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记叙性散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收藏

张新军

父亲收藏的历史无从考证。从我记事起,我就看见他整日佝偻着腰,肩上搭着一个破麻袋,手里拿着半截铁钩子,为了一点可怜的收藏物在连队四处奔波。收藏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一直到他的生命行将结束。可以说,收藏伴随了父亲整整一生。

严格地说,父亲的业余活动根本谈不上收藏。他的收藏纯粹是一个平民为了生活而无奈进行的,与那些社会名流及富有的收藏者风马牛不相及,因为他收藏的物品其实都是别人丢弃的、无用的废物。但我觉得他与一般拾破烂的还有一点不同,他有职业,他是一个农场连队的牧工。

父亲卑微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养了我们兄弟几个,让我们活下来的信念在他骨子里像山一样。在我们兄弟眼里,他是一匹疲惫的老马,拉着满载家庭重负的破车,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跋涉。每月微薄的工资养活不了我们,每天捡破烂换一些零用钱贴补家用,成为他天天要做的一件事。

在连队的早晨、中午或者黄昏,在家属区的垃圾坑、废弃的旧房子、路边的林带,总有一个罗圈腿、弓着腰的老头在拼命拨拉、寻觅着什么,身上破旧的军装泛着白花花的汗碱。不用细看,他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把捡拾来的东西背回来,攒满一麻袋后,就把麻袋驮到马背上,到团部废品收购站卖掉。这一天我们比过节还要兴奋,中午早早地依在院子门口,眼巴巴地等着父亲回来。远远看见父亲骑着马归来,我们就像一个月看一次露天电影一样高兴。父亲带给我们的是几米平布衣料,一卷母亲纳鞋底的棉线绳,腌咸菜的颗粒盐和酱油、醋、火柴、煤油,还有几支铅笔、橡皮和拼音本。★遇到父亲高兴的时候,他会给我们带几粒平时很少见的薄荷糖和几块团部食品厂生产的香甜的黑面包。

有一年春天青黄不接,四处弥漫飞舞的各类不知名的小蜢虫几乎遮住了太阳,它们将垦区所有的树叶啃噬得干干净净,戈壁滩上的野菜叶子也被咬得支离破碎。母亲天天给我们熬玉米粥就腌萝卜条,一天三顿重样,而这样的饭眼看也快要断顿了。父亲卖光了所有的藏品,日子也维持不到月底。一天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父亲叹着气,蹲下身子从床底下捞出一副马鞍子,然后失神地端详着它,这样专注的神情我们很少看见,被生活压弯了腰的父亲甚至很少用这样的眼光看我们。①这副马鞍子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像件出土文物,上面的皮件黑乎乎的,弥漫着一股陈年的膻味和战争的硝烟味,铜制的铆钉锈迹斑斑,显得很是沧桑;但从外表看整个做工却非常精细,鞍头上镌刻的神秘花纹,显然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用细皮条编织的精美穗子挂在两边,依然散发着陈旧而古典的光泽。我知道,这副马鞍子是贫穷的父亲唯一值得炫耀的历史。进新疆时,他曾是部队的一名骑兵,这副马鞍子陪伴他度过了那段难忘的军旅生涯,他一直视之为生命,平时藏在床底下,谁也不让动。只有开春的时候,父亲才把它拿出来在墙根下晒晒太阳。★遇到父亲高兴的时候,他会给我们兄弟几个讲他过去与战马的故事。我们有时候甚至有点嫉妒,父亲对马鞍子比对我们兄弟几个都好。父亲的老朋友、牧羊人贾法得知父亲藏有一副马鞍子,多次上门央求以物换取,但都被父亲沉着脸一口回绝。这天晚上天黑透了,父亲一句话没说,铁青着脸扛起马鞍子出了家门。第二天起床,我们看见屋子中央堆着满满两麻袋玉米棒子。后来才知道,父亲用马鞍子换了贾法的玉米。

这年秋天,连队的秋收结束后,②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赶羊似的把我们兄弟几个往地里赶,拼命四处搜索、拣拾地里遗落的玉米,连队所有的玉米秆子都被我们兄弟几个翻了个遍,我家院子里堆满了金黄色的玉米棒子。下酷霜的一个早晨,父亲装了满满两麻袋玉米,推着架子车一声不吭地走了。中午,父亲拉着架子车回来了,上面放着他的马鞍子。父亲虽然很穷,但为人却很直爽义气,送给别人的东西犹如泼出去的水,是绝对不会去要的,但为了这副马鞍子,他却失信并得罪了多年的老朋友。

从这以后,这副马鞍子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父亲。

后来我们长大了,都有了工作,父亲也不去捡破烂了。但他一辈子没有其他嗜好,退休后收藏废品仍然是他的最爱。家里的牙膏盒、空纸箱、旧鞋子,他一个不丢。

生活好了,日子也觉得过得特别快。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已瘫痪在床,他的生活需要我们料理。我们兄弟几个决定把老房子卖掉,把父亲接到我们身边,轮流伺候尽孝心。在我们兄弟几个处理他的收藏品的时候,神志不清的父亲显得很痛苦,但又无可奈何,只是我们把那副马鞍子从床底下拉出来时,他一下子显得很激动,睁大眼睛挣扎着要坐起来,嘴里大声叫嚷,我明白了他的意思,附在他的耳边告诉他,马鞍子不卖,继续给他留着,他才慢慢平静下来。

