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22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男耕女织,一直到今天的超级计算,总是不断创造出工具来增强我们的能力,增强我们的体力,增强我们的脑力。今天人类的能力,比5000年前要强得多,我们使用的工具比那时候更先进了。这个过程就是生产力的进步。

人工智能就像机械动力技术、电气技术那样,是革命性的通用技术,它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智能化。如何实现这样的技术突破?这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018年刚推出来的第一代GPT,只有10亿的参数;到了20206月份,达到了1750亿的参数,这个增长已经不是一般的量变,可以称之为突变了。现在参数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亿。这种量的变化给AI带来了巨大的能量。

这个参数指的是我们模仿人脑创造一个神经网络的模型,模型中连接点的数量。人脑有860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触突连接起来,我们模仿它,所谓模型参数就是这种连接的数量。但模型参数是不是越大越好?也不尽然。非洲大象的神经元数量比人还多至少三倍,但是它并不比人聪明。这告诉我们,简单地去增加参数数量并不能达到更好的智能效果。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增加参数,另一方面还需要技术的黄金组合。

ChatGPT一系列的技术里面,有几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技术,其中一项叫词嵌入,是把一个词嵌入到一个矢量的空间里面。这里面矢量的维数可以非常多,每一维以0或者1代表一个矢量的性质。比方说第一个维度以01代表它是个生物还是非生物;如果是生物,下一维度,这是动物还是植物;如果是动物,下一维度判断这是哺乳动物还是非哺乳动物;如果是哺乳动物,是地上跑的还是天上飞的……

还有一项重要的技术,GPTT是变换器。这个变换器是做编码和解码用的,编码和解码会产生另一个概念,我们叫作注意力,它可以在很长的上下文中找到关键词。人看文章的时候,不是在每一个词上都平均用力的,而是迅速抓住关键词,这对AI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

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叫作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就是AI说错了以后,我们告诉它:“你说得不对吧?”在这个人类反馈过程中,可以把人的价值观、社会的风俗、技术的标准、人的审美和情绪,用语言输入给模型,让它产生你所需要的结果。

现在有一种岗位,叫作提示工程师。提示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跟AI对话,通过有效对话来对它进行训练。GPT工程师可以在模型基础上去改错、加工,而不是从头一行一行写C语言代码,这使得原来最低级的程序员变成了软件系列里比较高级的系统分析师。如果我们把AI看成是一辆车,我们不仅需要设计车的人和造车的人,更需要会开车的人。

但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是有风险的。它存在风险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在推测答案的时候,用的是概率。给它输入一个问题,它判断哪些词与输入的词组合形成的概率最高,那就是它选择的输出。既然它是通过概率来判断的,就不可能100%正确,总有出错的时候。

应用人工智能,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驾驭而不可以依赖这个工具——必须清楚,AI生成的只是半成品,它要经过人类的审视、人类的加工,才能变成一个真正的成品。我们要对它做事实的、逻辑的、伦理的审查。这里有个词叫作critical thinking,翻译成批判性思维,其实我觉得翻译成审辩思维更好。概括起来,我们现在需要为AI立心。联合国有一个口号“我们需要具有人类价值观的、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AI”。

(摘编自龚克《人工智能,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材料二:

纵观历史,人类并非没有经历过技术变革。然而,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这个社会的社会架构和政治架构的技术却屈指可数。汽车取代了马匹,但并未迫使社会结构发生全面转变。来复枪取代了滑膛枪,但传统军事活动的一般范式基本上原封未动。只有极少数技术会挑战我们解释和组织世界的主导模式。但人工智能有望在人类体验的所有领域带来变革。变革的核心最终将发生在哲学层面,即改变人类理解现实的方式以及我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人工智能将使我们迎来一个以三种主要方式做出决策的世界:一是由人类,二是由机器,三是由人机合作。人工智能也在给机器带来转变,迄今一直是我们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为我们的伙伴。我们将不再给人工智能那么多具体指令,告诉它如何实现我们分配给它的目标。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向人工智能提出模糊的目标,并问:“根据你的结论,我们应该如何推进?”

这种转变既不是人工智能固有的威胁,也不是其天生的救赎。然而,与以往的技术截然不同的是,人工智能很可能会改变社会的轨迹和历史的进程。人工智能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将带来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那些曾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成就,比如写一首歌、发现一种医疗方法,将由机器产生,或由人类与机器合作产生。这种发展将改变所有领域,将它们纳入人工智能辅助过程中,到那时,纯人类、纯人工智能和“人类——人工智能”混合决策这三者之间的界线有时会变得难以界定。

(摘编自亨利·基辛格等《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一种革命性的通用技术,这种技术的突破代表着生产力的进步,能增强人类的体力和脑力。
B.人工智能将带来社会的智能化,一方面得益于参数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技术的黄金组合。
C.因为概率不可能完全准确,所以依靠概率推测答案的人工智能应用是有风险的,它可能会输出错误的信息。
D.人工智能让机器变为我们的伙伴,它能帮助我们制定目标、完善规划、做出决策,并对结果进行批判性思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参数并不是越大越好,纯粹追求参数的增加不一定会让人工智能更加聪明,反而会带来很大风险。
B.提示工程师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有效对话对AI进行训练,并在编写C语言代码的同时,结合需要对数据进行改错和加工。
C.传统汽车取代马匹并未改变人类解释和组织世界的主导模式,但智能汽车取代传统汽车改变了这种主导模式。
D.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以三种主要方式做决策,人机合作方式会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带来很多未知因素。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使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之快,突出了AI的能量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B.材料一借"critical thinking”的翻译,指出我们对AI应有的态度:审辩其事实、逻辑、伦理依据。
C.材料二第三段使用举例论证的方式,说明人工智能会在技术层面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重要转变。
D.两则材料都从正反两面分析人工智能的影响,强调人工智能将继续发展,并不断融入人类生活。
4.小刚想使用人工智能从一群动物中挑选一只最可爱的兔子。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步骤正确的一项是(     
A.判断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判断是动物还是植物→判断是否为哺乳动物→注意力集中在兔子上→反馈自己的审美和情绪
B.判断是否为哺乳动物→判断是地上跑的还是天上飞的→注意力集中在兔子上→反馈自己的审美和情绪
C.判断是动物还是植物→判断是否为哺乳动物→判断是地上跑的还是天上飞的→注意力集中在兔子上→反馈技术标准
D.判断是否为哺乳动物→判断是地上跑的还是天上飞的→反馈技术标准和自己的审美、情绪→注意力集中在兔子上
5.材料一中说“AI生成的只是半成品”,材料二有“这种转变既不是人工智能固有的威胁,也不是其天生的救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选择和理解的能力、质疑和评估的能力、创造和生产的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这在新媒体海量信息时代尤为重要。要提高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媒体—社会立体参与,其中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点:

