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记叙性散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迟子建

1)二零一七年岁尾,《收获》杂志六十周年庆典,在太热闹的时刻,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空,我吃过早饭,叫了一辆的士,奔向四川北路。

2)我先去拜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霉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整齐划一的舞。我努力避让舞者,走进广场。可怜的托尔斯泰,他右手所持的手杖,挂着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一幅苍凉出走的模样,可惜我不吸烟,不然在他左手托着的烟斗上,献一缕烟丝,安抚一下他。与他一样不幸的,是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挂着色彩艳丽的超轻羽绒衣。最幸运当属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难以附

3)出了世界文豪广场,再向前是个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一直排到门外。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颚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复信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这乌云见日般的丽文事么?

4)在公园的西北角,就是鲁迅先生的墓地了。

5)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不过基座过高了,感觉鲁迅是坐在一个逼仄的楼台看戏,让人担忧着他的安危。

6)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长青的叶片在阳光下如翻飞的翠鸟,绿意荡漾。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却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为他寂寞空守了四十年的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想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如愿——怎么可能如愿。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快收殓,埋掉,拉倒。这像他的脾气。这像一个目光如炬的人穿行于无边的黑暗后。留给自己的大解脱——最后的光明。可鲁迅的一生,是雷电的一生,身后必将带来风雨,不会是寂寞。

7)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眺望鲁迅长眠之所面对的风景,有树,有花,有草,有路,也算旖旎,也算开阔,只是那尊端坐于藤椅上的雕像,如一团巨大的阴影,阻碍着视线。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

8)墓前甬道尽头相连的路,人流不息,向右望去,可见虹口足球场的一角穹顶,像一团铅灰的云压在那里。健身和娱乐的各路音乐,此起彼落,让我有置身农贸市场的感觉。

9)当我怅然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所有的树,这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我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了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10)离开鲁迅墓地,迎着风中被撕扯下来的艳丽的槭树叶,我去参观鲁迅纪念馆,馆藏丰富。我留意的是那些曾与鲁迅相依相伴的实物,他戴过的硬硬的礼帽,这礼帽是再也不能为他挡风了;他穿过的棉袍以及蓝紫色的带花纹的毛背心,这样的衣物也再也不能为他避寒了;他用过的白瓷茶碗依然好看,但它再也不能为他送去茶香了;他用过的吸痰器,不能再为他排解胸中郁积之物了(真正的郁积,靠它也是排解不了的吧);而那一支支笔,也再也不能随他在纸上叱咤风云了。

11)离开纪念馆,风小了一些。我出了公园,一路打听,步行去鲁迅在大陆新村的最后寓所——山阴路1329号。

12)讲解员介绍着一楼会客室的陈设,餐台餐椅、墙上的画等等。而我的目光聚焦在了瞿秋白寄存此处的那张著名的书桌上了。只三两分钟吧,就被保安幺喝着去二楼。二楼是鲁迅的书房兼卧室,不很宽敞。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近门处东墙边的那张黑色铁床,上面还摆放着棉被和枕头。鲁迅先生就是在这张床上,吐出最后一口气的。而那最后一口气是真的散了,还是附着在了室内的台灯上,做夜的眼?或是附着在了南窗的窗棂上,做曙光的播撒器?

13)保安已在一楼大声呼唤讲解员,让她赶快带游人出来,说是时间到了,其实我们进来不过一刻钟。我郁郁出了鲁迅故居。其实我很想看看灶房的陈设,萧红不是在这儿为鲁迅过东北特色的韭菜盒和油饼吗?

14)我回到山阴路上,风又起来了,这条路成了风匣,回荡着风声。从鲁迅谢世之所到他长眠之地,并不遥远。但这条路在我眼里却很长很长,它仿佛记录着一个人半个多世纪的跋涉

15走在异乡的街头,只觉得这里的冬天与我故乡相比,更像春天,因为闪烁的花朵,像黑夜的笑声,从苍绿中挣扎而出。这样的花朵也就格外明亮和湿润,就像感动的泪。

16)我迎着风。在山阴路上徘徊。风很大——很大很大的风。

(选自《文汇报》201827日《笔会》副刊,有删改)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拜(yè)             草霉                    整齐划一             一幅
B.深藏不(lù)       (zhuó)             颚然                    丽(qǐ)
C.树(zhàng)       旖旎(yǐ)(nǐ)       风云(zhà)       幺喝
D.曙光                           过(lào)             跋涉                    苍绿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3)段和第(6)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直接引用鲁迅的原句,两处流露的是鲁迅特有的幽默与自嘲。
B.作者对鲁迅墓前塑像颇有不满,这既针对鲁迅墓地的设计,也指向后世人们纪念鲁迅、传承鲁迅精神的方式。
C.甬道尽头人流不息的路、虹口足球场的穹顶、健身娱乐的各路音乐,都衬托出了鲁迅墓地的庄严肃穆感。
D.作者委婉地批判了参观大陆新村时保安的吆喝和大声呼唤,其主要原因是保安导致我无法尽兴地游览。
E.文章在叙写游览始末的同时,自然地引入相关材料,既增加了文章意趣和可读性,也丰富了文章内涵。
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赏析第(15)段。
4.游览的后半段,作者多次写到“风”,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章第(10)小节中“真正的郁积”有什么深刻寓意?请结合《祝福》或《阿Q正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简要阐述。
2024-02-21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

余光中

①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红尘里长大,不得亲近草木虫鱼,且又饱受考试的威胁,就不得纵情于杂学闲书,更不得看云,听雨,发一整个下午的呆。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正是抗战。尽管贫于物质,却富于自然,……裕于时光,稚小的我乃得以亲近山水,且涵泳中国的文学。所以每次忆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

