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苏武传》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苏武的形象的?苏武的形象有哪几个特点?
2020-12-18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0 苏武传
2 . 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是怎样表现屈原的这种精神的呢?
2016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沛公又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注】①“案堵”:安居,“案”通“安”。

1.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又让不受 让:责备,指责
B.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当王
C.欲止宫休舍 止:住下
D.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飨:用酒食招待人,犒劳
2.下列画线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且为所虏
B.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进入咸阳城后采取了一系列安抚百姓的政策,如封府库、约法三章、不受酒食等,深得民心,以至人“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B.刘邦、项羽两大阵营中都有私通对方的奸细,但两人对己方奸细却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刘邦是严惩,而项羽是采信。
C.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特别是写刘邦入关与民“约法三章”,而项羽入关后则烧杀屠戮,暗示了后来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失败。
D.刘邦有政治才能,以“柔”得民众,项羽有军事才能,以“刚”(武力)进行征服,但百姓不服从项羽。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2017-11-22更新 | 434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6课 鸿门宴
2017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陶渊明传
萧 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抑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全梁文》,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文 属:写作
B.道济以粱肉 馈:馈赠
C.贵贱之者 造:建造
D.弘欲延之坐 邀:邀请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陶渊明“真率”的一项是( )
①我醉欲眠,卿可去
②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③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④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⑤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
⑥征著作郎,不就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B.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C.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少年时代就有高雅的志趣,学问广博,善于写文章。他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得到了时人的高度赞扬。
B.陶渊明不喜欢为官。曾做过州祭酒,但时间不长就辞职回家了;州里征召他做主簿他不去;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也不去。
C.陶渊明喜欢喝酒。官府的公田他让人都种上黏黄米,在妻子和儿女的坚持下才种了一些其他粮食。
D.陶渊明为人天真直率。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他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他要睡觉,别人可以走了。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2017-11-22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