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记叙性散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家门前

王选

我家住村东头。

村里人出村进村,都要从我家门前过。我小的时候,父亲在家门前的土台上栽了一棵洋槐。只有锨把那般粗细。父亲栽那棵树的时候,还很年轻,一头黑发。

天擦亮时,躺在炕上,我总能听见人的脚步声,沾着浓重的雾水,闷闷地走过去。这是人们下地去了,他们的犁头上,一定挑着露珠。

中午的时候,人们扛着农具,浑身泥土,回来了。这时候,父亲会隔着门喊:来喝一罐茶——

门外回道:不了,回去早点歇。

麦茬地翻几遍了?

第二遍。

话音传来,人已走远。

黄昏,我端着碗,蹲在门口的土台上,等伙伴们来捉迷藏。月光从蟋蟀的琴弦上升起,夜空清亮,大人们站在院子里,盘算着明天的活。我们把自己藏进葵花秆,藏进麦草垛,藏进背篓,藏进云端,甚至把自己藏进大人的闲聊里

小时候,村里的路,全是土路,我家门前也不例外。

下雨天,屋檐上的水,汇聚在一起,淌过门前。过往的人,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泥水,裤腿上,甩起的泥点,糊了一层。布鞋底子上,粘着一层又一层的泥巴,厚厚的。

这种时候,村里人很少出村。下地,是泥;去赶集,也是一路泥。我家门前,是寂静的。只有雨水兀自淌。洋槐树长高了半截,树叶上挂着雨点,吧嗒,落下一滴,吧嗒,又落下一滴。

天晴了,云散开,出彩虹。阳光把路面晒干,晒得发烫。不用多久,路上便是一层虚土。人拖拉着鞋走过,便是一路尘土飞扬。

洋槐树,这时候泛着苍翠的光芒,似乎再一使劲,它就要飞起来了。

有一年,村里来了工程队,拉来成堆的水泥和砂子。听说,要硬化巷道了。在这之前,从山下通往村里的路,已经硬化了,五米宽,修了护坡,挖了水渠。下雨天,终于可以不用踩泥踏水,去赶班车、赶集了。

很快,路面硬化到了我家门前。

我们把硬化路面叫打路,刚打过的水泥路,不能踩踏。撒一层麦秆,或铺一层塑料布,用砖头压住。人们欠着身子,从墙根下颤巍巍走过去,生怕一脚落下去,踩进水泥里。鸡啊鸭啊,是不怕的,趁人不注意,已经开始大摇大摆走了过来,还不时用嘴啄一下粘在水泥上的蝇子。水泥路上,留下了几串竹叶,又落下了几串枫叶。

路干了,可以行走了。风再吹,雨再下,路上拓着的竹叶和枫叶,似乎永远长在了上面。

通村的水泥路,和村里硬化过的巷道接上头了。

又是下雨天。

厚厚的云,铅灰色,从南边移来,罩在我家门前的洋槐上。洋槐长大了,也长粗了。只是雨落在洋槐上,还是旧年的样子。吧嗒,落下一滴,吧嗒,又落下一滴。

人们再不用担心下雨天了。该进城进城,该赶集赶集。雨水顺着水泥路面流走了,踩上去,不会甩起泥点子,不会粘两脚泥,也不会脚下一打滑,跌倒在路上滚一身泥。

后来,路面变得干净,人们依然秉承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好习惯。扫了院落,还会把门口也打扫一遍,有时洒点水,清清爽爽。

经过我家门前的,最先是三轮车,后来是摩托车,现在变成了小轿车。人们蹲在我家门前的土台上,掰着指头算,从东头到西头,从上庄到下庄。上山,进村,都是平坦的水泥路,一路顺风,大多能开到家门口。

车过我家门前,开车的人会停一下,把头从玻璃窗伸出来,跟蹲在土台上的老人们打招呼。这是祖辈留下的礼仪,所有人都遵守。

回来了?

回来了!

您身体好着没?

好着哩,屋里喝水去。

不去了,热得很。

那赶紧回吧,你妈给你包的扁食都煮烂了。

车开走了,人们顺着话题,七七八八又扯一阵子。阳光在洋槐树荫里飘荡,有一些细碎的,飘到人们脸上。那深刻的皱纹,落满黄土的皱纹,能种出五谷杂粮的皱纹,此刻,泛起了光泽。

再后来,两三年前的事。村里要安路灯。太阳能电板,半个炕桌大小,顶在杆子上头,路灯弯着脑袋,到了晚上,天抹黑,齐刷刷便把眼睛睁开。我家门口也有一盏。炽白的灯光,一半落在路上,一半落进院子,亮晃晃的,像池塘里的水。

几百年了,村子里都用月光照明,在昏黄的光线里,过河一般,深一脚,浅一脚,歪歪斜斜,走过一辈又一辈。我小时候,用起了充电式的手电筒。四四方方的身子,红塑料壳,小碗口般的灯头,提着它走夜路,是骄傲的。浓烈的光,那么亮堂。现在更好了。白天,电池板吸足太阳能,晚上,自动亮起来。黎明时分,自动又灭了。清洁、环保、智能。父辈们一定没想到有一天,曾经稀罕的灯光,会在村里家常便饭般亮起来。

我曾在某个夜晚,踏着山鸟的鸣叫,在村庄的对面,看到几十盏路灯把村庄罩着,毛茸茸的,像一块白毛毯。那光亮,让村庄变得温暖,变得慈祥。她不再是大山的一部分,她就是她自己,一个养活着八九十户人家的村庄,她有名有姓,有出处,也有前程。

我甚至借着光亮,远远地,看到我家的门前。那条水泥路,那墙角的竹子,那路口的洋槐,带着风,带着阴凉,带着光阴的私语。

有了路灯,没过多久,又有了网络。高高的杆子栽在我家门前,上面架着通信电线。于是,父亲的手机接上了移动无线网络、一根线,一个路由器,父亲的世界从此不同了。父母有了微信,拍点照片,发个朋友圈,百度搜个秦腔,做个家庭相册……用得比我们还顺溜。打电话,也换成了视频通话。

一段路,一盏灯,一根网线,变化看似细小,却悄悄改变着村庄的内涵和走向。只有门口的那棵洋槐,长成了一棵大树该有的样子。挺拔、葱茏、安详,树荫依旧笼罩着土台上的人们。其实,它比我更知道这个村子发生了什么。

下次回家,我要带上露珠和月光,向它详细请教。

(选自2020年1月的《人民日报》,有删减)

【注】①扁食:饺子。北方方言。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采用了倒叙的写法,将现实生活和回忆画面结合起来,突出了“我家门口”点点滴滴的变化。
B.第③段中“沾着雾水”“挑着露珠”“扛着农具”“浑身泥土”等细节暗示“他们”是一群勤劳、质朴的农民。
C.第④段“来喝一罐茶——”与曹禺《雷雨》中“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的破折号用法一样。
D.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情感,给读者真实感;叙述自然亲切,语言清新质朴,有丰富的画面感。
E.本文剪裁合理,详略得当:同样写村庄变化,详写“一段路”,略写“一盏灯”和“一根网线”。
2.文章多次写到“我家门口的洋槐树”,谈谈你的理解。
3.画线句子是否可以写成“我们把自己藏进葵花秆,麦草垛,背篓,云端和大人的闲聊里”?请说明理由。
4.本文多次使用对比手法,请举其中一例分析。
5.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我家门前”不如改成“乡村巨变”。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艺术家

冯骥才

(一)

(1)四月初已进入春天的时光,窗外所有树木的树芽都在逐步变成生气十足的新叶,绿叶才是春天开出的花。清晨的风还有一点凉意,吹在楚云天身上叫他神清目朗,分外清爽。

(2)他把一张洁白的宣纸铺在临时搭起的画案上,四角各压一块青石片。他没有镇尺,前年去蓟县盘山写生拾来的这几块石片反倒自然,也更天然。只要把纸铺开,他就是即将出现的一片崭新天地的造物者。

(3)他先用羊毫抓笔蘸足了清水与淡墨,一笔笔生气十足地横涂在纸的上方,于是一片窖廓万里,云烟滚动的天空立时呈现。一条条长长的乌云游龙一般,挟风裹雨地在天上奔跑。他没有忘记,在浓淡相间的水墨中特意留出一块空白。这块白便是最后一块没有被乌云吞噬的天空,熠熠发光,分外明亮。跟着,他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长锋大笔,散开锋毫,在墨池里一滚,跟着由纸的下端,逆锋斜刺而上。一片风中摇曳的苇荡,洋溢着巨大的生命本能与力量,这力量把他自己都感动起来。他不觉地喊了一声:“呵!”

