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经10年打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工程全面竣工。这条古巷,先后孕育了百余名进士和一大批近现代名士大家,恽寿平、张惠言、盛宣怀、赵元任、瞿秋白、周有光等一众风流人物           ,成就了它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名。

千百年来这里人文璀璨,千百年后依旧风雅浪漫。盛夏的青果巷里,翠绿的藤萝蜿蜒于粉墙黛瓦,与深邃的夜幕、星星点点的灯光交织成静谧的背景,依巷流淌的南市河水倒映出皎月,安详地听着堤岸上的欢声笑语。

展现江南古城魅力,打造文旅特色活动。青果巷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策划了众多精彩纷呈的特色节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增强招徕客流的核心竞争力。青果诗会,青果熙市夜游,有光文化季,赵元任艺术节……一系列可溯源、有底蕴且各年龄阶层         的活动,源源不断地带给市民和游客难忘的体验之旅。创新开发印记、艺趣、风尚、雅韵、栖居五大主题业态,实现古典街区与时尚商业的无缝连接,令游客         。城市在焕新中提升品质和能级,文化是城市焕新的。青果巷全新的打开方式,为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写下了一个两者兼容的典范案例。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从句式和词语选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特色。
2024-05-0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2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的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2)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摆脱官场羁绊回归田园途中欢快舒畅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4-05-0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3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实一虚,两面落笔,既写出战士们行军打仗的辛苦,又写出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

(2)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表示不惜典当来换取一醉,照应“千金散尽”;“________________”一句跨越时空,情感强烈,与开篇之“悲”遥相呼应。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5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王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距楚。郦生曰:“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遗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汉也。方今楚易取而汉反却,自夺其便,臣窃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海内摇荡,农夫释,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王从之,乃复谋取敖仓。

食其又王曰:“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诸田宗强,负海、岱,阻河、济,南近于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上曰:“善!”

乃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天下何所归?”郦生曰:“归汉!”曰:“先生何以言之?”曰:“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实;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事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破北魏;出井陉,诛成安君;此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行之厄,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可得而保也不然危亡可立而待也”先是,齐闻韩信且东兵,使华无伤、田解将重兵屯历下以距汉。及纳郦生之言,遣使与汉平,乃罢历下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为乐。

(节选自《资政通鉴·汉纪二》)

【注】①郦生,即郦食其,刘邦谋臣。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写在答案栏中。
王疾A先下B汉王C齐国可得D而保也E不然F危亡G可立H而待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B.复,意为再、又,与《〈老子〉四章》中“复众人之所过”的“复”意思不同。
C.说,意为劝说、说服,与《五石之瓠》中“客得之,以说吴王”的“说”意思不同。
D.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与《兼爱》中“兄之不慈弟”的“之”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本想放弃成皋以东地区,驻扎到巩县、洛阳,以抗拒楚军西进。经郦食其劝说,汉王决定复取敖仓,可见汉王从善如流。
B.郦食其认为天下之事归于汉王是可以预见的,一是因为天下百姓、豪英贤才都乐意为他效力,二是因为上天降下洪福。
C.郦食其认为齐国各支田氏宗族势力强大,地势易守难攻,百姓多狡诈善变,自请前往,劝说齐国归顺,自认作汉东面的属国。
D.齐王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之后,派使者与刘邦媾和,并解除了先前在历下城设置的战备防守,天天与郦食其纵情饮酒作乐。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虽遣数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
(2)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5.在郦食其看来,豪英贤才都乐意为汉王驱使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4-02-05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                      吾为其无用而掊
B.知止后有定                  不仁,如礼何
C.欲齐家者                    恕乎
D.小人闲居不善                 之于未有
2024-02-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6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城子》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歌行》中可与屈原的《国殇》媲美,描写战士以身殉国、视死如归,令人肃然起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纷繁芜杂。身处其中,有些青年方向迷失,目标缺席,“佛系”“躺平”;有些青年志向远大,但半途而废,人生“停摆”……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从古代先贤的智慧中获得人生启迪,如《老子》中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大学之道》中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对“始”和“终”的认识影响着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态度,甚至是事情的结果。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21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疾浪高,黄涛怒卷。此番到东营市,在黄河入海口东津渡,我看到了咆哮的黄河。

本来我们正行驶在一条前无车辆,后亦无车辆的公路上。公路崭新,光滑得如同一块蜿蜒的玻璃板,伸向无垠的天边。车窗外,右手边是低下去丈高的绿野,茁壮着大片大片即将丰收的玉米,一眼望不到边;左手边低下处则是浓密得遮住了阳光的行道树,季节正好,每片叶子都绿得像一幅油画,神采飞扬地展示着北国初秋那敞亮无邪的坦荡。

我随口夸了一句“这公路真漂亮啊”,马上即有人纠正说“这不是公路,咱们这是行驶在黄河大堤上”。愕然,还没回过神来,突然间,没一点儿思想准备,咆哮的黄河就出现在眼前!

但见浓重的、土黄色的排浪,就像成群结队的士兵一样,一排紧接着一排,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排涌涌,密密匝匝,脚尖踢着脚后跟,急急忙忙地向前滚动着,一个劲儿地往前抢,向前冲,仿佛去抢占生命攸关的阵地。

1.请比较文中加点字“呢”与《记念刘和珍君》中“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中“呢”的用法。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密密匝匝,一排接一排,排排涌涌,一个挨一个”,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刺客列传(节选)》中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有这样一段话:“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①________?翻译为“才”的比较多,相关“教参”也采用这一种翻译。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看起来还显得语气比较强烈。但是,仔细推理,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②________,有之不必然,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③________,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有了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人头)。荆轲面对“为人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啊!从这一点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在文本解读中可能随时随处发生,偶尔抓住几例和学生探讨,学生不仅能训练逻辑思维,对他们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乃至方法也有裨益。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找出语病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愿意。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这首诗是陈与义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在岳阳度除夕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除夕所闻,城中通宵放爆竹已到残更,而城外北风吹动江水,涛声澎湃,似有抑愤不平之意。“更”是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残更”为五更。
B.“鬓毛随节换”“灯火向人明”本是平常诗句,加上“多事”和“尽情”,把人的感受注入无知的“鬓毛”和“灯火”,就显得意思深而句法活了。
C.颈联说自己和上一年相比可喜的地方寥寥无几,只是四处流转令人心惊,喜忧交错,欲抑先扬,加强下句做客“殊方”的“可惊”程度。
D.本诗语言平淡自然,不用华丽辞藻,也无典故,清空如话,但含而不露,恰到好处,读起来仍觉韵味醇厚,美在“咸酸之外”。
2.全诗的情调是低沉的,但纪昀称赞这首诗尾联“有神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