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节)

材料二:

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今行逆昆弟,不顾其;侵杀忠臣,不思其秧;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

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湖、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二世二年七月,其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节)

材料三: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遭:逢,遇到
B.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                              咎:罪过
C.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其费                    爱:吝惜
D.斯知六艺之归,不明政以补主上之缺          务:追求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道之君,可为计哉                  大王来
B.今行逆昆弟                                不凝滞
C.尊大臣,盛其爵位,固其亲        楚人既咎子兰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D.诸侯已畔,斯欲谏争                  见犯死,重负国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B.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C.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D.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4.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直接表现李斯效忠始皇、为秦建功立业的一组是(     
①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                           ②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
③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                       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
⑤万民戴主,死而不忘                                     ⑥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
A.①②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④⑤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秦始皇出行,李斯、赵高、胡亥随行,到达沙丘,始皇病重,下诏公子扶苏即位,书信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李斯听信赵高邪说,致使胡亥即位。
B.李斯认为二世治国无道,杀死亲兄弟,残害忠良,大规模修建宫室,对百姓横征暴敛,天下人已有一半人造反了,而二世还未醒悟。
C.李斯在狱中上书时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故意给自己罗了七大罪状,希望二世看到此文后能醒悟并赦免他。
D.世人认为李斯对秦极为忠诚,建立了周公、召公般的功业,却受五刑而死;司马迁考察这件事的真相,不同意这种说法。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2)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024-01-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贾谊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攫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材料二: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贤人,皆负可之才            建功立业
B.夫子何为不                           忧伤
C.彼其匹夫有天下之半                  约略
D.易服色,制度                         法律
2.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将                                           蚓无爪牙
B.王庶几召我                                     奔车朽索,可忽乎
C.贾生志大量小                                 莅中国抚四夷也
D.年十八,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乃遣武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B.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C.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D.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4.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贾谊“不能自用其才”的一组是(       
①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②优游浸渍而深交之
③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     ④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
⑤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⑥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
A.①③⑥B.③④⑥C.②④⑥D.②⑤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贾谊论》中,作者用孔子、孟子的事例意在说明像他们这样努力勤勉、自爱其身,还不能得到重用,那才可以说是没有遗憾。
B.《贾谊论》中,作者在文中批评贾谊不善于静待时变,自我摧残,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C.《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谊年少气盛,得罪了朝中权贵,后来文帝也认识到了贾谊的错误,就疏远了他。
D.苏轼对贾谊的遭遇既同情惋惜又批判否定。从君主的角度来看,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从贾谊的角度来看,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2)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7.刘向认为贾谊“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班固认为贾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结合全文概括贾谊“忧伤病沮,不能复振”的原因。
2024-01-12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等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相连,草窃间作。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闲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喜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戍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B.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C.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D.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复命”中“何以”是拿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
B.“技之长短,地之要害”中的“之”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之”用法相同。
C.“以言者落职”中的“以”与“无以至千里”的“以”意义相同。
D.“长短句”原是词的本名,宋代以后与“乐府”成为了词的别名;《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均是以词人的名命名的词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年轻从师学,后决心归宋。他与党怀英以蔡伯坚为师学习,二人并称“辛党”;后用蓍草占卜仕途,金主完颜亮死后,辛弃疾在宋任职。
B.辛弃疾见机善谋,有谋有勇。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曾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张安国等人降金,他与王世隆等直奔金营斩杀张安国后回宋。
C.辛弃疾通晓军事,治政有方。他在文章中论述形势、战术、地形等方面问题极为详细;任职滁州时减轻赋税,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
D.辛弃疾任职频繁,死后被封褒奖。他在抗金中官职一直处于变动中;朝廷加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表明了对其一生功绩的肯定。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024-01-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颐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史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典军校尉。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淫祀:不合礼治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之祭。②奸宄:犯法作乱的坏人。③邑中,指县里或地方上。④己吾: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世人未之也奇:奇特
B.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除:授官
C.光和末,黄巾起:起事、起义
D.灵帝崩会:恰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汉相国曹参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者乎
B.征太祖典军校尉君翻作《琶琶行》
C.太祖乃变易姓名欲治国者,先齐其家
D.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叛仁为己任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曹操做事“有权数(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不治行业
②奏免其八,禁断淫祀
③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④太祖乃变易其姓名,间行东归
⑤始起兵于己吾
⑥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的身世不为人所知,但他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
B.东汉乱世,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颐很看重曹操。
C.二十岁开始,曹操相继担任了郎官和济南相等职务。
D.曹操回到故乡陈留,就立即筹资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就,称疾归乡里。
②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③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023-12-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阎典史者,名应元,字丽亨。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应元带刀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假一竿,值取诸我。”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巡抚状闻,以钦依都司掌徼巡县尉,非故事,邑人以为荣。久之,仅循资迁广东英德县主簿,而陈明遇代为尉。应元以母病未行,亦会国变,挈家侨居邑东之砂山。

