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2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423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海洋环境。

要实现海洋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各国必须摒弃传统的大国争霸思路,充分照顾彼此的安全关切和合理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海盗、人口走私、贩毒等海上犯罪行为,在涉及海洋权益争端时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短期内无法协商的问题可以考虑搁置争议。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愿景意味着,我们要坚持开放的自由贸易体系,同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发挥海洋作为国际贸易大通道的积极作用,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各国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各国都希望开发利用更多的海洋资源。如何才能在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又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发展的四个转变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这为海洋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

具体到全球、地区和双边层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应该着眼于不同的路径,这样才更具有可行性。

在全球层面,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主要着眼于涉海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各国应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稳定有效的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体系。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矛盾。发达国家过于强调公海自由原则,希望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开发更多的公海资源。发展中国家更多强调公海作为人类共同财产的原则。如果公海被确定为人类共同财产,那么它就不得被占有,所有国家共同参加公海管理,积极分享公海开发中获取的利益,并保障公海只用于和平目的。人类共同财产原则更有利于保护公海环境和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对于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愿景来说更为可行。总的来说,全球层面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应着眼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合作制度体系。

在地区和双边层面,由于相关成员在海洋利益方面拥有更多的交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如果某个地区内或者两国间存在海洋权益争端,应该致力于让局势降温,避免引发军事冲突,为海上贸易和人员往来提供安全的环境。地区大国和地区性的安全架构应该在这一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其二,建立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充分发挥海洋作为运输大动脉的作用,提升两国间或者地区内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水平。其三,对两国或者本地区的海洋环境保护开展联合行动,保护海洋资源、打击海上违法犯罪以及联合进行海上搜救等。

(摘编自宋伟《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的海洋文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国之间可能存在或大或小的海洋权益争端,但这不应妨碍争议各方携手参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B.如何在保障人类更好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需要应对的挑战。
C.在全球层面,既有的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体系不够完备,效率不高,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合作制度体系。
D.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有利于发挥海运优势,促进经济交流,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着眼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主要论述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目标和愿景。
B.文章用了较大篇幅讨论海洋的发展和生态环保问题,凸显了这些问题的优先性。
C.第四段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主张,以证明公海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D.文章围绕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开,分析问题时注意区分不同的角度和层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大国争霸思路更多关注本国利益,容易引发海洋地缘纷争,威胁海洋安全。
B.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应当从地区和双边逐步推广至全球,这样才更有可行性。
C.人类共同财产的原则并不反对公海资源开发,也不谋求任何国家权益的优先性。
D.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地区大国和地区性的安全架构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偷梁换柱”多指以假代真,用欺骗的手段改变事物的性质,然而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梁是截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的木料,且木料的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尺寸。梁为水平放置,两端的底部有支撑构件。梁主要用于承担建筑上部构件及屋顶的全部重量,并把这些重量向下传给支撑构件。柱为梁的支撑构件。柱子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直径。柱子为竖向放置,主要用于承担上部梁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递给下部的梁或直接传至地面。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形成稳固的大木结构体系。位于屋架内的若干梁在竖向被层层往上“抬”,上下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底部的梁由立于地面的立柱支撑。梁、柱均为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核心受力、传力构件,缺一不可。

对于古建筑而言,立于地面的立柱,或因长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重量而产生开裂残损,或因柱底部位长期受到地面潮气影响而出现糟朽残损,这导致木柱强度下降,无法正常支撑梁。此时可采用“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偷梁换柱”实际就是“托梁换柱”。其基本做法为:首先将“假柱”(即临时的竖向支撑构件)安装在梁底部、原柱(原有立柱)旁边;再抽去原柱,使梁传来的重量暂时由“假柱”承担;然后安装新柱,新柱的材料、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原有立柱相同;最后将“假柱”移去。

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梁的角度而言,它是水平受力构件,并把外力向下传给立柱。梁只有保持水平稳定状态,才能保证整个大木结构的稳定。在加固古建筑的过程中,梁始终受到支托,因而能一直保持水平稳定状态。其二,从柱的角度而言,它是竖向支撑构件,并最终把上部构件的重量传给地基。只有立柱具有充足的承载力,且与梁有可靠连接时,才能有效承担梁传来的作用力。加固过程中,技术人员虽然将原柱抽去,但是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让“假柱”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因而换柱过程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基本无影响。换柱完成后,新柱与原柱有着同样的材料、尺寸,且与梁有着相同的可靠连接方式,它完全能够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其三,从梁、柱整体结构角度而言,“偷梁换柱”方法对整体结构干扰小,且能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新柱不仅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与梁仍有可靠连接;“假柱”仅用于加固过程的临时支撑,且在原柱撤去后新柱安装前,能够与梁临时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在“偷梁换柱”过程中,梁、柱结构整体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剖面示意图

(摘编自周乾《故宫建筑细探》)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偷梁换柱”这一成语在现今的使用中多含有贬义的色彩,但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它是指一种修缮加固的科学方法,完全没有贬义。
B.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剖面示意图展示了几种不同位置、不同尺寸的柱,这些柱子中,立于地面的立柱比较容易发生糟朽残损的情况。
C.结合图文可以发现,屋顶的重量由上层柱承担,然后传给梁,再由梁传递给其下的短柱,依次向下传递,最终由底部的立柱传至地面。
D.“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包括托梁、抽柱、换柱等步骤,在每一个步骤中梁一直会得到很好的支撑,从而始终能够保持水平稳定状态。
2.请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

工程实例:故宫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清两代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行。2004年,技术人员在对太和殿进行勘查时,发现有一根立柱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出现了严重糟朽,于是采取了“偷梁换柱”的方法对该立柱进行加固。具体过程如下:先使用“假柱”托住原柱上部的梁。“假柱”为完好的木料,被安装在_________附近,用于临时支撑梁。再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以便用_________代替。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与新柱搭接。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最后再把_________拆除,即完成了原有立柱的加固。

