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真题
1 .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徜徉于中华大地,你自然会联想到许多美妙诗文。东至齐鲁,你再次诵习孔子的教诲:“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西至巴蜀,你会用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壮志未酬的惋惜。南至湘江,你不禁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绘江水澄澈、群舟竞驰的景象。北至秦地,“__________,檐牙高啄”的阿房宫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真题
2 .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可以达到高度审美化的境界。《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便是生动的例子。

(4)苏洵在《六国论》中将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弊在赂秦”,进而阐释说:“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04更新 | 25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真题
3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荀子是战国后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倡导古文运动的韩愈,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B.《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故都的秋》是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散文。
C.古时称女子二十岁为“及笄之年”;明清时期的“翰林”多为编修国史的文职官员。
D.“孝廉”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斋戒”指祭祀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2022-09-12更新 | 4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真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真题
4 .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限选三句)
许多诗人喜欢借古抒怀。李白在《行路难》中借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以“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表明心迹;杜牧在《泊秦淮》中慨叹“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影射当时社会;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对比自己的人生;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廉颇老矣,____”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吟咏的“子在川上曰:___”饱含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2022-09-10更新 | 4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真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真题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他痴迷绘画艺术,经过长期锤练,他的绘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B.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以振撼人心的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C.当代青年要实学实干,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D.每个人都应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励行节约,坚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022-09-10更新 | 4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真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诗歌之妙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李商隐就善于表现含蓄蕴藉之美,如《锦瑟》中间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____。”
(2)姜夔在《扬州慢》中描写了兵乱后扬州的沧桑变化:“__________________。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因此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强加给其他国家与民族,正如《论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遇到不懂的领域,应该虚心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正如《师说》所谓:“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sǎ)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juàn)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B.作为联动不同地市、(fú)射全省的大形文化活动,宋韵文化节将逐步成为讲好浙江故事、展现浙江精神的重要窗口,成为解读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zài)体。
C.有些微短剧利用了(mó)式化的内容结构,在人们的日程中(páo)制出“空闲时间被我利用”的错觉,给用户营造了添加“工业糖精”的饕餮幻境,压缩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D.水中的精灵使出浑身(xiè)数与捕鱼人捉谜藏——鱼儿转身逃之夭夭,虾儿躲开(qiǎo)无声息,螃蟹诡谲钻进石缝,黄鳝狡猾来去无踪……但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真题
8 .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古代贬谪之地往往环境艰苦,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这样描述谪居浔阳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古代诗人多有对“乐”的独到体会。欧阳修贬滁州,于山林间感慨“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初道士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其名、字、号都出自《庄子·逍遥游》。其名与号出自“__________________”,其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__”。
(4)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2021-09-04更新 | 40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11更新 | 869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湖北 湖南 河北 广东 福建)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真题
10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陈述自己的感悟: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达到,“________________”;而尽了自己的努力仍未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3)《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经典句子。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________________”。
2021-06-08更新 | 355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I卷-山东卷-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