1940年秋天,我进入南京青年会中学,成为初一的学生。那家中学在四川江北县悦来场,靠近嘉陵江边,因为抗战,才从南京迁去了当时所谓的大后方。不能算是什么名校,但是教学认真。我的中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几年打结实的。尤其是英文老师孙良骥先生,严谨而又关切,对我的教益最多。当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后我是否进外文系,大有问题。

③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拔贡来教我们国文。他是戴伯琼先生,年已古稀,十足是川人惯称的老夫子。冬天他来上课,步履缓慢;仪态从容,常着长衫,戴黑帽,坐着讲书。至今我还记得他教周敦颐的《爱莲说》,如何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这种老派的吟诵,随情转腔,一咏三叹,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现在的学生,甚至主修中文系的,也往往只会默读而不会吟诵,与古典文学不免隔了一层。

④为了戴老夫子的宿背景,我们交作文时,就试写文言。凭我们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眼呢?幸而他颇客气,遇到交文言的,他一律给六十分。后来我们死了心,改写白话,结果反而获得七八十分,真是出人意外。

⑤国文班上,限于课本,所读毕竟有限,课外研修的师承则来自家庭。我的父母都算不上什么学者,但他们出身旧式家庭,文言底子照例不弱,至少文理是晓畅通达的。我一进中学,他们就认为我应该读点古文了。父母每在讲解之余,各以自己的乡音吟给我听。父亲诵的是闽南调,母亲吟的是常州腔,古典的情操从乡音深处召唤着我,对我都有异常的亲切。就这么,每晚就着摇的桐油灯光,一遍又一遍,有时低回,有时高,我习诵着这些古文,忘情地赞叹文的工整典丽,散文的开自如。这样的反复吟咏,潜心体会,对于真正进入古人的感情,去呼吸历史,涵泳文化,最为深刻、委婉。日后我在诗文之中展现的古典风格,正以桐油灯下的夜读为其源头。为此,我永远感激父母当日的启发。

⑥我一直认为,不读旧小说难谓中国的读书人。高眉high-brow)的古典文学固然是在诗文与史哲,但低眉low-brow)的旧小说与民谣、地方戏之类,却为市井与江湖的文化所寄,上至骚人墨客,下至走卒贩夫,广为雅俗共赏。身为中国人而不识关公、包公、武松、薛仁贵、孙悟空、林黛玉,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庄、骚、李、杜、韩、柳、欧、苏是古典之葩,则西游、水浒、三国、红楼正是民俗之根,有如圆规,缺其一脚必难成其圆。

⑦读中国的旧小说,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认识旧社会的民俗风土、市井江湖,为儒道释俗化的三教文化作一注脚;另一则是在文言与白话之间搭一桥梁,在两岸自由来往。当代学者慨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是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肓,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根底太弱,虚不受补。倒是旧小说融贯文白,不但语言生动,句法自然,而且平仄妥帖,词汇丰富;用白话写的,有口语的流畅,无西化之夹生,可谓旧社会白语文的原汤正味,而用文话写的,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与唐人传奇之类,亦属浅近文言,便于白话过渡。加以故事引人入胜,这些小说最能使青年读者化于无形,耽读之余,不知不觉就把中文摸熟弄通,虽不足从事什么声韵训,至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达意通情。

⑧同学之间互勉的风气很重要。巴蜀文风颇盛,民间素来重视旧学,可谓弦歌不。我的四川同学家里常见线装藏书,有的可能还是珍本,不免拿来校中炫耀,乃得奇书共赏。我那一代的中学生,非但没有电视,也难得看到电影,甚至广播也不普及。声色之娱,恐怕只有靠话剧了,所以那是话剧的黄金时代。一个穷乡壤的少年要享受故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读旧小说。加以考试压力不大,都市娱乐的诱惑不多而且太远,而长夏午寐之余,隆冬雪窗之内,常与诸葛亮、秦叔宝为伍,其乐何输今日的磁碟、录影带、卡拉OK?而更幸运的,是在且听下回分解之余,我们那一代的小看官们竟把中文读通了。

⑨至于诗词,则除了课本里的少量作品以外,老师和长辈并未着意为我启蒙、倒是性之相近,习以为常,可谓无师自通。当然起初不是真通,只是感性上觉得美,觉得亲切而已。遇到典故多而背景曲折的作品,就感到隔了一层,纷繁的附注也不暇细读。不过热爱却是真的,从初中起就喜欢唐诗,到了高中更兼好五代与宋之词,历大学时代而不衰。

⑩最奇怪的,是我吟咏古诗的方式,虽得闽腔吴调的口授启蒙,日后竟然发展成唯我独有的曼吟回唱,一波三折,余韵不绝,跟长辈比较单调的诵法全然相异。五十年来,每逢独处寂寞,例如异国的风朝雪夜,或是高速长途独自驾车,便纵情朗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或是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顿觉太白、东坡就在肘边,一股豪气上通唐宋。若是叶起更高古的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兴就更加苍凉了。

⑪曾在第二届中国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对各国的汉学家报告我中译王尔德喜剧《温夫人的扇子》的经验,说王尔德的文字好炫才气,每今译者望洋兴叹而难以下笔,但是有些地方碰巧,我的译文也会胜过他的原文。众多学者吃了一惊,一起抬头等待下文。我说:有些地方,例如对仗,英文根本比不上中文。在这种地方,原文不如译文,不是王尔德不如我,而是他捞过了界,竟以英文的弱点来碰中文的强势。

⑫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节选自余光中《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有删改)