当是时,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豫王大军渡江,金陵降,君臣出走。弘光帝寻被执。分遣贝勒及他将,略定东南郡县。自京口以南,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数。而江阴以弹丸下邑,死守八十余日而后下,盖应元之谋居多。

初,剃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悬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率众拜且哭,士民蛾聚者万人,欲奉新尉陈明遇主城守。明遇曰:“吾智勇不如阎君,此大事,须阎君来。”乃夜驰骑往迎应元。应元投袂起,率家丁四十人,夜驰入城。应元至,则料尺籍,治楼橹,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他物者听。”国子上舍程璧首捐二万五千金。捐者麇集。已,乃分城而守,应元自守北门,仍徼巡四门。部署甫定,而外围合。

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列营百数,四面围数十重,引弓仰射,颇伤城上人。而城上礧炮、机弩乘高下,大军杀伤甚众。乃驾大炮击城,城垣裂。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缠护之:取空棺实以土,障障处。又攻北城,北城穿。下令人运一大石块,于城内更筑坚垒,一夜成。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藁为人,人竿一灯,立陴间,匝城,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大军惊,矢发如雨:比晓,获矢无算。又遣壮士夜缒城入营,顺风纵火;军乱,自蹂践相杀死者数千。

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梯冲死士,铠胄皆镔铁,刀斧及之,声铿然,锋口为缺,炮声彻昼夜,百里内地为之震。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旦日大雨如注至日中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城俄陷大军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再夺门,门闭不得出。应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而刘良佐令军中,必欲生致应元,遂被缚。良佐箕踞乾明佛殿;见应元至,跃起持之哭。应元笑曰:“何哭?事至此,有一死耳。”见贝勒,挺立不屈。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日暮,拥至栖霞禅院。院僧夜闻大呼“速斫我!”不绝口。俄而寂然。应元死。

凡攻守八十一日,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者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尸骸枕藉,街巷皆满,然竟无一人降者。

论曰:《尚书·序》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而后之论者,谓于周则顽民,殷则义士。夫跖犬吠尧,邻女詈人,彼固各为其主。予童时,则闻人啧啧谈阎典史事,未能记忆也。后五十年,从友人家见黄晞所为死守孤城状,乃摭其事而传之。微夫应元,固明朝一典史也:顾其树立,乃卓卓如是!呜呼,可感也哉。

节选自【清】邵长蘅《阁典史传》

①豫王:清豫亲王多铎,最初为贝勒。②弘光帝:明朝灭亡后,在南京继续称帝的首位南明黄帝朱由崧,年号弘光。③刘良佐:原为明朝将领,投降清军后配合清军南下攻城。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然无械       苦:苦于,因……而苦恼
B.以钦依都司学徼巡县尉,非故事       故事:先例
C.弘光帝被执       寻:搜索
D.晓,获矢无算       比:等到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仅循资迁广东英德县主簿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B.自京口   回望日观西峰
C.城上礧炮、机弩乘高下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自蹂践相杀死数千   客有吹洞箫
3.下列断句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A.旦日/大雨如注/至日中/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城俄陷/大军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
B.旦日/大雨如注至日中/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城俄陷/大军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
C.旦日/大雨如注至日中/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城/俄/陷大军/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
D.旦日/大雨如注/至日中/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城/俄陷大军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
4.下列各句全部体现阎应元“智勇”的一组是(     
①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②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数
③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缠护之             ④束藁为人,人竿一灯,立陴间,匝城
⑤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以千数       ⑥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⑥D.①③⑤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初为典史时,阎应元凭借彻底铲除江盗的功劳升迁,一时当地人以他为荣。
B.为守护江阴,阎应元号召全城百姓出人捐物,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C.在与敌军对垒的过程中,阎应元巧妙仿效了《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计谋,使城内的弓箭得到补充。
D.作者在童年时就曾经听闻过阎应元的故事,成年后,对他的精神品质十分感佩。
6.翻译文中划线句。
(1)率众拜且哭,士民蛾聚者万人,欲奉新尉陈明遇主城守。
(2)而刘良佐令军中,必欲生致应元,遂被缚。
(3)后五十年,从友人家见黄晞所为死守孤城状,乃摭其事而传之。
7.本文大量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凸显了阎应元出类拔萃的作战能力和誓死不屈的精神力量,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的三处。
2023-12-2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环小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尤好学,工书,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元今无恙否? 道上人对曰: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中。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 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座,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付,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贫,独不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环购布帛,令妻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越十年,环异地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卒。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选自明·宋濂《杜环小传》,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然诺,好人急                周:救济
B.母如其言,附舟谭             诣:往见
C.谭不纳,母大困               谢:道歉
D.奉糜母,抱衾寝母             食:给……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家直鹭洲坊中                 ‘恕’乎
B.竟绐他事辞去                 故贼人利其身
C.环贫,独不能奉母乎?          覆一篑,进,吾往也。
D.环购布帛,令妻制衣衾         故有之以
3.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棺椁,棺材和外棺。棺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B.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位或官职。这里是表示敬意的礼节。
C.媵女:古代指陪嫁的人,这里是指家中的婢女。
D.《杜环小传》中的“传”,文体名,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传文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因此传也可以像小说那样进行虚构的艺术加工。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
B.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
C.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
D.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允恭之母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故人之子杜环。
B.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殷勤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服侍张氏,使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
C.常伯章担心母亲年老不能走远路,竟然找了个借口来欺骗母亲,丢下她不管,离开了杜家。
D.作者被杜环关爱他人、善始善终的事迹所感动,因而撰文予以表彰,并在文中再用对比手法表现杜环重情重义的高尚情操。
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6)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2023-12-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过秦论》节选

