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在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若某激光仪以发光功率P发射波长为λ的单色光束,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质量m,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试根据上述条件计算:
(1)该激光仪在1s内能发射出多少个光子?
(2)若光束照射逸出功为W0的金属板的表面,其逸出电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最小波长是多少?
2022-06-0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镇江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情调查考试物理试题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加深了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图中K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极受到光照时可能发射电子。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使用普通光源进行实验时,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用频率为的普通光源照射K极,恰好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1)当有光照射K极,电流表的示数为I,求经过时间t到达A极的电子数n
(2)当有光照射K极,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U1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为0,求该入射光的频率;再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的示数不为0,求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
(3)随着科技的发展,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可以使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到多个光子成为可能。若用强激光照射K极时,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能吸收n个光子,求能使K极发生光电效应的强激光的最低频率
2022-05-27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调研物理试题
3 . 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光电效应中某金属的截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均已知。用氢原子从某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时发出的光照射此金属时,测得截止电压恰好为。已知元电荷,氢原子基态能量为,能级满足公式。求:
(1)普朗克常量
(2)跃迁前氢原子的量子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种复式光由红、蓝两种颜色的光组成,其光强度对波长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红光范围的光强度比蓝光范围的光强度大很多。某学生以此光照射某一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发现皆可产生光电子,如图乙所示。设可变直流电源的电压为U时测得的光电流为I,测得多组数据,则下列图像中该实验所测得的IU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A.B.C.D.
5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3.6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有读数。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9V时,电流表读数为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子的初动能可能为0.8eV
B.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0.9eV
C.电键S断开后,电流表G示数为0
D.改用能量为2eV的光子照射,电流表G有电流,但电流较小
6 . 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K、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电子。K与A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整,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
(1)电源按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且将滑动变阻器中的滑片置于某位置。试判断:光电管中从K发射出的电子由K向A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现有一电子从K极板逸出,初动能,已知电子的电量为,电子经电压为U的电场从K到达A极板。求电子到达A极板时的动能
(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为了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设计实验并测量了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根据他的方法获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线。已知电子的电量,求普朗克常量h。(将运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7 . 如图为通过某光电管的光电流与两极间电压的关系,当用光子能量为4.5eV的蓝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对应图线与横轴的交点U1=-2.37V。(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电子电量e=1.6×10-19C)(以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求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
(2)当用光子能量为7.0eV的紫外线持续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测得饱和电流为0.32μA,求阴极K单位时间发射的光电子数。

8 . 如图甲所示,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的一束光照射阴极,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时,电流表计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时,电流表读数为零。把电路改为图乙,当电压表读数为2V时,则逸出功及电子到达阳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
A.   B.   C.   D.   
2021-06-03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学习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9 . 1921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装置,当分别利用波长为2λλ的单色光照射锌板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之比为1∶3,电流计的示数均不为零。已知单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  )
A.锌板的逸出功为
B.锌板的极限频率为
C.用波长为2λ的光照射锌板时,电流计的示数较大
D.用波长为2λλ的单色光分别照射锌板时,二者遏止电压之比为1∶3
2021-05-28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10 . 如图,光电管能够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A和K分别是光电管的阳极和阴极。让电源正极接A、负极接K,第一次用激光器发出的光照射K,当波长逐渐增大到时,电流表读数刚好为0;第二次用激光器发出某一频率的光照射在K上,增大AK两端电压,当电流表的示数达到I后一直保持不变;现改为电源负极接A、正极接K,逐渐增大AK两端电压的大小,当UAK=-U0时,电流表读数刚好减小为0。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电子电荷量为e
(1)求金属板K的逸出功W0
(2)若每入射n个光子会产生1个光电子,所有的光电子都能到达A,求第二次激光器的功率P

2021-05-06更新 | 43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