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记叙性散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冬天里的一道实味

戴一怡

在江南的寒冬,土地总还是含得住水分的,桥边、路旁到处流动着绿意,像翡翠的冷,幽碧寒凉。

我的家乡温州算是温暖之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称为“温州”。一年中白天温度达到O°C左右顶多半个月,冬日的气温一般维持在6℃-10℃。若遇上天气晴好,太阳大放光辉的几天,那温度又“噌噌”一路攀升,突破15℃。走在街上风和日暖,墙头的绿植倾斜腾挪而出,岸边的杨柳枯黄犹带绿,垂于水面袅袅婷婷,周遭的一切都浸在细软的镜中。摩登的红男绿女们都还是大衣纱裙和衬衣西装的装束,不禁让人疑心进入到“小阳春”里去了。但你若以为温州的冬天始终是这样一派和煦的模样,那就大错特错了。它若动了冷的真格,真比冰霜还要冷上几分。它的冷是湿冷,因着多雨水、靠海的缘故,人像是泡在冰水里,侵入到骨子里去的。即使见识过风大若雷、白雪皑皑的北方人,也直呼受不了温州磨人的冬天。我在北方度过几次冬天,外面虽雪深几尺,寒风呼啸,但只要把自己从头到脚“武装”全备,“哒哒”走起来,绝没有想象中的冷。待进入室内,把门帘一挑,无论是商场酒店还是茶馆酒肆,里面都有集中供暖或置着炭盆暖炉,直叫人温暖如春。若恰逢飘雪,大可附庸风雅一番,倚窗品茗赏雪,屋外银装素裹,屋内俏丽若春。

而在温州过冬,冷得虽彻骨,却鲜少遇到下雪天,与雪像是绝了缘。周边的邻居如台州、杭州都已下雪,唯有温州“按冰不动”,所以温州人对雪总有种爱而不得的奢望。今年倒是稀奇了一回,竟下了次小雪,虽然细得同米筛子里漏下来似的,也足够温州人民激动的了。①大人、小孩冲出楼道,跑向户外,叫着蹦着,宛如置身冰雪世界。虽然这雪连雪花都称不上,只能叫做雪粉,未落地已在空中消融,却满足了人们对雪的遐想。

虽然下雪的日子实属凤毛麟角,但晨霜总是有的。你若肯起早,上近郊去走一走,那又是不一样的感受。清晨,天色微亮,太阳未现,寒风割面,空气倒是出奇的甘洌,深吸一口,酷爽十足。路旁的香樟、榕树和红豆杉依旧葱笼,只不过从新绿转成了老绿,暗了几个色度。田野里呢,放眼望去挨满了一垄垄的菜蔬,阳光还未照进,尽是一片碧阴阴。白霜降在枝头,覆在草叶间,笼在菜蔬上,白绿相间,真如一块冷玉。铺在菜蔬上的白霜粒粒晶莹,犹如蘸在粽子上的白糖,看着就心生欢喜。温州的冬天,在我眼里就像是经过霜冻的卷心菜,油碧翠绿,甜味倍增。我不善于烹饪,却得了小炒卷心菜的秘诀,加点盐和白醋,翻炒后是满口的鲜甜脆嫩。

太阳逐渐爬高,金光照耀大地,慢慢从郊外踱回城内,全身热乎,阳光正浓。冬日兼具冷和阳光,加之温州靠山临海,物产富饶,山珍海味,样样俱全,正是家家户户晒制美食的最佳时节。屋前矮树上、门前木架上、阳台网镂上,到处挂满和铺满了下酒的鳗鱼干、油炸后酥脆可口的龙头鱼卷、水蒸后别有一番风味的鱿鱼卷,还有小朋友佐料炒年糕。美味到何程度?我台州的大学同学有一年年底来温州游玩,我端上蒸熟的酱油肉,香气浓郁,肥瘦肉相间,色泽油亮黄灿。只一口,她便直呼这味道惊为天人,继而苦着脸直抱怨台州离温州只有2小时路程,为何没有此物?

待太阳升至穹顶最高处,便是一天中阳光最好的时候,晒太阳是天底下最惬意的享受。为了让嘴不那么空着,人们又纷纷拿出芙蓉糖、双炊糕、油枣等温州特色糕点。我最喜欢其中的冰糖炒米,清甜酥脆,上面还撒着金秋里的桂花,季节在食物里交融相遇。当然还有瓜子、果仁及自家晒制的番薯干,大家尽情咬着、嚼着、笑着、说着,身上、心里皆一片暖洋洋。口渴岂可无甘蔗,从一捆里抽出几根紫皮或绿皮甘蔗,“咔咔”几刀下去,可随心所欲地劈成几段。②我觉得吃甘蔗有种“绿林大盗”的豪爽,“嘶啦嘶啦用牙齿撕下条条颇硬的外皮,露出里面白白的果肉,继而是“丝儿丝儿”声,那是嚼着甘蔗,甜汁入喉的回甘声。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吃甘蔗的场景最是带劲,大伙端出长条凳摆在大院里,坐着、站着或直接蹲在矮围墙上,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嘶啦”声,甘蔗皮纷纷而下,直接堆在地上,最后用扫帚一扫,还可烧火取暖,真是物尽所用。③一个小物件、一件小事情散落在生活的角落里毫不起眼,但用感情的线仔细串联起来就如一条珍珠项链般夺目,戴在“生活”这袭华美的衣裳上,让人心藏珍惜

随着日影西斜,夕阳下山,人们渐浮归家意。裹挟着外面的寒气和湿意踏入室内,进入家里,心里浮满暖意,因着冷,人们对暖更加眷恋。一室灯火,几张笑脸,幢幢声影,充满了人间烟火味。一家人围炉吃火锅,好驱散冬夜里的寒,不断“腾腾”上升的白热气,锅底翻滚着的全黄菌菇鸡汤,舀出来喝上一碗,真是妥帖至极。喝完头汤,大伙便开始放入梭子蟹、虾姑、鱼片和牛羊肉卷等,一锅的青、红、黄、绿,让人眼目和食欲得到极大的满足。饱足休憩片刻后,可喝茶、可泡脚,冬夜里人们总是对暖无限地靠近。而一通温暖的床铺更是冬夜里的灵魂,厚实的床垫,绵软的被子,让身有所暖,心有归属。④如果“生活”是位新郎,那我们都是他聘的新娘,注定一生要与他并肩而立,那我们就应该打心眼里仰慕他、信任他,始终怀着如新嫁娘般的美好,把日子过得精致

檐前有月,弯弯的,像孩子睡梦中噙在嘴角的笑。明天,该又是个大晴天吧?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将温州的冬天和北方的冬天进行对比,意在突出温州“湿冷”的特点,可见温州冬天的气温要比北方低得多。
B.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行文,记叙了温州一天从清晨到夜晚的天气变化和温州人的生活情景,文脉清晰,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C.第五段中先从正面描述了酱油肉色香味俱全,读来令人满口生津,然后再通过写台州同学的反应来表现酱油肉的美味程度。
D.“如醮在粽子上的白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霜晶莹剔透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此景的喜爱之清。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冲”“跑”“叫着蹦着”等词表现了温州百姓见到雪后激动不已的心情,同时也体现出他们对雪的向往和喜爱。
B.句子②描写了温州人吃甘蔗的场景,用“嘶啦嘶啦”“丝儿丝儿”这样的拟声词写出了温州人的乐观和豪迈。
C.句子③中的“小物件”“小事情”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幸福往往藏在其中。当我们用心去感受时,或许能发现它们如珍珠般耀眼。
D.句子④表明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昂扬积极的心态,协调好个人与生活的关系,发自内心地去热爱生活,把日子过得精致。
3.请结合文本赏析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妙处。
4.“民以食为天”,美食也可以是认识一座城市的起点。本文主要围绕温州的各种美食展开,这样写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4-03-20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了,老家

赵丽宏

雪弟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来接他去上海。

雪弟的阿爹和姆妈在很远的地方工作,雪弟是由亲婆带他长大的。亲婆,就是阿爹的母亲,也就是祖母。现在,他们一家三口,就要在上海安一个家啦。

可雪弟并不高兴,他不想离开亲婆,他喜欢乡下。趁长辈忙着招呼客人,雪弟一个人悄悄地从后门走了出去。

后门外面是一条河,一条小木船泊在河边。等一会儿雪弟就要跟阿爹坐船去上海。

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有几只鸟在鸣叫,它们躲在树里,可满世界都能听见它们快活的歌唱。

鸟在树上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雪弟喜欢看它们在清澈的水里穿梭追逐的身影,他觉得鱼和鸟其实是差不多的,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飞,鸟会唱歌,鱼也一定会唱歌,只是人听不见而已。雪弟脑子里总有这样的念头,如果自己能像鱼一样潜水,一定能听到鱼说话。夏天的时候,雪弟跟着镇上的孩子在这条河里玩水。亲婆开始反对雪弟学游泳,雪弟说:我不学会游泳,以后掉在河里会淹死的。这个理由居然说服了亲婆,因为乡下每年都有小孩溺水而死。雪弟和小伙伴们一起下河时,亲婆就搬着一把小竹椅,急匆匆迈动着一双小脚,赶到河岸上坐着,目光紧盯着孙子的身影,直到雪弟能在深过头顶的水里手舞脚蹬往前游,她才停止盯梢。亲婆笑雪弟,说他凫水的样子像狗爬,不过亲婆还是很高兴,雪弟学会了游泳,尽管是狗爬式,样子难看,但掉在河里不会淹死了,这让亲婆省了很多心。

雪弟正站在河边胡思乱想,肩膀突然被一只大手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看,阿爹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身后了。阿爹总是和颜悦色,脸上笑眯眯的。

雪弟,马上就要走了,你在这里发什么呆啊?