父亲的收藏就这样结束了。他收藏一生,唯一留下的藏品——那副破旧不堪的马鞍子,也随着他走到哪里,搬到哪里,轮流由我们兄弟几个收藏。至于它的最后归宿,已经失语的父亲已无法交代。只是有一次,我看见他独自一人坐在床上,长时间地望着墙角的马鞍子愣愣发呆,傍晚的余晖弥漫在他身上,使沉浸在往事中的父亲显得更加孤独。我慢慢走过去,上前搂住他的肩膀悄悄告诉他:“你走的时候,我把马鞍子放进灵柩里,让它永远陪伴着你。”④父亲吃力地听完我说的话,缓缓抬起头,两眼定定望着我,浑浊的眼睛骤然放出光来,摇摇晃晃举起他的右手,重重地在我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这时候我发现,一生倔强、几乎从不流泪的父亲突然老泪纵横。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二段,叙述了父亲辛苦从事收藏活动时留在“我”记忆中的很深刻的一个场景,由此展开对父亲的回忆。
B.父亲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收藏者,他是把业余时间都用来捡破烂以补贴家用的卑微的牧工,他真正的“收藏”只有马鞍。
C.年幼的我们不知生活甘苦,不解家庭艰难,在父亲卖掉废品带回难得一见的薄荷糖和黑面包时,更是显得格外兴奋。
D.父亲的马鞍承载的内容厚重,既有军旅生涯这一令父亲引以为傲的历史,也有艰难生活里不得已失信于老友的经历。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多角度细致描写了马鞍的皮件、铆钉、做工等,突出其古旧、独特、精美等特点。
B.句子②中的“赶”,既是父亲的职业惯性动作,也是他想要换回马鞍的急切心情的外化。
C.句子③单独成段,结构上与上下文相关联,既表达了强烈的感情,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D.句子④使用“摇摇晃晃”“重重”等叠词展现出父亲内心巨大的情感波动,极富画面感。
3.文中两个★处,都写到“遇到父亲高兴的时候”,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都给作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但文中父亲的形象都不美,也并不高大。《背影》中“父亲”身形肥胖、举动笨拙,本文中的“父亲”是个“罗圈腿、弓着腰的老头”。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种创作意图的理解。

链接材料: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2024-03-26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开河

梁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大学毕业生必须先到农村劳动锻炼。我从北京毕业后到内蒙古临河县劳动一年,就地分配到县里工作。想不到,我还没有打开行李,就受命带民工到黄河岸边去防凌汛。

凌汛是北方河流解冻时的专用名词——我是第一次听到——特别是气势磅礴的黄河,冰封一冬之后在春的回暖中慢慢苏醒,冰块开裂,漂流为凌,谓之开河。开河又分文开”“武开两种。慢慢融化,顺畅而下者谓之文开;河冰骤然开裂,翻江倒海者谓之武开这时流动的冰块如同一场地震或山洪引发的泥石流,你推我搡,挤挤擦擦,滚滚而下。如果前面的冰块走得慢一点,或者冰面还未化开,后面的冰急急赶来叠压上去,就会陡立起一座冰坝,横立河面,形成类似电视上说的堰塞湖。冰河泛滥,人或为鱼鳖,那时就要调飞机炸冰排险了。无论文开还是武开都可能有冰凌冲击河堤,危及两岸,所以每年春天都要组织防凌汛。我就是踏着黄河开裂的轰鸣声走向社会的。

我这一年在河套平原生活劳作,虽未与黄河谋面,却一直饱吸着黄河母亲的乳汁。每当我早晨到井台上去担水时,知道这清凉的井水是黄河从地下悄悄送过来的;当夏夜的晚上我们借着月光浇地时,田野里一片噼噼啪啪庄稼的生长拔节声,我知道这是玉米正畅快地喝着黄河水。在河套,无论人还是庄稼都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片刻不曾脱离。生活于斯,你才真切地体会到为什么黄河叫母亲河,是她哺育了我们这个古老的农耕民族。沿黄河一带的农民说:枣树一听不到黄河的流水声就不结枣了。

我受命之后,匆匆奔向黄河。一辆毛驴车,拉着我和我的行李,在长长的大堤上,如一只小蚂蚁般缓缓地爬行。堤外是一条凝固了的亮晶晶的冰河,直至天际;堤内是一条灌木林带,灰蒙蒙的,连着远处的炊烟。最后,我被丢在堤内一个守林人的小屋里,将要在这里等待开河,等待春天的到来。一般人对黄河的印象是飞流直下、奔腾万里,如三门峡那样湍急,如壶口瀑布那样震耳欲聋。其实她在河套这一段面阔如海,是极其安详平和、雍容大度的。

我白天在河堤上和民工们厮混在一起,晚上就回到自己住的林间小屋里,静悄悄地好像退回到另一个世界。后半夜一钩弯月挂在天边,四周静极了,风起沙扬,打在窗户纸上沙沙作响,大黄狗不时地汪汪几声。微风抚过林梢掀起隐隐的波涛,我这个小屋就像大海里的一只小船。我怎么也睡不着了,突然想到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一个人过夜,而且还是在万里黄河边的旷野上。

我辗转难眠,就去想那些类似今夜光景的诗篇。苏东坡有一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不好,太凄苦了。我虽分配塞外,但还不似苏轼发配黄州。又想起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现时大漠孤烟,河堤上吃肉,倒有几分身在沙场的味道。你看,堤外漠漠层林,堤上车马工棚;千万里大河东去,枕戈静待凌汛。那么,凌汛过后的我又将漂向何处呢?

