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果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如图甲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剖面图,图中铅盒内的放射性元素钋(Po)所放出的α粒子由铅盒上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粒子束打到金箔上。α粒子束能穿过很薄的金箔打到荧光屏上,并产生闪光,这些闪光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α粒子穿越金箔前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θ称为散射角,如图乙所示,荧光屏和显微镜可一起绕金箔沿圆周转动,以便观察α粒子穿过金箔后散射角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装置可以不放在抽成真空的容器中
B.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散射角很小(平均为2°~3°),几乎沿原方向前进
C.α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的个别α粒子被反弹回来,就像“一颗炮弹射向一张薄纸会反弹回来”,这种现象可用“枣糕模型”来解释
D.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有些类似太阳系,原子核犹如太阳,电子犹如行星,可称为原子的“行星模型”
2 . 玻尔提出原子存在着能级,它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其实验依据是(  )
A.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B.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现象
C.某些物质具有放射性D.原子产生的线状光谱
2022-02-1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核的比结合能比核的大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D.1.0×1024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还剩1.0×106
2016-12-08更新 | 12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5月信息卷物理试卷
10-11高三上·湖南郴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粒子的作用,则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正确的是( )
A.一定在①区域B.可能在②区域
C.可能在③区域D.一定在④区域
2016-12-08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淮安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任意两个核子之间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