雪弟看着河对岸,板着脸不说话。

阿爹仍然微笑着问:是不是舍不得离开亲婆呢?

雪弟点点头。

等我们安好家,以后把亲婆也接到上海和我们一起住,好吗?

雪弟又点点头,脸上还是愁云笼罩。这时,亲婆也走出来了,那只叫芦花的花猫,跟在她身后。亲婆这两天脸上也没有笑容,雪弟要走,她舍不得。跟着亲婆一起出来的是住在隔壁宅上的一个老阿婆,她大声喊着:雪弟啊,恭喜恭喜,你要做上海人啦!

雪弟看着一群白鸭子扑腾着翅膀从河里游过去,嘴里突然嘟哝了一句:上海好什么好?上海没有河!

阿爹听到了雪弟的嘟哝,笑着说:上海也有河啊,黄浦江,是一条大江,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住的弄堂后面,就有一条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呢。雪弟没有心思听阿爹说话,他觉得阿爹是哄自己。

一直闷着的亲婆这时开口了: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还是去上海好,和爹妈住在一起,比和亲婆住在一起好。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对吧?开开心心跟你爸爸去吧。

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阖,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

在雪弟的记忆里,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头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那只花猫,默默地站在她的脚边。阿爹拉着雪弟上船时,雪弟对着亲婆大声喊:亲婆,我们以后会来接你的!亲婆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站在岸上挥手。

亲婆的身影在河面上浮动着,变得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雪弟闷闷不乐坐到船舱里。阿爹用手臂挽住雪弟的肩膀,收敛了脸上的笑,表情变得有点严肃。一直笑着的阿爹,很少有这样的表情,他说话的口气也像对大人一样:

到上海后,你很快就要上学,等学校放暑假,你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到新鲜,感觉自己被阿爹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也向阿爹发问:

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她担心去上海过不惯。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我们祖孙三代人,会住在一起的。

阿爹的语气很诚恳,他一边说一边抚摩着雪弟的肩膀。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还有那些在绿荫里出没的黑色屋顶,不再说话。他在想,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节选自《童年河》)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弟喜欢在家乡的河边玩耍,河边景色优美,树上鸟鸣啾啾,水中鱼儿穿梭,他在这里总能感到自由活泼。
B.雪弟用怕溺水淹死的理由说服了强烈反对他游泳的亲婆,可见亲婆虽然担心雪弟,却更希望他能获得快乐。
C.阿爹和雪弟相处和颜悦色,既有耐心又善解人意,他能够及时察觉雪弟的情绪,并一一解决雪弟的疑虑。
D.竹篙轻点雪弟便离开了乡下老家,随着房子和树一点点后退,离家的场景如画一般定格在了雪弟的记忆里。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交代了雪弟的家庭背景,点明父亲要接雪弟去上海这一事件,照应标题,奠定了文章忧愁伤感的基调。
B.本文运用比喻,把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比作绿色的云,生动形象地写出家乡树木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景色。
C.本文善于借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在雪弟和亲婆的对话中展现了亲婆慈祥宽厚的形象,流露出浓厚的祖孙亲情。
D.本文以问句收束,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雪弟对苏州河的好奇,也引起读者对雪弟去到上海之后的生活的兴趣。
3.文中画横线部分都写到了花猫,请分别分析表现了亲婆什么形象?
4.本文的童趣在雪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请指出三处并简要分析。
2024-02-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斫柴老张

杨林

首先从标题上的这个“斫”字说起。

在我的家乡云南边陲小城腾冲,当地人说用刀、斧等砍、劈如木柴、石头等东西,甚至是用脚踢人、石头等动作,这个动词的发音都是“zhuà”。

我认真查阅字典,找不到这样发音的字,却发现“斫”字和“zhuà”读音相近,意思相同。“斫”字应该是被我们传承了悠久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原文化的腾冲人民,读成了“zhuà”,或者在古时的华夏中原地区,“斫”字本来就是这样的发音。在此,请大家入乡随俗,随我把“斫”字读成“zhuà”。

我曾想用文字记录一些腾冲奇人异士的故事,他们不是那种在家乡青史留名的显赫人物,而是在我孩提及少年时期,熟知的几位行为有些异于常人的市井小民。我公开发表过“冰粉老倌”“糖老倌”“挑粪老得”这三位的故事,而“斫柴老张”的故事,却差点成了我开了个头,就难于继续完成的“烂尾楼”工程。因为我觉得对“斫柴老张”了解并不全面,比如,口音、长相明显异于乡人的老张究竟是哪里人?他何时到的腾冲?他为何在腾冲安家?

幸运的是,今年秋后,我读到了家乡才女李燕滔的人物纪实小传《劈柴老张》,作品的主人公就是我想讲述的“斫柴老张”,让我对老张的身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燕滔女士笔下,主人公是一位从祖国内地流落到边境的抗战老兵,因战争的创伤,他忘记了从何而来,或者是故意隐姓埋名,在时代的大潮中随波逐流,任由命运安排,以替人砍柴为生,所以被大家唤作“斫柴老张”。故事平易近人,感人肺腑,向读者呈现出一段直抵内心、悠长而淳厚的感情世界。

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生人,在我孩提时代,“斫柴老张”已经五十岁左右,而中国远征军的事情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那时的“斫柴老张”应该二十岁左右,正是从军报国、浴血杀敌的大好年纪。儿时的记忆中,“斫柴老张”人高马大,身板挺拔,一头精神抖擞的板寸,一把刃口闪亮的锋利大斧像枪一样扛在肩上,威风凛凛穿行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或是来到需要“斫柴”的人家,挥舞利斧运斤如风,动作硬朗、干净利落,“斫柴老张”确实有素质过硬的军人风范。

想当年,“斫柴老张”几乎承包了腾冲小城家家户户的斫柴活路,因为他的气力大、技艺高、态度好、要价低,让请他斫柴的人家感到非常满意。那时,我家的柴火也几乎都是请“斫柴老张”来处理的,无论多么粗壮结实大块头的木材,只要到了“斫柴老张”斧下,都会被他斫成长短、大小整齐一致的木柴,而且木柴码放得规规矩矩,地面收拾得干干净净。好几次“斫柴老张”来我家斫柴的时候,我看到他精赤上身,用力抡起利斧朝身下的木材斫去,如注汗流也随着斧头激扬挥洒,他口中还念念有词,我听到似乎是在狠声咒骂:“砍死你!小鬼子!”

熟悉那段历史的腾冲人应该也记得,在当时,其实“斫柴老张”的夫人“凤芝”更为出名。“凤芝”姓甚名谁,至今也是成谜,家乡的人们都这样称呼她,而且这样的称呼还有一些蔑视和嘲讽的成分。因为“凤芝”不仅智力残疾,而且身材矮小、蓬头垢面、鼻歪眼斜、长相丑陋,确实不是燕滔女士笔下温婉可人的“小凤”模样,甚至可以用状如乞婆来形容。那时,家乡的人们在发生口角纷争,或是贬低、打击对方的时候,经常用“凤芝”一词来攻击、讽刺与之发生争端的女性,前面往往还要加上一个“憨”字才痛快、解恨。

令人称奇的是,高大威猛的“斫柴老张”却对长相不堪的傻媳妇“凤芝”情深义重,倍加珍惜。“斫柴老张”上门帮人家斫柴的时候,主人家往往会给他一些好吃的东西,他都是舍不得自己一个人吃,总是要找到“凤芝”和他的儿子,让她们母子先吃。腾冲雨季漫长,我曾经多次在家乡的街头看到,风雨之中,“斫柴老张”弯下身去为“凤芝”和孩子撑伞,整个后背露在雨伞外面淋得湿透,就像雄鹰展翅把心爱的宝贝护在身下。

“斫柴老张”疼爱“凤芝”和孩子在家乡小城有目共睹,有件我亲历的事情不吐不快。

上小学时,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带着自己满满两大箱、上百本小人书,来到县里的新华书店门口摆地摊,出租给大家看,赚点小钱,补贴拮据的生活,可惜却常常受到我一个邻居的骚扰。此人比我年长,调皮捣蛋,惹是生非,有点小混混的味道。他看到我有点盈利,就随便带了三四本小人书放到我的地摊上,非要说和我合伙经营。让我每日把租金分他一半,否则就不让我在此地摆摊。我不敢抗争、每天被迫向他上交“保护费”,在他面前还得点头哈腰,称呼他“灿哥”。

那天下午,“灿哥”又来到我的书摊旁边和我“合伙经营”了,这时,“凤芝”和她大概六七岁的儿子路过,娘儿俩来到我摆的地摊前,蹲下身来翻看小人书。当时,一旁的“灿哥”满脸鄙夷,阴阳怪气地来了一句:“傻不啦几、脏不啦稀也会看书?!”