一天,当我照例巡河时,发现靠岸边的河冰已经悄悄消融,退出一条灰色的曲线,宽阔的河滩上也渗出一片二片的湿地。柚黄的草滩隐约间有了一层茸茸的绿意。用手扒开去看,枯叶下边已露出羞涩的的草芽。风吹在脸上也不那么硬了,太阳愈发温暖,晒得人身上痒痒的。再看远处的河面,亮晶晶的冰床,撑开了纵横的裂缝,而中心的主河道上已有小的冰块在浮动。又过了几天,当我迎着早晨的太阳爬上河堤时,突然发现满河都是大大小小的浮冰,浩浩荡荡,从天际涌来,犹如一支出海的舰队。阳光从云缝里射下来,银光闪闪,冰块互相撞击着,发出隆隆的响声,碎冰和着白色的浪花炸开在黄色的水面上,开河了!一架值勤的飞机正压低高度,轻轻地掠过河面。

不知何时,河滩上跑来了一群马儿,有红有白,四蹄翻腾,仰天长鸣,如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在农机还不普及的时代,同为耕畜,南方用水牛,中原多黄牛,而河套地区则基本用马。那马儿不干活时一律退去笼头,放开缰绳,天高地阔,任它去吃草追风。尤其冬春之际,地里还没有什么农活,它们更是无拘无束。眼前这群撒欢的骏马,有的仰起脖子甩动着鬃毛,有的低头去饮黄河水,有的悠闲地亲吻着湿软的土地,啃食着刚刚出土的草芽。忽然它们又会莫名地激动起来,在河滩上掀起一阵旋风,仿佛在放飞郁闷了一冬的心情,蹄声叩响大地如节日的鼓点。我一时被眼前的情景所感染,心底暗暗涌出一首小诗:

河边马

俯饮千里水,仰嘶万里云。

鬃红风吹火,蹄轻翻细尘。

时间过去半个世纪,我还清楚地记着这首小诗。那是我第一次感知春的味道,也是我会写字以来写的第一首古体诗。

我激动得甩掉老羊皮袄,双手掬起一捧黄河水泼在自己脸上,一丝丝的凉意,一阵阵的温馨。开河了,新一年的春天来到了,我也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明天将要正式到县里去上班。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写作者大学毕业后到农村劳动锻炼期间,带领民工在黄河边防凌汛的一些事情,这是作者正式参加工作后做的第一件事情。
B.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同时运用叠音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武开”时河冰骤然开裂后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
C.文中引用农民的话“枣树一听不到黄河的流水声就不结枣了”,采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写出这里的人对黄河的高度依赖及感激之情。
D.作者夜晚独处,浮想联翩,认为自己的处境和苏东坡《卜算子》的某些意境不太相符,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中的某些意境相合。
2.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是“黄河”,请简要分析作者笔下的黄河有哪些特征。
3.梁衡先生说过:“散文之美可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叙述之美,即写景、状物、描述要准确、干净;第二个层次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第三个层次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请简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之美的。
2023-09-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无言

张映姝

走在西域的荒野,总让我产生一种幻觉,仿佛自己行走在巨大的书页中,走过的每条路,恰似书页中的一行行文字,引领我走向未知的奇妙世界。构成这世界的,是我目光无数次抚摸过的山川、河流,戈壁滩遍布的石头,裸露的土地上萌发的野草,山坡上的灌木丛,等等。在西域大地的辽阔背景中,不同地域,每种事物却具有相同的面貌。水西沟、板房沟、石人沟的石头和榆树沟、哈熊沟、鹰沟的石头一样坚硬;菊花台和甘沟的云杉一样笔直,一样有张开手臂拥抱天空的梦想;东白杨沟和西白杨沟的山坡,与芦草沟一样,长满了名叫野蔷薇、锦鸡儿的灌木丛。四月黄色的锦鸡儿拉开芬芳的大幕,五月黄色的野蔷薇进入耀眼的花季,都会引来蜂蝶飞舞。

可是,让我奇怪的是,这些自然界里相同的元素,这些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事物,对我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以至于每周不去看看它们,就心神不宁。更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同样的元素,同样的地理背景,同一季节,我的每次抵达,怎么都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新鲜度和陌生感呢?!

从仓房沟中路,进入216国道,过永丰乡,有个岔路口。左拐,去往南疆的乌拉斯台。岔路口直走,过永盛村、公盛村,半道又有大的岔路口,直走可达菊花台,右拐通向小渠子。无论是左拐去往乌拉斯台,还是直走通向菊花台,两条大路,走不了多久,就或左或右的有许多小的分岔口。每到分岔口,我都要留心看看路标箭头及箭头指示的地名。所以,去往小渠子的路上,当看到一个右拐的小岔路口的指示牌指向黑水沟,我们的目的地随之右拐就是相当自然的了。

黑水沟在哪里呢?疑惑之时,看到了黑水沟湿地的箭头指示牌。箭头指向前方。我从未听说这边有湿地。有湿地,就该有水流。果然,距离马路几十米远,与马路平行,有一道下陷的河床。河床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石头。春夏两季,气温升高,山上的冰雪融化,河床里流动的就是水流;秋冬两季,气温降低,冰雪冷凝,河床里静止的就是石头。这些沉默的石头,以宁静宣示河水曾经的喧嚣和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风范。这些停留在河床上的石头,是凝固的水流。

