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曰:“王行,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左右皆。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王                    诀:诀别
B.道里会遇之礼毕       度:测量
C.寡人闻赵王好音   窃:私下
D.左右皆                 靡:退却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秦望                       以:因为
B.秦王赵王会饮             与:和
C.相如张目叱                 之:他们
D.请以赵十五城秦王寿   为:给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取得两次战争胜利后,秦王提出在渑池会面,居心叵测,赵王畏惧不想赴会。
B.廉颇建议若赵王超过约定时间不回便立太子为王,这表现出他的忠心和远虑。
C.渑池会上,面对秦王侮辱赵王的举动,蔺相如针锋相对,挽回了赵国的尊严。
D.秦国在渑池会后不敢轻举妄动,全是因为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2)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2020-11-1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京自幼卓异,隽迈不群。稍长入学,举目成诵。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庭试,皆第一。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顷之,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示之。京笑而不视,力辞。出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吴充以论温成皇后追册事,出知高邮。京疏充言是,不当黜。刘沆请言并斥京。仁宗曰:“京亦何罪?”但解其记注,旋复之。

知制诰。避妇父富弼当国嫌,拜龙图阁侍制、知扬州。改江宁府,以翰林侍读学士召还。纠察在京刑狱。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数月不诣丞相府。韩琦语弼,以京为傲。弼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神宗立,王安石为政,京论其更张失当,累数百千言,安石指为邪说,请黜之。帝以为可用,擢枢密副使。会选人郑侠上书言时政,荐京可相,吕惠卿因是谮京与侠通,罢知亳州。未几,以资政殿学士知渭州。茂州夷叛,徙知成都府。蕃部何丹方寇鸡粽关,闻京兵至,请降。议者遂欲荡其巢窟,京请于朝,为禁侵掠,给稼器,饷粮食,使之归。夷人喜,争出犬豕割血受盟,愿世世为汉蕃。惠卿告安石罪,发其私书,有曰:“勿令齐年知”,齐年谓京也,与安石同年生。帝以安石为欺,复召京知枢密院

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又改镇彰德。于是范祖禹言:“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   且昭陵学士,独京一人存,若付以枢密,必允公论。”时京已老,乃以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薨,年七十四。其为郡守,诸县公事至,即历究之。苟与县牍合,而处断丽于法者,呼法吏决罪,不以侍狱。报下捷疾,一无壅滞,人服其敏云。

(注)选人: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
B.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
C.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
D.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是古代官署,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礼部尚书主管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C.知制诰是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为官职名。制诰,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
D.枢密院是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宋设枢密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京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冯京从小就很出众,英俊豪迈卓尔不群,书本上的内容看过之后就可以背诵,而且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
B.冯京不畏权势,不攀权贵。颇有权势的张尧佐想把女儿嫁给冯京,并且对其威逼利诱,但是冯京丝毫不为所动,坚决拒绝了此事。
C.冯京做事干练,雷厉风行。冯京做郡守的时候,各县审判完的案件一到,立刻追查,回复下级部门很迅速,没有一件积压的案件。
D.冯京遭人排挤,仕途坎坷。冯京因为与刘沆、王安石、吕惠卿等人政见不和,所以受到他们的诬陷而多次被贬官,一生宦海沉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2)京请于朝,为禁侵掠,给稼器,饷粮食,使之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