价值观引领是首位。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分辨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那么以什么尺度去分辨和解读呢?先进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度量信息的尺子。有的青少年容易受到三俗影响,其根源在于心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要帮助青少年明是非、辨善恶、知良莠,使他们拥有度量信息的尺子。要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用他们喜欢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就像《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那样,在潜移默化中讲述党的初心和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怀。

人文教育是奠基石。如果人文精神缺失,一些年轻人就容易陷入空虚和迷茫,让网络三俗钻了空子。无论教育处于哪一个阶段,哪一种模式,都应该充分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学科,仅从实用和技术层面来谈人文学科是目光短浅的。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正是在于塑造青少年的心灵和人格,培养其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能力,而这正是良好媒介素养的必备根基。

父母是第一影响人。如果年轻父母没有节制地玩手机、刷视频,很难想象孩子能养成好的媒介使用习惯。由于父母的引导方式不同,孩子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产生了很大差异,有的偏向学习信息,有的偏向娱乐消遣。一样的屏幕和键盘,由于父母媒介素养的不同,孩子走进了两个不同的世界。父母的爱和陪伴、父母的正确引导和以身示范,能使网络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社会团体可为助力者。社会团体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鼓励和提倡社会团体举办丰富多彩的媒介素养实践活动,以游戏、竞技、趣味的方式来训练和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使之成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有益补充。

(摘编自《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材料二:

我们对新媒介也应有辩证思维。新媒介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前出现的一些产业急遽资本化、市场恶性竞争、内容过度娱乐、情绪简单粗暴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发展带来的问题只能由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青年面对新媒介要有全面的把握,对于其产品既不要趋之若鹜,也不要因噎废食;对某些新媒介现象既不要一味照单全收,也不要简单嗤之以鼻。我们应该利用新媒介挖掘自己的潜能,赋予自己新的动能,在伟大的时代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摘编自《新时代新媒介新青年》)

材料三:

从网络谣言传播、蔓延的路径可以看出,网络用户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人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海洋中,缺乏去伪求真、沙里淘金的辨识能力,更兼没有质疑的态度、批判的精神,自然也没有主动求证的意识,最终导致许多谣言在网络上泛滥成灾。大量网民不识真相、热衷传谣的现象背后,显示出全民的新媒介素养尚有欠缺,提高人们的新媒介素养也成为切断谣言传播路径、根治网络谣言的根本途径之一。

李·雷恩尼和巴瑞·威曼在《网络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一书中指出,在互联网推动下的网络化个人主义时代,人们应该具有的新媒介素养(Networking literacy)至少应当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等。概言之,提升公众新媒介素养就是媒能的培养过程,强调拓展公众的自媒介、社交媒体等网络媒体的使用能力和技巧,促进人们成为有批判性、有主体意识的网络用户和信息传播者。其中,怀疑精神和批判态度被认为是切实提升媒能的重要基石,其核心是提高网民的辨谣能力,首先是做一个理智的网民,面对网络上出现的虚假信息有质疑意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和辨别力,避免无意识地陷入信谣、传谣的境地。

事实上,许多网络谣言缺乏基本逻辑,普通人无须专业知识和技能,仅凭常识就能一眼看穿,但仍有人不假思索,手指一点、微信一发,自己就成为谣言的中转站,进一步将其扩散,这体现出网民在新媒介素养方面缺乏自觉意识,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其实,网民只要有一种自觉就够了: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人,大多数跟自己差不多,他们也未经专业训练、缺乏把关意识,更兼可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发声,这样的信息自然不能无原则、无条件信任。有这样的意识,我们就能够理解网络空间并非净土,同样会充斥流言蜚语、谣言谎话,由此会多一些清醒理智、多一分质疑精神。

所以说,网络谣言的传播与公众的辨别能力成反比:网民具备了较高的新媒介素养,自觉形成了求证意识、批判精神、质疑态度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压缩网络谣言的扩散范围,自然也能够减少其负面影响。此外,网民文化道德水平、法律意识的提高都是克制网络谣言的重要武器。

(摘编自《新媒介素养的培养与网络谣言的治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首先要重视价值观引领,把价值观作为度量信息的尺子。
B.一旦让网络“三俗”钻了空子,年轻人就容易缺失人文精神,陷入空虚和迷茫。
C.青年人面对新媒介应有辩证思维,要全面把握,既不完全排斥,也不全盘接收。
D.提高人们的新媒介素养就能切断网络谣言传播路径,达到根治网络谣言的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面对媒介信息时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生产的能力越强,证明其媒介素养越高。
B.父母陪伴孩子的时候不玩手机、不刷视频,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专注学习,不玩手机,不刷视频。
C.谣言在网络上泛滥成灾,正好说明全民的新媒介素养尚有欠缺,在新媒介素养方面缺乏自觉意识。
D.培养青年人的“媒能”,提升其对网络媒体的使用能力和技巧,有助于培养青年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主流价值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等,用青少年喜欢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B.某校以儒家文化为主题设计孔圣园,儒学文化墙、九思文化柱等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C.当下很多低龄儿童的父母,对媒介的依赖程度很深,“手机带娃”现象频出,不利于养成孩子好的媒介习惯。
D.西城区少年宫于寒假开展了“阳光少年”系列活动,其中竹编工艺讲解、体验竹编的活动特别受青少年喜爱。
4.三则材料都谈到媒介素养,主要内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提升新媒介素养,对于新时代的青年人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酒文化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中国人在饮酒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生活情趣、思维方式、审美意象、精神追求等,是“中国酒文化精神”的核心所在。