(4)跟着,他又换了一支长杆的兼毫笔,蘸了浓墨,把苇荡前几根长长的茎叶画出来。不自觉间,他那种早年从研习宋画积累下的功力显示出来,运笔时他感到全身的力量都在经由手腕传递到笔端,如锥画沙,力透纸背。他感到一种长久压抑在心底的东西一下子抒发出来,无限的畅快!于是他情不自禁,把一只孤雁画在那块空白的地方,那里是整幅画面唯一透出光亮之地。这孤雁在那里独自徘徊与游荡。他情不自禁地低声背诵起莱蒙托夫在《帆》中的两句诗:“你期待什么,在这遥远的异地?你抛下什么,在你自己的故乡?”

(二)

(5)黄河真像由天而降,然后万马急奔般地呼啸而来。它穿云破雾,挟电裹雷,携带着凌厉的冷风,喷发着飞溅的浪沫,直扑眼前。洪流、巨浪、险滩、乱石、漩涡……在那波涛的滚动中,震耳的轰鸣中,疾流的绞斗中,他仿佛看到一些灾难的黑洞、苦难的景象、重重叠叠的压抑与负载。

(6)为什么一看到她,总会想起母亲?总会想起我们民族多难的历史?为什么密西西比河不是这样?伏尔加河不是这样?多瑙河、莱茵河、泰晤士河不是这样?他想。他忽然有了画这条河的渴望与激情!

(7)回到学校的第三天是周日,教室没人,他把四张学生用的画案拼成一张,铺上一张八尺的宣纸。他急不可待,将蘸足水墨的长锋大笔落在纸上,随即腕子向上一扬,一股激荡在心中的情感随之迸发,一股巨浪在大河中流冲天而起,紧跟着,从身心暴发出的波浪层层叠叠落在纸上。

(8)他尽情挥洒,颤动的笔杆不断撞在水孟上当当作响,四处飞溅的水墨溅在他的衣衫与脸上。等到他画到心中坚持的那片崇高的精神情感时,他看到画中大河偏远地方,出现一片迷离、灿烂、漾漾不已的波光——他被这片波光迷住了。

(9)他心中忽然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奇的境界,他一下子和自己身后的无形、宏大又迅猛涌动的社会大潮融为了一体。

(三)

(10)车子一进入太行山,就进入另一样的天地里。这支纵跨翼、晋、豫的山脉,全是崇山峻岭,巉岩绝壁,而且与任何大山都绝不一样。岩石全都裸露着,峻粗粉,每一座山峰,每一块巨岩,都像一张巨大的历经磨难的老农的脸,显得苍老、苦楚和沉雄。

(11)古师傅把车子停在一个光秃秃的断崖顶上,这崖顶好像用巨刃削出的一个平台,十分奇妙,四边层层叠叠的大山,宛如一片浩瀚的向上翻滚的云团。此时,晚霞斜照,大山的岩石裂纹沟壑,其影如墨,凹凸分明。石头上染着赤红的霞光,雄劲,强健,坚韧,粗野。这片无边的、雄壮的、峻拔的、豪气冲天的景象,一下子把云天感染了。

(12)他有一种创作的冲动。他恨不得马上回家,冲进他的画室。

(13)回去之后,很短的时间,他笔下出现许多近十年来少有的力作。他感觉他和一千年前画过太行的荆浩、范宽、郭熙等大师们的精魂遥遥相通了。

(四)

(14)楚云天把自己一生的代表作捐给了艺术博物馆。他知道这些作品应该由公共博物馆收藏,才不会被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弄去谋财图利。

(15)每天早晨起来,他还是感觉身体里充满阳光与氧气,是灵感降临的时候。近来一段时间,他受柴可夫斯基《四季·性格描绘十二幅》的感动,不由自主写了十二篇散文,每篇写一年中一个月的风情与滋味。表面是写对大自然的感受,潜在文字里边的是人生的况味。他把文字转化为丹青,从一月到十二月,每幅一月,称为《心中十二月》。这样画起来,大自然的兴衰变幻便和人生种种况味与滋味融为一体。他忽想,这样的画不正是他当年在东京艺术大学和平山郁夫先生所谈的现代文人画吗?《解冻》和《永远的太行》何尝不是现代的文人画?现代的文人既有小我,也有大我;既有一弦清音,也有黄钟大吕。二者兼有,才是当代艺术家全部的生命与艺术。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4)两段的作用。
2.文章第(5)段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
3.请简要分析楚云天能够被称为“艺术家”的原因。
4.下列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以楚云天的艺术创作为线索,呈现了一位艺术家的生命历程、绘画风格及艺术境界。
B.文章选材截取了楚云天不同阶段艺术创作的灵感由来、创作过程、画风内容与思考感悟,内容跳跃性大,使人物形象不够真实。
C.作者在塑造楚云天形象方面,展现出他由早期个人情感的抒发到后来与民族历史、社会大潮相融合,再到与古人精魂相通的创作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D.文章以小见大,通过楚云天的个人发展历程,揭示出艺术家既要有“小我”,也要有“大我”。
E.文章结尾楚云天将自己的代表作捐给艺术博物馆,是因为他看到社会上唯利是图的现象而感到不安,揭示出艺术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章主旨。
2024-05-0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远在眼前

韩小蕙

太姥山,因太姥娘娘而得名,雄卧于中国东南大陆最顶端处,属福建省福鼎市。传说当年太姥娘娘带着村姑们种蓝、植白茶——亦茶、亦药、亦养家糊口的“粮食”,亦富邦强民的国宝,给世人留下了永远的香茗……闽人感念其恩泽,将蓝姑奉为太姥娘娘,各种祭拜、大礼、奉连绵数千年,历代不乏歌颂功德的诗文,如孟丰敏《太姥娘娘赋》:“夫何太姥之庄兮,澹娴兮若云海之丰盈。披虹之玉颜,莹莹兮若琼瑜之秀嫣……”

是了,赋之美,将太姥娘娘描绘成衣飘飘的仙女。然则事实是,太姥娘娘乃筚路蓝缕的开闽先民代表,克服艰险、开垦荒岭,种蓼蓝,植白茶,越过千条闵水,飞跃万重闽山,助力华夏“黍、稷、麦、菽、稻”的五谷丰登,将中华农耕文明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我来到太姥跟前,敬地看着她的手掌,那上面似满是一条条血痕,层层叠叠的老茧下面,露出星辰一样密布的血泡。千古蛮荒,沧海桑田,那些一马平川,那些千里良田,那些高楼大厦,那些上天入地,那些金融特区,那些水坝电站,那些卫星飞船,那些电脑手机……都是“种”在我们自己的手上哦。太姥深深点头,缓缓道:“我虽年老,不能再开路搭桥,但我还能站在这里,给航船做标,为祖国守门。”

曾在这里为中华守大门者,多多矣!远的不说,自明以来,边守疆,抗击倭寇,收复台湾,血战英军,保卫定海,一场场与外敌的殊死战,杀出了太姥山的英雄儿女程伯简、张銮三、陈红花(女)、王建楠、张朝发。陈红花不幸为敌所擒,坚贞不屈,宁拔刀自刎也绝不苟活。张朝发率领几百将士,拼死迎击26艘进犯的英国军舰,虽舰不如夷,炮不如夷,然保家卫国的呐喊声气冲云霄,“只许坚守,不许后退”,直至以身许国,战死疆场!

乌云低垂,惊涛拍岸,见证着前人、激励着后辈。直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中,太姥山的子孙们始终追随着前辈先烈的脚步,留下了一个个浴血御敌的身影……

“取义成仁,丹心炳照”,这是太姥山后人对先烈的尊奉。大东海滔滔,每当朝阳从东天升起,第一缕阳光都是先照亮这八个大字;太姥山巍巍,每天晚霞告别大地的最后一道霞光,也一定要吻别这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不仅高悬在用汉白玉修建起来的英烈义上方,亦镌刻在福鼎人民的胸膛上。这是他们最烈的情感表达,天天有人来照拂,日日有人来凭吊,逢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更是扶老携幼,呼邻唤友,前来拜,祭奠,缅怀,讲述,宣誓,誓要把太姥山的血脉和精神,一代代浇灌、传承下去,这是他们世世代代最要守护的珍宝!

