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8 道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1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李贺从正面写乐声,既以声写声,又以形写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小刚漫步江边,看着眼前水天相接的景象,不由吟诵起古人的诗句,“____________”,表达对眼前胜景的情思。

2024-04-30更新 | 5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虞山记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磴道,遂陟椒极。有土垤礧磈,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以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辟,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选自《小方壶斋地丛钞》,有改动)

【注】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顶。③礧磈[léiwěi]:意思是石块。④龈腭[yínè]:凹凸不平貌。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遂A从破龙涧B而上C山脉D怒坼E赭石F纵横G神物H爪角I痕。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如江阴”中的“如”指“往,到”,与《鸿门宴》中的“沛公起如厕”的“如”含义不同。
B.“余已治筇屐”中的“屐”是一种方便登山的带齿的木头鞋,山水诗人谢灵运也曾经穿过。
C.碑碣,碑刻的统称,长方形刻石叫碑,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的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
D.“涉而即得”中的“得”意为领会到,与《兰亭集序》中的“暂得于己”的“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沈德潜曾先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中途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都由于船夫的欺骗,最终都没能成游。
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对游览虞山渴望已久,于是不顾友人的阻挠,坚持游山。
C.在游山途中,沈德潜向山僧打听山上名胜并想游尽它,但由于天一直未放晴,只得疲惫遗憾地踏上归途。
D.沈德潜同张少弋、叶中理游虞山,见到不少奇异景象,但二十来天春雨绵绵,使他们不能再次前往游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2)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
5.作者游历虞山,获得了什么感悟?你又从中获得了哪些启发呢?请简要概括。
2024-04-2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蛇传》有一出戏叫盗仙草,说的是白娘子不顾自己已经      ①      ,行动不便,为救许仙舍命盗仙草的故事。那仙草就是灵芝。在古代中国,灵芝就这样被赋予神奇的色彩,被认为是长生不老药,有      ②      之效,其实灵芝并没有这么神奇。它是种什么东西呢?它实际上是一种真菌类生物。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的木耳、猴头、蘑菇等都属于真菌类生物。

灵芝虽然不是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它确实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灵芝实体内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三萜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抗病毒等多种作用,可用于防治多种疾病。灵芝的果实体和子实体用于制作成灵芝粉、灵芝片等保健品,以便于人们的服用。

现在,人们已经可以人工培植灵芝了。灵芝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所以掌握灵芝的生长要求是人工培植灵芝的关键。影响灵芝生长的主要条件包括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线和酸碱度。人们通过不断实践,已经掌握了灵芝生长的适宜条件,而今,灵芝已不再是      ③      的东西了。相比越卖越贵的国产车,有人不禁感慨:以前是没钱买灵芝,现在是没钱也能买灵芝;以前是没钱买国产车,现在是没钱买国产车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长生不老”的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印度现在已经“真心”认为,对中国需要进行更高程度的防范,这下终于与西方合上拍了。
B.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C.我们大多是退休的老同志,自从来冰上玩“单腿驴”后,身体都更强健了。
D.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3.下列句子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用法和作用不同的一项是(     
A.你俩的乒乓球水平差距太大了,一个谁也打不过一个谁也打不过
B.穿衣讲究季节,夏天是能穿多少穿多少,冬天是能穿多少穿多少
C.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没动静,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D.自以为是、谁都看不上的人往往谁都看不上
2024-04-22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万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身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隐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韵。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高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之后,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要让儒、道两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它们就能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
B.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
C.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
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以及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D.材料三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出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3.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A.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身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高士的气质与风度。
C.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4.材料二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请你各举一例来证明。
2024-04-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好生活的创建需要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作为支撑。人民美好生活的创建不仅受地理环境、行业特色、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且受人们的价值理念、道德水平、心理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些负面心理的蔓延会严重干扰决策推行、公共管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利于创建美好生活。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向善底色,其中蕴含的深厚善念能够启发人们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和看待社会。例如,在善念启蒙方面,中华传统美德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性善论”为起点,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断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善的基因。