“凤芝”抬头怒问“灿哥”:“你说谁?怎么欺负人呢!”

“就说你!憨凤芝!”“灿哥”起身叉腰洋洋得意。

“我和你拼了!”“凤芝”低下头,猛地撞向“灿哥”。

“灿哥”侧身一闪,还顺势把“凤芝”推倒在地。

“凤芝”很快爬起来,对“灿哥”气愤地丢下一句“你等着!”然后拉过她儿子往他们来时的方向跑去。

“灿哥”不以为意,继续蹲在我的书摊旁边骂骂咧咧。没多久,我就看到“斫柴老张”带着“凤芝”和他的儿子气势汹汹赶来了,手上还拧着那把寒光闪闪的锋利大斧!

“灿哥”这下慌了,吓得起身转头就跑。

“斫柴老张”双手举着大斧,大步流星追将上去。

“灿哥”才跑出去二十多米,脚下一软,摔倒在地!

我看到“灿哥”惊慌失措、面如土色,几次想从地上爬起来都未成功,情状极其狼狈。

那一刻,所有在现场的人都被眼前发生的一切惊呆了,大家驻足观望,时光和空气仿佛为之停滞、凝固。

当时的我瞠目结舌、手脚冰凉,感到恐怖至极,心想“灿哥”危在旦夕、命悬一线,估计要血溅街头了!

只见“斫柴老张”冲到“灿哥”跟前,弯下身,一手握着斧子,一手拧着“灿哥”的胸口,把他抓了起来。然后面对面恶狠狠地对“灿哥”说:“小子,这次饶了你!下次再敢欺负我媳妇,老子砍死你!”

说完,甩手把“灿哥”往地上一扔,就头也不回地带着妻儿,快步离开了这方才还让人惊心动魄的是非之地。

此后,“灿哥”估计是受到了很严重的惊吓,他再也没有到我的书摊前来胡作非为,我再也不用向他上缴“保护费”了。

如今,读了燕滔女士的作品才知道,原来“凤芝”当年曾经救过“斫柴老张”的命,特别是在动荡时期“斫柴老张”遭到迫害,都是“凤芝”数次挺身而出,才让“斫柴老张”免于厄运。而且,年轻时的“凤芝”不傻也不丑,她是在一次援救“斫柴老张”时,自己也被打伤,不仅破了相,还变得疯疯傻傻。

我所知道的“斫柴老张”的故事就这么多。我想,其实不管“斫柴老张”是不是中国远征军,他都值得人们怀念和敬重。

我又想到,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悲伤年代,无论是曾经拼死杀敌、保家卫国的战士,还是那些颠沛流离、不屈从于命运的落难者,他们的过往和现在,我们都一样的会向他们致敬,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平凡英雄!

(摘编自《故乡异人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斫柴老张”的故事差点变成“烂尾楼”工程,是因为“我”对主人公的身世来历了解掌握得不够全面,所以无从下笔。
B.从“斫柴老张”的年纪、气质、动作等方面判断,他有可能是一位军人,这也和李燕滔作品中的相关记述相吻合。
C.“木柴码放得规规矩矩,地面收拾得干干净净”等描写,表现了“我”对“斫柴老张”做事认真负责的关注和认可。
D.“斫柴老张”收拾“灿哥”的情节,既表现了他爱护妻儿的一面,也体现了他嫉恶如仇、性格暴躁的一面。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斫”字读音和含义的探究,赋予主人公神秘色彩,激起读者阅读兴趣,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B.文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主人公形象,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C.文中对“凤芝”“状如乞婆”的形象刻画,对“斫柴老张”的人物塑造起到了衬托的作用,也为后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D.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时而夹杂些方言俚语,如“斫柴”“活路”“冰粉老倌”“糖老倌”等词,颇有地方特色。
3.文章中穿插了才女李燕滔《劈柴老张》的相关内容,请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4.文章选自作者《故乡异人记》,请分析“斫柴老张”这一人物“异”的具体表现。
2024-01-21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岁的沉重

赵勤

18岁,在千辛万苦熬过了高三之后,我没有考上清华。原因竟然不在数学,而在文科综合。揭晓分数的那天,我听完电话里的报数,在草稿纸上加了3遍,得到的仍然是那个我不想面对的数字。我倒在床上蒙头痛哭了整整一天。母亲坐在客厅,也是默不作声地落泪。过了很久很久,她悄悄来到我的床边,抚摸着我的头,那么无奈而痛心地安慰我:不要哭了,乖,不要哭了。

烈日不怜悯我的悲伤,耀我致盲。彼时过于年轻脆弱,我只知道蒙头痛哭,在盛夏7月,眼泪与汗水一样丰沛而无耻。我仿佛听见命运的大门缓缓关上的吱嘎声……我一度以为,我一度那样真真切切地以为,这是我人生中最无可挽回的失败。在后来高中好友们一一被名牌大学录取的报喜声中,在后来一次次首都顶尖高校的昔日好友满面春风的精英型同学聚会中,在后来的后来,我愚蠢而耐心地反复咀嚼着这一次失败的味道,几近一蹶不振,为这一个理想的幻灭赔上了此后将近3年的无所事事的荒凉青春。在20岁出头的关口,我才明白过来,不懂得从一次失败中站起来,永远跪在地上等待怜悯并且期待永不可能的时间倒流,才是人生中最无可挽回的失败。

母亲想要安慰我,像《我与地坛》中那个欲言又止的可怜的母亲那样,对我说:带你出去走走吧,老这么在家里不成样子。

是带着这样一种失魂落魄,真的是失魂落魄的心绪,去往稻城的。自驾车2000多公里,从川西南,北上到甘肃南部的花湖,再南下,去往藏东的稻城亚丁,途经红原、八美、丹巴等与世隔绝的绮丽仙境。巍巍青山上,神秘古老的碉楼隐匿于云端,触目惊心的山壁断层上苍石青峻。月色辉映的夜里,沿着狭窄的公路在峡谷深处与奔腾澎湃的大河蜿蜒并驰,黑暗中只听见咆哮的水声。翻滚的洪流在月色之下闪着寒光,仿佛一个急转弯稍不注意,便会翻入江谷,尸骨无存。

头顶着寂静的星辰,我在诗一般险峻的黑暗中,在行进着的未知的深深危险中,渐渐找到一丝不畏死的平静。

我曾经说过,其实人应当活得更麻木一点,如此方能多感知到一些的生之欢愉。明白归明白,但我或许还将终我一生,因着性情深处与生俱来的暗调色彩,常不经意间就沉浸在如此的底色中。希望、坚持等富有支撑力的东西总是处在临界流产的艰难孕育中,好像稍不注意,一切引诱我继续活下去的幻觉就将消失殆尽。

7月,在行驶了2000多公里之后,在接近稻城的那个黄昏,潮湿的荒原上开满了紫色花朵,落雨如尘,阴寒如秋。孤独的鹰在苍穹之上久久盘旋。我眺望窗外的原野,身边坐着母亲。

高三时,我在外读书,母亲常常专程来看我,一早赶30多公里路,给我带来我喜欢吃的东西,热乎乎地焐在包里,外加很多她精挑细选的水果、营养品。我由此越发懂得什么叫作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次她借着出差的机会,又带上很多东西来看我。白天忙完工作,傍晚时才来到学校。母亲就这么静静地坐在我的宿舍里干等我一个晚上。那天晚自习照例是考试,我急不可待地交了卷,匆匆赶回宿舍和母亲相见。没说上两句话,很快就有生活老师催促熄灯,母亲说:那我走了,你好好的,要乖,妈妈相信你会努力的。我送母亲到校门口,那时下着雨,母亲想让我早点回去,就说司机已经来了,宿舍关门了就不好了。我想也是,生活老师不太好说话,我就先回去了。