有大海就有高山,有武将也一定缺席不了文人。这些人里面,最著名的当属朱熹,这位昔日名震朝野的“帝师”,为避政治迫害与奸臣追杀,一路南奔,栖惶惶,直至远遁在福建的崇山峻岭中,大有“举头何处是中华”的无望,人生似乎走进了再也见不到天日的黑洞里。孰料就在那至暗时刻,是太姥山张开了宽阔的双臂,将他迎迓在温暖的怀抱中。湜湜绿水,洗去了蒙在朱子心头的尘垢;绵绵青山,驱逐了压抑在朱子头脑里的忧愤;大海辽远无垠,开阔了朱子处江湖之远的家国胸襟。浪涛声声,鸣镝声声,学子们尔聚来的问学声声,重新振作起了朱老夫子的学问境界。伟人之“伟”,并非永远昂首阔步地一往无前,而更在于能在逆境中迅速修复自己的伤楚,重新高昂起不屈的头颅,登高望远,去完成历史托付的重任。朱熹从未想到,自己竟还能在太姥山完成《中庸》一书的重校与注释。还留下了一座石湖书院,泽被远在天边的八闽弟子们,致“理学中的闽派,历元明清三代而不衰。前清一代,闽中科甲之盛,敌得过江苏,远超过浙江”(郁达夫语)。

是的,至此我方才顿悟,为什么走在太姥山树茂林密的小道上,忽一阵炊烟的背后,就会闪出一座文气森森的汉家寺院。一甩头,猛然间就看见一座熟悉的中华式七级浮屠,高耸在雄崛的山峰之上;而身边触手可抚的,则是一座座由巨型条石、块石、鹅卵石修筑的明清古城堡和炮台,它们的姓氏也都是“中华”“中原”“中国”“华夏”“炎黄”。就连头顶上不时掠过的喜鹊、麻雀、野雉、中华鹇,乃至不知名的各种山雀与飞虫,也似都在叽叽喳喳地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必须缀上一笔的是,“中华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非常有幸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它的体型比野雉大,黄喙,红脸,漆黑披肩发,浑身白羽上有着褐色和黑色的、前卫画家们最爱用的规则与不规则相结合的条纹,再缀着两条二尺多长的、飘飘逸逸拉风的大翎尾,可真乃“中华神鸟”是也!它一点儿也不怕人,仪态万方地来到我们面前,优雅地食用我们投下的花生米,吃相可圈可点。可见,它是见过大世面的,同时亦能显见太姥山群众对它们是多么珍爱。

这神奇的太姥山!

(选自《散文百家》2022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蓝(liào)       (sì)       边守疆(shù)
B.敬(qián)       (zhǒng)       殊死战(áo)
C.烈(zhì)       (ní)       栖惶惶(xī)
D.衣(jué)       (hè)       尔聚来(jù)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篇盛赞太姥娘娘的恩泽,并以赋为证,但第二段又讲她是开闽先民代表,在行文上有前后矛盾之嫌。
B.文章第四段太姥娘娘说的能“为祖国守门”的话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一系列“为中华守大门”的英雄儿女、太姥子孙。
C.文章讲述朱熹隐居此地后,自己重新振作以及教徒授业泽被八闽的事,是在说明福鼎天姥是个治病疗伤的好地方。
D.文章题目中的“远”字是说太姥山地处之远,“眼前”则是指自己不仅身处太姥山中,而且亲身感受太姥的博大与深邃。
E.闽山闽水孕育了智慧勇敢的闽人和闽派文化,闽派文化是理学的代表性学派,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有人说,文章的第8段与文意不紧密,可以删掉。你同意吗?为什么?
5.文中“取义成仁,丹心炳照”,上句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下句出自南宋刘黻《代寿徐意一参政》:“丹心炳炳照白发,力扶国是消民痛。”对此你有何感想,请试作阐述。
2024-04-2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高三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无名广场

陈世旭

①南方滨海城市。

②我穿过峡谷般的楼群去看海。却在不期然间,见到这座广场。

③高大发亮的灌木带后面,绵长的花圃,硕大的花朵在冬日里烂漫如火。广阔的大草坪,边际的尽头似乎遥不可及,让巨型建筑失去了高度。

④大草坪海浪般起伏,是一片会呼吸的土地。旋转喷头肆意迸发的水雾,让生命的气息喷薄而出。

⑤一个又一个微微隆起的草坡上,匍匐着粗砺的巨石,像是时光的背影。珍贵的亚热带树木,独立的一株,或是相拥的一簇,挺拔,豪迈,满满的自信。人们满怀希望,播下饱满的种子,而今拔地而起,成为耀眼的存在。

⑥远远近近,散落着白色的敞开式帐篷,让人想起就要远航的船帆,想起银河系的船帆座,想起希腊神话:伊阿宋乘阿格号去找金羊毛,带着众多船员——双子座的卡斯托尔和波吕杜克斯,乐师奥尔普斯,建船者阿尔戈斯,后来连赫拉克勒斯也加入了旅程。

⑦红砖铺就的小径,一对踯躅的老人在咀嚼沧桑,他们曾经手牵手,在彼此的目光中温暖相拥,走过春夏秋冬。肩膀扛着一世的风雨,心里藏着生活的热念,纵使脚下步履蹒跚,依然迤逦前行。回忆总是没有尽头,多少日子在瞬间逝去,在心头烙下满满当当的刻度。相扶相伴的身姿,成为广场上的行为艺术。

⑧坡下的石凳,在回忆燃烧的海誓山盟,散发爱和被爱的温度。迷茫的星光浮现于半空,激流在血脉里奔腾,爱神隐形的翅膀,无声地飞翔。当第一声鸟鸣冲破天际,玫瑰铺满了整个蓝天。

⑨浓密的树丛中飞出彩色的皮球,紧跟在后面跑出欢叫的儿童,他们是城市的未来。有谁在召唤:去吧,去吧!去接受海涛的祝福;去吧,去吧!前面有无穷的无穷!

⑩回廊上有一个漫游的旅人,严肃而潇洒。他俯首倾听大地奔放的声音,用目光丈量广场的辽阔和纵深。说不定哪天他会成为歌者,为一个不是故乡的城市代言。

隔着广场,与城市相对的另一面,是海。碧绿的堤岸、洁白的浪涌、蔚蓝的天际线,是阳光与海风的织锦。荏苒如梭的光与影,是穿梭在五线谱上的音符,演绎出一曲曲生命的交响。成群的海鸟,忽而蹁跹在林立的桅杆,忽而在空中恣意翻飞,忽而箭一样划过。没有恐惧,没有拘束,没有犹疑,没有赡前顾后,王者般地炫耀飞翔的自由。

一切都是绝对自然的呈现。草与树,花与石,高天的流云与大海的波涛,皆用自己的语言说话。整个广场,没有文字,没有广告,没有画幅,没有噪音,没有煞费苦心的表白与宣扬。唯一看到的刻意,是在一个僻静的角落,几只俊美羞怯的铜雕小鹿。

如果一定要赋予这座广场一个主题,那就只有一个选项:自然。

城市,顾名思义,因城而市,或因市而城。最原始的形态是“内之为城,城外为之廓”“日中为市”(《管子·度地》)。是具有相当面积,集中相当住户,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和网络系统,是人群和房屋的结合体,欲望与利益的共同体。个人在其中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而是属于一个庞大的集群。坦途与坎坷,追求与失落,欢乐与悲伤,智慧与愚蠢,奋发与颓废,成功与失败,美好与丑陋,光明与阴暗,善良与邪恶,温暖与冷酷……构成无数人各各不同的命运图景。

岁月承载了历史的脚步,城市积淀了文明的精华。高塔入云,大厦如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衣袂蔽日,挥汗如雨,人面千般,风情万种,文化多元,水火兼容。千百年来,城市不知打动了多少敏感的心灵,留下了多少天才的篇章。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

人群会流动,城市一直在原地。它承载集体的记忆,留下个人的足迹。风物人情,历史掌故、情感印象,连接起一卷卷人文简牍。

城市广场蕴涵的诸多信息,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足够丰富的物质线索,因而成为城市空间的华彩部分。作为一种城市建设类型,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城市广场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美的韵律和节奏。

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脸庞。广场的品质,就是这座城市的品质;广场的气度,就是这座城市的气度。

曾经走过许多城市,曾经见识许多广场,曾经置身不少雷同的“广场八股”:低头是铺砖,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对称中轴线,终点是大楼。空间尺度比例失调,配饰植物很艳俗。脱离了所处的自然环境,丧失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看不到地域特征,抹杀了人文背景,千篇一律,千部一腔。终至背离了广场的本质,与大众隔膜疏离。