贾谊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二)《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B.追亡逐                                      北:败逃
C.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
D.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丝绳、绳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然秦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②则遣从事一少牢告庙
B.①尔无忘乃父之志。                    ②吴起……廉颇、赵奢之伦制兵。
C.①而身死国灭,天下笑。             ②然后以六合家,崤函为宫。
D.①合从缔交,相为一。                 尔三矢。
3.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②此三者,吾遗恨也                  ③梁,吾仇也
④请其矢,盛以锦囊             ⑤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智勇多困于所溺
A.①④⑤/②③/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②③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4.下列句句中加点词活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梁君臣之首,
B.外连衡而诸侯//忧劳可以国,逸豫可以亡身
C.秦孝公据崤函之//一夫呼,乱者四应
D.会盟而谋秦//天下集响应
5.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牢,祭祀用的牲畜。
B.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
C.《过秦论》作者贾谊,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著有《新书》《论积贮书》《陈政事疏》,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
D.《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反对浮靡的时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秦论》是史论,本文总论了秦的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充分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给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B.《过秦论》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五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C.《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作者立论的依据是“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D.《五代史伶官传序》意在借古讽今,告诫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023-12-14更新 | 41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陶渊明,字元亮。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候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 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连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浮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浮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 可去!”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陶渊明传》,有删改)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潜,字渊明   或:有的,有的人
B.博学,善属文   属文:作文章
C.以为彭泽令   以为:认为
D.九月九日无酒   尝:曾经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     作《师说》贻之
B.久,满手把菊     句读不知
C.蓄无弦琴一张     蟹六跪二鳌
D.真率如此     可怪也欤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B.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C.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D.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缓/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喜爱饮酒,或与朋友欢饮,或将钱全置于酒铺换酒,或在酒酣之际弹拨无弦之琴,或在醉后让朋友自行离开。
B.王弘想结交陶渊明,却请不来他,只好经由庞通之设宴邀请。陶渊明赴宴饮酒,也并未对随后赶来的王弘产生抵触。
C.檀道济探望卧床挨饿的陶渊明,用贤者应在明时入世之理劝导他,并送给他粮食和肉,等渊明收下后才率部下离开。
D.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志趣,博学多识,擅长为文,他创作的《五柳先生传》,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他的真实写照。
5.请将文中画线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2023-12-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天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刺秦王(节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至易水上,祖,取道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而乃手共搏之
C.左手把秦王之袖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项王按剑跽曰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②又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之⑤使使以大王⑥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③B.④⑤⑦C.②③⑧D.①⑥⑧
3.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B.大夫是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文中中庶子是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郎中是国君的御用医生。
C.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D.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2023-12-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天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富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乙)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粟,民之所归也;粟者,财之所归也;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财产何得不                       枯竭
B.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通“疲”,疲乏
C.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安抚
D.终岁之利无道相                    过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失时不雨,民狼顾                  四体康
B.国胡相恤                                十五城请易璧
C.先王者善民除害兴利               若属皆且所虏
D.粟,民之所归也                      后之览,亦将有感于斯文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B.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C.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D.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4.《汉书·食货志》中的各句全属于其作者赞同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                                                  ②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③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④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⑤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⑥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食货志》中,作者分析了当时国家的局势和汉代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政治举措,提出了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
B.《汉书·食货志》中,作者从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入手,谈国家不积贮的危害,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C.《管子·治国》认为“兴利”是采取有利于农业的措施,“除害”则是禁止不利于农业的措施,能“兴利除害”则能得到民心归附。
D.两篇文章都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国家的建议。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2)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7.甲乙两文在论述“粟多”的作用方面有何共同点?
2023-11-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