这是今年第五次摘锦鸡儿花了。当看到有两辆轿车停在路边,听到几十米外的灌木丛边传来欢声笑语,我才猛然发现,坡上的灌木丛中夹杂着一树一树的黄花。是锦鸡儿花呀。

幸运的是,我没有像去年那样错过它的美。我跑向山坡。坡地上,星星点点绽放着黄色的蒲公英花。枝头上,密密匝匝盛开着黄色的锦鸡儿花。这样的山坡是贫瘠的,即便是春天,地皮上也是一层浅浅的灰绿。如果不是黄色的花朵,是不大能认出蒲公英的。土地贫瘠,降水稀少,空气干燥,蒲公英只能把根往泥土深处扎。为了减少蒸发、集中养分开花结果,它的叶片稀少而短小,紧紧地贴着地皮。花朵也是贴着地皮的,没有高挑的花茎。锦鸡儿的生命力堪称顽强。它与野蔷薇是西域大地上的异姓姐妹,如影随形,荣辱与共。戈壁、荒滩、山地、草原,哪儿都有它们的身影。大概是山区气温略低的缘故,这儿的锦鸡儿还在盛花期,花色鲜亮,水分充足,清香中带着一丝蜜甜,每一朵都带着自身的分量。每一丛开花的灌木丛都萦绕着蜜蜂的嗡嗡声,还有蝇虫的嘤嘤声。花朵给予传粉者甘甜的蜜,而传粉者帮助花朵完成授粉,从而延续植物的繁殖。多么奇妙的互惠互利模式。我被大自然的智慧、法则深深折服。我们人类从自然中索取最多,却为提供我们所需的万物付出过什么呢?

拐向去村庄的路,路边的田地里绿色葱茏,呈现出农耕的面貌。葱茏的是村民种植的苜蓿。苜蓿是极好的饲料,被誉为牧草之王,富含粗蛋白和多种维生素。这种苜蓿是新疆常见的紫花苜蓿。

新疆人有吃头茬苜蓿的习惯。四月初,多年生的苜蓿刚刚萌发柔嫩的茎叶,便有农民掐了尖,装在尼龙袋里,到市场叫卖。一个年轻的女人在苜蓿地中忙碌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蹲在旁边。我走过去。她在挖野菜,而小女孩的手里拿着一把蓝紫色的花。是马蔺开花了呀。我的眼睛扫向路边的沟渠。这儿一丛,那儿一簇,性急的,已经星星点点地露出娇美的花容。还有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刚把匕首尖一样的鹅黄叶片从板结的土地中挣脱出来。我用手摸了摸那鹅黄的叶片,竟然是坚硬的。路过一片沙石地,一簇簇的马蔺鼓突出来,顶着蓝紫色的头冠。花色醒目,却没有明显的香味。马蔺在荒坡、石滩太常见了,水渠边、人畜踏实的小路边也常见它的踪迹。我看着它柔美的花朵,未曾想到它的根可达数米。马蔺是北方孩童传唱的马兰花。“你拍一,我拍一,马兰开花二十一……”马兰花与童年的无忧无虑、天真可爱水乳交融,成为遥远记忆中的一抹亮丽。

就在马蔺盛开的沙石之地,还盛开着另一种不起眼的小白花。它们紧紧贴着地面,每株叶片不多,却密密匝匝挤在一起,每个茎节处都撑开一把小小的花伞,攒在一起,就很醒目啦。它细密如绿豆大小的白色四瓣花,和香雪球的花模样差不多。我能确定它是十字花科,具体的花名却说不上来。我趴在地上,拍下了它与马蔺编织出的美丽花毯。这些贴着地皮生长的植物,它短暂的美能够被关注欣赏,于它可有可无,于我却有独特的意义。

“空白之页向四方展开。”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句,指向冰雪覆盖的岛屿。此刻,大地无言,它的丰富、博大、神秘,像亘古的宝藏等待无尽的开启,等待一次次身心的完整投入。我像吃饱了的婴孩般满足,内心洋溢着温暖和幸福。

(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自己已十分熟悉的自然界里那些相同的元素,作者始终保有新鲜度和陌生感,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尤其对家乡周边风物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迷恋。
B.文中画线的一组句子表达细切,句式对称工整,语言精练圆熟,体现了“水流”“石头”间动与静、喧哗与沉默、博大与渺小的辩证统一,充满哲思。
C.写马蔺花的段落,作者综合运用拟人、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并调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将马蔺花的娇美、醒目、繁多写得如在目前。
D.文本最后一段开头作者引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句“空白之页向四方展开”,给人一种空阔广袤、苍茫辽远的感受,富有空间感和延展感,引人遐思。
2.虽然“大地无言”,但文中却无处不体现出大地有“言”。你从大地的“言”中感受到它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作者张映姝为新疆本土作家,有介绍说她近年专注于“植物诗歌和随笔的写作”,本文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她“植物”“随笔”的创作方向?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百姓和军队

何其芳

……我们在采黄蒿扎防空伪装,用白布缝棉袜,把破军服撕成布条,打草鞋。我们将有一次行军。到哪儿去呢,要走多远呢,因为是军事秘密,我还不知道。我能够告诉你的,只是我决心跟着这军队走一趟。现在我带着一本厚厚的练习簿,一支自来水笔,去接近战争。

我从前是多么憎恶战争啊,我曾经称它为人工制造的死亡。我曾经痛恨过人类为什么愚蠢到不断地举行大规模的自我屠杀。当我读到那个世界闻名的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在论文里攻击着军队,我曾经热烈地同意过。那些鞭子一样的句子我已不能背诵出了。大致他是说那些专门从事杀人的人不但不知羞耻,反而像雄鸡一样在街上排队走着,穿着漂亮的制服,而且奏着军乐。我那时也认为他们应该感到羞耻,因为农人能够种出五谷,工人能够做出各种物品,而他们却只会制造残废和尸体。

我对军队的憎恶不仅由于书本知识,和我幼年的生活也有关系。在我的家乡,在二十年以前,买东西少给钱,拉夫,随便打骂人是一般军队的纪律。县城里还驻扎过一个由土匪编成的团,他们轮流地,一连两连地化装到乡下去抢劫,绑票,攻打寨子,算作关饷