同时,中华传统美德中“以和为贵”的价值旨归有助于养成包容、开放、平和的社会心态。“和”追求的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以及不同事物间的和合共生,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原则,正如《中庸》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可见,中华传统美德提倡“和合”的生活状态,追求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人与人“和而不同”“爱人若爱己”的相处模式、人与自身相互和解的良好心境,以实现各民族“协和万邦”的美好愿景。这种理念,有助于人们培养心胸宽广、爱好和平、尚中贵和的意识,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境,以包容、和谐的精神积极化解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心理,促使人们和睦相处,为创建美好生活培育良好心态。

(摘编自张红霞《弘扬传统美德创建美好生活》)

材料二:

“和”最早见于甲骨文,最初是指声音相应和,后来演化出和谐、和睦、和平等义。“和”在金文中有“和谐”“协调”之义。在先秦时期,“和”思想已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内心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平概念的基本内涵。“和”作为儒家提倡的一种美德,最早出现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的旨义是和合而不苟同,也就是既要“和”,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有“和平”“和睦”之义,我国传统文化对此有多种角度的理解。孔子提倡将“礼之用,和为贵”作为治国的政治准则;道家经典著作《易经》中提出“保合太和”“万国咸宁”的说法,即提倡国家间的和睦共处;而墨子进一步提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倡以“兼相爱,交相利”的精神来处理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和谐的局面,体现了朴素的平等互利的思想。另外,“不苟同”就是不抹杀自身的独立性,尊重维护多样性,在取长补短的多元交融中实现统一的和谐,即“和”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相辅相成。

“和为贵”思想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儒家主张在治国理政或者处理人际关系时都要以和为贵,这反映了儒家的整体和谐思维。儒家的整体和谐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和而不同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我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本质上是一种内向防御型的和平文化,具有明显的道德主义倾向。

中庸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使人不容易走极端,凡事希求平稳,这种处世态度无疑是有益于国际社会和平。中国传统和平思想作为一种多种因素共存共生、相互补充的系统,表现出了“以和为贵”“和平共处”“同舟共济”的价值观念,这些主张无不在追求普遍意义上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和平思想主张通过提升自身修为达到内心的平和,进而达到世界的和谐。儒家提倡“慎独内省”,道家讲“形神兼养”,都是阐述如何保持人内心平和的道理。儒家构建社会秩序的模式是“内圣外王”,即自身强大而“内圣”,外界则效法学习并自愿或主动进行联合,非靠武力征服而“外王”。儒家注重心性和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先后次序来实现社会理想。“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一种不假外求的内省思维。孔子要求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孟子曰:“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每人自愿修身,然后再推行礼仪,从而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宁。这是儒家和平思想的理想境界。

实现和平首先需要人心灵的平静与和谐。人的欲求若任其扩张是没有止境的,如不在源头上加以适度约束就会导致欲海深壑,造成矛盾不断,冲突绵延,以致出现大的动乱。只要每个人的心灵境界达到“内圣”,消除内心的冲突,战争原动力就会失去,便会实现天下太平。

(摘编自李萍《“和而不同”的时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负面心理的蔓延会严重干扰决策推行、公共管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要弘扬传统美德,传播正能量。
B.“以和为贵”“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走极端,凡事希求平稳,中国这种中庸的处世态度,对构建国际和平社会有益无害。
C.自身强大而“内圣”,外界则效法并自愿或主动进行联合,即通过提升自身修为达到内心的平和,进而达到世界的和谐。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不假外求的内省思维,能够以德服人,无须靠武力征服就能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安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和”的内涵及价值取向,不过材料二的内容更丰富、翔实。
B.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文章观点更具说服力。
C.材料二阐述“和”与“和而不同”的含义,是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其内涵,认识其意义。
D.我国传统文化对“和”的含义有多种角度的理解,但无论是儒家还是墨家都主张“和睦”“和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和”的观点的一项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D.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出自《孟子·告子上》,体现了孟子典型的“性善论”观点。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实现和平、创建美好生活与“和而不同”有什么联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1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
名校
6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汉族传统的婚礼章程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诗经·氓》中与“纳吉”相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官吏们击鼓敲梆聚集百姓,频繁发号施令,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怎能繁衍生息、生活安定呢?

