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后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②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滕,及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如此。

③后关羽讨樊,稍撤备兵。蒙遂到南郡,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荆州遂定。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其操心如此
(2)蒙旦暮使亲近恤耆老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及日,陈列赫然(        )
A.选用     B.分辨     C.倨傲     D.检阅
(2)蒙前锋,亲枭就首(       )
A.统率     B.强制     C.约束     D.勾画
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后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4.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B.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C.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D.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5.三将死后,吕蒙不愿收纳他们部众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吕蒙与三将情谊深厚B.吕蒙怜悯三将的子弟
C.吕蒙待人仁爱宽厚D.吕蒙对三将心存敬佩
6.根据吕蒙“年少杀吏”“从征黄祖”和“攻占南郡”的表现,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
年少杀吏(1)
从征黄祖(2)
攻占南郡(3)

2020-11-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09·上海嘉定·一模
2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高启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服冠大襦 (           )                  饰外以从俗徼誉者(           )
2.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操杵臼B.咸
C.醉为人作尺字D.贾以饵众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     
A.① 虽龟手黧面,形貌奇古        ② 叹息
B.① 苟作眩俗                            ② 徒饰外从俗徼誉者
C.① 子墨虽工,如弗售何            ② 然世罕知,唯呼为墨翁云
D.① 墨翁,吴槐市里中人也        ② 今之逐利,苟作以眩俗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⑵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
5.《墨翁传》中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6.联系全文,简析作者写此文的目的。
2020-08-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②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③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加户部尚书。帝不,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④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

⑤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注释:①储:指皇储,继承皇位的人。②雄州:北宋时期宋与契丹边境接壤的边关重镇。③致仕:交还官职。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知朝廷台阁典宪(           )                      (2)加户部尚书(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劫禁物法(       )
A.并列          B.接近          C.比照          D.等同
(2)帝不(       )
A.快乐          B.安适          C.预先          D.同“与”,参与
3.用“/”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合理的一项是(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5.分析第③段画线部分描述“吏”的作用。
6.联系全文,分析结尾第⑤段的写作意图。
2020-06-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嶷传

①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为从事。时郡内士人龚录、姚铀位二千石,当世有声名,皆与嶷友善。

②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余级,渠帅悉殄。寻其余类,旬日清泰。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袛,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舆诣袛,托以治疾。袛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

③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

1.解释加点字。
(1)州为从事                                     (2)嶷都尉将兵讨之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家逃亡(            )
A.捐献        B.舍弃        C.除去        D.通“全”
(2)山贼张慕等盗军资,劫掠吏民。(            )
A.一年的末尾,即冬季        B.同“抄”,抄录        C.纸币名        D.抢劫
3.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乃自诣袛B.卷天下
C.来于秦D.史可法更敝衣草屦,背筐,长镵
4.翻译划线句子。
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
5.画波浪线部分写何祗“倾财医疗”,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展现了张嶷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墨翁传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④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⑤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⑥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⑦,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隐者也,吾侪⑧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⑨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⑩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注]①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②黧:色黑而黄。③危:高。④墨沈:墨汁。⑤屦: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⑥诮:讥讽。⑦玄圭:黑色的玉。⑧侪:同辈。⑨弸:充满。⑩徼: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望见,咸异 ②客有诮曰 ③试则若土炭 ④客闻
A.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操杵臼”,“龟手黧面”表现了墨翁制墨时“用力甚勤”。
B.全文熔叙事与议论一炉,将要说明的道理寓于人物形象之中。
C.“他肆之屦恒满”中的“屦”,原指鞋,这里借指店中顾客。
D.墨翁是一位隐士。名字不为人知,服饰、行为、与常人不同。
3.翻译句子。
(1)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2)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
4.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的“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
2019-12-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1·上海嘉定·一模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徽宗尝以紫流离胆瓶十付小珰。使命匠范金托其里。珰持示苑匠。皆束手。曰、置金于中。当用铁葭熨烙之乃妥贴。而是器颈窄不能。又脆薄不堪手触。必治之。且破碎。宁获罪。不敢为也。珰知不可强。漫贮箧中。他日行廛间。见锡工扣陶器精甚。试以一授之。曰、为我托里。工不复拟议。但约明旦来取。至则已毕。珰曰:“吾观汝伎能。绝出禁苑诸人右。顾屈居此。得非以贫累乎。”因以实谂之。答曰:“易事耳。”珰即与俱入而奏其事。上亦欲亲阅视。为之幸后苑。悉呼众金工列庭下,一一询之,皆如昨说。锡工者独前,取金锻治,薄如纸,举而裹瓶外。众咄曰:“若然,谁不能。固知汝俗工,何足办此!”其人笑不应。俄剥所裹者,押于银箸上插瓶中,稍稍实以汞,掩瓶口,左右澒挏之。良久,金附著满中,了无罅隙。徐以爪甲匀其上而已。众始愕眙相视。其人奏言:“琉璃为器。岂复容坚物振触?独水银柔而重,徐入而不伤。虽其性必蚀金。然非目所睹处无害也。”上大喜。厚赍赐遣之。