而后来的事情是,那个下雨的凄凉夜晚,为母亲开车的司机在市中心吃完饭已经醉得不省人事,睡得连电话响都听不到。母亲瞒着我,要我赶紧回宿舍睡觉,她自己一人站在学校外面空旷的公路边等着打车回去。可是因为过于偏僻,她打不到车。她一个孤身女子在那黑暗冷漠的马路边,从1030分一直站到深夜12点,手机也没了电,无法求助。偶尔飞驰而过的车,像划不燃的火柴,擦着她一闪而过,没有一辆停下。她冷得发抖。最终她拦到一辆好心人的私家车,狼狈落魄地赶了回去,因为受寒,病了一个星期。

高三结束了很久后,有次母亲轻描淡写地对我说起这件事情。我们正吃着午饭,我强忍着眼泪,放下碗筷,走进厕所咬着自己的嘴唇,痛彻心扉地哭了,眼泪喷涌,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然后迅速地洗脸,按下抽水马桶的按钮,佯装才上完厕所,然后平静地回到饭桌上。

我在心里想着,如果那个夜晚母亲发生什么不测,那我余生如何能够原谅自己?幸而她平安无事。因此我不知道除了考上一所体体面面的名牌大学,还有什么能够报答母亲的一片苦心。

这也是为何我高考失败后,这么久以来无法摆脱内疚感和挫败感的原因,我觉得我对不起她。她寄予我的,不过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期望,期望我考上一个好大学,希望我争气。为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期望,她18年如一日地付出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后来,经历几番追逐恋慕,浅尝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维系何等脆弱,我才惊觉母亲给予自己的那种爱意,深情至不可说,无怨无悔地,默默伴我多年。我不得不承认,唯有出自母爱的天性,才可以解释这样一种无私。

稻城的夜,雨声如泣。在黑灰色的天地间,7月似深秋,因为极度寒冷,我们遍街寻找羽绒大衣。海拔升高,加上寒冷,母亲的身体严重不适。我们只好放弃了翌日骑马去草甸再辗转亚丁的计划,原路返回,旅程在此结束。带着《游褒禅山记》中记叙的那般遗憾,带着上路时的失魂落魄,离开了寒冷的稻城。

那是18岁时的事情。几年过去,因着对人世的猎奇,探知内心明暗,许诺自己此生要如此如此,将诸多虚幻而痛苦的读本奉作命运的旨意——书里说,生命中许多事情,沉重婉转至不可说,我曾为这句话彻头彻尾地动容,拍案而起,惊怯至无路可退,相信在以自我凌虐的姿势挣扎的人之中,我并不孤单。我时常面对照片上4岁时天真至脆弱不堪的笑容,不肯相信生命这般酷烈的锻造。但事实上,它又的确是如此。我从对现实感受的再造与逃避中体验到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对苦痛的幻想。

在我所有的旅行当中,18岁的稻城是最荒凉的一个站点。可悲的是,它最贴近人生。

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沉重”既来源于“我”高考的失利,也来源于“我”辜负了母亲的期望。
B.“原因竟然不在数学,而在文科综合”中“竟然”一词表明作者的弱势学科是数学。
C.“诗”作为字义的引申,通常用来表示美好,但文中却用来形容“黑暗”,表达新颖。
D.母亲18年如一日对“我”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爱护,就是希望“我”能考上清华大学。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无奈而痛心”的情感,复杂纠结,既有对“我”成绩不如意的无能为力,也有对经历打击的“我”的心疼。
B.作者打通了内心之情与外界之景,因为带着一种失魂落魄的心绪前往稻城,所以看到的景色带有了一些暗调色彩。
C.文章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比如“像划不燃的火柴”“仿佛一个急转弯稍不注意,便会翻入江谷”,表达形象生动。
D.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动作描写,在反映出“我”心理活动进程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我”心中的内疚感。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会提到《我与地坛》和《游褒禅山记》两篇文章?请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插叙了一段作者高三时的往事,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第一个借给我《红楼梦》的人

孙犁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十岁左右还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我先在西头刘家,借到一部《封神演义》,又到东头刘家借了这部书。

东头刘家有兄弟四人,三个在少年时期就被生活所迫,下了关东。家里只留下老大,他娶了一房童养媳妇,算是成了家。老四在将近中年时,从关东回来了。这人走起路来, 蛇摇担晃,这种姿势,常常引起家长们对孩子的告诫,说这种走法没有根柢,所以他会吃不上饭。

他叫四喜,我对他的印象很好。有时,他坐在旷荡的院子里,拉着板胡,唱一段清扬悦耳的梆子,听起来很是入迷。他知道我好看书,就把他的一部《金玉缘》借给了我。

哥哥嫂子,当然对他并不欢迎,在家里,他已经无事可为,每逢集市,他就抉上他那把锋利明亮的切肉刀,去帮人家卖肉。那把刀,在他手中熟练而敏捷地摇动着,那煮熟的牛肉、马肉或是驴肉,切出来是那样薄,就像木匠手下的刨花一样,飞起来并且有规律地落在肉案边缘。他是远近知名的飞刀刘四,现在是英雄落魄, 贺时又有用武之地。他高大的身材,在一层层顾客的包围下,顾盼神飞,谈笑自若。

等到集市散了,主人请他到饭铺吃一顿饱饭,还喝了一些酒。他就又挟着他那把刀回家去。在路上,他有些醉了,走起来,摇晃得更厉害了。

对面来了一辆自行车。他忽然对着人家喊:

下来!

‘下来干什么?骑自行车的人,认得他。

把车子给我!

给你干什么?

不给,我砍了你!他把刀一扬。

骑车子的人回头就走,到集市上的派出所报了案。

他若无其事地回到家里,当晚睡得很香甜,第二天早晨,就被捉到县城里去了。

那时正是冬季,农村很动乱,每天夜里,绑票的枪声,就像大年五更的鞭炮。专员正责成县长加强治安,县长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枪毙,作为成绩向上级报告了。他家里的人没有去营救,也不去收尸。一个人就这样完结了。

他那部《金玉缘》,当然也就没有了下落。看起来,是生活决定着他的命运,而不是书。而在我的童年时代,是和小小的书本同时,痛苦地看到了严酷的生活本身。

(有删改)

文本二:

《红楼梦》杂说

   

清兵的入关,使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新的畸形变化。

《郎潜纪闻》记载:每年只京城一地,旗人的奴仆,因不堪虐待,自杀身死,仅报到刑部的,就数以千计。其隐瞒不报,或贫病而死的,还不知有多少。这一广大的奴隶群,身价之低贱,命运之悲惨,走投之无路,已可见一斑。

族人除强占土地、财产以外,还将大量的奴隶,收入他们的府内。这些奴隶,也把他们的社会关系,生活习惯,民间语言和传说,带进宫廷,如此就大大丰富了像曹雪芹这些人的生活知识和语言仓库。

雍、乾时期,皇帝限制旗人与汉人文士交接往来,但他们却非要吟诗作赋,写字画画不可。他们不事生产,养尊处优,在中国文化美丽奇幻的长江大河之中,畅游不息。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出现了那么多的八旗名士。

这一部分人,对于他们面临的现实生活,政治设施,社会现象,有较深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而曹雪芹无疑是这些人中间的佼佼者。

当然,曹雪芹感受最深的,是他本阶级的叙据以及他家庭的突然中落。大家知道,在雍、乾两期,像曹家这种遭遇,是司空见惯的。雍正刻薄寡恩,利用奸民家奴,侦察倾陷大臣,用朱批谕旨,牵制封杀,用圣谕广训,禁锢人民思想,使朝野上下,日日处于惊悚恐怖之中。

曹雪芹面对这种现实,他思考、探讨,并企图得到答案:什么是人生?人生为何如此?