然而抗战使我纠正了这种朴素的情感和见解。我不能不承认人只要不至于甘心被杀死,被当作奴隶,即使憎恶杀人也得拿起武器。我不能不感谢那些为民族的生存而战斗着的兵士,靠了他们,农人才能够在土地上播种五谷,工人才能够在工厂里制造物品。我才清楚地看见了两种不同的战争: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和非正义的侵略的战争。

而且我感到了做一个人的责任,尤其是做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我从四川投奔到华北。

我第一次和几个八路军的兵士坐在一辆没有篷的汽车里的时候,我不但不畏惧他们,而且感到可以和他们成为朋友。他们对我谈着山西游击战中的许多事,谈着长征,谈着他们的家乡和幼年。当我们结束了从西安到延安的三天旅行,当我们下了车,当我们将要分别,我和他们亲热地拉手。我想到了通过这些粗糙的手,自由的新中国将要被建立,幸福的生活将要被带来。

现在我将跟着这样的一些兵士去行军。我自己也早已像一个兵士了,穿着棉军服,戴着军帽。

……

抢过同蒲路的晚上,日本军队从几里路外的据点乱放着炮,我们没有理他。抢过平汉路的晚上,我们的队伍刚过了一大半,一列日本军队的巡路车驶来了。然而与其说它惊动了我们,不如说我们惊动了它,因为它很快地逃走了,没有停留,也没有放一声枪。第二天,我们在辽阔的平原上行军,日本的飞机来追了我们五次,丢了不少的炸弹,放了不少机关枪,我们牺牲了一名同志。

我急于要向你说的是这次行动使我清楚地了解了华北抗战的情形,了解了装备如此不完善的八路军为什么能够坚持如此艰巨的华北抗战,了解了为什么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沿途并没有特别为我们建筑兵房,整个队伍分住在几个村子,而在每个村子里又分住在许多人家,每天晚上我们和老百姓在一起。当我们进屋的时候,走的时候,或者借用东西的时候,我们总是很客气地说打扰你们,或者麻烦你们。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回答也总是一些亲切的话语,咱们都是一家人”“咱们军民合作,或者咱们不都是为了打日本嘛!我们的队伍白天经过村子的时候,村子里的老头儿,小孩儿,男的,女的,披着老羊皮的,穿着红裤子的,总是从家里跑出来,拥挤地站在街边,看我们过。有时指着我们俘虏来的高大的日本马,说:那是匹洋马。但在从前,就在抗战刚发生的时候,老百姓对旁的军队却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欢迎——队伍还没有到村子,他们便早已逃到山里去了。

进入了晋察冀边区,我们便看见了欢迎我们的标语和放在路边让我们喝的开水。当我们从他们身边走过,他们突然热烈地喊起口号来了。一些很简单的口号:欢迎八路军”“坚持抗战,或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听着那从心里面喊出来的声音,我真愿意做一个为他们去战死的兵士。

刚才我到村公所去和几个老百姓谈了一会儿。他们告诉我一些故事,又对我发出了一些问题:听说政府下命令,无论哪部分的军队见着老百姓都要敬礼,是吗?一个中年人问我。对于这个被他很郑重地提出来的问题,我回答:我们还没有得到这个命令。同时我心里笑着:抗战后军民关系的变化是多么大呵,从前他们看见戴军帽的人就逃跑,现在却想着兵士们给他们敬礼了。当我和他们告别的时候,我真的就给他们行了一个举手礼……

1939年(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在回忆“我”最初对战争的态度时,采用了补叙的手法,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楚,便于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B.文中写八路军抢过同蒲路和平汉路时,日本军队或“乱放着炮”,或“很快地逃走”,这体现了“我”对日本军队的嘲讽和对我方必胜的信心。
C.结尾处“我”对“他们”回以“一个举手礼”,这表现出“我”内心对老百姓的亲近和尊重,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老百姓对八路军的支持。
D.本文开头写“我”“去接近战争”,但全文对战争的正面描写用笔却十分简省,没有渲染战争的激烈场面,而主要展现我的所见所闻所思。
2.“我”开始认为兵士“只会制造残废和尸体”,最后又说“我真愿意做一个为他们去战死的兵士”,其间“我”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作者把“老百姓和军队”放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来叙述,请对此加以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种人

①他,或她,在楼梯台阶上倚墙或栏杆一坐,打开书本,台阶这尺多见方的空间,便是其私人属地。于是,楼梯左右两侧,自上而下,有序无声,便有两行书室。若哪处空着两个台阶,就有人悄无声息地坐进去,好像坐进阶梯教室那么自然。

②那两行个体书室里的人,用心捧着那一本本书。上下楼梯的人,小心翼翼地,生怕侵犯了左右两行私家属地。我从他们的世界路过,轻轻地走下楼,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③这就是京城著名的楼梯——从三联书店的一楼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

④席地而坐是三联给予读者的特权,读者可以一天24小时不花钱享受“悦读”。我不由得想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里可谓“书架前,书堆间,书人不释卷”。

⑤一眼镜男,肤色与衣裤的颜色和他身前身后的一架架书的色系相近,感觉他在这地上一定坐了很久很久,坐到和书架们长得越来越像。有人在那两行书架间找书,走到他跟前,只能从他腿上跨过去,他已经穿越到他书中的世界里,并不知道有人从他的世界穿越过去。

⑥一书生搬了一厚摞书,在书架间找到一张塑料凳,立刻在此凳上安营扎寨。他坐下后,先长出一口气,然后双腿合拢,权当书桌,把那堆书码放在这“桌”上,再用眼镜布擦擦眼镜片。安家完毕,他靠在身后的书架上,双脚前又是高高的书架。他的家在书山的谷底,光线是绝不充足的,但他是绝对满足的。那架势,好像要一本一本细细读来,沉醉在自己的家园。

⑦一个小女孩,她光洁的长发,纯白的泡泡袖,婴儿肥得可爱。她在“学术研究”的牌子下,吃力地来回抱起一摞又一摞的学术书籍。据说她的家长要买很多的书,可是腿脚不便没有很多的力气。她一定不懂学术,可是她一定与众不同。

⑧又两行书架间,一对少男少女都在读自己的书。少男,白T恤,黑框镜,牛仔长裤。少女,白帆布鞋,天蓝裙,松松地挽了条发辫搭在肩上。突然就想起“花前月下”4个字,那又如何比得上书前书下的诗意和对精神旅途的思恋?

