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挑战权威

1957年,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这期间,袁隆平阅读了毛泽东主席写给毛岸英和毛岸青的一封信:

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袁隆平在毛主席要年轻人探讨真学问的思想鼓舞下,敢想敢干,决心敲响安江农校向科学进军的大门。

由于袁隆平的精心培植,月光花与红薯的嫁接果然长势良好。地下长出红薯王,地上也结种子。为此,黔阳地委在安江农校袁隆平的试验田里召开现场会,这使得安江农校的师生深受鼓舞。这期间,袁隆平在米丘林、李森科关于无性杂交理论的指导下带领他的学生们进行多种作物的无性杂交,培育出一批批农作物新品种。

1958年,他将嫁接培育的特殊种子播种。长出来的作物却令他非常失望。于是,袁隆平对自己搞的无性杂交研究开始动摇,对于李森科遗传学说中的观点也产生了怀疑。

既然从事多年的无性杂交试验已经失败,只好毅然拋弃它,大胆地去探索新的路子。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把遗传学研究从单纯的观察推进到定量的计算分析,为近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发展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创立遗传的染色体和基因学说。然而,20世纪50年代,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说却被苏联和我国的某些学术权威视为异端邪说。某些人企图以这种非常手段巩固米丘林、李森科绝对权威的地位。

这期间,袁隆平反复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他对毛主席关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是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思想坚信不移。对几年来他根据李森科学说在科学试验中进行无性杂交所产生的无性杂种不能遗传等现实问题,开始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深入研究。他既研究米丘林、李森科,又研究孟德尔和摩尔根,同时研究达尔文、魏斯迈,结合实践,进行比较和分析,用实践去检验,决心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袁隆平非常崇拜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总是引导人们认识自我,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学会怀疑权威乃至教义。袁隆平由于既肯于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又重视科学实践,所以他总能够及时摆脱保守思想的束缚,总能够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960年初春,一位果农手说:花长得太密,难结果!这话,使袁隆平深受启发:橘树的花太密难结果,人生的目标太多难以实现!他进而想到,该选准自己的拼搏目标和科研课题了。就是从这一年春季开始,袁隆玶选择了水稻纯系选育和人工杂交试验的科研课题。从此,袁隆平踏上一条崎岖的探索之路。水稻杂交有没有优势?这种优势能否为人类所利用?袁隆平向着这样的问题发起了挑战。

早在1926年,美国人詹斯首先揭示水稻的杂种优势现象,此后,詹斯的理论被美国遗传学家辛洛特和邓恩否认。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印度人克丹姆,马来西亚人布朗,巴基斯坦人阿乃姆,日本人冈田正宽、奈良芳次郎等都先后开展过杂交水稻的研究。尽管上述学者的研究均未能取得成功,但是勤于学习又精通英文的袁隆平,还是受到西方科学家的启发,决心继续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以便通过杂种优势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960年春天,袁隆平认真地观察着每一株水稻的成长。一次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俏丽挺拔的株形,手掌般的稻穗!这个偶然的发现竟然影响了他的一生。

袁隆平凝视着变异的稻株,灵感顿时涌上心头:那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品种间的杂交优势现象,很可能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他对那些变异的植株进行调查记载,统计运算,证明这杂种第一代完全符合孟德尔学说的分离规律。

他想到,第一年选育的那株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稻并非纯种,所以,第二年出现分离。按那株杂交稻的产量来推算,亩产可以达到600公斤,这便是水稻杂交的优势。

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辛洛特和邓恩合写的《细胞遗传学》,明确地指出水稻杂交无优势。美国哈佛大学的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明确写道:稻麦等白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所以,当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时,遭到某些权威学者的反对乃至嘲笑。

(选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第六章)

相关链接:

①全永明说:袁先生是智慧、勇敢、坚忍的象征,是无私奉献的典范。因为有这些美德,他注定要在高科技杂交水稻研究中获得成功。

两千多年以前,苏格拉底用他的思想,用他的智慧,为人类打开哲学的光明之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袁隆平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实干精神,为人类开创水稻高产之路。

(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第十六章)

②斯瓦米纳森博士说:袁隆平的科研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

(缪俊杰《序:他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逻辑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一封书信,给袁隆平以思想鼓舞,使袁隆平下定决心向科学进军。
B.黔阳地委在安江农校试验田里召开现场会,对袁隆平的研究进行肯定,这使袁隆平深受鼓舞。
C.迷信米丘林等人的“无性杂交”理论,所以袁隆平和他学生们进行的“无性杂交”试验最终失败。
D.理论联系实际、敢于挑战权威、智慧勇敢、坚忍和无私奉献都是袁隆平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肯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又重视科学实践的袁隆平,在毛泽东、苏格拉底等人影响下,闯出属于自己的路。
B.老果农的话,启发袁隆平选准自己的科研课题;一株偶然被发现的天然杂交稻则带给袁隆平灵感和机遇。
C.克丹姆、布朗、阿乃姆、冈田正宽、奈良芳次郎等先后开展过杂交水稻的研究但是均未能够取得成功。
D.把袁隆平和苏格拉底相提并论,就是认为袁隆平对人类的贡献和苏格拉底对人类的贡献具有同样的意义。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袁隆平挑战权威的具体表现。
2021-01-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