(3)“窗”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象,却拥有独特的美感,古人常常以“窗”来帮助表情达意。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是庄稼宝,离它活不了。水为什么与生命这样(A)呢?从人体的构成就能管中窥豹了。水占人体重的70%左右,就连那坚硬的骨头,水也占了20%左右。但这些水都是和无机盐化在一起的,并形成一定的渗透压,它们组成了身体里的海洋,是构成机体内环境的基础。细胞生活在这个海洋中是安定和舒适的。水是身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血液干巴巴地无法流动,细胞干瘪地丧失机能,养料、氧气运不进去,废物、废气在体内堆积如山,身体完全陷于瘫痪。可见,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对生命具有(B)的作用。

机体的内环境离不开水和无机盐,对于生命而言,水和无机盐(C)。原始海洋孕育了最简单的生命,单细胞生物在海洋中,靠着海水溶解的氧、二氧化碳和许许多多的营养物质,靠着海水贮备的大量热量,生活得十分安定,。但是,随着生物进化,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多数的多细胞生物不直接与海水接触了。为了顺利地进行生命活动,生物并没有与海洋断绝往来,,构成了自己的海洋。据一些科学家分析,现代生物(包括人类)体液还保留了当初原始海洋的特点。

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4-04-0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商周青铜器纹饰系统性很强,其基本特性是对称性,这一审美法则反映了中国先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阴阳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古人将事物分为阴阳、高下、明暗等相互对应的要素,从而进行思考。从本质上讲,这就是对称思想。《国语》中有云: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是古人对美的一种定义,其本意也是讲究对称之美。

对称是一种结构,使得物体可以被分割成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几部分,或者使物体按照边界、中心呈现类似重复。你如果沿着北京天坛的台阶拾级而上,一定会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感。这座沿着道路中轴线对称的建筑展现了令人折服的庄严与肃穆,这是反射对称的例子。始建于公元前447年的帕特农神庙,无论从前方还是侧面看,都是对称的,而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体现了一种平移对称的美。你如果在春暖花开的时节走进公园,会看到斗丽争妍的鲜花大都是对称的。比如,冬乌头就是旋转对称的。有些花还带有更多的对称,比如大丽花,除了旋转对称,还有一种由内而外、层次鲜明的对称。对称的叠加让花朵更加艳丽。以数学思维看,上面的所有例子,都包含着一个保持物体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明显地,这样的等距群把物体分成了相同的几个部分。

人生不是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也很难找到一朵花是完美无缺。有时候残缺对称会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出现。比如,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的西门三角楣上的雕塑,它的外轮廓呈现出反射对称性,并且中线两边的塑像数量相等,可是两边的塑像却有着很大差别。这是反射对称的变体。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图像的对称类型。

3.请依据材料内容,分别从美学思维和数学思维角度给“对称”下一个简要定义。
2024-04-09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喜【注】

陆游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

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亭鼓不闻知盗息,社钱易敛庆秋成。

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

【注】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过天晴,土地湿润,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农人忙于春耕,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亭中示警的鼓声止息表明没有盗贼,因此人们踊跃交纳社钱以庆祝社会安定。
C.整首诗语言平易明畅,生动自然,又不乏用词上的精心锤炼,富有表现力。
D.该诗风格清新,不同于陆游金戈铁马式的诗作,体现出诗人多样的诗歌风貌。
2.颔联是如何表现丰收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2024-04-0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节选自《墨子·非乐上》)

材料二: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别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①);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②);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③)。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仲,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

(节选自《荀子·乐论》)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是A则百姓莫不安B其处C乐D其乡E以至足F其上矣
2.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括号相应序号①②③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敬      B.顺      C.敬      D.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认为仁者做事的出发点是为百姓谋利益,讲求兴利除弊,而不是为了感官的愉悦。
B.墨子认为兴乐会加重百姓负担,兴乐对于改善百姓生活、平定国家祸乱没有具体作用。
C.荀子认为君王创作音乐是为了引导人们表达情感,音乐也能让君王名扬天下,并成就王业。
D.儒、墨两家对待音乐的态度截然不同:儒家倡导以乐治国;墨家却不顾人情,反对兴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2)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5.【拔高题】荀子为什么反对墨子的非乐观?请说明理由。
2024-04-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