自由是中国酒文化精神的内在核心之一,对自由意识的体验、领悟、开掘与渴求,构成了中国酒文化的重要价值指标。酒文化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体现了文人饮酒摆脱世俗羁绊而获得人生的自由状态,自由是中国酒文化精神重要的美学追求。这种自由是一种审美化的心灵,就是自由化的心灵。它使我们能够飞翔到心灵的至高境界,它能打破心灵的外在锁链和内在锁链,达到心灵本真形象的恢复和重建,重在“真”。

总的来看,酒文化中的自由意识,主要指的就是“真”,不受生死荣辱的羁绊,拥有了一种自然本真的赤子之心,是一种在空间中无拘无束的没有障碍的生存体验,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

酒文化中有浓厚的超越意识,这是一种自我超越,求得一个物我两忘的自然境界。超越意识是哲学意识的精髓,是生命意识的强化,是宇宙意识的回响。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生中充满了痛苦与不幸,生命囿于特定的时空局限而难得伸张。超越精神、超越意识是摆脱现实束缚,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陶渊明一生与诗、酒一体。生性爱酒,但家境贫穷至极,无酒也雅咏不辍。他自己常说,夏日闲暇时,高卧北窗之下,清风徐徐,与羲皇上人不殊。陶潜不通音律,却收藏着一张素琴,每当酒友聚会,便取琴抚而和之,但人们永远不会听到他的琴声,因为他的琴一根弦也没有。用陶渊明自己的话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充分表达了陶渊明洒脱飘逸、超凡脱俗、不拘俗物的超越境界。

娱乐意识也是中国酒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点。行酒令,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的娱乐方式,一般用于宴饮和郊游场合。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的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饮酒行令”。饮酒行令,是中国人饮酒助兴的一种传统方式,它既是一种调和饮酒气氛的娱乐方式,又是一种古代文化人表现自我的重要形式。在古代,酒令的形式有很多种,有赌赛令、射覆令、花枝令、文字令、诗歌令、酒筹令等等,在饮酒过程中,赋诗填词、猜谜行拳,增加游戏性和娱乐性,是我国酒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国人饮酒,特别是中国文人饮酒,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的欲望,而且是借助酒达到心灵自由、超然物外的境界。酒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休闲方式,一种娱乐方式,又是一种文化,“壶中天地”的广阔和妙处就在这里,这种妙境正是酒文化的魁力所在。

(摘编自李《中国酒文化精神的美学品格》)

材料二:

《红楼梦》刻画了数十位栩栩如生的人物。这数十位人物能够在红楼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气质,不同于其他人物的性格特征。而塑造这些人物性格的精彩之处,相当一部分都与酒有关,与酒令有关。

第六十二回中,湘云这个爱新奇的红楼女儿为了给宝玉的生日宴会带来热闹的氛围,想出了一个新的酒令:“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总共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在此次的饮酒行令中,林黛玉、史湘云的性格得到了极大的诠释。

宝玉回答不上湘云的酒令,“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替他回了令:

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

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

——这是鸿雁来宾。

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在黛玉的酒令语言中,古诗词信手拈来:“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风急江天过雁哀”反用陆游《塞夕》诗,“九回肠”语本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鸿雁来宾”语出《礼记·月令》,末句用李白《子夜吴歌》。

而湘云所作的酒令却别有风味:

奔腾澎湃,江问波浪兼天涌,

须要铁索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

——不宜出行。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其一)

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

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挂归。

——宜会亲友。(其二)

黛玉和湘云同作酒令,除了才华横溢之外,二人的迥异性格也在酒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以小窥大。从《红楼梦》的酒令语言出发,不仅可以窥见作品中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作者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升华。所谓“酒中凸性格,令里显智慧”,如此是也。

(摘编自孙和平《酒中凸性格,令里显智慧—一管窥(红楼梦)酒令语言》)

材料三:

……采见湘云卧于山石偏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窦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又用帕包了一包芍药花蝌枕莉。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说:“泉香酒冽,……醉扶归,……宜会亲友。”

(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内蕴丰厚,其精神核心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情趣、思维方式、审美意象、精神追求等方面联系密切。
B.中国酒文化精神所追求的自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这种自由能够打破心灵的外在锁链和内在锁链,使得心灵的本真形象得以恢复和直建。
C.在宴饮和郊游的场合,中国古代文化人只能借助行酒令这一传统方式来调和饮酒的气氛,其所行酒令形式较为多样化,并不单一。
D.中国酒文化中的超越意识是一种哲学意识,寻求超越自我,摆脱现实束缚,追求美好生活,是生命意识的强化,是宇宙意识的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赋于酒以精神,将饮酒上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其饮酒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借助酒来达到心灵自由、超然物外的境界。
B.陶渊明不通音律,却备了一张没有琴弦的素琴,在聚会时抚得怡然自得。这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一种超越了自身艰难苦厄的超脱境界。
C.中国酒文化脱不开娱乐意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所描写的宝玉生日宴会饮酒行令的场面涉及中国酒文化,体现出一定的游戏性和娱乐性。
D.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众人在大观园为宝玉摆寿酒,作为行令者的湘云对酒令的要求新颖别致,其所作的酒令能凸显她的形象特点。
3.材料三中,“湘云醉眠芍药”选段能够体现中国酒文化精神,请结合材料一、二以及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链接材料: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雾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红楼梦》十二曲之《乐中悲》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戏剧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受到了不同技术进步的影响。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戏剧的剧场演出就充分利用了工业革命后涌现的科技成果,实现了逼真写实、精美梦幻的舞台效果,戏剧的艺术表现力得以增强,聚光灯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使用的。近年来,以IT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介也极大地推动了戏剧的发展。在媒介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双重推动下,戏剧艺术的理论和创作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变革。

②数字媒介技术带给戏剧演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多媒体素材的视觉应用,比如幻灯投影、电视幕墙、动态影像、电脑动画等制造光影效果,数字媒体科技兼具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功能和价值,使戏剧赢得前所未有的表现张力。它可以是具有强烈影像视觉风格的舞台形象,可以迅速转换舞台空间,实现变幻的想象感受;它也可以营造戏剧演出过场承接的气氛,完成戏剧动作、延续情绪和调控节奏;甚至在缜密的设计与排练的协调之下,动态的数字媒介的影音形象可能被赋予生命,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演员,合理地使用数字媒介技术,使其融入剧情,成为情节或是演员表演的一部分,完成“影像与演员的对话”。