【注】①流离:也写成琉璃,文中指玻璃。②小珰:小太监。③廛(chán):古代城市平民的住地。④谂(shěn):告诉,说。⑤左右澒挏(hòng dǒng)之:大意是左右摇动瓶中的水银,澒,水银,挏,摇动。⑥眙(chì):直视,瞪着眼睛。⑦掁(chéng):碰撞,接触。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贮箧中(          )            (2)绝出禁苑诸人(          )
(3)为之后苑(          )        (4)剥所裹者(          )
2.下列句中与“珰即与俱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B.铸以为金人十二。                      (《过秦论》)
C.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
D.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黄州快哉亭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顾屈居此,得非以贫累乎?
(2)上大喜,厚赍之,遣之。
4.小珰“因以实谂之”,“谂”的内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画线句“其人笑不应”的“笑”反映了锡工怎样的心理?
2019-12-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11·上海嘉定·一模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②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③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④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⑤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⑥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苏武传》节选)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主背亲_______________
(2)汉节牧羊______________
(3)自陈道_______________
(4)汉使曰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欲此时降武               我降
B.空身膏草野               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与君兄弟                  匈奴为神
D.幽武,置大窖中        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女)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2)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4.结尾“须发尽白”四字写出了苏武的_________________
5.以第①节为例,简析作者是怎样用衬托的手法塑造主人公苏武形象的?
2019-11-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10·上海嘉定·二模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知。然诸曹疑事,皆询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绰对,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除著作佐郎。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自是宠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时政,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又为六条诏书,周文甚重之,常置坐右。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       
(1)除著作佐郎(          )       (2)及还,知而已(      )
(3)在官岁余,未(      )        (4)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皆询绰而后定       ②周帝饯都门外
B.①乃召绰,告之       ②惠达绰对
C.①称其有王佐才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①常置坐右,       ②事无巨细,若指
3.选出下面句子中划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最相近的一项 (          )
A.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B.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周文亦推心委任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2)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5.选文两个段落分别从才能和品性两方面对苏绰加以记叙,用恰当的短语概括每个方面记叙的内容要点。
2019-11-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嘉定、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13·上海嘉定·三模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程,不知其世家也。唐昭宗时,举进士,为盐铁出使巡官。唐亡,避乱燕、赵,变服为道士,游诸侯间。庄宗尝召程草文书,程辞不能。其后战胡柳,掌书记王诚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以杯酒辟一书记于坐。”因举杯属巡官冯道。程位在道上,以尝辞不能,故不用。程大恨曰:“用人不以门阀而先田舍儿邪!”

庄宗即位,议择宰相,节度判官卢质当拜,而质不乐行事,乃言程为故唐时名族,可以为相,庄宗遂以程为中书侍郎。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程拜命之日,肩舆导从,喧呼道中。庄宗闻其声以左右,对曰:“宰相檐子入门。”庄宗登楼视之,笑曰:“所谓似是而非者也。”

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人有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给之,府吏启无例,程怒笞吏背。少尹任圜,庄宗姊婿也,诣程诉其不可。程戴华阳巾,鹤氅,据几决事,视圜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圜不对而去,夜驰至博州见庄宗。庄宗大怒,曰:“朕误相此痴物,敢辱予九卿!”令自尽,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庄宗入洛,程于路坠马,中风卒。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


【注】①檐子:轿子       ②兴唐府:地名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掌书记王诚于阵(      )   (2)人有驴夫于程者(      )
(3)鹤氅                 (      )   (4)令自尽             (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尝辞不能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质不乐行事                           望洋向若叹曰
C.庄宗闻声以左右                    孰能讥之乎
D.举杯属巡官冯道                    利乘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以杯酒辟一书记于坐。
(2)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
4.文中“似是而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卢程这一人物形象。
2019-11-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2014·上海嘉定·一模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范宣,字宣子,陈留人也。年十岁,能诵《诗》《书》。尝以刀伤手,捧手改容。人问痛邪,答曰:“不足为痛,但受全之体而致毁伤,不可处耳。”家人以其年幼而异焉。少尚隐遁,加以好学,手不释卷,以夜继日,遂博综众书,尤善《三礼》。家至贫俭,躬耕供养。亲没,负土成坟,庐于墓侧。太尉郗鉴命为主簿,诏征太学博士、散骑郎,并不。家于豫章,太守殷羡见宣茅茨不完欲为改宅宣固辞之。庾爰之以宣贫,加年荒疾疫,厚饷给之,宣又不受。爰之问宣曰:“君博学通综,何以太儒?”宣曰:“汉兴,贵经术,至于石渠之论,实以儒为弊。正始以来,世尚老庄。晋之初,竞以裸裎为高。仆诚太儒,然‘丘不与易’。”宣言谈未尝及《老》《庄》。客有问人生“与忧俱生”,不知此语何出。宣云:“出《庄子·至乐篇》。”客曰:“君言不读《老》《庄》,何由识此?”宣笑曰:“小时尝一览。”时人莫之测也。

②宣虽闲居屡空,常以讲诵为业,谯国戴逵等皆闻风宗仰,自远而至,讽诵之声,有若齐、鲁。太元中,顺阳范宁为豫章太守,宁亦儒博通综,在郡立乡校,教授恒数百人。由是江州人士并好经学,化“二范”之风也。年五十四。著《礼》、《易论难》,皆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儒林传》)

【注】①石渠之论:石渠是西汉皇室藏书阁的名称,汉宣帝曾邀集当时诸多儒学大家在此阁中讲论“五经”异同。     ②正始:三国时期曹魏君主曹芳的年号。       ③裸裎:指脱衣露体。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⑴并不        (        )     ⑵庾爰之以宣(        )
晋之初     (        )     ⑷年五十四(        )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家人以其年幼而异焉。
(2)亲没,负土成坟,庐于墓侧。
3.第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太 守 殷 羡 见 宣 茅 茨 不 完 欲 为 改 宅 宣 固 辞 之。
4.根据第①段内容,概括范宣的主要品质。
5.范宣对待老庄的态度是辩证的。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19-11-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