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0 道试题
1 .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为 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逸出功与有关B.Ek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时,会逸出光电子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2023-09-11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物理试题
12-13高二下·湖北黄冈·阶段练习
2 . .已知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为νc,则(     )
A.当用频率为2νc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当用频率为2νc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c
C.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c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D.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c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加一倍
2019-05-05更新 | 144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2-2013学年湖北省团风中学高二3月月考物理试卷

3 . 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图,abcd为两正对的、半径为R的平行的、圆形金属板,板间距为d,且满足R>>d。当一细束频率为ν的光照极板ab圆心时,产生沿不同方向运动的光电子。调节滑片改变两板间电压,发现当电压表示数为UC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假设光电子只从极板圆心处发出,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量为e,电子质量为m,忽略场的边界效应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求金属板的逸出功W0

(2)若交换电源正负极,调节滑片逐渐增大两极板间电压,求电流达到饱和时的最小电压U1

(3)断开开关,在两板间加上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乙所示。求电流表读数为零时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

(4)已知单位时间内从ab板逸出的电子数为N,电子逸出时所携带动能在0至最大动能之间粒子数是均匀分布的。假设所有逸出的电子都垂直于ab板向cd板运动,如图丙所示。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cdba两板之间电势差为U2时,求安培表的读数及对应的电阻值。

4 . 小明用阴极为金属铷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什么极;
(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νc和逸出功W0分别是多少;
(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ν=7.00×1014 Hz,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是多少。
2021-02-03更新 | 870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华安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5 . 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
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
2016-12-08更新 | 352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6 . 如图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电池的电动势E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钨的逸出功为,现分别用氢原子跃迁发出的能量不同的光照射钨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用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
B.用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光照射,N板会发出电子
C.用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光照射,不会有电子到达金属网M
D.一个处于能级氢原子跃迁时最多能发射6种不同的光子
7 . 可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电子的发射情况与光照的强弱、光的频率等物理量间的关系.K、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电子.K与A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整,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

(1)a.电源按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且将滑动变阻器中的滑片置于中央位置附近.试判断:光电管中从K发射出的电子由K向A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b.现有一电子从K极板逸出,初动能忽略不计,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电子经电压U加速后到达A极板.求电子到达A极板时的动能Ek.
(2)在图1装置中,通过改变电源的正、负极,以及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获得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U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UC叫遏止电压.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 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请写出光电效应方程,并对“一定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做出解释.

(3)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为了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设计实验并测量了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根据他的方法获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 3所示的图线.已知电子的电量e=1.6×10-19C,求普朗克常量h.(将运算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

8 . 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
C.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2022-09-22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高中同步粤教版必修第三册 08-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二)
9 . 用波长为4×107 m的紫光照射某金属,发出的光电子垂直进入3×104 T的匀强磁场中,光电子所形成的圆轨道的最大半径为1.2 cm(电子电荷量e=1.6×1019 C,其质量m=9.1×1031 kg)。求:
(1)紫光光子的能量;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
2022-09-16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优化方案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四章 章末过关检测(四)
10 .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2~3.11 eV,金属钾的逸出功是2.25 eV,现有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跃迁时最多可发出6种可见光
B.氢原子跃迁时发出的可见光均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
C.氢原子跃迁时发出的可见光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3 eV
D.氢原子跃迁时发出的可见光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98 eV
2022-09-16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优化方案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四章 习题课5 玻尔理论的综合问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