③影像的本质究竟外在于影像,还是就在影像自身?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赞同朗西埃的观点。他以电影影像为例,说明影像的本质并不在于媒介,戏剧演出中的数字媒介影像首先不是某种技术媒介特性的表现,而是某些操作:“它们展示着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展示着可视性和与相关意义情感的关系,展示着各种期待与填充期待之物的关系。”

④戏剧《2008:麦克白》将“麦克白的罪恶梦魇”放到现代战争中呈现出来,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采用诸多数字媒介技术实现高度拟真化,观众席与两层楼高的舞台建筑相对而立,爆炸的巨响就在耳边,烟雾弥漫在座位间,剧场就像真实的战场。让观众不禁思考“如果战争中的屠杀是正义的,那么家庭中的杀戮是否正义”等严肃社会问题。新国风越剧《新龙门客栈》的剧场,突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的局限,将观众席与舞台融为一体,观众秒变“客官”,以“演员”的身份沉浸式体验剧情,时而配合“千户”的搜查追捕,时而与“老板娘”互动。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戏曲程式化表演在“新环境”中获得变革,找到了更为真切的表演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使观众更真实地体会到戏剧本体的表现力。舞台数字媒介的应用是有原则的,它应该服从于作品内容的需要,以作品的精神追求为归旨,而不是代替戏剧本体。

⑤甚至,现代戏剧演出的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剧场,比如爱丁堡边缘戏剧节的演出场地就五花八门,礼堂、会议室、地下室……这种空间的剧场再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媒介技术的进步。在“第四堵墙”被推翻后,观众席与舞台的位置关系有了诸多新的可能性。通过数字技术搭建线上虚拟剧场,观众既可以通过设备以虚拟身份参与体验,也可以运用终端设备直接观看,并实时发布弹幕与社群互动,这并未破坏戏剧的现场性,而是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数字的新解读。

⑥全新的数字媒介技术使得戏剧艺术的展现方式与接受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戏剧艺术的创作空间得以拓展,表现题材更丰富,诸如科幻、神话、虚拟游戏之类,现在已能得到充分的演绎。意大利剧团献演了《海底两万里》,通过电脑数字合成、多媒体播放控制系统,将梦幻的海底世界近乎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中国出品的科幻剧《带绿色回家》,也很好地将科学和幻想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与时代相融,为戏剧创作带来了异常广阔的空间。

⑦在技术进步取得辉煌成果后,我们仍然要思考技术所带来的变革与戏剧本体、戏剧表演之间的关系。“没有演员与观众中间感性的、直接的、‘活生生’的交流关系,戏剧是不能存在的。”注格洛托夫斯基的这段话精辟地指出,数字媒介技术的滥用会扼杀一部作品的精神特质。1989年在百老汇一炮而红的《爱情书简》,运用简单的读信形式,表现了一对爱人五十年的悠长人生,自然淳朴。演员在台上“读信”而非直接“表演”,观众在静静地聆听中体会深情。但近期重排的《爱情书简》用炫人耳目的“多媒体技术”将一封封信的内容直白地呈现于舞台上,丧失了原作的神韵。在当代多媒体戏剧的演出中,这种喧宾夺主的弊病也许不是个别现象。数字媒介技术的应用原则是服务那些具有美感与人性深度的作品,提升戏剧的审美品格,从而满足观众心灵中的一份感动。

(摘自《景观社会的症候分析:数字媒介时代的戏剧表演和剧场空间》,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剧场拥有逼真写实、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说明技术的发展对戏剧的影响由来已久。
B.以IT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介推动了戏剧产业的发展,对戏剧理论和创作的变革产生了推动作用。
C.现代戏剧的舞台不一定是物理的,如果以虚拟身份进入虚拟剧场,也能观赏戏剧表演,但戏剧的现场性就被破坏了。
D.动态数字媒介的影音形象可以被赋予“生命”,完成“影像与演员的对话”,这充分发挥其视听艺术功能和价值。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讨论数字媒介技术与戏剧的关联。
B.在展开论述时,注重理论与戏剧表演实例相结合,增强了说服力。
C.通过对比论证,强调了在当代戏剧发展中,数字媒介技术应该用之有度。
D.采用引用论证,突出了对戏剧因依赖数字媒介技术而发生本质变化的担忧。
3.在以下数字技术的运用中,不能直接增强戏剧艺术表现力的一项是(       
A.采用数字投影技术,搭配不同的故事场景,营造时空交错感。
B.采用数字灯光,营造虚实相生的氛围,构造神话诗意世界。
C.采用4K影像服务器进行实时渲染,实现观众全感官的沉浸体验。
D.采用线上数字技术,搭建互动平台,帮助观众参与剧情推进。
4.在戏剧中应用数字媒介技术应遵循哪些原则?
5.数字媒介技术对戏剧发展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民族没有一种精神,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依据,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可以用两句儒家经典中的话来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学经典中蕴含的常理、常道,既是中华民族的价值源泉、思想准则,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做圣人,不过在达到圣人境界之前,要做好两种人:在家做孝子,在外做君子。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在于有道德、讲礼义,否则与禽兽无别。阅读儒学经典,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主要的在于认识生命的本质,明白做人的道理,提升精神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与精神生活、风俗习惯的准则与根基,正如古人所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东亚各国,甚至远及欧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集以往思想文化之大成,开后世儒家学说之先声,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汉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将身为布衣的孔子与历代王侯并列,作《孔子世家赞》,饱含深情给予孔子极高的评价:“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态,认识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读它的经典。之所以经典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因为它关注的是社会最本质、最深层的话题,即价值体系问题。所以经典的话语历久而弥新,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经典是思想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自从孔子删定“六经”,奠定了儒家经典的规模,经过历代儒者的不断传承、阐释和发挥,形成了完整的经典体系。儒家注重德性修养,崇尚君子人格,提倡德治仁政,追求社会和谐,向往大同理想。儒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崇礼重义,和而不同。儒家经典中的思想精华,无疑值得我们今天去挖掘、学习和传承。

天人合一。季羡林先生曾说过,“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周易·说卦传》中有这样几句话:“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人合称“三才”。天地之道,即指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和规律。人类社会应当效法天地之道,服从普遍规律。天、地、人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联系的。

刚健有为。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孔子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孟子更强调“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家这种刚强不屈的精神,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使儒学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