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qí)             (é)             (yè)
B.高(áng)             文(pián)             自如(hé)
C.(pí)                    化(qián)             (gū)
D.不(zhuì)             壤(pì)             伏枥(jì)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讲述了戴伯琼先生给“我们”的白话作文打七八十分的轶事,说明戴老夫子虽为前清的拔贡,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知变通。
B.作者在第⑥段引用庄、骚、李、杜、韩、柳、欧、苏等古典之葩,用来和西游、水浒、三国、红楼等民俗之根进行对比,说明在阅读中,二者须有所取舍。
C.作者以及同学们的娱乐方式不及现代社会多种多样,但阅读在他们的年代是一种堪比广播和话剧的娱乐方式。
D.作者在述说自己的国文启蒙之余,也在文章中反复强调“吟咏”“吟哦”,可见诵读是领会文本意义、抒发个人感情的重要手段。
E.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在不同文类的切换中,既讲述了作者的国文启蒙经过,又夹杂了作者对于文学的个人看法和认识。作者还将中西文学进行了充分的对比,显示出开阔的国际视野。
3.关于“我”的国文启蒙与修习,请补充下面的表格。
文类启蒙途径
小说
本人无师自通

4.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
5.分析第⑪段的作用。
6.余光中曾被梁实秋评价“左手写散文,右手写诗,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诗歌是他几种文类中的至尊。他的诗歌中总是充溢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请结合本文⑫段,分析余光中的名作《当我死时》中的“自豪与自幸”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注】1966年,余光中在美国密歇根州一所大学当客座教授,身处异乡,非常怀念阔别17年的祖国,写了此诗。
2024-02-20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羊的冬天   

李娟

①居麻每天放羊出发时,经过沙丘上的假人总会勒缰停立许久,和假人一起凝望远方。

②过好一阵,又掏出烟盒纸卷,慢吞吞卷一支莫合烟,再慢吞吞地抽。有时会下马,卧倒在假人旁,倒着身子继续望向远方。不知那时他在想些什么,会花那么长的时间陷入沉默的遥望之中。

③放羊是辛苦的。上午十点左右出发,赶着羊群在沙漠里四处走动,不吃不喝,直到天快黑透了才把羊群赶回来。

④我问居麻:放羊的时候你都在干些什么?

⑤他说:在放羊。

⑥我真蠢。

⑦荒野茫茫,四下无物,还能干什么?当然只能骑着马跟着羊群走来走去了!居麻感慨地说:傻瓜一样!我就像个傻瓜一样!羊到哪里,我也到哪里!七个小时,一天七个小时!

⑧所以每天出发前,他才会花那么长时间徘徊在家门口……此去的寂寞,非亲尝而不可得知。

⑨我说:天气暖和时,让我也去放一天羊吧?

⑩他说:你去放羊,羊哪能吃饱!

为啥?

你嘛,肯定不到两点就把羊赶回家了。

⑬在阴沉的雪夜里,无星无月,天地笼统。我站在东方沙梁上的假人身旁,向东方挥舞手电筒,给远方晚归的牧羊人确定方位,使之不致迷失方向,在苍茫夜色中无尽地徘徊。而若是大雾的天气,就算手电筒也没有用了。居麻说:到那时,所有在家的人都得出去找。

⑭我问:要是找的人也回不来了该怎么办?

⑮他说:要是李娟的话,回不来就算了。整天房子里坐着,从来不放羊,还回来干什么?

⑯我问居麻:那么放羊经过的地方有没有人家呢?他说:没有。又回头用哈语对嫂子说:她还以为放羊时可以串个门,喝个茶!大家都笑了。

⑰我又劝他带一暖瓶热茶去放羊,暖瓶可系在马鞍后。或者带一个锅,一个三脚架,一块茶叶一把盐,冷了就地取雪烧茶。

⑱他便给我讲了一个汉族人放羊的故事。说红旗大坝(阿克哈拉下游二十多公里)有一个汉族人第一次去放羊,带着馍馍、咸菜和水,中午就着咸菜啃馍,然后再喝水,拧开盖子,冻得一滴也没了,亏他还用布重重裹着……说完哈哈大笑。

⑲牧人的冬天艰辛寂寞,羊的冬天同样漫长难捱。从十二月到次年三四月间,每一天,每一个清晨,羊群准时出发,在荒野中四处徘徊,寻食枯草。离开后的空羊圈因潮湿和温热而蒸腾着白茫茫的水汽。羊不在的白天里,总是若有若无地洒着微微的碎雪粒,总是阴天,总是只可见朦胧的太阳。

⑳羊群晚归的傍晚,我和嫂子一次又一次冒着大雪爬上沙丘,长久向东方张望。眼下世界昏暗迷蒙,细微传来的吆喝声怎么听都像幻听。许久后,骆驼从那个方向出现在视野中,向我们的沙窝子奔跑过来。夜渐渐深了,雪越下越大,铺在羊圈里的塑料布早已撒去,改铺在新什别克家敞开的牛棚顶上,于是羊圈里的雪渐渐积起……但羊群还是不见踪影。地窝子那边传来哭声,小婴儿喀拉哈西独自醒来了。但新什别克一家正在赶牛、系骆驼,忙乱不已,无暇顾及。终于,到五点半时,嫂子最先看到了什么,她招呼我一起下了沙丘向东走去。我边走边想:还好下着雪,就算迷路了还能顺着脚印回来吧。可再一想雪这么大,会不会盖住脚印……夜比荒野还要大,被的事物吞噬,其恐惧远胜被凶猛的事物吞噬……但这时,我一眼看到了羊群——果真就在前方不远处,——耸动在暗夜中,一个个浑身盖满大雪。不知它们之前经历过什么,这么沉默。

㉑每天出发前,居麻总会在满当当的羊圈里挤来挤去,一一观察大家的状态。若又发现哪只羊嘴部结满厚厚的黄疮,便用指甲生生抠去那黄疮的痂壳,露出鲜肉,再叫我端来盐水浇洗……总是把人家好好的一张嘴弄得血淋淋的,滴着血,走在羊群中特扎眼。天又这么冷……