在这座并不显赫的边垂城市,竟然意外惊喜地邂逅这样一座广场——静穆地偏安在城市的一隅,仿佛是一则古老的寓言,一个现代的桃花源,一种悠远的几乎被遗忘的文明。不施粉黛,却丰姿绰约,端庄大气。让城市喧嚣的万丈红尘退避三舍,让身心获得彻里彻外的安宁,让人有一种冲动,想要在现时代里复活古圣先贤、唐诗宋词,以哲学和诗歌的名义标榜一方净土。

当时忘记打听这座广场的名字,回到住地,问当地朋友,因为我说不出所属的地名,回答语焉不详,各不相同。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无名广场。

无名广场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经意,但我知道,一切又绝对是精心的营造。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营造体现出的城市美学,以及由此显示出的对人的尊重。

(有删减)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花        逦 yǐ                 步履跚 pán
B.发 bènɡ      qiān       约 chuò     前顾后 zhān
C.粗           jué         chuí     费苦心 shà
D.踯zhú         zài         xiāo     退避三 shě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②段中“我穿过峡谷般的楼群去看海”承接上文的“南方滨海城市”,“却在不期然间,见到这座广场”总起下文。
B.文章善用比喻:第②段把楼群比喻成峡谷,表达了作者对现代都市的不喜厌倦;第③段把花比喻成火,突出他的“惊喜”。
C.第段对堤岸、浪涌、天际线、光与影和海鸟的描写,表现了无名广场的环境是“绝对自然的呈现”。
D.第段引用的古诗词是历代文人给“这座并不显赫”的城市留下的记忆,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和浪漫色彩。
E.作者写“广场八股”千篇一律,比例失调,配饰俗艳,没有地域特征和人文背景等,与第段内容形成对比。
3.“无名广场”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4.文章题目是“无名广场”,为什么第段至第段写“城市”?
5.如何理解结尾画线的句子?
2024-04-05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山影奔腾

张锐锋

①巨大的山鹰从地上起飞,它有不可阻挡的力量,翅膀张开,尖利的鹰喙撕开了夜空,它的影子的轮廓线被银辉包围,银辉好像来自它自身,实际上来自另一面的大海的反光。一颗佛头露出了群山,他从高处俯瞰人世,却看不见他的面孔。他不是来自遥远的佛国,而是来自人间,来自巨石的阴影。同样是大海的反光,雕刻着他的形象,让他的暗影边沿镶嵌了一圈光晕。这里的每一座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样貌,都有着对人间事物的暗指,有着大自然深邃的寓意。

②山峰连着山峰,它们都不是笔直的,而是微微倾斜,这在夜色中尤其明显。这样的倾斜赋予山峰运动的姿态,它们都是奔跑者,从一个基座上向着自己的方向奔跑,而山脊线上的辉光将这样的动感进一步推向极致。它们有着同样的服饰,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身姿。它们自动形成了一定的间隔,好像为了同行而彼此靠拢,甚至在很多时候几座山峰的身影叠加在一起,我们只有从身影的浓淡中分辨它们的层次,确认它们不是同一座山峰。它们完全是梦幻组合,奇特的夜景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就像一幅构思精妙的木版画,没有豪华的彩色,却能够引发观赏者无限的遐思。

③雁荡山似乎违反我们的日常经验,颠覆了我们对山的认知,却在真实和虚幻之间建立起不朽的连接。它的层次错落和高峻挺拔,它的变化莫测和惊险陡峭,它的穹崖巨壑和奇峰飞扬,它的超绝大气和撼人心魄,它的高低比例中蕴含的视觉风暴和美学合理性,乃是出于大自然的精心缔造。它的非凡的哲学暗示和丰富寓意,它的对人世的俯瞰身姿,它的层层构筑的边沿光感,乃是人间圣者光辉的显耀。

④这是古代书法家怀素曾来过的雁荡山,他是不是发现了自己的狂草原型?山势蜿蜒、山峰飞动、连峰奔呼、草木飞扬、飞瀑流畅、流水喧哗、奇石迭出,这不是他所追求的自由吗?这不是他所向往的狂放不羁吗?这是旅行家沈括曾来过的雁荡山,他发现了深藏不露的奇峰,发现了飞奔的河流,发现了万山回应自己的声音——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瞰望大海而背靠大地,山巅的雁湖芦苇丛生。诗人谢灵运不曾见过的奇山奇景,沈括看见了。他是一个真正的观赏大自然的美学家,是一个用双眼扫视大自然的伟大旅行家,一个在大自然中独享自由的人。这是清代思想家黄宗羲曾来过的雁荡山。他思考土地和税赋,思考朝代的兴衰,思考经史和地理,也思考天文历算和教育,却在这里找到了置身于世外桃源的人生理想。盈天地皆心也,他意识到大自然和人心性之间的联系。在自然美景中,人间的一切似乎变得遥远和渺茫,而大自然给予的启示录却将转化为人间的智慧和思想的源泉。

⑤这是无数人来过的雁荡山。它意味着地球演化和漫长历史的在场,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近代文学家和翻译家林纾精于文辞,以文言文意译域外小说著称于世。他还是一位山水画家,其画作精细灵秀而美趣淋漓。他在《记雁宕三绝》中以一个画家的细腻观察记录了他眼中的雁荡山。他用古色古香的文辞写下了雁荡山的惊险和雄浑,他笔下的雁荡山乃是绝壁四合、天地纯绿的雁荡山,是空立而隆、危云积雨、行客惊骇、万竹梗道而不知所穷的雁荡山,是连云叠嶂、涧水寒碧、石亭久圮的雁荡山。而同样的景观在思想家和政治家康有为看来,则有另一番趣味。他毕竟有着更大的视野架构,先历数自己所见的印度的须弥山、美国的洛基山以及欧洲的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等山岳,然后将雁荡山放到了世界山景的坐标系中,以作比较认定。他的结论是——上则群峰峭壁,与青天白云相摩。耳不绝于奔泉之声,目相接于奇石之色,丘壑之美,以吾足迹所到,全球无比,奚独中国也。而另一位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域中山岳之至奇者,尽于此矣!

⑥1934年4月,教育家黄炎培舟车劳顿,一路辗转来看大龙湫……他写下了一副对联:未必道可道,来寻山外山。这一对联说出了山与道的联系,也许没有道可以说出,但却可以找到山外山。因为山外有山的景象说出了变化和无穷,那么真正的道也在这变化和无穷之中。当黄炎培用对联说出自己的感悟时,就已经告诉我们,宇宙的道也许就在我们眼前的山影中,尤其是雁荡山梦幻般的变化和静止、蜿蜒和精微、沉重与飘逸、风轻云淡和草木浩荡、单一和无穷、危石悬空和巧妙的平衡稳定,已经是道的显形。老子说水接近于道,而山又何其不是道的化身?

⑦对才华横溢的现代作家郁达夫来说,印象最深的乃是雁荡山的秋月:“海水似的月光,月光下只是同神话中的巨人似的石壁,天色苍苍,只余一线,四周岑寂,远远地也听得见些断续的人声。奇异,神秘,幽寂,诡怪,当时的一种感觉,我真不知道用些什么字才能形容得出!”是的,郁达夫如痴如醉地望着雁荡山的秋月,在露台上对着月光峰影,坐到了天明,坐到了日出。这一切,符合他的性格和气质,符合他的柔弱和刚强,符合他的忧郁和惆怅,也符合他面对大自然的心境,他心中的秋月和雁荡山的秋月完全重合了。

⑧正如张大千的推断,雁荡山起源于几亿年前的地质变迁。那时,洪荒时代的巨变呼啸而起,海潮推起了一个个巨浪,雷霆在咆哮,闪电一次次从高不可攀的天穹贯穿了乌云,地火从岩层下突然升起,浓烟和火焰笼罩了大地,暴雨和飓风交相摩擦,漫长的时间沉浸于暗夜,星月晦暗,大地在翻天覆地的痛苦中叫喊,冰川在凝结,在消融,在运动,在漂移,河流在溶蚀,在冲刷,在奔腾。火焰在冷却,在冷凝,在重新提炼。岩石在形成,在崩解,在重新组合。一场颠覆乾坤、伴随着阵痛的孕育和自我改造,席卷了世界。这一切,都是为了几亿年后诞生的人类,为拥有灵魂的人类预备浩渺纷繁、山影变换和奇峰迭起的视觉盛宴。而尚未出现的诗人、画家、旅行家、游客、农夫、樵夫和所有对雁荡山的渴望者,在遥远时光的另一端,耐心地等待。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5月06日第07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以雁荡山影开篇,跟随时间的脚步,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观赏感悟雁荡风光。读者从中可领略奇山奇景之美,感受深厚人文内涵。
B.作者把山峰、大海和夜空构成的奇特夜景比作一幅构思精妙的木版画。它并不需要丰富的颜色,只以其墨色的浓淡就能引发观赏者的遐思。
C.同样的雁荡山景观在林纾、康有为和蔡元培眼中却有不同的趣味,反映出文学家画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学者教育家不同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视野。
D.雁荡山秋月带来的“奇异,神秘,幽寂,诡怪”之感和故都的秋引发的“清,静,悲凉”一样,都符合郁达夫的审美倾向,后者也折射出民族的审美传统。
E.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用词新颖,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描写中杂有议论,阐发了拥有灵魂的人类面对这场视觉盛宴的个性化认知。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简析文章题目“山影奔腾”的妙处。
4.浙江省温州市文旅局想为雁荡山拍一个主题明确的宣传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依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雁荡山宣传短视频分镜头拍摄脚本时长:15秒
拍摄主题_______
概述远景或近景画面______
解说词(不超过50字)______
5.第④段最后作者说:“大自然给予的启示录却将转化为人间的智慧和思想的源泉”。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4-02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时分