他从现实生活中,归纳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决定人生命运的,不是自己,而是外界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有时可知,有时不可知。他痛感身不由己,”“相寻,谋求解脱,而又处于无可调和之中。

在命运的轮转推移中,遭逢不幸,并不限于最下层,也包括那些最上层——高官命妇,公子小姐。曹雪芹的思想是入世的,是热爱人生的,是赞美人生的。他认为世界上有如此众多的可爱的人物和性格,他为他们的不幸,流下了热泪,以至泪尽而逝。

只有完全体验了人生的各种滋味,即经历了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兴衰成败,贫富荣辱,才能了解全部人生。曹雪芹是知道全部人生的,这就是红书上所谓过来人

历史上,过来人是那样多,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却寥若辰星,很不相称呢?这是因为过来人经过一番浩劫之后,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心有余悸,不敢正视现实。或逃于庄,或遁于禅。而曹雪芹虽亦有些这方面的影子,总的说来,振奋多了,所以极为可贵。

因此,《红楼梦》绝不是出世的书,也不是劝诫的书,也不是暴露的书,也不是作者的自传。它是经历了人生全过程之后,在丰富的生活基础上,产生了现实主义,而严肃的现实主义,产生了完全创断的艺术。

我们可以用陈旧的话说:《红楼梦》是为人生的艺术,它的主题思想,是热望解放人生,解放个性。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到西头刘家借《封神演义》,到东头刘家借《红楼梦》,说明他对古典文学兴趣浓厚。
B.四喜从关东回来后,走路的姿势“蛇摇担晃”引发周围人的不屑,认为他生活没有根柢。
C.“飞刀刘四”帮人卖肉,切肉时,顾盼神飞,用刀技艺高超,这让“我”对他最初的印象很好。
D.四喜挟刀抢夺自行车并被枪毙的命运,和当时的历史环境、特殊的家庭关系状况有关联。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潜纪闻》中记载的内容,以鲜活的历史案例印证了明清之际的阶级关系变化。
B.曹雪芹家族飘摇、中落的命运,深受雍正时期执政特点的影响,具有时代典型性。
C.借助孙犁总结的普遍规律,读者能更好地把握《红楼梦》中《好了歌》的思想情感。
D.曹雪芹作为“过来人”,却没有其他“过来人”的消极思想与怯弱,这是极其可贵的。
3.诮结合文本二概括分析,哪些条件有助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4.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写作侧重点分别是什么?两则材料有什么内在关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书房

陈平原

人们常说,看一个人的书房,就能大体知道其经历、趣味与修养。其实看一个父亲的书房,同样可以大体预测孩子将来的趣味与修养,只是个人经历受外在环境影响太大,远不是书房的氛围所能笼罩。可这一切有待几十年后事实的印证,无法马上拿证据来。所以,旁人一般不会对父亲的书房之类过于遥远的话题感兴趣。只有当事人自己,才会明白那可能早就消逝了的书房的深刻影响。我也是在父亲去世以后,整理其藏书,翻着儿时喜欢的各种读物,才猛然意识到这一点的。

在父亲居住的房间里,沿墙根排开一溜大小不一的书架和书橱,摆着同样大小不一的图书。至于藏书总量有多少,从来没做过统计,只知道常有学生来借阅学校图书馆里没有收藏的书。除非关系相当密切,父亲一般不肯出借藏书。因为常有人勤于借书而懒于还书,书一出门便泥牛入海无消息。小时候常见父亲用各种谎言对付那些不受欢迎的借书者,心里只觉得好笑。直到自己也开始藏书,才明白这小小的狡黠里蕴含着读书人对书籍的那种特殊的感情。

父亲很珍惜他的藏书,大部分书籍都用画报纸包上封皮,再端端正正地写上书名。就连我们兄弟取书,也得事先征求他的同意,并接受他不厌其烦的叮嘱。当年我从不敢奢望自己将来也有这么多藏书,因此,每当面对这几大架藏书时,总有一种敬畏的感觉。书是父亲一本本请进来的,几乎每本都有它特殊的命运,父亲喜欢在扉页上记上一笔,几十年后还能娓娓道来。几年前回家度假,随意捡起一本书翻阅。父亲忽然兴奋起来,指着那本书说就是它。六十年代初,有一次父亲上广州开会,把身上带的钱全都买了书,以至归途上一天没吃饭,下了长途汽车,又背着一大包书步行近十里路,回到家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聚书不易,散书却不难。文化大革命开始,各家各户都在处理可能惹麻烦的书籍。一般性的图书撕下封面当废纸卖,有问题的图书则半夜拉好窗帘在屋里烧。那些天,谁家都是大清早端出两脸盆纸灰,谁也别笑谁。我们家藏书多,加上父亲老下不了手,烧书速度不免慢了些,急得母亲直跺脚。果然,红卫兵宣布封存各家藏书,以备日后审查,再也不准烧毁罪证了。

瞪着那几大架贴着封条的藏书,父亲一下子愁白了头。真没想到,这一封存还真有好处。别的学校的红卫兵来破四旧,也都不敢动它。居然就靠这几张封条,顶过了那最疯狂的抄家热潮。尽管后来为了寻找罪证,红卫兵取走了一些书籍和文稿,可我们家的大部分藏书还是保存下来了。而这批藏书,是我八年知青生活里主要的精神食粮。真不敢想象,没有这批藏书,我将怎样打发山村里那近三千个夜晚。

1969年秋天,母亲获得解放并重新安排在一个中学里教语文。那年我初中毕业,带着两个弟弟,和祖母一起回老家插队务农。从此就与这批藏书朝夕为伍,开始了我颇为漫长的自学生涯。

比起我的很多同龄人,我是幸运的:手头有数千册藏书可供随意取阅,不必为一套《水浒传》或《普希金诗集》而四处奔波。几年间,我把家里的大书、小书、好书、坏书、连带成套的《诗刊》《人民文学》和《文艺报》,全都翻了一个遍。随便拿起一本书,我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似乎也都不无收获。明知不该这样碰到什么读什么,可根本无法制订阅读计划。于是,只好以开卷有益自慰。直到今天,我仍然保留不按计划而凭兴趣读书的习惯,而且也以长于乱翻书”“读杂书而见称于友朋间。

父亲的藏书以文学类居多,其中又以中国古典文学及外国诗集译本为主。这对我阅读趣味及个人气质的形成颇有影响。尽管上大学后有一阵子迷上了欧美现代派文学,可到头来还是更倾心于中国传统文化。我自知我的生命意识、思维方式和感觉、趣味,都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的学者与文人,而不是欧美的现代主义者。硬要追赶时尚,谈论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我也能做到;可总觉得那说的都是别人的话,没有我自己的生命与感觉。这种相当古典的趣味,大概跟我早年如饥似渴的阅读不无关系。普希金、雪莱、惠特曼、泰戈尔等人的诗集,我一直都很喜欢;而这实际上阻碍了我后来对现代派诗歌的接受。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对于伴我度过无数个凄冷寂寞的漫漫长夜的普希金或泰戈尔,我永远只有感激之情。

父亲的藏书充实了我颇为艰难的八年知青生活,同时也规定了我日后学术的发展方向。甚至连我日后的求师问学,似乎冥冥之中也早就注定。在乡下,我自学了大学中文系的课程,用的是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和黄海章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简史》。真没想到,这些先生后来大都先后成了我的业师。真不知道父亲当初是如何选中这些书的,或许冥冥之中真有天意。

父亲的书房早就不存在了——当然,也可以说,父亲的书房永远存在于我们三兄弟迈出的每一个步伐之中。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由“一个人的书房”联系到“父亲的书房”,再叙述父亲去世、整理藏书,带有追忆的意味。
B.父亲书架书橱上的藏书比学校图书馆还丰富,但一般不肯出借藏书,此细节暗示了父亲的吝啬。
C.父亲去广州开会,为了买书花光了所有钱,又背着书长途行进,表现出父亲对书籍的特殊情感。
D.文革期间,各家各户为处理麻烦书籍想尽办法,红卫兵的封条反而为父亲保存藏书提供了帮助。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泥牛入海无消息”,形容藏书一借不复返,杳无音信,语言幽默别致。
B.“聚书不易,散书却不难”形成对比,藏书与销书之间的变化引发读者感叹深思。
C.作者回顾求师问学历程,反复使用“冥冥之中”显现出看待人生的宿命论倾向。
D.父亲的书房早就不存在了与永远存在着形成辩证关系,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深情。
3.请分析加点词“真不敢想象”和“真没想到”蕴含的内心感受。
4.“父亲的书房”对“我”有何影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3-10-0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宿州涉故台龙柘树记

贾平凹

淮北平原少树,数百之地,所见参天巨木绝无,细致弱冠虽有生长,变不成林,又多为泡桐,质地松软,数尺之高便枝丫横生。所以人家住户多以水泥杆代椽,苫其茅草,仅仅檐头覆瓦,称之“瓦镶面”。门窗最贵,框窄如细条,新婚嫁娶,扇面上双喜大若小斗,框上对联则笔画了了,字小似大杏。唯有太阳和铁轨,黎明里从地平线上同时出发,一个经天运行,一个地间划一,是最为壮观的景物。

宿州文友耿春海常来信邀我去游。信上谈及少树之事,他说:淮北古时多有森林,地壳变化,木入地演变为碳,如今淮北大煤矿便是其证。当时想,此证似应有理,又似乎无理,笑笑置之,终未去。

甲子年三月,往东南行,途经宿州拜会耿友,又提及此事,他终不服,同我骑车信游乡间,所到之处仍是无粗木古树。日近黄昏,行至州南四十余里,一老翁说:有,在涉故台。涉故台为何物?回答是陈涉演武练兵之处。

陈涉的故事,少时在《史记》里读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者,天地间的堂堂英雄。大泽乡竟在宿州,令我十分惊喜,想是如此故迹,必是殿阁巍峨,楼榭壮丽,林荫覆盖,鸣鸟上下。耿友连连遗憾身在宿州竟一直未来造访。我更暗暗后悔,不该妄下断言,认定淮北无巨木。遂驱车前往,果然有一土台,台上有一阁楼,楼前有一树木。

树则粗四推,长三丈,根扎台坡,顺坡而曲,上有十二爪枝。这树若在字里,是个小字;若在官里,是个七品;若在人里,是个侏儒。如此无粗无长无直无用之材料,何以称作古木,更何以配站英雄陈涉起义之地呢?两人都觉失望,耿友更是脸面无光,叹淮北确实少苍古之木啊!