㉒我心里很不安,总觉得这样做不对,却不能阻止。毕竟他放了一辈子羊,可能是经验之举吧。在特别冷的日子里,居麻就拎着洗手壶在羊群中东找西找,不时捉一只羊骑在胯下,掰着它的脑袋浇水。我问他在干什么。回答:给羊刷牙。这种话当然不能信,得靠自己观察。我便认真地观察,结果发现是在喂药片。他这才承认是在给羊治感冒。我又问怎么才能看出哪只羊感冒了。他说:流鼻水,打喷嚏。当然,这种话也不能信,但又实在观察不出。

㉓至于给羊抹灭虱灵……也不知从何判断。我见他大都涂在羊背上,有一些则涂在肚子上,大约根据羊毛的凌乱形状来判断有虫的部位吧?羊哪里痒了,自己会在圈墙上蹭来蹭去。唉,这么冷的天,羊毛就像一床厚被褥,虱子们想必都过得很舒服,又暖和又有得吃喝。

㉔对我这个外人来说,羊的生命多么微弱痛苦。羊的灾难那么多:长途跋涉,寒冷,饥饿,病痛……但千百年来,羊还是生存了下来。我们看到的情景大多是羊群充满希望地经过大地。就不说那些痛苦了——那是生命的必经之途吧。况且羊的命运又如此圆满地嵌在眼前的自然之中——羊多么像植物啊!在春天里生发,夏天里繁生,在秋天留下种子,又以整个冬天收藏着这枚种子,孕育、等待……赶着羊群走在荒野里,想到它们大多数都有孕在身,想到这些都是平静充实的母亲,便觉得这个冬天真是意义深远。

(选自《冬牧场·羊的冬天》,有删改)


【注】在2010年至2011年的冬天里,李娟跟随熟识的牧民一家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活了三个多月,后写下了《冬牧场》这本书。

文本二:

近些年,非虚构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定义。首先,非虚构强调的是真实,但它所追求的并不在于语言的重述环节是否完全真实可靠,而在于写作者是否能深入生活、脚踏土地,是否身处于真实的场景,是否能展现出一种更深层次的存在和真实。其次,它不依附或服从于任何写作以外的因素,力图去新闻化和意识形态化。最后,它虽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真实的叙事方式,但它并没有脱离文学自身的属性,非虚构文学在当下深受读者的喜爱,而李娟的出现,也正顺应了当下文学的非虚构风潮。

——谢悦《论李娟的非虚构散文创作》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居麻讲述“汉族人放羊”的故事,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冬季牧羊的寒冷、艰苦与寂寞,展现了真实的牧民生活。
B.对于李娟好心建议放羊时带暖瓶,居麻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通过讲故事来告诉她这是行不通的,体现了居麻高超的语言艺术。
C.“我心里很不安,总觉得这样做不对,却不能阻止”,通过心理描写,既表现了“我”对居麻行为的不理解,也反衬了其经验丰富。
D.文章第⑳段在写羊群晚归时,多次对“雪”进行了描写,为羊群是否能回归制造了悬念,也暗示了羊群在冬季面临的艰苦环境。
E.作品像摄像机一样忠实记录事件和人物,通过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巧妙地运用反衬手法,呈现作者所见所闻。
2.赏析第⑲段中的画线句。
3.结合文本分析居麻的人物形象。
4.请结合文本二的内容,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非虚构文学的特点的。
2024-01-30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敬畏古迹

柯英

天地间,有一些东西永远让人敬畏。尽管时光远去,尽管留在大地上的只有几座土丘、一地瓦,但那些掩隐在岁月深处的信息,依然触手可及;那些古迹仿佛是古代派往今天的使者,不得不让我们遥遥拱手相

在河西走廊,脚下的每一片土地,似乎都能给你讲述一段历史,甚至你无意间踢翻的一块石板、不经意踩踏的一片骨头、偶尔遇见的一棵老树,可能曾经都演绎过一段传奇,见证过历史的风云突变,只是这些故事我们不知道罢了。

对残存于大地上的古迹,我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童年时代,村小学有一堵老墙,版筑的,比房子还高。每次经过,我都感到忐忑不安,平常一个人根本不敢到它的下面去玩,那些久经风吹雨淋日晒的泥土,似乎与别的泥土不同,里面藏着让人不可捉摸的东西。后来懂事了,才从老人们的闲谈中隐隐约约知道,这堵墙的确不同寻常,原先就是村庄的城墙,不知建于什么年代,一代代不断加固,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其间历经无数次战争的洗礼,无数人在这堵墙下走完了一生,无数事在这堵墙下留下了痕迹,这一堵墙承载了村子那些遥不可知的历史。这是我最早感知的历史古迹。

除这一堵古墙外,我感觉村子里好多地方都令人敬畏,我的身体仿佛是一件考古探测仪,一靠近那些古迹,如一座古桥、一棵枯树、一个老宅子、一座老戏台……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是独自走过去,总会条件反射般发怵,凭空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起已逝的爷爷奶奶或更多作古的人。这可能是许多农村孩子最初的乡村记忆。我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枯树》的短文,记述了童年时与一棵枯树的故事。一棵百年杨树,就长在我家老宅子后面,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黑洞,可是枝叶依然每年春荣秋凋。老人们都说这树“成精”了,告诫孩子们轻易别去攀折。偏有那顽皮的孩子不信邪,钻进树洞捉迷藏,爬树玩耍,结果常有孩子在玩闹中受伤,这棵树就被传得越发神乎其神了。