⑨有一种两层的用来取书的梯子,能坐在梯子上的是佼佼者了。一个小男孩,脖子上挂着家门的钥匙。左手握一瓶打开的矿泉水,右手捧着一本翻开的书。坐在“高岗”上,喝口水,看看书,这孩子是这个书店里“头等舱”的享受者了。

⑩书店一楼靠窗处和地下一层都有一行小方桌,桌上有一个小台灯,桌旁可以坐两个人。比起书架间的“书人雕像”,这两行桌旁坐的都是神仙了。我累极的时候偶见有一空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会有这样的好运呢?我真要当一把神仙了。想想吧,我拥有了一把椅子和一角桌子!

⑪饭馆,市场,到处都是嗡嗡的人声,但这里,似乎回到默片时代,那银幕上打着的文字是:他在读书,她在读书……

三联有一种带方向轮的购书篮,拉动的时候,才让人惊觉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声音”。那声音,一下把我拉回到好多年前,哈佛的一个雪夜。那时,我陪先生在燕京学社访问。他天天读书到凌晨3点,无论如何也读不过来燕京图书馆的藏书。有一晚我们在学社复印了一千页书,直到凌晨4点多,我们拖着带万向轮的购物车走进寒夜的雪地,嫩黄的路灯,把冬雪染成暖色调。我们踩在积雪上的声响,使这幅暖色调的画面有了音响,有了动感,有了快感。我真想谱一曲《雪夜波尔卡》,如果我会作曲的话。

⑬世界上最光明的灯,是书。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纸质书……不,我相信我不会见到这一天。

⑭忽然又想起渥太华的国会图书馆,在一层层19世纪的拱形顶下,有一个显得格外小的门。推开那扇小小的门——哦,天!这是什么地方?我好像走进了一幅辉煌的经典油画。那阔大灿烂的三层楼,好像歌剧院的三层包厢。一本本书像贵族似地坐在一层层一格格包厢里,俯视着一个个走进来的深怀仰慕之情的本国人外国人。图书馆的不少工作人员在工作,却没有一丝声音。他们被定身在这幅油画里。

⑮走出国会图书馆,回头再看看那扇小小的门,想起那个“石门开”的童话。只要在山前叫一声“石门开”,山洞就大开了,里边堆满了耀眼的珍宝。

⑯电脑可以取代图书馆的库存,但是永远不能取代图书馆的雍容美丽。

⑰走出三联,偶回头,才发现沉沉夜幕里大玻璃窗内的书店这么明亮这么温暖,好像我在台下观看舞台上的灿烂,又似听到美声的歌唱:啊,我的太阳,灿烂的阳光。

⑱此刻,我站在北京午夜的街头,望着三联书店的耀眼和美丽,想着,那里的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种人:读书人。

(取材于陈祖芬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作者将三联书店的楼梯台阶称为“私人属地”,意在说明读书作为一种精神活动不可侵犯。
B.在凳子上安营扎寨一段,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一个书生对书的痴迷表现得淋漓尽致。
C.哈佛雪地夜行,作者写“嫩黄的路灯”形成“暖色调”,表现了沉没在读书生活中的充实与温暖。
D.“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种人”意谓真正的读书人稀缺,饱含作者对当代社会精神生活匮乏的忧思。
2.分析文章第12自然段画线句的丰富意蕴。
3.请分析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2022-12-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二十中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芍药月令