中庸和谐。《尚书》《周易》都有“尚中”的哲学思想。孔子将“中”与“庸”连用,并把它提到了“至德”的高度,将前人“执中”的思想观念发展为中庸理论。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提倡“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强调“执中”之道,故孔子既反对过于激进,也反对过于退缩,认为“过犹不及”。“中庸”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不能把“中庸”理解成折中主义。“中和”“太和”是中庸的最高境界。

家国情怀。入孝出悌,敬长爱民,是中国家教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行为操守。儒家经典《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以“三纲领八条目”为根本理念的家国情怀,被后世儒家不断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传道济民的宏伟抱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濡染、浸润着历代中华儿女。

大同理想。儒家所向往的美好社会是“天下有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形成“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理想和谐社会。而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和必要前提。统治者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礼乐制度、宽松的政策法令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保证。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修己以安百姓”。儒学经典《礼记·礼运》规划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奋斗。

阅读儒学经典,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谓之夏。”生活在华夏大地上,“我们是中国人”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我们不禁会问:我们为什么是中国人?肤色、语言、服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固然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与其他国家民族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受到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文化的养育和浸润。中华文化塑造了我们的内在规定性,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观察世界、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智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才是最根本的不同。明白我们是从哪个文化走来的,才能真正意识到自我,面向未来而不迷失方向。尽管儒学经典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太过于遥远,而且数量庞大,汗牛充栋。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仍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由《四书》以通《五经》”,只要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融会贯通,势必受用无穷。

(摘编自《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一个民族就无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强调了孔子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世界各国,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因为经典具有永恒的魅力,经典的话语历久而弥新,所以经典能关注到社会最本质、最深层的话题,经典是思想的载体。
D.我们与其他国家民族最大的不同不在于肤色、语言、服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而在于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文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在家做孝子,在外做君子”,那么他就能达到圣人境界了。做圣人是儒家的理想人格。
B.认识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读这个民族的经典,经典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态和精华,经典值得学习。
C.孔子在前人“执中”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庸思想,但“中庸”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也不是折中主义。
D.儒家追求社会和谐,包括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大同”理想社会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奋斗。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儒家“刚健有为”的思想的一项是(       
A.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B.我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材料引用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儒家经典?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色新闻”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得名源于19、20世纪之交美国纽约报纸漫画专栏《霍根小巷》主人公“黄孩子”所引发的漫画专栏争夺战。其主要特征是: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采用易于引起歧义的标题和版式;报道内容流于肤浅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黄色新闻”竟借尸还魂成为“新黄色新闻”,凭借流量霸屏。

“黄色新闻”通过刺激人们的感官引起受众的注意,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即所谓“注意力经济”。短视频包打天下的时代,“注意力经济”的关键是流量。“新黄色新闻”无处不在,此类视频实现了流量变现,却过滤掉了真问题。网络上各种所谓的新闻纪实,将不知什么时间、什么平台播出的视频节目进行剪辑,内容或轻松娱乐或血腥暴力,要素不全,却用调侃的口吻进行绘声绘色的评述,充分满足看客心态。这类“新黄色新闻”常用“我们认为……”“大家一定要……”等句式,没有调查,多为杜撰。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说明反常猎奇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它符合了受众追求奇异的自然心理。需要警惕的是“人咬狗”式的新闻不需要太高社会价值,却能在短时间内大量产出。放任其泛滥,就会出现一种“只需要非正常”的流量观,其危害显而易见。

坚持新闻真实是媒体的首要职责。虽然对新闻报道能否做到真实还存在不同理解,但报道基于事实却是共识。脱离了真实,新闻就演化为故事甚至是谣言。“新黄色新闻”漠视基本的新闻要素,也不在乎新闻价值,从而制造大量的信息垃圾。“新黄色新闻”唯一的目标是流量,而平台算法的逻辑又会因用户观看过某种“新闻”而向其叠加推送,一方面让用户觉得这就是信息主流,另一方面鼓励生产者反复制造此类信息,制造包裹用户的“信息茧房”。获取大流量的密码之一是猎奇,还有一种就是利用人们的极端情绪制造对立。比如,利用某些人的仇富情绪,曲解富人的言论,从而将其“骂上热搜”;或者利用人们的焦虑心态,夸大言论制造焦虑。互联网世界极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群体超越个体价值,只问立场不问对错,而某些追逐流量的作品又通过内容演绎进一步强化这种思维,消解了人们的思考能力。

面对“新黄色新闻”大行其道的现状,媒体、个体、受众以及管理者都应该考虑如何积极应对。媒体在转型时代如何面对市场考验,守正创新是唯一选择。守正,才能展现媒体价值;创新,才能在转型过程中找到生存空间。以自媒体为代表的传播个体,必须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行为都需要承担责任,新闻传播必须遵守行业准则和伦理标准,确保新闻报道是准确、可靠和可信的。受众的每次点击、每次有效的停留都被平台看作对某种内容的投票,并就此认定这是公众所需要的,进而反馈给传播者,从而形成一种流量循环。所以,媒介素养并非仅仅是媒介从业者的必备,公众同样需要有相应的媒介素养,以做到明辨是非,正确识别并且自觉抵制“新黄色新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民必须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必须加强监管,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增强管理意识,更新管理手段,提升辨别能力。不仅要加强对传播主体的管理,更要加强对平台的管理,强化平台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共同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摘编自王希忠《警惕“新黄色新闻”消解新闻价值》