后来,老墙、老宅子、枯树等被拆除了,它们消失了,全新的村庄让我们没有了畏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旧事物竟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怀念。

时空中总有一些我们难以洞悉或无法捉摸的东西,因为难以把握,所以怀揣敬畏。这份敬畏不是对神灵的拜,而是对那些过去了的人和事的尊重,是对历史和历史文明创造者的敬重。

20多年前,我第一次站在北凉建都的建康古城(俗称骆驼城)前,面对这座荒凉、破落而空空荡荡的古城,内心压抑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虽然我们无法探究它的过去,更不知道它的沧桑与荣光,仅仅掰着手指数一数1600多年的岁月,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人无端地心生敬畏。

探幽。览胜。想象。

或踩响一片汉墓

便和陶罐上寂寞已久的人

聊聊那时风俗

或能找到饮泣黄沙的庄园

走进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方式

或能握一握西凉王的短剑

一个破碎的历史汗涔攥在手里

这是我那个年龄写得最有感觉的一首诗中的句子。尽管后来多次去过这座古城遗址,但永远也找不到最初的感觉了。我相信,能让自己感怀的诗歌都是思想得到了恰当的表现。这种感觉始终伴随着我对古迹的探寻。

我曾数次踏进过天城石峡之侧的居延古道,这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流沙滚滚,枯山兀立,高处山顶上一座座烽独立苍茫,依然执着地守望着远逝的狼烟。古道旁一座倾的石头房子,依然诉说着曾经的人间烟火。在仅容一辆老牛车通过的山石间,石壁上一边刻“煅石开路”,一边镌刻“石门”。镌刻的时间是道光年间八月,题字者为高台县毛目知事王世琳。这件事让我这个后来者揣摩再三,时不时会想:一辆马车沿着山峡间曲折的古道逶而行,叮当叮当的马铃声回荡在山谷中,一个官员和几个随从穿行在悠远的时空中,兴之所至,为后人留下了这样一个值得回望的文化遗址。

事实上,这条史册上被称为“居延古道”的通道,开辟时间远远早于道光之前。2000多年前,这条古道就是强大的匈奴大军跃马扬鞭进出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公元前121年3月,骠骑将军霍去病第二次出征匈奴,便是从陇西、北地出发,沿龙城古道一路追击,匈奴军队狼奔豕突,从这条峡谷逃向河西走廊,霍家军一直追杀到祁连山,一举荡平盘距居延——河西走廊数十年的匈奴,由此,“匈奴远,漠南无王庭”。匈奴悲呼:“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穿行在古道,耳畔风声呼啸,如泣如诉。北地的风精力充沛,想象力丰富,把沙丘随心所欲地堆积成各种模样,把石壁雕塑成宫殿楼阁,真乃鬼斧神工一般的造化。思绪时不时穿越千年,警惕着,生怕然间从哪个山里冒出一支匈奴的铁骑,金戈铁马踏破一方宁静。

这些事物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遥远得无法用时光来衡量,却又分明是一条时空隧道,穿行其间,聆听着历史的车轮吱吱呀呀地碾过,感受着古时文臣武将穿越戈壁大漠的兴叹,我们似乎置身于一部历史剧的场景中,客串着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色。

风沙没了过往的痕迹,静寂取代了曾经的热闹,但历史的车轮从这里走过,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古道依然,人已然,明月依旧,世事沧桑。一个地方兴衰荣枯的历程依旧在时空隧道中回荡。

科学的进步令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神秘揭开了面纱,同时也让现代人淡化了对天地万物应有的敬畏。今天的文明是由一代代人累积而成,也是一代代人传承和创新的结晶。一个不懂得尊重历史的民族会妄自尊大,一个漠视过往的民族会失去成长根基。不要忽略那些留在大地上的古迹,那是我们的先祖生活过的踪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瓦       zǎi       chù       拱手相
B.烽suí       tuí       拜mó       汗涔cén
C.刻juān       dùn       想xiá       不可捉
D.然mǐn       没yān       然mòu       而行yí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以“我们”的视角切入,在行文中间以“你”“我”等人称,有利于展开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和对话。
B.让作者敬畏的不仅有河西走廊的石板、骨头、老树,还有他生活过的村子里的古桥、枯树、老宅子、老戏台等。
C.村子里那些老墙、老宅子、枯树被拆除,全新的村庄让“我们”心怀喜悦,但“我们”也因此就没有了畏惧。
D.作者在面对荒凉、破落、空荡的建康古城时,内心受到震撼的同时也感到无奈和遗憾,这才创作了一首诗。
E.文章卒章显志,告诫人们一个民族不要漠视过往,一定要尊重历史,只有这样才不会妄自尊大,才能拥有不断成长的根基。
3.结合全文,概括“让人敬畏”的古迹的特点。
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这篇文章题目是“敬畏古迹”,作者为何要花大量笔墨来写“居延古道”的历史?
2024-01-30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季节深处

孙继泉

我拉开抽屉的时候,蝉静静地伏在那里,已经没有一丝躁性,我小心地把它捏起,它的翅膀扇动几下,发出低而短的叫声。这是一只昏头昏脑的蝉,一只迷失家园的蝉,它从后窗飞进来的时候,就不停地在我的书房里乱撞,乱叫。我半是出于爱怜,半是出于厌烦,把它放进抽屉里,它还是叫,我的书桌变成了一只八音盒。