李丹崖

一月飘雪。大地一片皑皑。

开始是轻纱铺地,而后是毯子,最后是被子。

芍药的宿根在土层下酣眠。

二月融雪。涔涔的雪水渗进了土层,芍药的根须打了个寒战,继续睡。

乡野之间已经可以嗅到年的气息了,有爆竹和烟花此起彼伏,可是,芍药看不到。

芍药的心里,藏着另一簇烟花。

乡间的土路上依稀有外出归来的人。他们背着行囊,打量着自己熟悉的土地,嗯,一切还是老样子。

有一些人在烧纸钱,过年了,要到祖先的房门前说一声,求的是心理上的妥帖与安稳。其实,土下的灵魂并不孤寂,芍药是他们的伴儿,地下说不定有另一座花园。

三月春风遍地。土地变得松软起来。

地头的小溪哗啦啦地欢跃,土下的芍药有了一丝悸动。

隔着河,可以看到绿柳了,有顽皮的孩童折一枝柳条,拧成柳笛来吹。土壤里,有一些小东西开始蠢蠢欲动,或许是田鼠、蚂蚁、蝼蛄,也或许是醒得早的青蛙。

是的,有些吵。这时,早醒的芍药伸了个懒腰,拱出土层,也顺便叫醒了同伴。

阳光真好,这世界,久违了。

四月春色轰然炸开。芍药的青春期到了。

那些嫩紫的芍药,有油脂一样明亮的滋润感,先是抱成一团,而后伸展开,花棵抬起了头。

风逐渐大了起来,遍地的孩童,满天的风筝。

风能帮风筝飞上云端,亦能为芍药抚平皱褶。芍药的花棵逐渐由紫变成墨绿,变魔术似的。花茎上仍有紫晕,那是它的胎记。

有锄头,一下又一下,刺啦,刺啦,芍药花田里的杂草被拦腰斩断。这些杂草争夺着土壤里的养分,是在偷嘴。

除了杂草,施了肥,好雨知时节,簌簌地落下来,土地喝了个够,芍药也彻底唤醒了自己。

天地之间,一片清明。芍药的样子逐渐好看起来,也高挑起来。

五月芍药盛开。一片花的海洋。

开始是含着苞,像举着一个个粉拳。拳头上,凝结着蜜。与蜜蜂前后脚到达的是乡间的少年,他们瞅准了芍药花苞上的蜜,一番吮吸,甜中带着花香和药香。

也许就是一夜之间,它们轰然绽放,一朵又一朵,此起彼伏,接二连三。芍药的瓣子张合有致,花蕊金黄,喜气十足。

傍晚,透着西天的云霞看芍药,天地一色,芍药若垂天之云。云,是放牧在远天的芍药。

花田间,有爱美的女子、孩子纷至沓来。芍药花多半是拿回家插瓶,用水养着。据说也有煲汤的,做成芍花鸡。鸡汤上飘着那么几瓣芍药,烟火气中陡增了几分浪漫。

六月花落。芍药花田重归寂静。

花瓣落了一地。需要一场雨,来缓解芍药花田的尴尬。

夏日的雨不值钱,畅快地冲刷着芍药叶子、芍药花萼。咕咚咕咚,芍药的根部也喝了个痛快。

三两场雨后,芍药田间,墨绿更胜一筹,花萼也逐渐不见了。此时的芍药田,像是刚刚分娩的妇人,虽不若以前满面红光,但经过调养,也不显得憔悴。

花尽了,芍药的根部在地下积攒着力量,开始膨胀。有时,田垄上会被撑出来一道道裂痕。

根,在地下开天辟地。

七月拔草。天光云影下,汗流浃背。

再拔一次草,芍药就可以出了。

芍药是宿根草本植物,三年以后,根系可长成。在刨出芍药之前,要让田垄回归单纯,这是在提醒土地,有能量,紧着芍药吧。

拔草的农人,汗珠摔在地上,砸成八瓣,也似一朵朵芍药花开。

八月出芍药。翻天覆地,热火朝天。

出芍药,是指把芍药根从土里创出来。

用镰刀把花棵割掉,然后顺着田垄,用抓口(一种刨根的工具)把芍药连根拔起。新翻出来的芍药,根茎直溜匀称,根须发达,带着泥土的腥香——这味道让人着迷。去掉土块,按照条索、根须、花芽子分别堆成一堆,用拖拉机拉回去。

一口大铁锅,把芍药根煮三滚,捞出,放凉,刮下外皮。芍药雪白的身躯,很是好看。要储存,就要在太阳下暴晒。晒足十个大太阳,直至抓一把扔在堆儿里哗啦作响。干透了,装包,今年的药市上,能有个好价钱。

九月分棵。将花芽子用刀子自上而下,分成一块又一块。此为分棵。

芍药生命力旺盛,刀切之后的花芽子照样可以存活。

田,需要重新翻耕一造,再用瓜铲拢起来,成田垄。墒情正好,切好的花芽子重新被埋在田垄内。用不着浇水,慢慢在土里捂着即可。

此时的田野并不安静,玉米收获,大豆收获,红薯马上也要收获。这一季新分棵的花芽子,是老芍药的子孙,正要收获的玉米、大豆、红薯是新花芽子的叔伯辈。

十月霜降。土地复归于沉寂。

或者说复归于襁褓。此刻的土地,除了菊花和大白菜,基本没有作物了。

花芽子在土里闷了一身汗,这是做汗蒸的好季节。霜已经降了下来,出去也是冷,还不如躲在土地里。做了汗蒸的花芽子有些乏了,它们想睡。

十一月冻土。芍药冬眠了。

雪积得那么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芍药睡得还是那么认真。

(有删减)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通过轻纱、毯子、被子的比喻,从芍药的视角切人,生动形象地写出雪花逐渐加厚的过程。
B.在叙述芍药的生长过程时,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整体以拟人为主,辅之以比喻、衬托等手法。
C.本文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如用“开天辟地”表现了芍药根的力量,用“摔”字写出农人劳作的艰辛。
D.在对芍药进行详细描述时,文中也涉及到其它农作物,丰富了内容的同时也突出了芍药独特的品质。
2.请结合全文,对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①芍药的心里,藏着另一簇烟花。
②芍药睡得还是那么认真。
3.本文在行文中采用的是双线结构,运用明暗线结合的方法去写芍药,这样处理有怎样的好处?请简要分析。
2022-10-22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刨头

王族

刨头是一种古老的农具,有细长空心的柄身,刃较宽,且锋利,利于挖掘。如果有人提着刨头往地里走,知情的人便知道他要用刨头去翻挖有树根的土地,因为刨头有宽而锋利的刃口,斩除地里的树根和杂草时得心应手,颇为利索。南疆的农民常说,姑娘有四十四个辫子,树有九十九条根。但凡长过树的地方,每年用刨头砍一遍,本以为不会再有树根了,不料开春后温暖的风一吹,或者浇一次水后,短短几天就能冒出绿色的小树苗。不用说,一定是残存的树根又焕发活力,挺立出新的生命。农民对那小树苗无奈地说,你好看是好看,但是长错了地方,会影响我的庄稼;影响了我的庄稼,也就会影响我的肚子。那样念叨一番后,他们消除了心理压力,把手中的刨头一挥,砍掉小树苗。

