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人物形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仁者爱人》)
① “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3.22)
②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14.17)
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
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
13-14高三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2 .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 在孔子及其弟子心目中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______
2. 从“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评价学生的原则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3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
15-16高一上·四川绵阳·阶段练习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3 . 下列是关于名著《论语》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以语录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B.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C.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从治学的角度看,他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
D.孔子不是神,他是富于感情的人,无论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还是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他都非常自信,认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2016-11-18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