在这之前,已经有一只蝉从后窗进来,如今,它已经风干成标本,放在我的书橱里。

我把这只蝉放在窗台上,我想让它吹吹风,恢复一下力气。

我的书房一里以外,是一片杂树林子,杨树、槐树、柏树、樗树、桃树、梧桐……在围墙根部,还有几棵桑,已有碗口粗细,这个时候正结了一树红红的桑葚,被鸟吃掉一些,自己落掉一些。桑一般没有人专门栽它,它长得很慢,能栽树的地方都裁上了成材快的树,桑都是自己出的。这片林子里有多少蝉,没有人能说得清。夏日的正午,你走进林子,随意晃动哪一棵树,都会惊飞十几只或者几十只蝉。它们四散奔逃,有的遗下一泡尿来,躲不及就会浇在脸上。

林子后面就是岗山。山脚下,是勤快的人开出的一方方荒地,种着花生和地瓜,地瓜已拖了很长的秧,秧的根部是深绿色,部是浅绿色,昨夜下了一场雨,我想那段浅绿色的半尺长的秧子肯定是一个雨夜生长的。往上,有石砌的盘山路,凹处生满了野草。路沿石上贴着几棵蒺藜,几日前,还顶着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如今却已结实,用手摸一摸它状的果实,硬硬地有些扎手,一块卧在那里的巨石,中间裂了一道直直的纹,像是用剑劈的,就在这条纹缝里,生出一溜小草,密密地像是要把分成两块的石头缝合。路两边及至更远的地方,便是满目景芝了,景芝正开了紫白色的碎花,有不少被雨水打落,洒了一地落英……万物都在季节里走着。

但是,蝉一天都没叫,也没飞,甚至没有走离它原来的地方。我把它放在纱窗上,想让它在纱窗的小方格上走一走,一松手,却啪地掉下来。这可能是一只老年的蝉,它已经没有活动的力量。我后悔,没有将它放出去。据说一只蝉要在地下生长四年才拱出地面,在地上只能生长18天。18天,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只误飞进来的蝉,可能比在树林中要少活一天。一天,对它来说是多么宝贵。不过,它如果在树林里,也可能早被一只饥饿的鸟啄去,成为鸟的果腹之物,也许不少蝉都不能够安全地度过18天。

下午四五点钟,蝉开始活动了。我注意到它先是把两只前足起来,两只后足伸长,蹬直,它的尾便慢慢地翘起来,翘得接近直角,又无力地落下来。这样反复了十余次。后来我明白过来,它是想翻一个身。这是一只将死的蝉,你注意过蝉尸吗?地面上一只只死掉的蝉,都是六足朝上,安静地躺着,这大约是它临死的最佳状态。蝉将它自己的身体翻转过来,使用的可能是它最后的仅有的力气。我的这个用高密度板铺成的光滑的窗台不利于它完成这个动作。如果在泥地上就好了,它可以借助于一个坎儿,可是这里不行,它得花大力气,我把一根铅笔放在它跟前,看它能不能用上。它没有去凑近铅笔,它的眼睛可能失明了。我索性把它捏起来,倒放在地上,它微微地扇动着翅膀,明显地感觉不舒服,我又把它翻过来。

下午七点,我去看蝉,蝉一动不动,它死了。它最终都没有翻过身去。它在痛苦中死去。太阳还很高,从后窗照进来,却照不到伏在前窗窗台上的蝉。

代表夏天的东西有多少?蝉、蛙、草、树、雨。这些缺一样,夏天都不是完整的,它们是夏天的旗。在一个夏天里将出生多少只蝉,多少只蛙,多少株草,一棵树会生出多少枝丫,一场雨会催发多少生命,无法计数。但,缺一株草,大地将缺少一抹嫩绿,缺一场雨,空气中就缺少些许湿润,缺一腔蝉鸣,夏日的混响都不够浓烈……一只蛙的夭折就会使一个夏天出现残缺,每死掉一只蝉,夏天都背离我们远去一步。

夏天,你到林子里去,树木旺长,野草茂密。可是,你蹲下身来,地下,不少昆虫已然谢世,它们翅膀上的花纹还那么美丽。一棵好端端的树,不久前还是那么蓬蓬勃勃,如今却然枯掉一个枝。大约这个枝杈的生发原本是一个错误,或者这个枝杈所指的方向在拒绝这棵树。还有的树整棵死去,你看不出它死掉的原因。一个活得好好的人面对一棵站着死去的树,总会心生感伤。

整个田野都是这样。掀开几个阔大的叶片,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一串果实,但是,在你歇息的地头上,却散乱着一堆白花花的鸟或兽的骨,它们的皮肉被强者吃掉,或者烂进泥里。一条穿越玉米地的柏油路上,一条蛇被车轮扁,它的花纹鲜亮清晰。河湾里,几座新坟堆起,插在坟上的纸花被急雨冲洗得褪掉了颜色。不久前,如今埋在坟中的人还肩扛一把铁,从这里走来走去,或者,哼着一首曲子,心里想着一些美好的事情。等到秋天庄稼砍伐,坟丘暴露,它上面的枯草已经能够供野兔藏身,新纹变作了旧

有些东西在奋的季节里然死去,有些东西在冬天茫茫大雪的覆盖下静静地生长。这些事情像大地的秘密,完成在季节深处。

(选自《百年中国经典散文》,原文有删改)

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A.部(shāo)                 状(líng)                  (hái)
B.起来(quán)             然(qiāo)                 扁(yà)
C.枝(chā)                  (xiān)                 然(dǒu)
D.然(cù)                    (yíng)                 奋(kàng)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眼前窗台上放着一只气如游丝的蝉,而他的书橱里已经有一只风干的蝉,说明作者有爱蝉的癖好。
B.文章用大量篇幅写了眼前这只蝉的衰朽形态和死前挣扎的详细过程,说明作者观察仔细,笔力柔细有力。
C.文章写岗山景物那段文字好像游离于文本,其实这是为继续写蝉、写其他物象张本,意脉是紧连的。
D.文章有两度延伸:由这只蝉想到许多蝉,又由蝉联想到其他夏天的代表物,这样纵横交织,显得丰富。
E.文中蕴含大地的秘密应有:人与自然、生与死、整体与个别、精彩与无常、忽略与发现等方面的内涵。
3.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题目中“深处”的理解。
5.这篇散文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进行简析。
2023-08-26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树下

