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即事感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下面是苏轼不同时期的作品,请阅读并完成相关题目。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丙】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注释】①本文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贬官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时所作,此时苏轼年五十九岁,风烛残年,政治上失意,兄弟同窜,家属离散,病骨支离。②山烧:火烧云。③汰:水波。④珠璧:指水中月影。
1.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重点词方法解释
俛仰数谷查阅字典法:①dù越过,度过;②dù限度;③duó估计,推测;④duó衡量
影颓然参考成语:瞻前
其源殆可关注活用:其心志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3.苏轼写景,寥寥数笔,描写生动。请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4.苏轼的很多诗文成为后世的“旅游指南”。晓文想去惠州旅游,请你结合【乙】【丙】中的景物特点,向她推荐白水山和罗浮山。
5.苏轼第一次被贬黄州,写下【甲】文,第二次被贬惠州期间写下【乙】【丙】。面对再次的打击,他的心境是否发生了变化?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2024-01-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