1.下列对“新黄色新闻”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黄色新闻”是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现象,它具备传统“黄色新闻”的某些特征,但又有新的发展。
B.“新黄色新闻”追求流量,对新闻的真实性、价值性并不在意,甚至通过夸大、渲染、捏造等手段来吸引观众。
C.文中提到“新黄色新闻”常用的句式如“我们认为……”“大家一定要……”等,说明其内容随意性和不负责任。
D.公众的每次点击和停留都会被看作是对内容的投票,因此只要公众提高媒介素养,就能有效应对“新黄色新闻”的泛滥。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新黄色新闻”的概念,并通过对其主要特征的阐述,揭示其对新闻价值的消解。
B.文章从多角度分析“新黄色新闻”的危害,如制造信息垃圾、制造“信息茧房”、渲染情绪、消解思考等。
C.文章主要采用举例的方法,用大量例子来证明“新黄色新闻”的危害性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D.文章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即媒体、个体、受众以及管理者都应积极应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黄色新闻”中的“黄色”并非色情之意,这提醒我们阅读时必须注意词语的含义。
B.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新黄色新闻”已经取代传统的“黄色新闻”,成为新闻的主流。
C.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注意力经济”已经成为“新黄色新闻”获取流量的主要手段。
D.为抵制“新黄色新闻”,自媒体需要摒弃“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传播观念。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上传者开始解读严肃文学。从鲁迅到沈从文,从路遥到汪曾祺,从莫言到余华,文学大家的作品被一遍遍解读,很多年轻人沉浸其中。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小课堂式的解读拉近了严肃文学与普通人的距离,让严肃文学不再如想象中那么遥远。就这样,一本本严肃文学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复活。文学与生活的链接,并不因历史演进而断。好的文学作品诠释的生活、刻画的人性、描摹的精神图腾,在任何时代都会引发共鸣。数据显示,在某些年轻人活跃的社交平台上,提倡共读和互相打卡鼓励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手段。

而严肃文学的年轻化,也说明历经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和网文零食的投喂后,年轻人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构建。他们渴望用严肃文学中极具情境性的画面,对抗现实中的功利和浮躁。同时,走进严肃文学,与文学中的人物对话,与时代对话,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屏蔽嘈杂、抵抗焦虑、回归自我。比如沈从文的《边城》。既有潇湘烟雨的人间醉梦,也有生活中的淡定从容,这些都可以抚平躁郁的情绪,重抬一份心灵的宁静。

让严肃文学回归年轻人。其中有短视频平台强大社交属性的一份功劳,此外,也离不开影视作品对严肃文学的改编。

借助短视频平台强大的社交属性。一些短视频平台依靠博主的个性化展现,将严肃文学重新演绎,生动解读,再到影视化改编,让迥异于当下生活的文学背景与时代叙事有了切实可感可知的互动与交流,严肃文学的面孔在年轻人心中变得越来越和蔼可亲。

近年来大火的《人世间》《平凡的世界》《觉醒年代》等作品都改编自文学作品。很多年轻人在追完剧后。回归文学阅读本身,在导演编剧叙事和原作者叙事的双重构架下,体悟文学本身的穿透力、感染力,进而构建起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

伟大的文学,兼具思想性和时代性。相较于内容浅显的网络小说,严肃文学的优质内容是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当下的年轻人从原著中思考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状态。于是,作品越是贴近生活,就越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当然,这种贴近并非一味地迎合,因为,人性是相通的,那些有生命张力的人物放在任何时代,都可以引发当下人的共鸣。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严肃文学常常能触碰到人们的痛处、全社会敏感的神经,网络文学,特别是幻想、奇幻类文学,就像是给伤口上裹隔离霜。之所以经典的严肃文学可以穿越时空,抵达当下年轻人的内心,就是因为它们可以给予人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惑和苦恼,也有机遇和挑战。人的成长之路天然是曲折的。比如路遥,他对年轻人遭遇坎坷境遇的同情和激励,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再如鲁迅,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亦如他的思想,成为年轻人面对困境时的精神支柱。即便一个世纪过去了,他笔下的孔乙己、狂人、阿Q、假洋鬼子在当下依旧能找到原型,这不得不让人心服口服。

阅读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这说明,青年越来越重视内心精神世界的构建,期待更有营养更有力量的文学作品的滋养,继而在更高纬度和更深层次的体验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含义。当然,当下扁平单一的网络流行语,让年轻人集体陷入语言表达匮乏的困境,他们希望从严肃文学中找寻更多元的表达。比如鲁迅的犀利、沈从文的诗意、汪曾祺的气韵、路遥的平实、老舍的通俗等。

(摘编自《严肃文学,用阅历与青春握手》)

材料二:

严肃文学俗称雅文学。它起源于近代的哲学思潮。一般是指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认知的文学。严肃文学讲求作品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在题材方面,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近几年影视剧可谓是格外青睐严肃文学。

首先,在现实主义作品复归的当下,严肃文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现实性契合了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相较于反映思想浅显的网络小说,《人世闻》歌颂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刻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理所当然为主流价值观所倡导支持。

其次,严肃文学影视化的复归反映了现在年轻观众对高质量影视作品的需求。虽然严肃性时代剧很难吸引大部分的年轻观众。但是像《觉醒年代》和《山海情》都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不仅电视剧的创作基于大量历史,十分契合时代背景,而且电视剧本身的剧情内容也极具艺术性,十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即使有以上诸多有利因素的加持,面对雄霸天下已久的网络文学,严肃文学有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可否认,严肃文学影视化曾经有一段黄金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影视迎来严肃文学改编热。四大名著先后进行了改编,至今都是国产剧难以超越的经典。如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即使这样,严肃文学影视化还是没有逃过网络文学影视化的冲击。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网络文学以其通俗化”“娱乐化的优势,又略胜严肃文学一筹。