上得台去,一片乱石破瓦,中有一楼,两层高的模样,檐同墙齐,檐角欲坠,壁裂纵横。下有一门,上圆下方,门上三窗,亦上圆下方,怕是人入内有生命危险,全然用泥巴糊了。绕楼一匝,荒草埋了屋基三层砖石,湿湿虫乱如蚂蚁,楼上有顶无脊,瓦一半酥散,土石壅平,长满茅草,全枯干了,秀着白穗。砖墙面上,缀满了苔藓,春草浅发,苔斑白里泛绿。再往后,忽见荒草乱石之中,有几块断碑,字迹剥脱,勉强辨认,无一字记载陈涉之功绩,唯有“创之者不知何时,成之者不知何人”字样。不觉添了几分凄凉,几分疑惑。

遥问田头耕种人:“这是涉故台吗?”

回答:“是涉故台,你们不见有那树吗?”

再问:“这树是什么树,能证明是涉故台?”

再回答:“怎么不能证明?这是龙柘树,千百年的古物了。”

又问:“你怎么知道是千百年的古物?”

又回答:“世世代代百姓都这么说的。”

耿友立即手舞足蹈起来,说:树不在高粗、古老才是真树,拉我重又看那树。树还是那么矮小,但毕竟看出它不是一般树了。百姓称为龙柘,龙柘为何等木种,自不可知。但它不像泡桐那么松软,比松柏更要坚硬,浑身疙疙瘩瘩,又尽是小坑,通身灰白,因人常爬上踏磨,踏磨处则呈赤红颜色,摸之,光腻如玻璃,用石敲敲,叮叮价响,石头已经敲碎,虎口震麻,树上竟不留一点痕迹。两人大奇,盘脚树下久久观看,猜测这原是荆条一类的品种长大的,又看出其形酷似一条拔地欲飞的龙。于是,写文章的人幻想就产生了,断定这是一棵巨木古树,是一棵好树,一棵有价值的树。耿友自然得意,我也为之欢呼,声明这树纠正了我的偏见。

耿友说:“这棵龙柘树,是不是陈涉当时种植的呢?”

我说:“我想,应该是陈涉植的。俗言讲:民于官是水,官于民是舟,水可以浮舟,水亦可以覆舟。当年陈涉起兵于此,兵败于此,他在农民眼里是英雄,在官府的眼里是贼寇,封建王朝自然不会在此为他筑庙立碑。但这演武练兵土台,天地却为其保留。这龙柘之木,原本或许是土台上一棵荆条,它生为小草,却又不甘心为草,长成木本。试想,鲤鱼可化蛟龙,草为何不可成木?但这种草变为木,又是何等艰难,它长成一指,不可能以年来计算,而是十年、百年。又正因为以十年、百年为年,它必是长得坚硬。陈涉是要做天子的,但他却失败了,这树或许要长成参天栋梁的,但它却在风里雨里被摧残得遍身伤疤,形似秃桩。你不是看见这树像一条龙吗?它不是一直在要拔地欲飞吗?但它毕竟未拔地飞去,它还长在这里,变成了龙的化身,变成了树的化石,变成了化石般的树吗?请相信,农民是记着农民的英雄,他们说这树证明了这土台是涉故台,这涉故台也就证明这树是陈涉手植的了。”

耿友说是。

我突然又记起《史记》上的记载,说是陈涉当年起义,派人在附近庙里夜夜装狐狸声叫“陈涉要当王了!”而鼓动民心。举目四望,如今远近却无一处庙宇。此时落日已在西边地平线上,同时在那一个大圆的地方,一辆列车又直奔东边而去。这淮北平原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最为壮观的是天上的太阳,是地上的铁轨,也是在天在地之间的这一棵陈涉化身的、农民化身的不飞不罢、欲飞不能的龙柘树啊!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宿州耿友在信中谈及淮北少树之事,我“笑笑置之,终未去”,可见“我”和耿友在此事上起初并未达成共识。
B.涉故台年久失修形如危楼,荒草丛生苔藓斑驳,让“我”顿感凄凉,同时也对此处是否就是涉故台而感到疑惑。
C.田头耕种人回答“世世代代百姓都是这么说的”,让我们更加怀疑龙柘树是千年的古物这一说法的真实性。
D.文中大量篇幅写到陈涉,记述其人其事也融入了“我”饱满的情感,体现了对这一历史英雄的赞叹之情。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以“我”为中心展开行文,记叙“我”关于龙柘树产生的见闻和感悟,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让人更有真切之感。
B.文中引用《史记》内容,丰富了陈涉的人物形象,增添了文化意蕴,使文本中的现实感和历史感自然交融。
C.本文明写龙柘树,实际上也写到与此关联的人物及其精神,和茅盾《白杨礼赞》一样,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D.文中将龙柘树比作“小字”“七品”“侏儒”,妙趣横生,写出了龙柘树树型短小的特点,也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请结合全文,梳理作者探访龙柘树的心理变化过程。
4.本文语言极富特色,风格统一也不乏变化。请比较分析首段和末段语言风格的不同之处。
2023-09-16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会记住许多事

刘亮程

如果我们忘了在这地方生活了多少年,只要锯开一棵树,院墙角上或房后面那几棵都行,数数上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

树会记住许多事。

其他东西也记事,却不可靠。譬如路,会丢掉人的脚印,会分岔,把人引向歧途。人本身又会遗忘许多人和事。当人真的遗忘了那些人和事,人能去问谁呢。

问风。

风从不记得那年秋天顺风走远的那个人。也不会在意它刮到天上飘远的一块红头巾,最后落到哪里。风在哪停住哪就会落下一堆东西。我们丢掉找不见的东西,大都让风挪移了位置。有些多年后被另一场相反的风刮回来,面目全非躺在墙根,像做了一场梦。有些在昏天暗地的大风中飘过村子,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到村里。

树从不胡乱走动。几十年、上百年前的那棵榆树,还在老地方站着。我们走了又回来,担心墙会倒塌,房顶被风掀翻卷走,人和牲畜四散迷失,我们把家安在大树底下,房前屋后栽许多树让它快快长大。

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能看见那些枝叶挨挨挤挤向天上涌,都踏出了路,走出了各种声音。在人的一辈子里,能看见一场风刮到头,停住。像一辆奔跑的马车,甩掉轮子,车体散架,货物坠落一地,最后马扑倒在尘土里,伸长脖子喘几口粗气,然后死去。谁也看不见马车夫在哪里。

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

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

哥,你到地下去找,我向天上找。

树的根和干朝相反方向走了,它们分手的地方坐着我们一家人。父亲背靠树干,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儿女们蹲在地上或木头上。刚吃过饭,还要喝一碗水。水喝完还要再坐一阵。院门半开着,看见路上过来过去几个人、几头牛。也不知树根在地下找到什么。我们天天往树上看,似乎看见那些忙碌的枝枝叶叶没找见什么。

找到了它就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

父亲,你到土里去找,我们在地上找。

我们家要是一棵树,先父下葬时我就可以说这句话了。我们也会像一棵树一样,伸出所有的枝枝叶叶去找,伸到空中一把一把抓那些多得没人要的阳光和雨,捉那些闲得打盹的云,还有鸟叫和虫鸣,抓回来再一把一把扔掉。不是我要找的,不是的。

我们找到天空就喊你,父亲。找到一滴水一束阳光就叫你,父亲。我们要找什么。

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真正要找的,再也找不回来的,是此时此刻的全部生活。它消失了,又正在被遗忘。