王开岭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裹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彩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摩,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⑩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席、一具竹

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⑬那年去贵州,走到从江县的月亮山,遇一苗寨,叫岜沙,即苗语草木茂盛。据说这支部落是蚩尤的后代。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林子可真密啊!那些人、房子、生活,全是躲在翠绿里的。你才醒悟了森林的字,那真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难以落脚。

⑭恐怕再没有比岜沙人更膜拜树的族群了,男子蓄起直直的发髻,象征山上的树干,而身上的粗布青衣,模仿树皮。树,是岜沙人的神。他们尊崇树的能量和美德。在岜沙,凡重大活动和节庆仪式皆在林中进行,愿、盟誓、婚约的证人是大树,大伙有了心事,也去向大树倾诉。按俗约,盗木者除了退赃,还要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肉,求族人谅恕。

⑮最触动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礼。一个婴儿降生时,村民会替他裁一棵树苗,祈祝他像它一样茁壮、正直、坚韧;待他年迈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树,凿空做棺,去密林深处下葬,不设坟头、不立墓碑,最后,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树苗,预示生命再次启程,也象征灵魂的回家之桥。

⑯他们是大森林的孩子。森林里生,森林里消失。

我们都认得哪棵树是自己的祖先。岜沙人说。

⑱有一棵树,将陪伴一个人出生、长大,直至死去。除了葱,生命在世间不落任何痕迹。这是我听过的关于人和树最好的故事。

⑲那天,夕阳西下,听着山风和鸟鸣,我坐在岜沙的石头上,心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至少一棵。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

1.下列选项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葱(lǒng)     (kàn)       果蔬稻(lì)   诞生
B.竹(tà)                         愿(qǐ)          神彩奕奕       殷实
C.桑(zǐ)       窸窸窣(suō)   耳鬓厮摩       裹腹
D.耄(dié)                      约(qì)          折朵果(xié)   膜拜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标题“人生树下”既点明了文章所写内容——树与人生,又提示了全文所用的手法——象征。
B.“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一句中的引号起强调作用,以此突出家园与树密不可分。
C.“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树”一句表达的不是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而是对女儿美好人生的祝福期盼。
D.为了表达对树的敬意、感恩,作者行文时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也列举了很多事例。
E.文章虽然把人生与树犹若亲属的种种亲昵叙写的丰满、细腻,其用意还是在于表达“我们成了路人”的哀痛。
3.请赏析第⑦段画波浪线语句。
4.文章写岜沙苗寨见闻的内容是否多余?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5.文章第⑫段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蕴含的情感。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树

陈忠实

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或者说是每次回家事由里不可或缺的一条。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前院的草已铺盖了砖地,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满了。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见面没有夸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甚至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雨篷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子里现存的少数几棵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

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大约是在“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从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荚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这种树秧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父亲手里攥着的这根椿树苗子是一个幸运者,它遇到父亲,不是被扔在门前的场地上晒干了当柴烧,而是要郑重地栽植,正经当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树,进入郑重的保护禁区。

我对父亲的一个尤为突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爱栽树。他是个农民,除了农作本职外,业余爱好就是栽树。我家在河川的几块水地,地头的水渠沿上都长着一排小叶杨树。地头的水渠里大半年都流淌着从灞河里引来的自流水,杨树柳树得了沃土好水的滋养,迎着风如手提般长粗长高。我的父亲还指望着在地头渠沿培植的这些杨树,能补贴家用,能供给哥和我的学杂费用。

我在每个夏天的周日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要给父亲的那棵椿树秧子浇一桶水。这树秧长得很好,新发出的嫩枝竟然比原来的杆子还粗,肯定是水肥充足的缘由。这椿树就一直长着,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日抽空回到老家,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椿树,仿佛父亲就站在我的眼前,树下或门口;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没有任何烦恼……

现在,在祖居的宅院里,两个年过花甲的兄弟,坐在雨篷下,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却于无意中很自然地说起父亲的两棵树。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年,经他手盖的厦屋和承继的祖宗的老房都因朽木蚀瓦而难以为继,被我们拆掉换盖成水泥楼板的新房子,只留下他亲手栽的两棵树还勃勃生机,一棵满枝尖锐硬刺的皂荚树,守护着祖宗的墓园,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椿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撑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

每到农历六月,麦收之后的暑天酷热,这椿树便放出一种令人停留贪吸的清香花味,满枝上都绣集着一团团比米粒稍大的白花儿,招得蜜蜂,从清早直到天黑都嗡嗡嘤嘤的一片蜂鸣,把一片祥和轻柔的吟唱撒向村庄,也把清香的花味弥漫到整个村庄的街道和屋院。每年都在有机缘回老家时闻到椿树花开的清香,陶醉一番,回味一次,温习一回父亲。今年却因这事那事把花期错过了,便想,明年一定要赶在椿树花开的时日回到乡下,弥补今年的亏空和缺欠。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椿树,以及花的清香。

(选自《陈忠实自选散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因为回老家后可以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远离世俗的烦扰,所以拔草时常常能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B.文中“我”与哥哥拔草闲聊的情景看似闲笔,实则表明兄弟间平淡又真实的关系,并引出下文对父亲栽树的回忆。
C.从文中看,父亲栽树有两个原因:一是可以通过种树卖钱来补贴家用,二是能够供给哥哥和“我”上学的费用。
D.文章中的椿树是全文的线索,是作者回忆父亲的切入点,思念父亲的承载物。
E.文章最后一段写蜂鸣的祥和轻柔以及清新的花香,暗含老家朴素、清新、宁静、祥和的乡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2.文章标题“父亲的树”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阐述。
3.请简析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的作用。
4.本文充满生活气息,请从选材和语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023-01-07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千灯照我回家

