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16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无票人员和车站工作人员持公务票未经签证严禁上车。
B.师长、副师长和其他师领导出席了今天的比武大会。
C.《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与男子平等了。
D.零陵太守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2020-09-1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公安现役院校招收士兵学员文化统考语文预测试卷(二)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底,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 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 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门类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 ,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细微   汇合
B.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式微   融合
C.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细微   汇合
D.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式微   融合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坏
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C.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创新和关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C.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力欣赏人群。
2020-09-18更新 | 615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段时间,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的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以垃圾分类为中心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催生了“垃圾分类师”这一新兴职业。线上接单、上门代收、代为分类……一名勤奋的垃圾分类师,收入颇为可观,也激发起人们对新兴职业群体的好奇。除了垃圾分类师之外,近年来社会上涌现出不少新兴职业,如食品造型师、创客指导师、健康管理师等等。新职业彰显了人们日益丰富多样的生活,更     出社会发展的新活力。新职业的出现与发展,     新经济的培育和壮大,也是我国职业变迁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一大批新职业     ,立基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年轻一代来说,更多的职业类型,让他们在发展空间上有了多元选择,得以在个人兴趣与成长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可以说,新职业中     了发展新机遇,体现了新的就业观,为更多人搭建了人生出彩的舞台。也应看到,(               )。总体看,不少新职业的成长基础仍比较薄弱,迫切需要以健全的法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加强立法,尊重规律、做好研究,用完善的法律引领、推动新职业的发展;新职业代表新方向,只有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创新发展,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6日版,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映射   得益     应运而生   蕴含
B.映射   得益于 水到渠成   包涵
C.折射   得益     水到渠成   包涵
D.折射   得益于 应运而生   蕴含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职业的“新”不只是因为它是新近诞生的职业类型,也在于其发展尚不成熟
B.新职业的“新”不只是因为它发展尚不成熟,也在于其是新近诞生的职业类型
C.新职业的“新”不是因为它是新近诞生的职业类型,而是在于其发展尚不成熟
D.新职业的“新”不是因为它发展尚不成熟,而是在于其是新近诞生的职业类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使围绕垃圾分类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
B.随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垃圾分类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
C.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以垃圾分类为中心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
D.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推出的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围绕垃圾分类衍生出的新服务、新产品也成为热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4 .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笺纸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固有的艺术形式和交流载体。中国的笺纸内涵丰富、琳琅满目,给人以        、美不胜收之感。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将笺纸印制成一种 的艺术品,赋予其如此多的文化内涵,使其       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使命。

A.目不暇接       巧妙绝伦       传载
B.应接不暇       巧妙绝伦       承载
C.应接不暇       精美绝伦       传载
D.目不暇接       精美绝伦       承载
2020-01-1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三基地学校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B.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C.书城医国千秋药,倒是匡是一座山。D.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2020-01-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在空间上有两种东西永远让人类________,一是故乡,一是远方。________求学还是出差,探亲还是旅游,每一次远行,都让我们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感受着时代的脉动、社会的发展。路还是那条路,然而,我们在不一样的时间刻度上观察着,“中国号”列车究竟是以怎样的姿态,一次次驶过历史的站台。(①);出行的脚步,丈量着国家的进步。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奋进,70年厚积薄发。从________起步,历经艰辛奋斗,今天,我国交通事业构筑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并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大国复兴铺就了前行的坦途。

从愚公移山的故事,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出行便捷始终是老百姓的朴素愿望。新时代,(②),期盼与国家共命运、共发展,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取消省界收费站、让高速公路更加畅通无阻;创新服务方式、让高铁上的乘客收到沿途的外卖;多措并举、努力提高航班正点率……今天,路网在加密、列车在提速、服务在优化,一个流动的中国,正在向着“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________稳步行进。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始终承载着的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着迷       无论       一穷二白       愿景
B.沉迷       无论       倾家荡产       目标
C.沉迷       不管       一穷二白       目标
D.着迷       不管       倾家荡产       愿景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发展的路,连着出行的路 ②人民群众不仅渴望提高出行速度,更渴望改善出行品质
B.①出行的路,连着发展的路 ②人民群众不仅渴望提高出行速度,更渴望改善出行品质
C.①出行的路,连着发展的路 ②人民群众不仅渴望改善出行品质,更渴望提高出行速度
D.①发展的路,连着出行的路 ②人民群众不仅渴望改善出行品质,更渴望提高出行速度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我国交通事业构筑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并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大国复兴铺就了前行的坦途。
B.今天,我国交通事业构筑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大国复兴铺就了前行的坦途。
C.今天,我国交通事业构筑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大国复兴铺就了前行的坦途。
D.今天,我国交通事业打造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并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大国复兴铺就了前行的坦途。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鸿章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无济于事的。即使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甚至苦心孤诣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大臣面前,那个被罩在薄暮中的王朝就像一台过度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有条不紊地运作着。

李鸿章像巧手的工匠一样富于敬业精神,他意识到自己要改变些什么。(    )。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于事无补。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惺惺作态的更符合历史逻辑的官员们。对于一个道德底线已经彻底崩溃的社会来说,对它进行局部修补,使它维持得久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是种痛苦,倒不如使其速朽,让所有的灿烂与阴影都化成无尽的尘埃散去。

1.下列各句中与“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B.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C.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
D.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B.尽管从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中,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C.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D.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B.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C.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D.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2020-01-04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了保证新鲜度,日本加工的精米,一般只有三个月赏味期限,而如此          的标准,在我国市场上几乎很难一见。便宜货卖惯了,高大上的商品在现实中或会遭遇劣币       良币的尴尬。还有监管不够硬气:品质维护上的          ,颇让人无语。
A.严格     驱赶     南橘北枳B.苛刻     驱赶     南辕北辙
C.苛刻     驱逐     南橘北枳D.严格     驱逐     南辕北辙
2019-12-3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打边鼓B.放冷箭C.主心骨D.杯中物
2019-12-3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愈演愈烈,不必说关于四大古典名著再一次改编的消息被炒的      ,就连《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等大家     的现当代文学名作,都被着急的改编者变为影视对象。其实,无论原创还是改编,只要     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又认真对待时代大众的期望,就一定能够创作出出色的作品。

A.纷纷扬扬       耳濡目染     秉持
B.纷纷扬扬       耳熟能详     操持
C.沸沸扬扬       耳濡目染     操持
D.沸沸扬扬       耳熟能详     秉持
2019-12-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百校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