几年前在哈密,本来要去看拉甫乔克故城,但走着走着路却断了,车子不得不停下来。带路的人说,附近有个老铁匠叫吐逊,他老得很,但他的徒弟比他更老,而且是他的叔叔,如果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带路的人说起老铁匠吐逊的两件趣事。有一人买了他的刨头,几天后来找他,说他的刨头不好用,一挖地就歪斜还差一点刨到人脚上。他不相信刨头会有问题,到了那人地中拿起刨头便挖,刨头不歪不斜,用起来得心应手。他为了证明那刨头好用,把那块地全部挖完,才把刨头交给那人。

另一事,他某一日发现被人偷走了一把刨头,他对出自自己之手的刨头烂熟于胸,便去田间看了看,很快便发现那把刨头在一人手中。那人很穷,连一把刨头都买不起,但又不能让地荒着,于是偷一把刨头先将地挖一遍再说。吐逊心想一个人没有一把刨头,就种不了庄稼,没有庄稼就没有命,于是他心生怜悯,没揭穿那人。

进了拉甫乔克村,听到一阵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我们循声过去,很顺利地找到了老铁匠吐逊。他正在和徒弟打铁,他们确实很老了,白发白须,身体也显得单薄,但他们抡锤打铁和拉风箱的动作,依然娴熟从容,看得出有几十年的功力在支撑。

吐逊81岁,吐逊的徒弟习尔甫比吐逊大8岁,今年已是89岁高龄。因为习尔甫是吐逊的叔叔,大家的注意力被习尔甫吸引过去。原来,习尔甫小时候得了一种病,治好后便说不清楚话了,之后一直没有成家,与吐逊一家生活在一起。如今吐逊的儿子们不愿再打铁,纷纷去别处挣钱,吐逊忙不过来,习尔甫的身体还硬朗,便给吐逊打下手。人们都说吐逊的叔叔变成了吐逊的徒弟,说得多了,便越传越远。但习尔甫并不在乎,而是认真学习打铁,变成了真正的徒弟。

二人与我们说着话,但手中的活却没有停,铁锤的叮叮当当声、迸溅出的火花,以及炉膛里升腾的火焰,让这个铁匠铺显得激烈、火热和欢快。打铁就是让钢铁与火焰融合,然后完成一次嬗变。打铁的人,将坚硬的铁设计出另一形状,然后通过锻打、冶烧和淬火,让其定型为想要的铁器。

我们很幸运,看到了两位老人冶烧铁块的过程。吐逊把铁块放进炉膛后,习尔甫便用力拉风箱,炉膛中的火焰呼地升起,闪出彤红的光芒。习尔甫不停地拉着风箱,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而炉膛中的铁块已被火焰吞没。

过了半小时,吐逊说了一句什么,习尔甫便停了下来,吐逊用夹子将那块铁从炉膛中夹出,它变得像一条红色的舌头,软软地甩了几下,落下几颗火星。吐逊将铁块放入水桶,桶中便发出嗞嗞脆响,继而在水面上泛起一圈涟漪。

接下来,他们进入打铁的真正环节,吐逊用左手持夹子将铁块夹紧,用右手持锤敲击铁块。习尔甫则双手持大锤,配合吐逊的节奏砸击铁块。他手中的铁锤沉重,加之他用的力气大,每砸下一锤都发出震耳的声音,那铁块颤抖着变了形状。

慢慢地,我们看出他们要打一个刨头。

他们把铁块锻打过后,又扔进炉膛冶烧,等烧到一定的火候,便取出用凿子从中凿出一块,咣的一声落到了地上。这就是空心的雏形,在之后的锻打、冶烧和淬火过程中,此空心一直被保留,是一步到位的程序。

最后,吐逊将完成的刨头扔进屋角的一堆成品中,发出一声脆响。从这一刻起,一把刨头将去寻找土地,不论碰上的石头多么坚硬,树根多么复杂,它都得迎上去,哪怕自身破裂和磨损,也要让土地变得干干净净。

很巧,有一人来买刨头,吐逊问了问他家田地的土质情况,把刚打好的那把刨头推荐给那人,那人付过钱后提着刨头走了。吐逊和习尔甫都有些失落,刚打好的一把刨头,没有在铁匠铺留上几天,很快就跟着一个人走了。

我们离开铁匠铺,看见拉甫乔克村口的一块田地中,有几人挥着刨头在挖地。他们每挖一下便把土甩向一边,于是他们便被泛起的土尘淹没,变得影影绰绰。走远后又回头看了一眼,田地中的土尘更加浓厚,只剩下起伏的刨头,闪出一片幻影。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南疆农民的话,巧妙引出残存的树根来年又冒出小树苗的事实,幽默风趣;同时又巧妙地交代了刨头在南疆的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B.在叙写吐逊、习尔甫打铁之前,先讲述了两个关于吐逊的有趣的故事,既简要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又用有趣的故事为下文做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老铁匠吐逊专门找到说他打制的刨头不好用的那人,用刨头挖完整块地,以证明刨头好用,表明他对自己擅长打制刨头的名声看得很重,不容别人诋毁。
D.文章描写两位老人冶烧铁块的过程,“不停地拉着风箱,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描写细致入微;描写烧红的铁块“变得像一条红色的舌头”,比喻新奇、形象。
2.文章对“我们”在铁匠铺所见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3.从文章布局谋篇的角度,分析题目“刨头”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