肖复兴

旧时京城,黄昏时分,即使普通平民院落,屋顶上的鱼鳞瓦铺展连成一片,如同海浪翻涌,平铺天边,是只有北京见得到的风景。各家开始做晚饭了,即便都是简陋的煤球或蜂窝煤炉子,炊烟袅袅中,有千篇一律的葱花炝锅的香味缭绕,也是分外让人怀想的。

那个时候,我和我的一位女同学,从我家小屋出来,便是在这样的炊烟袅袅和炝锅的葱花香味中,以及街坊们好奇的眼光中,穿过深深的大院,走到老街深巷里,一直往西走,走到前门大街,过御河桥,往东一拐,来到22路公交车总站的站台前。它的一边是北京老火车站,一边是前门的箭楼。黄昏时分夕阳的光芒,正从西边的天空中泼洒过来,洒在前门的箭楼上,金光流泻。雨燕归巢,一群群墨点一样在金光中飞舞,点染成一幅点彩画面。

我们是同住在一条老街上的发小儿,读高中,为了能够住校,她考上了北航附中。几乎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她都来我家找我复习功课和聊天,黄昏时分,我送她到前门,乘坐22路公交车回学校。每个星期天如此,从高一一直到高三毕业。前门箭楼前的黄昏,涂抹着我们15岁到18岁青春灿烂的背景。

高中毕业后,我去了北大荒,在七星河南岸荒原靠西头的二队,生活了整整六年。一望无际的荒原,荒草萎萎,无遮无拦,一直连到遥远的地平线。我们开垦出来的地号,都在东边,按理说,每天收工都要往西走,回队上吃晚饭。正是黄昏,一天晚霞如锦,夕阳横在眼前,在荒原上应该格外醒目。奇怪的是,我竟然一次都没有注意到黄昏的情景。也是,干了一天的活,如果赶上豆收,一人一条垄,八里地长,弯着腰一直往东割,割到头,已经累得跟孙子一样,再好看的黄昏风景,也没心思看了。

六年后的早春二月,我离开北大荒,回北京当老师。中学同学秋子,赶着一辆老牛车,从二队送我到场部,准备明天一早乘车到福利电火车站回北京。老牛破车,走得很慢,走到半路,天已黄昏,忽然回过头往西张望,想再看看生活了六年的二队。二队家家户户炊烟四起,淡淡的白烟,活了似的,精灵一般,袅袅地游弋着。西边,晚霞如火,夕阳如一盏硕大无比的橙红色大灯笼,悬挂在我头顶,然后像大幕一样缓缓地垂落。我从来没有见过夕阳居然可以这样巨大,大得像神话中出现的一样,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

我真的有些惊讶,一句话说不出来。秋子见多不怪,头都没有回,只是默默地赶着马车。黄昏,这样的壮观;忙碌了一天,夕阳谢幕时,这样的从容,让半个天空伴随它一起辉煌无比,和即将到来的夜晚交接班。

岁月如流,人生如流。无数个日出日落,构成了逝者如斯的岁月与人生。前年到美国看孩子,一眨眼似的,我的孩子都有了孩子,少年和青春,轮回在儿子和孙子的身上。每天接送小孙子上学放学,将孩子送到家门前不远的路口,等候校车。黄昏的时候,眺望远方,盼望着黄色的校车,从树木掩映的小路上,像一朵橙黄色的云朵一样蜿蜒飘来。

校车出现的前方在西边,茂密的树木遮挡住天空,看不见夕阳垂落。正是晚秋时节,有几株加拿大红枫,高大参天,看不见夕阳,却看得见夕阳的光芒打在树上,让本来就红彤彤的枫叶,更加鲜红,如同燃烧起一树树腾腾向上直蹿的火焰,映彻得天空一派辉煌。

如果没有蔓延全球的疫情,今年这时候,我可能还会在那个路口守候孩子放学,看到夕阳燃烧加拿大红枫的情景。因为不是送别,不是分手,而是守候,有了期待,有了盼望,灿烂的黄昏,显得更加灿烂,而且,多了一份温情。

前两天,偶然又听到美国老牌民谣歌手安拉唱的一曲英文老歌《黄昏》,不由自主联想起这几个难忘的黄昏。安拉的《黄昏》,唱的是失恋,伤怀悼时,感叹余音袅袅在耳,却昨是而今非。这只是这首老民谣唱的黄昏,和我记忆中的黄昏不同,它不过让我望文生义想起了我的黄昏而已。我的黄昏,无论是告别,分手,守候,都是美好的。黄昏时分,走在寂静几近无人的街上,想起这首老民谣,也想起郁达夫写黄昏的诗:遥街灯火黄昏市,深巷帘栊玉女笙。记忆中存在的,眼前浮现的,是美好的值得期待的黄昏。

(选自《新民晚报》20211123日第20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写旧日京城的黄昏景象,既写了瓦片翻涌、炊烟袅袅的外景,又写了烧火做饭、葱花飘香的内景,很有立体感。
B.作者在北大荒生活了六年时间,却一次都没有注意到这里黄昏时的情景,是因为满目荒凉的环境让其厌烦,无心去看。
C.作者回忆青春时光的黄昏,将归巢的雨燕喻为在夕阳金色光芒下飞舞的一群群墨点,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雨燕数量之多和景色之美。
D.面对离开北大荒时黄昏的壮观景象,“我”和秋子的态度形成了对比,既表明了各自的日常生活状态,也突出了秋子不能回城的失落感。
E.本文时间跨度较大,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将人生不同阶段黄昏时分的画面连缀起来并逐一展现,意蕴丰富。
2.请分析第一自然段在本文中的作用。
3.文章以“黄昏时分”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4.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5.本文作者曾说,散文写作在语言风格、文气(行文)和心地(内容)等方面都要讲求“清”的境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作者这一创作观的理解。
2024-03-28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迟子建

1)二零一七年岁尾,《收获》杂志六十周年庆典,在太热闹的时刻,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空,我吃过早饭,叫了一辆的士,奔向四川北路。

2)我先去拜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果摊,苹果橘子草霉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整齐划一的舞。我努力避让舞者,走进广场。可怜的托尔斯泰,他右手所持的手杖,挂着一个健身者的挎包,一幅苍凉出走的模样,可惜我不吸烟,不然在他左手托着的烟斗上,献一缕烟丝,安抚一下他。与他一样不幸的,是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挂着色彩艳丽的超轻羽绒衣。最幸运当属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难以附

3)出了世界文豪广场,再向前是个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一直排到门外。想着多年前萧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颚然告知鲁迅。先生却淡然,复信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这乌云见日般的丽文事么?