打铁还需自身硬,严肃文学改编本身难度大也是严肃文学影视化支撑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为要兼顾改编后的文学性和市场性。一部好的严肃文学影视作品从筹备,开拍,再到播出,通常要经历多年时间。王蒙在写作《这边风景》时,不愿意安排太多的戏剧化的情节,更多是抒情思考的文字描述,这给这部小说影视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更好地还原原著的精华,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使之具有时代吸引力,这也给编剧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摘编自《看腻了网文,严肃文学成年轻人新宠?》)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上传者开始借助短视频平台解读严肃文学,这拉近了严肃文学与普通人的距离,让严肃文学在年轻人中“复活”了。
B.在经历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和网文零食的投喂后,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构建,他们希望用严肃文学来重拾心灵的宁静。
C.伟大的文学,往往兼具思想性和时代性,严肃文学理应讲求作品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不必顾及读者的需求。
D.严肃文学起源于近代的哲学思潮,在现实主义作品复归的当下,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现实性契合了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视剧《人世间》在导演编剧叙事和原作者叙事的双重构架下,让年轻人对迥异于当下生活的文学背景与时代叙事有了切实可感的互动与交流。
B.阅读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表明他们希望在更高纬度和更深层次的体验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含义。
C.严肃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极具挑战性,它不仅需要考虑文学性,也要兼顾市场性,还要考虑当下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之具有时代吸引力。
D.材料二中加点处“雄霸天下”之所以加上引号,是为了表达作着对网络文学侵占严肃文学空间的不满态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著名主持人杨澜的话阐明了经典的严肃文学可以穿越时空,抵达当下年轻人内心的原因。
B.材料二将严肃文学影视化与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现状进行对比,意在批评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功利和浮躁。
C.材料二以王蒙的《这边风景》为例,论证了严肃文学改编本身难度大是严肃文学影视化支撑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D.材料一侧重于分析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的原因,材料二侧重于分析影视剧青睐严肃文学的原因。
4.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严肃文学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的一项是(     
A.电影《长津湖》改编自兰晓龙的《冬与狮》,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展现了志愿军战士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
B.电视剧《围城》改编自钱钟书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凭其深邃的哲理思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C.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好莱坞搬上了荧屏,电影主要演绎了娜塔莎和安德烈、彼埃尔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
D.小说《简·爱》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电影《简·爱》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里面对女性地位和思想价值的表达,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5.影视作品对严肃文学的改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对此,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7日内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语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而言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所以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今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从古希腊神庙到巴洛克教堂,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蔚为壮观;相比之下,从先秦到明清,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因此,自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存在于纸(文献)上,或干脆说实物等同于零,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中国学者的呼应,继而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洪流。迄今为止,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加工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大规模使用?梁思成曾经给出了一个大致不错的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中国人为什么“不着意于原物长存”,这依然是个问题。要接近最终答案,还需要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②首先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存在着适合作建筑材料的优良石材,其中最主要的是大理石。大理石原指产于云南大理的白底黑纹的石灰岩,剖面类似水墨山水画,古代常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泛指一切有花纹的石灰岩,连西方建筑和雕塑常用的白色石灰石也被称作大理石。大理石质感柔美,格调高雅,花色繁多,是建筑、装饰的理想材料,也是雕刻艺术的传统材料。我国大理石矿产资源品种众多,总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初步查明国产大理石品种近400个,其中按花色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纯白的有北京房山汉白玉、安徽怀宁白大理石、云南苍山白大理石等,纯黑的有广西桂林桂林黑、河南安阳墨豫黑、山东苍山墨玉、湖南邵阳黑大理石等,红色的有安徽灵璧红皖螺、四川南江南江红、河北涞水涞水红和阜平阜平红等,绿色的有辽宁丹东丹东绿、山东莱阳莱阳绿和安徽怀宁碧波等,彩色的则有云南的春花、秋花、水墨花以及浙江衢州的雪夜梅花等等。

③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可轻易取得。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秦代修建阿房宫,木材就是从四川运到陕西的。随着木材的不断砍伐,优良的大木也日渐稀少,后世华北主要地区很难找到可用之材,以至于要从长江流域搬运大量木材到北方。可见,古代建筑营造并非严格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木材的使用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大木建造房子。

④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较为淡薄,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观念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的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要容易加工得多,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时更少。既然如此,花费大力气去建造石头房屋就没有多大必要。《礼记·檀弓上》记载,宋国司马桓魋命人为自己制造石棺,加工三年尚未完成,这充分说明石材加工之不易。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和咒骂,说他这样奢侈浪费,还不如死了快点腐烂为好。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大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接受。但在西方古代社会,建筑既然服务于“神”,自当与神一样永恒,因此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无法满足西方人对建筑永恒纪念性的追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才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⑤中国传统哲学也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真正永恒的只有变化。这种“常变”和“循环”的观念,使得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成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并非严重的问题。建筑服务的主体是人,而人处在不断的繁衍更替之中。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对建筑有不同的需求,建筑也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恒不变。建筑物破旧了,后代自会修缮,倒塌了,后代自会重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推陈出新的自然过程。我们实在不必考虑过于久远的未来,能更好、更便利地满足当时人的需求更为重要。一条常见的禅宗偈语,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固有的中国观念:“佛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人生短暂,只有死亡才是永恒的。所以,陵墓建筑在功能上提出了耐久的需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这里便成了中国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之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是十分理性的。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很多学者无视古代文献中有关建筑的精彩论述,以致认可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看法。
B.作者引用杜牧《阿房宫赋》中“蜀山兀,阿房出”的语句,是为了证明古代建筑营造并不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
C.虽然在耐久性方面木材远不及石材,但中国传统建筑依然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这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念有关。
D.中国传统哲学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这最终会对古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2.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大地上虽然少见“伟大的建筑”,但绝不能忽略古代深藏于内的建筑思想。
B.古人对木材的执着,并非对石头硬度无可奈何,而是出于独到的自然观念。
C.两汉时期很少有石砌建筑,实在是因为石头过于厚重,难以产生飘逸之感。
D.《墨子·辞过篇》中写道:“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
3.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李沆担任宰相时,有人说厅堂太窄,李沆认为,居第要转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的厅堂确实狭窄了些,但作为太祝、奉礼(常由功臣子孙担任的两个小官)的厅堂已经很宽了。请结合本文,简要评析上述历史故事中李沆对于建筑的看法蕴含着哪些观念。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对诗歌艺术的把握,不重细密的分析,而重总体的品鉴。把握的方式是直观的、印象的、顿悟的。例如郊寒岛瘦中,何谓?何谓?说这话的苏东坡本人也未必能作出精确的回答。他只是把自己对孟郊、贾岛这两位诗人的总体感受说了出来,其中的意味要靠读者自己去体会。

那么诗歌的艺术分析依据什么呢?我想首先就是诗歌语言。当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各种文学体裁都离不开语言。但小说、戏曲还有故事和人物,诗歌(抒情诗)连故事、人物也没有,它唯一给予读者的就是语言。所以诗歌的艺术分析第一步就是语言分析。如果从语言学角度给诗歌一个定义,不妨说诗歌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和一般书面语言,成为了特异的语言形式。诗歌另有一套属于诗歌王国的语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音方面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各种变形都打破了人们所习惯的语言常规,取得新、巧、奇、警的效果;增加了语言的容量和弹性,取得多义的效果;强化了语言的启示性,取得写意传神的效果。【甲】

