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下面对教材中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实录性新闻的范例,作品瞄准特定的现场氛围,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人和事,传递了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
B.《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样,都是用散文笔法写新闻的优秀案例。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政论性的讲话,较多使用了“决无”“必然”“从来”等表示强调的词语,体现了鲜明的观点和坚决的态度。
D.《大战中的插曲》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记述了百团大战中救助两个日本小女孩的事情,但文中有关日本战俘改造的内容偏离了文章主题。
2023-11-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界者”,钟扬》记叙别人对钟扬的印象与回忆,通过多视角再现钟扬的形象,展现的人物形象不仅全面系统,客观真实,而且感人至深。
B.《哦,香雪》摒弃宏大叙事,着眼于日常生活情景,故事情节简洁明了;刻画细腻,人物形象丰满而又鲜活;语言清新俊逸,富有诗意。
C.《芣苢》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将劳动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
D.《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情景交融,将诗人的离愁融于秋江月色中;“唯见江心秋月白”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时冷落凄凉的心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