4)在公园的西北角,就是鲁迅先生的墓地了。

5)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不过基座过高了,感觉鲁迅是坐在一个逼仄的楼台看戏,让人担忧着他的安危。

6)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长青的叶片在阳光下如翻飞的翠鸟,绿意荡漾。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却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为他寂寞空守了四十年的朱安,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想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如愿——怎么可能如愿。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快收殓,埋掉,拉倒。这像他的脾气。这像一个目光如炬的人穿行于无边的黑暗后。留给自己的大解脱——最后的光明。可鲁迅的一生,是雷电的一生,身后必将带来风雨,不会是寂寞。

7)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眺望鲁迅长眠之所面对的风景,有树,有花,有草,有路,也算旖旎,也算开阔,只是那尊端坐于藤椅上的雕像,如一团巨大的阴影,阻碍着视线。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

8)墓前甬道尽头相连的路,人流不息,向右望去,可见虹口足球场的一角穹顶,像一团铅灰的云压在那里。健身和娱乐的各路音乐,此起彼落,让我有置身农贸市场的感觉。

9)当我怅然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所有的树,这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我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了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10)离开鲁迅墓地,迎着风中被撕扯下来的艳丽的槭树叶,我去参观鲁迅纪念馆,馆藏丰富。我留意的是那些曾与鲁迅相依相伴的实物,他戴过的硬硬的礼帽,这礼帽是再也不能为他挡风了;他穿过的棉袍以及蓝紫色的带花纹的毛背心,这样的衣物也再也不能为他避寒了;他用过的白瓷茶碗依然好看,但它再也不能为他送去茶香了;他用过的吸痰器,不能再为他排解胸中郁积之物了(真正的郁积,靠它也是排解不了的吧);而那一支支笔,也再也不能随他在纸上叱咤风云了。

11)离开纪念馆,风小了一些。我出了公园,一路打听,步行去鲁迅在大陆新村的最后寓所——山阴路1329号。

12)讲解员介绍着一楼会客室的陈设,餐台餐椅、墙上的画等等。而我的目光聚焦在了瞿秋白寄存此处的那张著名的书桌上了。只三两分钟吧,就被保安幺喝着去二楼。二楼是鲁迅的书房兼卧室,不很宽敞。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近门处东墙边的那张黑色铁床,上面还摆放着棉被和枕头。鲁迅先生就是在这张床上,吐出最后一口气的。而那最后一口气是真的散了,还是附着在了室内的台灯上,做夜的眼?或是附着在了南窗的窗棂上,做曙光的播撒器?

13)保安已在一楼大声呼唤讲解员,让她赶快带游人出来,说是时间到了,其实我们进来不过一刻钟。我郁郁出了鲁迅故居。其实我很想看看灶房的陈设,萧红不是在这儿为鲁迅过东北特色的韭菜盒和油饼吗?

14)我回到山阴路上,风又起来了,这条路成了风匣,回荡着风声。从鲁迅谢世之所到他长眠之地,并不遥远。但这条路在我眼里却很长很长,它仿佛记录着一个人半个多世纪的跋涉

15走在异乡的街头,只觉得这里的冬天与我故乡相比,更像春天,因为闪烁的花朵,像黑夜的笑声,从苍绿中挣扎而出。这样的花朵也就格外明亮和湿润,就像感动的泪。

16)我迎着风。在山阴路上徘徊。风很大——很大很大的风。

(选自《文汇报》201827日《笔会》副刊,有删改)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拜(yè)             草霉                    整齐划一             一幅
B.深藏不(lù)       (zhuó)             颚然                    丽(qǐ)
C.树(zhàng)       旖旎(yǐ)(nǐ)       风云(zhà)       幺喝
D.曙光                           过(lào)             跋涉                    苍绿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3)段和第(6)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直接引用鲁迅的原句,两处流露的是鲁迅特有的幽默与自嘲。
B.作者对鲁迅墓前塑像颇有不满,这既针对鲁迅墓地的设计,也指向后世人们纪念鲁迅、传承鲁迅精神的方式。
C.甬道尽头人流不息的路、虹口足球场的穹顶、健身娱乐的各路音乐,都衬托出了鲁迅墓地的庄严肃穆感。
D.作者委婉地批判了参观大陆新村时保安的吆喝和大声呼唤,其主要原因是保安导致我无法尽兴地游览。
E.文章在叙写游览始末的同时,自然地引入相关材料,既增加了文章意趣和可读性,也丰富了文章内涵。
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赏析第(15)段。
4.游览的后半段,作者多次写到“风”,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章第(10)小节中“真正的郁积”有什么深刻寓意?请结合《祝福》或《阿Q正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简要阐述。
2024-02-21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

余光中

①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红尘里长大,不得亲近草木虫鱼,且又饱受考试的威胁,就不得纵情于杂学闲书,更不得看云,听雨,发一整个下午的呆。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正是抗战。尽管贫于物质,却富于自然,……裕于时光,稚小的我乃得以亲近山水,且涵泳中国的文学。所以每次忆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

1940年秋天,我进入南京青年会中学,成为初一的学生。那家中学在四川江北县悦来场,靠近嘉陵江边,因为抗战,才从南京迁去了当时所谓的大后方。不能算是什么名校,但是教学认真。我的中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几年打结实的。尤其是英文老师孙良骥先生,严谨而又关切,对我的教益最多。当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后我是否进外文系,大有问题。

③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拔贡来教我们国文。他是戴伯琼先生,年已古稀,十足是川人惯称的老夫子。冬天他来上课,步履缓慢;仪态从容,常着长衫,戴黑帽,坐着讲书。至今我还记得他教周敦颐的《爱莲说》,如何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这种老派的吟诵,随情转腔,一咏三叹,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现在的学生,甚至主修中文系的,也往往只会默读而不会吟诵,与古典文学不免隔了一层。

④为了戴老夫子的宿背景,我们交作文时,就试写文言。凭我们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眼呢?幸而他颇客气,遇到交文言的,他一律给六十分。后来我们死了心,改写白话,结果反而获得七八十分,真是出人意外。

⑤国文班上,限于课本,所读毕竟有限,课外研修的师承则来自家庭。我的父母都算不上什么学者,但他们出身旧式家庭,文言底子照例不弱,至少文理是晓畅通达的。我一进中学,他们就认为我应该读点古文了。父母每在讲解之余,各以自己的乡音吟给我听。父亲诵的是闽南调,母亲吟的是常州腔,古典的情操从乡音深处召唤着我,对我都有异常的亲切。就这么,每晚就着摇的桐油灯光,一遍又一遍,有时低回,有时高,我习诵着这些古文,忘情地赞叹文的工整典丽,散文的开自如。这样的反复吟咏,潜心体会,对于真正进入古人的感情,去呼吸历史,涵泳文化,最为深刻、委婉。日后我在诗文之中展现的古典风格,正以桐油灯下的夜读为其源头。为此,我永远感激父母当日的启发。

⑥我一直认为,不读旧小说难谓中国的读书人。高眉high-brow)的古典文学固然是在诗文与史哲,但低眉low-brow)的旧小说与民谣、地方戏之类,却为市井与江湖的文化所寄,上至骚人墨客,下至走卒贩夫,广为雅俗共赏。身为中国人而不识关公、包公、武松、薛仁贵、孙悟空、林黛玉,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庄、骚、李、杜、韩、柳、欧、苏是古典之葩,则西游、水浒、三国、红楼正是民俗之根,有如圆规,缺其一脚必难成其圆。

⑦读中国的旧小说,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认识旧社会的民俗风土、市井江湖,为儒道释俗化的三教文化作一注脚;另一则是在文言与白话之间搭一桥梁,在两岸自由来往。当代学者慨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是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肓,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根底太弱,虚不受补。倒是旧小说融贯文白,不但语言生动,句法自然,而且平仄妥帖,词汇丰富;用白话写的,有口语的流畅,无西化之夹生,可谓旧社会白语文的原汤正味,而用文话写的,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与唐人传奇之类,亦属浅近文言,便于白话过渡。加以故事引人入胜,这些小说最能使青年读者化于无形,耽读之余,不知不觉就把中文摸熟弄通,虽不足从事什么声韵训,至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达意通情。

⑧同学之间互勉的风气很重要。巴蜀文风颇盛,民间素来重视旧学,可谓弦歌不。我的四川同学家里常见线装藏书,有的可能还是珍本,不免拿来校中炫耀,乃得奇书共赏。我那一代的中学生,非但没有电视,也难得看到电影,甚至广播也不普及。声色之娱,恐怕只有靠话剧了,所以那是话剧的黄金时代。一个穷乡壤的少年要享受故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读旧小说。加以考试压力不大,都市娱乐的诱惑不多而且太远,而长夏午寐之余,隆冬雪窗之内,常与诸葛亮、秦叔宝为伍,其乐何输今日的磁碟、录影带、卡拉OK?而更幸运的,是在且听下回分解之余,我们那一代的小看官们竟把中文读通了。

⑨至于诗词,则除了课本里的少量作品以外,老师和长辈并未着意为我启蒙、倒是性之相近,习以为常,可谓无师自通。当然起初不是真通,只是感性上觉得美,觉得亲切而已。遇到典故多而背景曲折的作品,就感到隔了一层,纷繁的附注也不暇细读。不过热爱却是真的,从初中起就喜欢唐诗,到了高中更兼好五代与宋之词,历大学时代而不衰。

