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根据条件写出核反应方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二号M装置(HL-2M)正式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放电温度达太阳芯部温度近10倍。“人造太阳”实验中的可控热核反应的方程是,海水中富含反应原料氘(H),氚核(H)可以用中子轰击锂核(Li)得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
B.中子轰击锂核(Li)反应方程为n+Li→H+He
C.中子轰击锂核(Li)发生了α衰变
D.氘核(H)和氚核(H)的比结合能均比氦核(He)的比结合能大
2 . 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中微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穿过贮满615t四氯乙烯()的巨桶时,可以将氯核转变成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已知核的质量为36.95658u,核的质量为36.95691u,的质量为0.00055u,1u相当于931.5。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中微子就是中子B.中微子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均为0
C.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D.参与上述反应的中微子的最小能量约为0.82
3 .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中国科学院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为v0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原子核,产生了质子.若某次碰撞可看做对心正碰,碰后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新核与质子同方向运动,且垂直磁场方向,通过分析偏转半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7。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出质子的速度;(质子中子的质量均为m
(3)求释放后新核的动能。
4 . 太阳辐射的总功率约为4×1026W,其辐射的能量来自于聚变反应,在聚变反应中,一个质量为1876.1 MeV/c2(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氘核(H)和一个质量为2809.5 MeV/c2的氚核(H)结合为一个质量为3728.4 MeV/c2的氦核(He),并放出一个X粒子,同时释放大约17.6 MeV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粒子是中子
B.X粒子的质量为939.6 MeV/c2
C.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4×10 kg
D.地球每秒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约4×1026 J
2021-09-05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Z20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8月第一次暑假返校联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下列核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核聚变反应
B.为首次发现中子的方程
C.,该核反应前比结合能比反应后大,因而释放能量
D.是衰变方程
2021-06-09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为某人工转变核反应探测仪,装置内有粒子源、粒子加速区、核反应区和粒子探测区四部分组成。粒子源可以在单位时间发射出粒子,其初速度为,随后又进入电压为的加速电场,从电场中射出后与静止在反应区A点的铍核发生核反应,两个反应产物经垂直边界飞入探测区,探测区有一圆形磁场和粒子探测器,圆形磁场半径为,其内存在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圆形磁场边界与相切,探测器与平行且距圆心距离为。实验中根据碰撞点的位置便可分析核反应的生成物。为简化模型,假设粒子均可与铍核发生核反应,实验中探测器上有两个点(P点和Q点)持续受到撞击,在一直线上,且,打在P点的粒子有50%穿透探测器,50%被探测器吸收,其中穿透的粒子能量损失75%,打在Q点的粒子全部被吸收。已知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为,原子核的质量为核子的总质量,粒子的质量为,质子电荷量为,不计粒子间相互作用(核反应过程除外)。求:
(1)粒子射出加速电场后的速度为多少;
(2)写出核反应方程式,并求出打在Q点的粒子的速度为多少
(3)分别求出单位时间内P点、Q点在垂直探测器的方向上受到的撞击力的大小。
2021-06-02更新 | 114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联考物理试题
7 . 研究表明,中子()发生β衰变后转化成质子和电子,同时放出质量可视为零的反中微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中子发生β衰变,放出的质子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动能为Ek。已知中子、质子、电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元电荷为e,真空中光速为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的动量大小为
B.中子衰变的核反应式为
C.电子和反中微子的总动能为(m2+m3m1c2Ek
D.质子的圆周运动可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其大小为
2021-04-21更新 | 62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2007年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曾任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的王淦昌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王先生早在1941年就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探测中微子的方案:原子核可以俘获原子的K层电子而成为的激发态,并放出中微子(当时写作),即。而又可以放出光子而回到基态,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核聚变反应
B.的核子数相同
C.的比结合能相同
D.的过程中,由于质量数守恒,故未出现质量亏损
9 . 太阳辐射的总功率约为,其辐射的能量来自于聚变反应。在聚变反应中,一个质量为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氘核()和一个质量为的氚核()结合为一个质量为的氦核(),并放出一个X粒子,同时释放大约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粒子是质子
B.X粒子的质量为
C.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
D.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
2020-07-11更新 | 7702次组卷 | 4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33 原子结构
10 . 氚核发生β衰变除了产生β粒子和新核外,还会产生质量数和电荷数都是0的反中微子Ve。若氚核在云室中发生β衰变后,产生的反中微子和β粒子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设反中微子的动量为P1β粒子动量为P2,则。
A.上述核反应方程为
B.β粒子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路径,此体现了粒子的波动性
C.氚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会向外发射粒子
D.新核的动量为
2020-02-15更新 | 40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舟山市岱山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