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得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
名校
1 . 假如你参加某高校的三位一体面试,考官在看了你的材料、听了你的个人陈述后,作了如下评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考官:你的实践活动经历丰富,这很突出,但我们希望招收的是既能“行万里路”,又能“读万卷书”的学生。
(1)指出考官的言外之意。
(2)用得体的语言作出应答。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面是某生收到导师对其论文的指导意见后的回信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恰当之处,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您的指导意见已收到并过目,拙见深刻独到,让我茅塞顿开,对我的论文有很大帮助,我定当按照您的建议斧正。为此,敬谢不敏之情难以言表,他日一定前往寒舍,当面致谢。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
3 . 挽联是哀悼逝者专用的对联。它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慰勉,有其针对性。请写一组挽联,送给下列逝者中的一位,以寄托哀思。不少于16字。
【示例】逝者:金庸
(1)上联:书作连城诀,采三千年文史风流,到此终成正果
下联:人为侠客行,偕十五部英雄儿女,于今相忘江湖
(2)上联:一代宗师,笑傲江湖情永在
下联:百年剑客,神雕侠侣意长存
逝者:霍金       李敖       单田芳       盛中国       李咏
2020-04-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10岁那年,随父亲到洛阳。李膺正在朝中任司隶校尉,官高位显。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李膺应接不暇,只好设定条件加以限制,非中表亲戚及有名望的杰出士人,门卫一律挡驾。孔融虽然年幼,却也久仰李膺大名,很想登门拜会。一天,孔融来到李府门外,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李膺对进来通报的人说:“既然是亲戚,就请他进来吧!”

孔融落座以后,李膺左看右看,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哪门子亲戚,只好试探问道:“请问,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

孔融从容答道:“从前,我的先人仲尼(孔子字)与您的先人伯阳(老子李耳号伯阳公)有师友之交,这样算起来,我和大人也算是世家通好吧?”听了孔融的回答,李膺和在场的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都说:“真是个神童啊!”

后到的陈炜听说此事,随口说道:“小时了了(了了:聪敏),大未必佳!”孔融听了,当即朗声说道:“想君小时,必然了了。”意思是陈大人小时候一定是非常聪敏的人了……在座客人听后哄堂大笑。

1.下列各项对文段中画线处语言文字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此句中的“见面”一词不得体,一般读书人见高官,应用“求见”“拜见”等。
B.“对门卫说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此句为间接引用,句中“我”应改为“他”;或者在“说”后加冒号,并将此处画横线的部分加上双引号。
C.“请问,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在当时的语境下,此句中李膺对孔融问话,不应该用敬称“您”,而应将“您”改为“你”。
D.“李膺和在场的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此句用语重复啰嗦,从语言表达要简明的角度来考虑,完全可以删除“连声赞叹”。
2.选段的最后一段中,暗含一个三段论的推理,请按相关提示写出这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
孔融反驳陈炜的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融反驳陈炜的小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融对陈炜的评价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⑴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孔融的形象特点。
⑵用一副对联比较李膺与陈炜的为人之道,不限字数。
对联示例:高朋有才出巧语,童子无畏戏佳宾(描绘宴会场景)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
名校
5 . 张大明和李小天是好朋友,张大明因为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李小天借钱十万元,下面是张大明写给李小天的借条,其中有五处不对的地方,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借 条


借款人:张大明(身份证号)
出借人:李小天(身份证号)

因用于生意周转,于2017年3月21日向出借人小天借款十万元,今还欠款五千元。剩余欠款将于2018年归还。如不能按时归还,愿付违约金(每天壹佰元)并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借款人:张大明

2020-04-2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0·浙江·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子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材料二: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针对上面材料中妇女的言辞和学生招致的结果,你会对两人分别说些什么呢?要求: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每项不超过30字。
(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
(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2020-04-13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高考·新思路】2020年浙江省高三语文名校资源优化卷(七)-《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萧”。(       )围绕古琴所作的诗、所发生的故事 ,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故事,可见琴声乃心声。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之渊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战国之际 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善于表现 的意境。今天我们将“琴”“筝” ,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悠悠琴声中,希望听众领略到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渊源及博大精深的艺术底蕴。古琴,亦称丝桐、玉琴等,因缚弦七根又称“七弦琴”。琴体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形狭长。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徽”。唐朝诗人刘长卿有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 则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在所讲的“古琴”的前身,即这时的“琴”。
B.这时的“琴”,即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
C.现在所讲的“古琴”的前身和这时的“琴”即一样。
D.这时的“琴”和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即一样。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计其数       流行       行云流水       相提并论
B.不绝如缕       流传       行云流水       相提并论
C.不计其数       流行       高山流水       同日而语
D.不绝如缕       流传       高山流水       同日而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悠悠琴声中,希望听众领略到中华民族厚重的艺术底蕴及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
B.希望听众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渊源及博大精深的艺术底蕴。
C.希望听众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
D.在悠悠琴声中,希望听众领略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底蕴及厚重的文化渊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8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B.某同学的作文得到一位作家的赞赏和指导,这位同学回信说:“承蒙您的错爱,我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C.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
D.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2020-03-25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3 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
9 . 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改正。

我学习刻苦,考过数不清次年级第一。此外,我爱好贼多,在文学、体育方面冒泡,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校运动会将400米第一名抱在怀里。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机会,如有幸能到贵校瞧书,我将加倍努力。

2020-03-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四单元综合练(四)
10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白居易去顾况家请教,是希望他能提拔自己,结果却使他家蓬荜生辉。
B.上回蒙他鼎力相助,这一次我应该投桃报李,助他一臂之力才是。
C.王老师,明天下午3点,我们班在教室里开读书主题班会,请您到现场候教。
D.个别词句略有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做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2020-03-20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二自主赏析湘夫人课时作业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