⑩最奇怪的,是我吟咏古诗的方式,虽得闽腔吴调的口授启蒙,日后竟然发展成唯我独有的曼吟回唱,一波三折,余韵不绝,跟长辈比较单调的诵法全然相异。五十年来,每逢独处寂寞,例如异国的风朝雪夜,或是高速长途独自驾车,便纵情朗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或是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顿觉太白、东坡就在肘边,一股豪气上通唐宋。若是叶起更高古的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兴就更加苍凉了。

⑪曾在第二届中国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对各国的汉学家报告我中译王尔德喜剧《温夫人的扇子》的经验,说王尔德的文字好炫才气,每今译者望洋兴叹而难以下笔,但是有些地方碰巧,我的译文也会胜过他的原文。众多学者吃了一惊,一起抬头等待下文。我说:有些地方,例如对仗,英文根本比不上中文。在这种地方,原文不如译文,不是王尔德不如我,而是他捞过了界,竟以英文的弱点来碰中文的强势。

⑫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节选自余光中《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有删改)

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qí)             (é)             (yè)
B.高(áng)             文(pián)             自如(hé)
C.(pí)                    化(qián)             (gū)
D.不(zhuì)             壤(pì)             伏枥(jì)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讲述了戴伯琼先生给“我们”的白话作文打七八十分的轶事,说明戴老夫子虽为前清的拔贡,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知变通。
B.作者在第⑥段引用庄、骚、李、杜、韩、柳、欧、苏等古典之葩,用来和西游、水浒、三国、红楼等民俗之根进行对比,说明在阅读中,二者须有所取舍。
C.作者以及同学们的娱乐方式不及现代社会多种多样,但阅读在他们的年代是一种堪比广播和话剧的娱乐方式。
D.作者在述说自己的国文启蒙之余,也在文章中反复强调“吟咏”“吟哦”,可见诵读是领会文本意义、抒发个人感情的重要手段。
E.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在不同文类的切换中,既讲述了作者的国文启蒙经过,又夹杂了作者对于文学的个人看法和认识。作者还将中西文学进行了充分的对比,显示出开阔的国际视野。
3.关于“我”的国文启蒙与修习,请补充下面的表格。
文类启蒙途径
小说
本人无师自通

4.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
5.分析第⑪段的作用。
6.余光中曾被梁实秋评价“左手写散文,右手写诗,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诗歌是他几种文类中的至尊。他的诗歌中总是充溢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请结合本文⑫段,分析余光中的名作《当我死时》中的“自豪与自幸”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注】1966年,余光中在美国密歇根州一所大学当客座教授,身处异乡,非常怀念阔别17年的祖国,写了此诗。
2024-02-20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羊的冬天   

李娟

①居麻每天放羊出发时,经过沙丘上的假人总会勒缰停立许久,和假人一起凝望远方。

②过好一阵,又掏出烟盒纸卷,慢吞吞卷一支莫合烟,再慢吞吞地抽。有时会下马,卧倒在假人旁,倒着身子继续望向远方。不知那时他在想些什么,会花那么长的时间陷入沉默的遥望之中。

③放羊是辛苦的。上午十点左右出发,赶着羊群在沙漠里四处走动,不吃不喝,直到天快黑透了才把羊群赶回来。

④我问居麻:放羊的时候你都在干些什么?

⑤他说:在放羊。

⑥我真蠢。

⑦荒野茫茫,四下无物,还能干什么?当然只能骑着马跟着羊群走来走去了!居麻感慨地说:傻瓜一样!我就像个傻瓜一样!羊到哪里,我也到哪里!七个小时,一天七个小时!

⑧所以每天出发前,他才会花那么长时间徘徊在家门口……此去的寂寞,非亲尝而不可得知。

⑨我说:天气暖和时,让我也去放一天羊吧?

⑩他说:你去放羊,羊哪能吃饱!

为啥?

你嘛,肯定不到两点就把羊赶回家了。

⑬在阴沉的雪夜里,无星无月,天地笼统。我站在东方沙梁上的假人身旁,向东方挥舞手电筒,给远方晚归的牧羊人确定方位,使之不致迷失方向,在苍茫夜色中无尽地徘徊。而若是大雾的天气,就算手电筒也没有用了。居麻说:到那时,所有在家的人都得出去找。

⑭我问:要是找的人也回不来了该怎么办?

⑮他说:要是李娟的话,回不来就算了。整天房子里坐着,从来不放羊,还回来干什么?

⑯我问居麻:那么放羊经过的地方有没有人家呢?他说:没有。又回头用哈语对嫂子说:她还以为放羊时可以串个门,喝个茶!大家都笑了。

⑰我又劝他带一暖瓶热茶去放羊,暖瓶可系在马鞍后。或者带一个锅,一个三脚架,一块茶叶一把盐,冷了就地取雪烧茶。

⑱他便给我讲了一个汉族人放羊的故事。说红旗大坝(阿克哈拉下游二十多公里)有一个汉族人第一次去放羊,带着馍馍、咸菜和水,中午就着咸菜啃馍,然后再喝水,拧开盖子,冻得一滴也没了,亏他还用布重重裹着……说完哈哈大笑。

⑲牧人的冬天艰辛寂寞,羊的冬天同样漫长难捱。从十二月到次年三四月间,每一天,每一个清晨,羊群准时出发,在荒野中四处徘徊,寻食枯草。离开后的空羊圈因潮湿和温热而蒸腾着白茫茫的水汽。羊不在的白天里,总是若有若无地洒着微微的碎雪粒,总是阴天,总是只可见朦胧的太阳。

⑳羊群晚归的傍晚,我和嫂子一次又一次冒着大雪爬上沙丘,长久向东方张望。眼下世界昏暗迷蒙,细微传来的吆喝声怎么听都像幻听。许久后,骆驼从那个方向出现在视野中,向我们的沙窝子奔跑过来。夜渐渐深了,雪越下越大,铺在羊圈里的塑料布早已撒去,改铺在新什别克家敞开的牛棚顶上,于是羊圈里的雪渐渐积起……但羊群还是不见踪影。地窝子那边传来哭声,小婴儿喀拉哈西独自醒来了。但新什别克一家正在赶牛、系骆驼,忙乱不已,无暇顾及。终于,到五点半时,嫂子最先看到了什么,她招呼我一起下了沙丘向东走去。我边走边想:还好下着雪,就算迷路了还能顺着脚印回来吧。可再一想雪这么大,会不会盖住脚印……夜比荒野还要大,被的事物吞噬,其恐惧远胜被凶猛的事物吞噬……但这时,我一眼看到了羊群——果真就在前方不远处,——耸动在暗夜中,一个个浑身盖满大雪。不知它们之前经历过什么,这么沉默。

㉑每天出发前,居麻总会在满当当的羊圈里挤来挤去,一一观察大家的状态。若又发现哪只羊嘴部结满厚厚的黄疮,便用指甲生生抠去那黄疮的痂壳,露出鲜肉,再叫我端来盐水浇洗……总是把人家好好的一张嘴弄得血淋淋的,滴着血,走在羊群中特扎眼。天又这么冷……

㉒我心里很不安,总觉得这样做不对,却不能阻止。毕竟他放了一辈子羊,可能是经验之举吧。在特别冷的日子里,居麻就拎着洗手壶在羊群中东找西找,不时捉一只羊骑在胯下,掰着它的脑袋浇水。我问他在干什么。回答:给羊刷牙。这种话当然不能信,得靠自己观察。我便认真地观察,结果发现是在喂药片。他这才承认是在给羊治感冒。我又问怎么才能看出哪只羊感冒了。他说:流鼻水,打喷嚏。当然,这种话也不能信,但又实在观察不出。

㉓至于给羊抹灭虱灵……也不知从何判断。我见他大都涂在羊背上,有一些则涂在肚子上,大约根据羊毛的凌乱形状来判断有虫的部位吧?羊哪里痒了,自己会在圈墙上蹭来蹭去。唉,这么冷的天,羊毛就像一床厚被褥,虱子们想必都过得很舒服,又暖和又有得吃喝。

㉔对我这个外人来说,羊的生命多么微弱痛苦。羊的灾难那么多:长途跋涉,寒冷,饥饿,病痛……但千百年来,羊还是生存了下来。我们看到的情景大多是羊群充满希望地经过大地。就不说那些痛苦了——那是生命的必经之途吧。况且羊的命运又如此圆满地嵌在眼前的自然之中——羊多么像植物啊!在春天里生发,夏天里繁生,在秋天留下种子,又以整个冬天收藏着这枚种子,孕育、等待……赶着羊群走在荒野里,想到它们大多数都有孕在身,想到这些都是平静充实的母亲,便觉得这个冬天真是意义深远。

(选自《冬牧场·羊的冬天》,有删改)


