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生而魁岸,骁果有谋。习兵法,好《左氏春秋》。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擢永代。镇守蓟州。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佣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武宗至喜峰口,欲出塞,永叩马谏。帝注视久之,笑而止。中路擦崖当敌冲,无城堡,耕牧者辄被掠。永令人持一月粮,崖表,版筑其内。城廨如期立,乃迁军守之。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大同兵变,杀巡抚张文锦。命桂勇为总兵官往镇,而议将抚之。永言:“逆贼干纪,朝廷赦其胁从,恩至渥也,顾犹抗命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宜亟调邻镇兵克期攻城悬破格之赏令贼自相斩为功元凶不难殄也。”乃命永督诸军与侍郎胡瓒往。会乱平,乃还镇。

永上书为陆完请恤典,且乞宥议礼获罪诸臣。帝大怒,夺永官。巡按丘养浩言:“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永徒感国士知,欲效区区之报。祈曲赐优容,俾还镇。”永竞废不用。永杜门读书,清约如寒士。久之,用荐佥书南京前府。

辽东兵变。中官王永战败。辽东自军变后,首恶虽诛,漏网者众。悍卒无所惮,结党叫呼,动怀不逞。广宁卒佟伏、张鉴等乘旱饥,众为乱,诸营军惮永无应者。伏等登谯楼,鸣鼓大噪,永率家众仰攻。千户张斌被杀,永战益力,尽歼之。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辽东变初定,帝问将于臣。都御史王廷相言:“永善用兵,且廉洁,宜仍用之蓟镇,作京师落屏。”未及调,卒。辽人为市。丧过蓟州,州人亦洒泣。两镇并立祠。

(选自《明史·马永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崖表,版筑其内                    营:营垒
B.军民安堵,彼长城                 资:凭借
C.众为乱,诸营军惮永无应者   倡:带领
D.辽人为                              罢:停止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宜亟调邻镇兵/克期攻城/悬破格之赏/令贼自相斩为功/元凶不难殄也
B.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宜亟调邻镇兵/克期攻城/悬破格之赏/令贼自相斩/为功元凶不难殄也
C.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宜亟调邻镇兵/克期攻城/悬破格之赏/令贼自相斩为功/元凶不难殄也
D.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宜亟调邻镇兵/克期攻城/悬破格之赏/令贼自相斩/为功元凶不难殄也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嗣世职,世职,世代承袭的职位;文中指马永继承世袭职务为金吾左卫指挥使。
B.劾,弹劾,指皇帝裁定官吏的过失或罪行。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弹劾”的含义不同。
C.恤典,朝廷对去世官吏分别给予辍朝示哀、赐祭、追封、赠谥、树碑、立坊、建祠、恤赏、恤荫等的典例。
D.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永治军有方。他淘汰军中老弱士兵,任他们务农和经商,赚取佣金扶持健壮者,所带部队称雄各军镇。
B.马永敢于进谏。他勒马劝谏皇帝不要出塞,被皇帝接受;他上书替陆完及获罪的大臣说话,触怒皇帝,被夺官。
C.马永善于用兵。大同兵变,马永前往平定;辽东兵变后,佟伏等人趁机作乱,马永率诸营军平定叛乱。
D.马永深得人心。他养了一百多个西北勇士,都骁勇善战;他去世,蓟州人为之哭泣;两镇都为他建了祠堂。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逆贼干纪,朝廷赦其胁从,恩至渥也,顾犹抗命。(上文阅读材料)
(2)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
2020-10-1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岚山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

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①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已引过,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颢平,封孚万年乡男。

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

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②,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后迁太傅。薨,帝亲临,百官赴吊。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


[注]①葛荣:北魏时期河北起义军领袖。②瓨:长颈的瓮坛类容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B.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C.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D.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
B.“农桑”指耕种和种桑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C.“表”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
D.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榜样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诚臣义士。
B.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心。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
C.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
D.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盂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
(2)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