车前子

那天,我到千灯镇①,站在镇口桥头,忽然有惊奇。江南小镇我见得多了,想不到还会有惊奇。千灯镇的气息,不一样。打个比方吧,江南小镇如果说它是戏剧演员,那么大多是花旦。气息古穆一点的也无非为青衣;而千灯,却宛如老生——还是麒派老生,咬字有力,喷口苍劲:“湛湛青天不可欺……”我顿时觉得千灯壮美。有英雄气,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尽管此刻天空是灰白的,要在我头顶酝酿一场初夏之雨。

我让同行的人先走,我于桥头看了一会儿水,只见河面开阔,河水很湍急的样子,对岸的粉墙投影水中,河水带着它们融动、漾动,漾动、融动,又带着它们向前,似乎是连成一大片一大片的耀眼白帆。我好久没见白帆了。我的视线随即升起,越过黛瓦,不妨说成甲板吧。就见到那座塔——后来我知道它叫秦峰塔,是千灯的“镇标”。但秦峰塔在我看来,更像一根桅杆,日月星辰,若在左右。于是千灯有动感,光影化风,白帆变烛火。时间的长廊中逶迤摇红。

这时,已经由不得我认为不认为千灯壮美了,它一扫我一路上的胸中闷气,这几天欲雨不雨。空气仿佛阁楼窄小,燕子把它深紫色的蘸水钢笔戳在了尘封的墨水瓶里。记忆倒能脱颖而出……

如梦似幻地我看到两只燕子从对岸人家的窗口飞出,我也好久没见到燕子了。

说起来我与千灯的缘分不浅,而那天,却是我第一次来千灯。

千灯是我的祖籍。

看着朋友们在前面长廊里等我,我就下了桥。长廊里的风刚烈,毕竟夏天了,刚烈之中也就婀娜。这和千灯差不多。我在前面说过,千灯是壮美的,壮美者,刚烈也。千灯也是婀娜的。在千灯的小巷里走走,这种感觉会越来越生动。千灯的丰富性在这里,刚烈如顾炎武与气节是千灯结出的果;婀娜如顾坚和昆曲是千灯开出的花,千灯这一棵大树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因为根深叶茂,自然花红果大。

花婀娜,果刚烈,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们一班人马在小巷里走走,我忽然又惊奇了。现在的江南小镇作为旅游景点风花雪月是风花雪月,但它的缺点也已逐步暴露,过度的旅游开发抹煞了镇上人的日常生活。一个古镇,如果仅仅只给旅游者提供旅游景点,而不能让旅游者触摸到镇上人的呼吸、行为、梦想……最后旅游者终究会发现原来是在一个大布景前面玩啊,会厌倦的。但为什么这样的一些古镇还有如此多的游客呢?原因多方面,一言以蔽之,可这都是眼前利益啊!我想江南古镇是有未来感的,不能在当代这样急功近利!如果把江南古镇的人文环境破坏掉了,就再也不能可持续发展了。我惊奇的正是我在千灯看到了千灯人的日常生活。这让我感动。

一个老人从井里打上来一桶水,轻轻倒进盆里,给玩泥巴的小孩——是他的孙子吧。他一边给他孙子洗手洗脸,一边笑着骂着,然后把那一盆脏水端到离水井远远的下水道旁,慢慢地灌了下去。这就是镇上人的修养,他们决不会大大咧咧把脏水倒在井边,更不会唏哩哗啦地随便朝路上一泼。也就在那个井边,另一个镇上人淘米,安静得像只停了的挂钟。我此刻回忆起来,甚至都忘了这个淘米的镇上人的性别。

一个阿婆在自己门里剥蚕豆,看见我们走过,望我们一眼,随即又沉浸在她的家务事里了。我的感动也在此吧。我们在镇上旅游,镇上人在做自己的家务,这真是行云在天,流水在地;这真是白帆在粉墙上,斗笠和长凳在屋檐下。

我们走过南大街,昆曲创始者之一顾坚的纪念馆就在这里,前几年我撰写电视艺术片《水天堂》的时候,专写了一集《昆曲:如梦月色背影》,现在我抄出一段,作为我对顾坚的敬意:

……背影尽管渐行渐远,但并没有消失。

渐行渐远的背影,也会有猛一回眸的时刻吧。

回眸一笑,昆剧是流水中的一片月色……

我想即使白天走在南大街上,也是能感到那一片月色的。

一班人马东走西走,我们全没有旅游路线,在江南小镇旅游,游得越没有章法就越入化境。我不知道怎么地就来到秦峰塔塔前,风铃叮铃叮铃,和两棵曾经沧海的老银杏树的树叶声色叠印,而风铃声更像是走在桥上的历史老人,走过了香花桥、凝薰桥、蒋泾桥、吴家桥……

下雨了。

一班人马又聚一起了,到得顾炎武故居,我见到庭院里的老树,心一下踏实了,就像见到家谱一样。“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赞严光,我不妨拿来一颂。

雨是越来越大了。我辈之雨,光限遐想:

千灯照我回家。


注:①千灯镇:江南历史文化名镇,伟大思想家顾炎武的故乡。
1.作者在文章开头用什么手法写了对千灯镇的第一印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两处写到了“惊奇”,请分别指出两处“惊奇”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1)忽然有惊奇:
(2)忽然又惊奇了:
3.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来表现千灯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的?其历史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4.作者以“千灯照我回家”为题目,有什么作用和意蕴?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17-03-14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