那根躺在墙根的干木头是否已将它昔年的繁枝茂叶全部遗忘。我走了,我会记起一生中更加细微的生活情景,我会找到早年落到地上没看见的一根针,记起早年贪玩没留意的半句话、一个眼神。当我回过头去,我对生存便有了更加细微的热爱与耐心。如果我忘了些什么,匆忙中疏忽了曾经落在头顶的一滴雨、掠过耳畔的一缕风,院子里那棵老榆树就会提醒我。有一棵大榆树靠在背上(就像父亲那时靠着它一样),天地间还有哪些事情想不清楚呢。

我八岁那年,母亲随手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筐,已经随树长得够不着。我十一岁那年秋天,父亲从地里捡回一捆麦子,放在地上怕鸡叼吃,就顺手夹在树杈上,这个树杈也已将那捆麦子举过房顶,举到了半空中。这期间我们似乎远离了生活,再没顾上拿下那个筐,取下那捆麦子。它一年一年缓缓升向天空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没看见。

现在那捆原本金黄的麦子已经发灰,麦穗早被鸟啄空。那个筐里或许盛着半筐干红辣皮、几个苞谷棒子,筐沿满是斑白鸟粪,估计里面早已空空的了。

我们竟然有过这样富裕漫长的年月,让一棵树举着沉甸甸的一捆麦子和半筐干红辣皮,一直举过房顶,举到半空喂鸟吃。

我们早就富裕得把好东西往天上扔了。

许多年后的一个早春。午后,树还没长出叶子。我们一家人坐在树下喝芭谷糊糊。白面在一个月前就吃完了。芭谷面也余下不多,下午饭只能喝点糊糊。喝完了碗还端着,要愣愣地坐好一会儿,似乎饭没吃完,还应该再吃点什么,却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像在想着什么,又像啥都不想,脑子空空地呆坐着。

大哥仰着头,说了一句话。

我们全仰起头,这才看见夹在树杈上的一捆麦子和挂在树枝上的那个筐。

如果树也忘了那些事,它便早早地变成了一根干木头。

回来吧,别找了,啥都没有。

树根在地下喊那些枝和叶子。它们听见了,就往回走。先是叶子,一年一年地往回赶,叶子全走光了,枝杈便枯站在那里,像一截没人走的路。枝杈也站不了多久。人不会让一棵死树长时间站在那里。它早站累了,把它放倒,可它已经躺不平,身躯弯扭得只适合立在空气中。我们怕它滚动,一头垫半截土块,中间也用土块堰住。等过段时间,消闲了再把树根挖出来,和躯干放在一起,如果它们有话要说,日子长着呢。一根木头随便往哪一扔就是几十年光景。这期间我们会看见木头张开许多口子,离近了能听见木头开口的声音。木头开一次口,说一句话。等到全身开满口子,木头就没话可说了。我们过去踢一脚,敲两下,声音空空的。根也好,干也罢,里面都没啥东西了。即便无话可说,也得面对面呆着。一个榆木疙瘩,一截歪扭树干,除非修整院子时会动一动,也许还会绕过去。谁会管它呢。在它身下是厚厚的这个秋天、很多个秋天的叶子。在它旁边是我们一家人、牲畜。或许已经是另一户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会丢掉人的脚印,会分岔,把人引向歧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忘却很多事情,这与树“会记住”形成鲜明对比。
B.文中多次描写挂在树上的筐,写出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流露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伤感,温情中夹杂着淡淡的苦涩。
C.“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能看见那些枝叶挨挨挤挤向天上涌,都踏出了路”形象地写出了一棵树从生长到生命逐渐丰盈的过程。
D.“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找到了它就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等跳跃性的句子看似含蓄优美,实则关联性弱。
2.下列对文本中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语言通俗质朴,不少地方使用了口语,乡土气息浓郁。如“苞谷棒子”“苞谷糊糊”等生活化的语言使人很有亲切感。
B.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捉那些闲得打盹的云”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往日时光的悠闲美好。
C.文中多次写到“找”,描写一家人坐在树下吃饭的情景,平凡中蕴含着温馨,回应“我”要“找”的是温暖永恒的精神追求。
D.本文赋予各种事物以生命,树的“记住”归根结底是人的“记住”,文章通过树传达出对生活、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形散神聚。
3.刘亮程的散文中多次写到“路”和“树”,比如,他在《一条土路》中写道:“每个村庄都用一条土路与外面世界保持着坑坑洼洼的单线联系,其余的路只通向自己。”“人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生命像根没咋用便短得抓不住的铅笔。这些总能走到头的路,让人的一辈子变得多么狭促而具体。”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路”和“树”的理解。
4.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结尾说:“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雷锋日记八则

1958

诗歌札记

一、诗歌包括:骚、铭、赋、民歌、古诗、绝诗、律诗、词、散曲。

二、民歌特点:语言精练,含义深远,内容丰富,押韵,易于上口,易于流传。

三、形式分为两种:1.叙事诗;2.抒情诗。

四、民歌文艺手法:

(1)对照:牛出力来牛吃草,东家吃米我吃糠。

(2)比喻:要说天,天最大,我们的干劲比天大!

(3)夸张: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

1958

排渍忙

垅中清水似汪洋,英雄排渍日夜忙。

稻田绿遍水排尽,活活气死老龙王。

195867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1960820

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平时节约下来的一百元钱,支援了他们;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的灾害,我把省吃俭用积存下来的一百元钱寄给了辽阳灾区人民。有些人说我是“傻子”, 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

1960115

忆苦思甜

我生于19401218日,家住在湖南省湘潭专区望城县,家有五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和我。我家祖辈三代都是给地主做长工,到了荒年腊月,好久还看不到一粒米下锅,我哥哥常常带着我出去要饭。

我爸爸参加抗日斗争,1945年被日本鬼子抓住,惨遭毒打,吐血屙血而死。我十二岁的哥哥到离家几百里的津市一个机械厂当徒工,经受资本家一年左右的折磨,得了童子痨。一天,昏倒在机器旁,轧伤了胳膊,轧断了手指,资本家看他再无油水可榨,便把他赶出了工厂。回家之后因无钱医治,死于1946年春。

我和妈弟三人,只好上街讨吃,我那幼小的弟弟受不住那种生活的折磨,活活饿死在母亲怀里。我妈被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母亲死时我还只有七岁,旧社会使我无法活下去。

1949年我的家乡解放了,乡长找到了我。我那时真不像样子了,头发长得很长,身上披了一个旧麻袋。他给我洗了澡,给我换衣服,过年还把我接到他家里做好了菜给我吃。我好像做梦一样,心里非常感激乡长,就跪在他面前。他说,孩子,不要感谢我,是伟大的党和毛主席救了你,要感谢党和毛主席。

我于1956年高小毕业,老师让我升学,我向学校写了决心,要求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去建设新农村。

196018日,我入伍了。我到了部队,首长把衣服、帽子给我一穿、对镜子一照,特别高兴,不如怎么说才好。一夜没睡,感冒了,营长半夜来查铺看我咳了几声,马上叫医生来给我看病,并把自己的被子给我盖上,使我非常感动。

1961424

我到了XX部队,好几个战友的眼神出神地看着我。其中一个同志说:“是雷锋!”另一个下士同志说:“不是,雷锋一定是下士了,哪能还是一个上等兵呢?他可能是雷锋班里的战士吧。”他们都不敢肯定我是不是。和我一同去的同志对他说:“你们不认识他吗?他就是雷锋。”我笑着和他们握了手,并问好。其中有个战友可有意思了,他伸出大拇指对我说:“你是这个,呱呱叫的,起先我们都不敢认你,想必你一定是个下士了。”我笑着回答说:“当兵很好嘛,都是为着一个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我仔细分析了一下,他们想我一定是下士了,也许是有点“根据”,因报纸上都宣扬过,同时党和首长都很信任,一定要提升得快一些。可是,他们没考虑到工作需不需要的问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总是想多贡献一点力量,那些个人的军衔级别,我真没时间考虑。

1961520

目前,我们的军事训练很紧张,干部战士的工作、学习简直忙得不可开交,晚饭后的一个小时休息时间,大家都主动地到地里搞生产,有些战友连上街理个发的时间也抽不出来。根据这种情况,首长给我们买了三套理发的工具,要我们自己互相理发……我利用业余时间,跑到附近的理发店,请教理发师,在理发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方法。

我第一次给战友理发时,总是感到手不顺心,推剪夹头发,一个头还没有理到一半,他说剪刀夹的头皮痛,不剪了。开头一次学理发失败了。

我鼓足了勇气,午休不睡觉,跑到理发店继续学习,在理发师的热情帮助下,一次、两次、三次,终于学会了理发。现在战友们都愿意要我理发了,到了星期六或星期日,我就忙不开。

