大值时,求单位时间内由电极K发出的光电子数n
(3)某同学做了如下的尝试,还是用紫外线照射电极K,但光强变大,试着在图2中大致画出这种情况下IU之间的关系曲线;
(4)一种经典模型,计算光电效应中电子获得逸出金属表面所需能量的时间的方法如下:
一功率的紫外光源(可看作点光源)向四周均匀辐射能量,距离光源处放置一小块钾。假设:钾原子为球状且紧密排列,紫外光的能量连续且平稳地被这块钾正对光源的表面的原子全部吸收,并且每个原子吸收的能量全部给钾的最外层电子,使之逸出成为光电子。已知钾的逸出功、其原子半径
根据上述信息,计算的大小(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并将计算结果与光电效应中“电子几乎是瞬时(约)逸出金属表面”的实验结果作比较,判断上述经典模型是否合理。
   
2023-06-20更新 | 36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原子从能级 n=4 向 n=2 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现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求:
(1)该金属的逸出功为多少?截止频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一群处于 n=4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可以辐射几种频率的光子?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共有多少种?
(3)这些光子使该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时,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2021高三·北京·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已知某种光的频率为γ,水对这种光的折射率为n,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光子进入水中后的波长为
B.这种光子进入水中后的能量为
C.这种光经过同样的小孔发生衍射现象,在水中衍射现象比在空气中明显
D.用该光和频率为2γ的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均有电子逸出,两遏止电压之比小于1:2
2021-02-15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2018-2020年高考各地物理模拟试题分类(10)——波粒二象性 原子物理
4 .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这项工作成了爱因斯坦方程式在很小误差范围内的直接实验证据。密立根的实验目的是: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由此计算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式的正确性。如图乙所示,是根据某次实验作出的图像,电子的电荷量。试根据图像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1)写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2)求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
(3)用图像的斜率k,写出普朗克常量h的表达式,并根据图像中的数据求出普朗克常量h
2019-06-25更新 | 643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一个单色光源向四周均匀地发射能量,功率为P=2.2W,在离光源距离R=5m处,放置一小块钾箔,钾的逸出功为=2.2eV,假设入射光的能量是连续平稳地传给钾箔。单色光的波长为,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1)求该单色光使钾箔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符号表示);
(2)按照经典电磁理论,钾箔只需吸收足够的能量就可以逐出电子,若一个要被逐出的电子收集能量的圆形截面的半径。求:
①电子将被逐出的时间;
②根据你的计算结果,你认为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时是否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2021-08-27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6 . 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   )
A.改用红光照射
B.增大绿光强度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D.改用紫外线照射
2020-12-22更新 | 39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流。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则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入射光子的能量/eV相对光强光电流大小/mA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V
第一组14.0290.9
24.0430.9
34.0600.9
第二组46.0272.9
56.0402.9
66.0552.9
A.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
B.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
C.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eV,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eV
D.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eV,相对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
2021-07-02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8 . 小宇同学参加科技嘉年华,设计了一个光电烟雾探测器。如图,S为光源,射出光束,当有烟雾进入探测器时,来自S的光会被烟雾散射进入光电管C。当光射到光电管中的钠表面(极限频率为6.0×1014Hz), 会产生光电子。当光电流大于或等于10-8A 时,便会触发报警系统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该探测器正常工作,光源 S 发出的光波长不能小于 0.5μm
B.若S发出的光能使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则光波的频率越高、光电烟雾探测器灵敏度越高
C.光束遇到烟雾发生散射,是一种折射现象
D.若射向光电管C的光子有5%会激发出光电子,当报警器报警时,每秒射向C 中钠表面的光子最少数目是1.25×1012
2020-04-27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北京八中高三下学期自我测试物理试题(二)
9-10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9 .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 4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11. 11 eV
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9. 60 eV
10 . 图像法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能把复杂的物理过程直观形象清楚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能够形象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x轴表示一个物理量,y轴表示一个物理量,其中在实验数据处理时,会发现图像与两个坐标轴的交点(称为截距)具有特殊的物理意义。对该交点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测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内阻时,若x轴表示流过电源的电流,y轴表示闭合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则该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短路电流
B.在利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时,若x轴表示重锤下落到某点时速度的平方,y轴表示重锤落到该点的距离,则该图像与x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重锤下落时的初速度
C.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x轴表示摆线长度,y轴表示单摆周期的平方,则该图像与x轴交点绝对值的物理意义是该单摆摆球的半径
D.在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若x轴表示入射光的频率,y轴表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则该图像与x轴的交点物理意义是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2020-04-20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