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相关文段,完成题目。

(1)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2)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

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名也   我降,与君为兄弟B.作八角亭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C.康由,革弊兴利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D.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属皆且为所虏
2020-02-26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2 .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毅然悲壮辞别。
B.荆轲虑事周密。他用重金贿赂蒙嘉,这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荆轲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D.荆轲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
2019-07-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1 第二单元 5 荆轲刺秦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3 .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与文学方面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由衷的敬仰之情。
B.第1段中,作者用了“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了张衡不慕荣利的高洁品格。
C.第4段中,作者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强烈赞叹,着力描写了地动仪检测地震的准确无误。
D.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而“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则表现了他的政绩卓然。
2019-06-1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4 第四单元 13 张衡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徙知潭州。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乃本为人妻,无子,夫死,妾有子,遂逐妇而据家资,屡诉不得直,因愤恚发狂。罕为治妾而反其资,妇良愈,郡人传为神明。

(节选自《宋史•王罕传》)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潭州          徙:调动官职
B.之则勃骂       却:退却
C.久可晓          稍:渐渐地
D.屡诉不得       直:公平判决
2019-03-1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5 . 下面对于文学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解牛》中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层次分明。
B.《国殇》极力抒写壮士们在战斗中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讴歌他们为维护祖国尊严而献身的英勇精神。
C.《郑伯克段于鄢》通过一系列事件写出了姜氏的偏心溺爱,共叔段的贪得无厌,主要突出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和碌碌无为。
D.《白马篇》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的少年英雄形象,突出他忠心报国的崇高思想境界。
2019-03-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6-17高一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遂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

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

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

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 循吏》)

[注]①髫龀(tiáochèn),儿童时期。

1.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腐刑,给使殿省被:遭受
B.以叔略有巧思,营构监拜:授予官职
C.邺都俗薄,号曰难化:造化
D.高颗、杨素亦遇之礼:用礼节来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 )
①长九尺,志气不凡
②叔略部率精悦,每战身先士卒
③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④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⑤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⑥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
A.②③⑥B.③⑤⑥
C.②④⑥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
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016-11-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一上学期段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