【注】在2010年至2011年的冬天里,李娟跟随熟识的牧民一家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活了三个多月,后写下了《冬牧场》这本书。

文本二:

近些年,非虚构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定义。首先,非虚构强调的是真实,但它所追求的并不在于语言的重述环节是否完全真实可靠,而在于写作者是否能深入生活、脚踏土地,是否身处于真实的场景,是否能展现出一种更深层次的存在和真实。其次,它不依附或服从于任何写作以外的因素,力图去新闻化和意识形态化。最后,它虽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真实的叙事方式,但它并没有脱离文学自身的属性,非虚构文学在当下深受读者的喜爱,而李娟的出现,也正顺应了当下文学的非虚构风潮。

——谢悦《论李娟的非虚构散文创作》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居麻讲述“汉族人放羊”的故事,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冬季牧羊的寒冷、艰苦与寂寞,展现了真实的牧民生活。
B.对于李娟好心建议放羊时带暖瓶,居麻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通过讲故事来告诉她这是行不通的,体现了居麻高超的语言艺术。
C.“我心里很不安,总觉得这样做不对,却不能阻止”,通过心理描写,既表现了“我”对居麻行为的不理解,也反衬了其经验丰富。
D.文章第⑳段在写羊群晚归时,多次对“雪”进行了描写,为羊群是否能回归制造了悬念,也暗示了羊群在冬季面临的艰苦环境。
E.作品像摄像机一样忠实记录事件和人物,通过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巧妙地运用反衬手法,呈现作者所见所闻。
2.赏析第⑲段中的画线句。
3.结合文本分析居麻的人物形象。
4.请结合文本二的内容,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非虚构文学的特点的。
2024-01-30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敬畏古迹

柯英

天地间,有一些东西永远让人敬畏。尽管时光远去,尽管留在大地上的只有几座土丘、一地瓦,但那些掩隐在岁月深处的信息,依然触手可及;那些古迹仿佛是古代派往今天的使者,不得不让我们遥遥拱手相

在河西走廊,脚下的每一片土地,似乎都能给你讲述一段历史,甚至你无意间踢翻的一块石板、不经意踩踏的一片骨头、偶尔遇见的一棵老树,可能曾经都演绎过一段传奇,见证过历史的风云突变,只是这些故事我们不知道罢了。

对残存于大地上的古迹,我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童年时代,村小学有一堵老墙,版筑的,比房子还高。每次经过,我都感到忐忑不安,平常一个人根本不敢到它的下面去玩,那些久经风吹雨淋日晒的泥土,似乎与别的泥土不同,里面藏着让人不可捉摸的东西。后来懂事了,才从老人们的闲谈中隐隐约约知道,这堵墙的确不同寻常,原先就是村庄的城墙,不知建于什么年代,一代代不断加固,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其间历经无数次战争的洗礼,无数人在这堵墙下走完了一生,无数事在这堵墙下留下了痕迹,这一堵墙承载了村子那些遥不可知的历史。这是我最早感知的历史古迹。

除这一堵古墙外,我感觉村子里好多地方都令人敬畏,我的身体仿佛是一件考古探测仪,一靠近那些古迹,如一座古桥、一棵枯树、一个老宅子、一座老戏台……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是独自走过去,总会条件反射般发怵,凭空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起已逝的爷爷奶奶或更多作古的人。这可能是许多农村孩子最初的乡村记忆。我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枯树》的短文,记述了童年时与一棵枯树的故事。一棵百年杨树,就长在我家老宅子后面,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黑洞,可是枝叶依然每年春荣秋凋。老人们都说这树“成精”了,告诫孩子们轻易别去攀折。偏有那顽皮的孩子不信邪,钻进树洞捉迷藏,爬树玩耍,结果常有孩子在玩闹中受伤,这棵树就被传得越发神乎其神了。

后来,老墙、老宅子、枯树等被拆除了,它们消失了,全新的村庄让我们没有了畏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旧事物竟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怀念。

时空中总有一些我们难以洞悉或无法捉摸的东西,因为难以把握,所以怀揣敬畏。这份敬畏不是对神灵的拜,而是对那些过去了的人和事的尊重,是对历史和历史文明创造者的敬重。

20多年前,我第一次站在北凉建都的建康古城(俗称骆驼城)前,面对这座荒凉、破落而空空荡荡的古城,内心压抑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虽然我们无法探究它的过去,更不知道它的沧桑与荣光,仅仅掰着手指数一数1600多年的岁月,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人无端地心生敬畏。

探幽。览胜。想象。

或踩响一片汉墓

便和陶罐上寂寞已久的人

聊聊那时风俗

或能找到饮泣黄沙的庄园

走进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方式

或能握一握西凉王的短剑

一个破碎的历史汗涔攥在手里

这是我那个年龄写得最有感觉的一首诗中的句子。尽管后来多次去过这座古城遗址,但永远也找不到最初的感觉了。我相信,能让自己感怀的诗歌都是思想得到了恰当的表现。这种感觉始终伴随着我对古迹的探寻。

我曾数次踏进过天城石峡之侧的居延古道,这是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流沙滚滚,枯山兀立,高处山顶上一座座烽独立苍茫,依然执着地守望着远逝的狼烟。古道旁一座倾的石头房子,依然诉说着曾经的人间烟火。在仅容一辆老牛车通过的山石间,石壁上一边刻“煅石开路”,一边镌刻“石门”。镌刻的时间是道光年间八月,题字者为高台县毛目知事王世琳。这件事让我这个后来者揣摩再三,时不时会想:一辆马车沿着山峡间曲折的古道逶而行,叮当叮当的马铃声回荡在山谷中,一个官员和几个随从穿行在悠远的时空中,兴之所至,为后人留下了这样一个值得回望的文化遗址。

事实上,这条史册上被称为“居延古道”的通道,开辟时间远远早于道光之前。2000多年前,这条古道就是强大的匈奴大军跃马扬鞭进出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公元前121年3月,骠骑将军霍去病第二次出征匈奴,便是从陇西、北地出发,沿龙城古道一路追击,匈奴军队狼奔豕突,从这条峡谷逃向河西走廊,霍家军一直追杀到祁连山,一举荡平盘距居延——河西走廊数十年的匈奴,由此,“匈奴远,漠南无王庭”。匈奴悲呼:“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穿行在古道,耳畔风声呼啸,如泣如诉。北地的风精力充沛,想象力丰富,把沙丘随心所欲地堆积成各种模样,把石壁雕塑成宫殿楼阁,真乃鬼斧神工一般的造化。思绪时不时穿越千年,警惕着,生怕然间从哪个山里冒出一支匈奴的铁骑,金戈铁马踏破一方宁静。

这些事物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遥远得无法用时光来衡量,却又分明是一条时空隧道,穿行其间,聆听着历史的车轮吱吱呀呀地碾过,感受着古时文臣武将穿越戈壁大漠的兴叹,我们似乎置身于一部历史剧的场景中,客串着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色。

风沙没了过往的痕迹,静寂取代了曾经的热闹,但历史的车轮从这里走过,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古道依然,人已然,明月依旧,世事沧桑。一个地方兴衰荣枯的历程依旧在时空隧道中回荡。

科学的进步令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神秘揭开了面纱,同时也让现代人淡化了对天地万物应有的敬畏。今天的文明是由一代代人累积而成,也是一代代人传承和创新的结晶。一个不懂得尊重历史的民族会妄自尊大,一个漠视过往的民族会失去成长根基。不要忽略那些留在大地上的古迹,那是我们的先祖生活过的踪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瓦       zǎi       chù       拱手相
B.烽suí       tuí       拜mó       汗涔cén
C.刻juān       dùn       想xiá       不可捉
D.然mǐn       没yān       然mòu       而行yí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以“我们”的视角切入,在行文中间以“你”“我”等人称,有利于展开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和对话。
B.让作者敬畏的不仅有河西走廊的石板、骨头、老树,还有他生活过的村子里的古桥、枯树、老宅子、老戏台等。
C.村子里那些老墙、老宅子、枯树被拆除,全新的村庄让“我们”心怀喜悦,但“我们”也因此就没有了畏惧。
D.作者在面对荒凉、破落、空荡的建康古城时,内心受到震撼的同时也感到无奈和遗憾,这才创作了一首诗。
E.文章卒章显志,告诫人们一个民族不要漠视过往,一定要尊重历史,只有这样才不会妄自尊大,才能拥有不断成长的根基。
3.结合全文,概括“让人敬畏”的古迹的特点。
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这篇文章题目是“敬畏古迹”,作者为何要花大量笔墨来写“居延古道”的历史?
2024-01-3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