词语是构建诗句的材料,也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由语言分析深入一步就是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分析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得意忘言是诗歌鉴赏的法门。中国诗歌艺术的奥妙,从意象上可以寻到不少。其一是词语的精炼与意象的密集。中国诗歌一首诗里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相当丰富,因而诗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乙】统观中国诗歌,自然界的意象占据显著地位,而且其意蕴不断丰富。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过程。中国诗歌艺术的另一个奥妙在于意象组合的灵活性。在这方面,汉语语法的特点给诗人以极大的方便。汉语句子的组织常常靠意合而不靠形合,中国诗歌充分利用了这个特点,连词、介词往往省略。词和词,句和句,几乎不需要任何中介而直接组合在一起。这不仅增加了意象的密度,而且增强了多义的效果,使诗更含蓄,更有跳跃性,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多想像补充进行再创造的余地。

由语言和意象的研究再进一步就是意境和风格的研究。词语的组合构成诗篇,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揭示意境的形成,既可看到诗人的构思过程,又可窥察读者的鉴赏心理。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风格也有密切的关系,诗中经常出现某一种意境,就会形成与之相应的某一种风格。诗歌艺术研究的最高层次就是风格研究。对诗人风格的描述,只能是一种近似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很自然的。

诗歌的艺术理论、艺术分析、艺术鉴赏,单从诗歌本身入手,就诗论诗,难以得其三昧。诗歌艺术和哲学、宗教、绘画、音乐有密切关系。诗的思维离哲学思维是很远的,但又是很近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既深入到言、意、象、境和风格的范畴,又旁涉哲学、宗教、绘画、音乐等领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遂能充分展示中国诗歌艺术的完美与晶莹。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

材料二

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想像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丙】

当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像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这一首诗只有20个字: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显现。这是想像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由于不直说,因而增加了欣赏者的困难。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天女散花般想像的自由。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也是欣赏诗歌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或者叫做训练。【丁】要善于寻找并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欣赏活动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掌握上。

(节选自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讨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阐释了如何依据其特点欣赏中国古代诗歌。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如何欣赏诗歌,材料一认为分析语言最重要,材料二认为想像最重要。
C.材料一认为欣赏中国古代诗歌,不需要细密分析,而应注重直观的感受,靠的是欣赏者的悟性。
D.材料二认为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读者读诗时的想像活动。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屈原诗中的“木叶”到杜甫诗中的“落木”可以看到古诗中自然景物意象内涵的传承与丰富。
B.诗歌语言含蓄,内容跳跃,有不少的留白,因此读者欣赏诗歌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C.风格是古代诗人最高追求,读者对某一诗人诗歌的总体感受不同,对其风格描述也就不同。
D.要真正领悟诗中“三昧”,读者不仅需要丰富诗歌鉴赏知识,还需要提高哲学等领域的修养。
3.下列诗句不能印证材料一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4.下面一段文字,在原文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处是(     )或者

当读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当然知道,它的意思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意。

A.甲B.乙C.丙D.丁
5.请你以下面两句诗为例,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向同学们分享你对中国古代诗歌语言艺术特点的认识。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120字。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兴技术一般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点,非专业人士往往难以对技术应用后果作出准确判断。因此,在应用初始阶段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和法治缺失。如果科技工作者缺乏应有的科技伦理操守,就容易被资本力量、商业行为所裹挟。比如,一些网上商家滥用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差异定价的大数据杀熟,使市场伦理、商业伦理受到冲击。再如,滥用信息传播中的算法推荐,基于用户的行为数据判定其喜好,投其所好推送特定种类信息,制造信息茧房效应。又如,基于人工智能的“AI换脸”“深度伪造等技术应用,可能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和金融安全。诸如此类的新兴技术滥用,突破了伦理边界、道德底线,甚至游走在违法犯罪的边缘。加强科技伦理治理,需要将价值权衡与伦理考量纳入科技活动全过程,进一步明晰科技创新活动的伦理边界,引导科技工作者增强伦理意识、提升自律能力、坚守道德底线,警惕和防范技术滥用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

(取材于杨明《守好科技伦理底线》)

材料二:

公众对规范智慧城市中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看法(%)

(取材于《智慧城市中的刷脸应用:公众的认知与评价》)

材料三:   

从本质上来说,人工智能伦理问题虽然是因技术而产生的,但是它却无法仅仅依靠技术来解决,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必须受到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可行的方案是建立人工智能伦理审查委员会以对人工智能伦理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监管。伦理源于情感,比如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就是基于情感的伦理意识,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虽然有了较多的理性反思,但或多或少地与情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人工智能的道德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更多的是一个情感过程而非技术过程,因而很难程序化,这就使得人类对于人工智能伦理的监管更为困难。人工智能伦理的关键是将人工智能这种技术物提升到人所处的道德地征,从而使人工智能成为受到伦理规范约束的道德能动者。

(取材于李传军《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伦理问题探究》)

材料四:   

人工智能原则也应包含非对抗与非失控的理念。非对抗意味着不应将人工智能视作人类社会的对抗性存在,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构成性要素,我们必须持更为开放的态度去面对人工智能。非失控意味着不应放弃对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应以智能的方式去规范加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如果以上述理念为前提,也就是说,在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况下,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在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中就变得极为重要。此处的在国家治理层面即指向善治,而当人工智能的发展从国家范围扩展到全球范围,善治就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上拥有了更贴近现实的内涵。

(取材于《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与科学应对》)

1.下列关于科技伦理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处于科技活动的初始阶段,所以新兴技术研发时可以暂时不考虑科技伦理。
B.对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看法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监管、引领的期盼。
C.本质上说,人工智能的道德学习不是技术过程,而是情感过程,所以难以监管。
D.人工智能作为社会的构成性要素,已经推动科技向善落实在国家“善治”上了。
2.下列对四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现实生活新兴技术被滥用的现象中,提出了“科技伦理治理”的问题。
B.材料二从完善法律、健全监管渠道等角度来设计调查选项,以征求公众的意见。
C.材料三给出监管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方案,并从伦理起源的角度进行因果论证。
D.材料四立足人工智能原则,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决于科技向善理念的普及。
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新兴技术产生的伦理问题已被人们认识到的时候,着手解决它就变得十分困难了,所以要尽早加强“科技向善”宣传。
B.完善人脸信息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对人脸识别行业的全方位监管,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满意程度。
C.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的伦理边界,引导科技工作者守住伦理底线,人工智能就能成为受伦理约束的道德能动者。
D.始终心系人民福祉,才能有效避免技术滥用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保障科技创新行稳致远。
7日内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