19611013

今天可有意思,×××同志出车回来,惊奇地问这个,问那个,不知是谁给他洗了一条衬裤和一双穿得发了臭的袜子。可是没有一个人说话,究竟是谁给他洗的呢?只有我知道,但是我没有说,我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与土地,阳光与黑暗,粮食与生命等多组关系,既富含诗意,又体现雷锋的思考深度。
B.旧社会时,雷锋一家人生活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其父母哥弟的人生命运都走向了悲剧。
C.雷锋的家乡解放后,乡长对他的关心与教导,让他心存感激,坚定了其建设乡村的信念。
D.雷锋学习理发的片段饶有趣味,刚开始因技艺生疏被嫌弃,后因技艺提升而受战友欢迎。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则日记的文体形式丰富多样,既有札记、诗歌,也有叙述性、抒情性、议论性文体。
B.加点词“傻子”“根据”的引号用法相同,都表示特定的称谓,能凸出雷锋的价值立场。
C.八则日记各有详略,短章居多,而《忆苦思甜》则较为详细地交代了雷锋的成长轨迹。
D.战士们认为雷锋一定是下士的观点,与雷锋自己的观念形成对比,使其精神更显可贵。
3.联系《诗歌札记》简要分析《排渍忙》体现了哪些民歌特点,运用了哪些民歌文艺手法。
4.请结合《雷锋日记八则》简要分析雷锋的形象特点。
2023-05-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海魂衫(节选)

老藤

送别晚会结束后,基地宣传干事说有人要见我。接见我的是田梅,她微笑着与我握手,然后就把一件崭新的海魂衫双手递给我。当时国家困难,配发规定严格,我们虽然也发过,但大都穿破了。我道了谢,正要接过来,田梅忽然想起了什么,说等一下,她拧下笔帽,用那支英雄牌钢笔在海魂衫左前胸有白道的地方,工工整整写下了田梅两个字,接着写下了时间。

田梅的思维够前卫,我想,现在明星都喜欢在T恤上签名,殊不知田梅在50多年前就这样签了。

我接过海魂衫,左手托着它,右手敬了个军礼,这件礼物太重要了,我感到手里托的海魂衫像铠甲一样重。

“50多年了,一回也没舍得穿,传家宝一样供着呢。苏大娘指了指墙边的衣橱说。我随着苏大娘的手势望过去,这是一古铜色的简单的硬木衣橱——也是唯一像样的家具,一侧是立门,另一侧分上下两节,在上层隔断里摆着个军用黄书包。看见了吧,黄书包里装的就是那件海魂衫。

海魂衫固然珍贵,可田梅的话更珍贵,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她说,苏少楠同志,你是水兵,到了新疆一定做足水的文章,有了水,就会像歌里唱的那样,戈壁沙漠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

这是《我们新疆好地方》中的歌词。甜甜脱口说道。

田梅又说,新疆多红柳,希望你像红柳一样扎根边疆,和战友们一道让可克达拉彻底改变模样。她知道我们去的四师就在可克达拉,也就是《草原之夜》里唱的那个地方。田梅能专门送我海魂衫,我特别感动,心脏像给足了油的马达加速狂跳。我是去送战友的,完成任务后还要回基地,田梅同志显然不知道这一点。我敬了个军礼,在离开时,田梅忽然又缀了一句:苏少楠同志,无论多么艰苦,都应该牢记水兵身份,保持水兵本色,不能当逃兵。

就是这句话影响了您?

是的,军人怎么能当逃兵?老苏指着老伴儿说,老伴儿更不希望我当逃兵,第二年就从家乡赶了过来,我们一家人成了霍尔果斯河边一棵老干多枝的红柳。

我感觉老苏并不像老金说的是闷葫芦。我问老苏:和你一个车皮来的老金,怎么不了解这些有趣的事?

我是排长他们是兵,好饭好菜可以官兵一致,私事隐情不能分享。我明白了,老苏的葫芦嘴不是对谁都打开。老苏说:当然,有时候也可以透露那么一点点,一点点就起作用。比如修第四个水库时,有的战友累趴了,说连长你怎么总领着我们修水库,人家其他连队都没咱这么累。我说其他连队支边前是啥军种?咱们是啥军种?咱们是海军,是水兵,水兵能离开水吗?有位首长告诉我,你是水兵,到了新疆一定要做足水的文章。他们问这首长是谁,我说是田梅,就是当年在欢送晚会上唱《草原之夜》那个女军官。大家听后就不再议论了。现在,639个水库成了我们这批老兵的骄傲。

“9个水库现在成聚宝盆了,63团变成了塞外江南。苏大娘喜欢插话,而且总是插得恰到好处。

老苏起身走到衣橱前,拿起黄书包回到沙发坐下,小心地打开,从中抽出那件叠得整齐的海魂衫。我和甜甜起身仔细看后,发现这件海魂衫依然保持崭新的样子,田梅的钢笔字还清晰可认,名字下面写着1964.3.23.

那为啥被老战友们称为火龙单呢?甜甜忍不住问道。

这事我来说吧。苏大娘看了看老苏。

七四年冬天修水库,老苏病倒了,发高烧,在工棚里裹着被子还喊冷。当时没车,有车也没公路,师部在可克达拉,那里才有像样的医院。老苏烧糊涂了,闭着眼睛说胡话,让人去拿火龙单来,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火龙单是何物。有人跑到工地食堂叫我,说连长烧得说胡话,嚷着要拿火龙单。我一听就想到了这件海魂衫,因为老苏在家里对我说过,这件海魂衫是抗冷防热的火龙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穿。我就骑了通讯员的自行车急急忙忙回家背起黄书包往工地返。那次是我命大,戈壁滩上有只狼不远不近跟随我,狼很狡猾,应该是把我背的黄书包当成了匣子枪,所以没敢上来。我赶回工地,把海魂衫拿给老苏看。老苏看到海魂衫,一把拽过去覆在胸口,不一会儿就入睡了,睡了一天一夜,烧退了,从那天起这件海魂衫出了名,有了火龙单一说。

(有删节)

注:①“我”和同事甜甜为团场史馆建设收集文物,来到苏少楠家里。

材料二

致敬,英雄的戈壁母亲(节选)

厉彦林

新疆干旱少雨,到处是茫茫荒野,戈壁碱滩上摇曳着稀疏的红柳、梭梭、碱蒿子。当时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生活极其艰苦。茫茫戈壁滩,没有路,没有树,没有人烟。一烧荒,狼和野生动物四处乱窜。没有房子住,就在戈壁滩上搭帐篷,或挖窑洞、挖地窝。经常睡到半夜帐篷被大风刮跑,只好四处寻找被刮走的衣被和盆盆罐罐。

面对恶劣环境和重重困难,女兵们丝毫没有退却。参加过克拉玛依石油大会战的宋香莲说:那时候的人都讲荣誉,上进心特别强,不管干什么只想跑在前头,就怕落在别人后头!开荒造田、拦河筑坝、修渠引水、打坯盖房,女兵们一点也不比男兵逊色。

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有座十八团渠纪念碑。当年为把孔雀河的水引到吾瓦镇的军垦农场,开挖了这条引水渠。修渠用石量很大,又没有运输工具,全靠战士去5公里以外的天山脚下背,一天要背七八趟。一位叫吴素梅的女战士,绳子磨断了,情急之下,剪下自己心爱的辫子,结好了背石头的绳子。美丽的麻花辫揽起棱角锐利的石头。这是一个美丽得让人落泪的真实故事,流传至今。60多年来,十八团渠奔流不息,浇灌着库尔勒垦区的30多万亩农田,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命脉。

(有删节)

注:①本文体裁为报告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田梅在欢送晚会上的歌声、赠送的海魂衫、叮嘱的话语,激励鼓舞了苏少楠,对他做出人生选择起了重要作用。
B.材料一中战士们听了老苏传达的田梅的话语,不再议论,可见当年田梅歌唱的《草原之夜》对战士们产生了巨大影响。
C.材料一采用采访的形式叙述人物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采访中的对话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使叙述简洁紧凑。
D.材料二运用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剪下”“结好”“揽起”等词语,表现女战士吴素梅情急下做出的选择,令读者感动。
2.关于材料一“火龙单”故事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少楠看到海魂衫立刻安静下来,说明人最看重的事物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B.苏少楠生病治疗困难,苏大娘戈壁遇狼,反映出兵团建设新疆的条件异常艰苦。
C.海魂衫起了“火龙单”的作用,小说用超越现实的笔法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D.“火龙单”的故事与前文田梅送海魂衫的情节相承,前后情节具有内在的逻辑。
3.一件水兵的制式服装,被称为“海魂衫”,包含了老兵的多种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同样是支援新疆建设的“中国故事”,由于材料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