3.清代的古籍中有另一种“偷梁换柱”的记载:当某根立柱损坏需要更换时,为节省工料,工匠只是在原柱旁边设一根新柱,再撤去原柱。为什么第5题“工程实例”中,太和殿修缮没有采用这种更简便的加固方式呢?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2.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3.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4.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撒,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2.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3.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4.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下面小题。

霜降夜

周蓬桦

白露过后,乌乡的风里就已平添了寒意。早晨醒来,阳光刺眼,推开栅门,发现脚下的草叶上布满晶莹的霜,薄簿的一层,把路边的花打蔫,桦树的枝条似乎萧条了些许,树木上的一只只眼睛长出了睫毛,无意间仰头,但见几粒寒星正在向山顶以南的方向悄悄隐逝。镇上某一户人家屋顶上的烟囱,已经开始忙活,突突地冒青烟,烟柱是笔直的,上升到一米多高后遇到了风,才变得凌乱,像一块被抽断的丝绸。

有人说,乌乡的风里,流动着一股特别的味道,也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会知道。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难忘,在鼻间萦绕,以至于割舍不下,成了人们再来乌乡的理由。

我提着满满一大铁桶草木灰,把它们倾倒在大路边潮湿的水洼里——这是房东阿姨安排给我的任务。昨天晚上,我约了几个养桑蚕与种植薰衣草的农户,到院子里攀谈,大家吃着草原黄膘烤牛肉,品尝着新摘的巨峰葡萄,黑色的冻梨,喝着自酿的桑葚酒,交谈内容涉猎宽泛,没有明确的主题。基本围绕农事收成,动物保护和挖掘过冬的地窖打转。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讲述过往亲身经历的事件。兴许口吻轻描淡写,但对我十分有用。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我急忙拿出记事本,在马灯的光线下一一做了记录。牛圈在屋后,小牛犊不时制造一点骚动,从那里飘来丝丝淡淡的尿臊气,但这并没影响大家浓厚的谈兴。叶子稀疏的板栗树梢上,始终挑着一弯残月。

聊到10点多钟时,霜降开始了,夜幕陡然拉向纵深,只听得周围的芦苇秆在瑟瑟作响,白桦树枝在轻轻蠕动,我身上很快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这时,善良的房东阿姨送来了羊毛毯和羊毛披肩,以抵抗霜降带来的微妙变化。

天要落露了,大伙儿小心着凉。她说。

阿姨端来一小筐被冰冻过的无花果,果子个头大,已经在冰柜里冻成了一个个小冰球,阿姨从厨房提来了铁皮桶,点燃了软草和木柴。很快就将冻浆果烤软了,冰渣子化成了水,杂糅着果实的汁液。取一个放在嘴里,觉得冻过后的无花果有一股山柿饼的味道。少顷,桌上又摆满了甜点美食——大列巴面包、哈尔滨红肠、咖啡、奶茶、干果仁,还有烤得香喷喷的草原红糖焙子,吃得大家直打饱嗝。

这是一个特别的霜降夜,让人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从这个夜晚起始,我正式走进乌乡人的生活,自此与之呼吸同一种空气,吃一锅同样的黑米乌饭,喝新碾的大碴子粥,我并不觉得我与乌乡的人和动物有什么不同。我们是对等的。他们在日子艰辛面前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目标的追寻姿态,都让我感同身受,嘘唏或喜悦。如果可能,我愿意做乌乡山野中的一株树或一片霜冻的叶子。

我还记下了燃烧时呲呲作响的松油灯,灯下的笑脸,火光中明亮的瞳仁,以及整整一个晚上都在谈论的接地气的话题——如何与枯草丛中的野物们一道,度过暴风雪即将来临的严冬,需要粮食、木柴、胡萝卜和大白菜,需要棉衣棉被,需要一个大火炉。哟,对我这样长年奔波的外乡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

早晨的光线重叠移动,越升越高,把山脉的阴影投射到地面上。我手扶栅栏,将空空的铁皮桶放回到了板栗树下,却见房东阿姨的小儿子背了行囊,走下台阶,似乎要离乡远行。阿姨从灶间走出来,腰间系着粗布白围裙。她搓着手,一边抬手拭泪,脸上难掩担忧和凄惶的表情。

她的小儿子目光淡定,飞快地走出院落,又回过头来朝我们挥手笑笑,然后大步踩过路边的草木灰,在阳光下缩小成一个移动的墨点,在远山的背景下渐渐消失。返回屋内,我以树墩做书案,在稿纸上飞快地记下一句话:霜降后,一些植物枯萎,一些事物到来,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乌乡的清晨,作者感受着风与光,视线从脚下草、身边树,推展至天际寒星,再收回到农家炊烟,心情和笔触都从容舒缓。
B.霜降夜攀谈中,作者感觉到“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既实写外在景致的变动,又虚写心中灵感的滋生。
C.霜降夜的柴草烤软了冻果,次晨草木灰被倾倒在路边水洼,一个年轻人踩过草木灰离家远行,这些点滴细节都带有乌乡生活的温度。
D.本文不仅记录了作者本人在乌乡小住的感受,还提及不少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农事收成、动物保护等,侧面反映了乡村的发展。
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3.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土星5号火箭升空了!

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火箭在他们身下持续上升,各级火箭按照预定程序点火,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周后,宇航员检查了火箭和飞船状况。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对接成功。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

终于抵达月球上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号离开,向着月球越飞越近。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

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此时此刻,他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镇定,平稳驾驶,继续飞行。

看到了,就在不远处,那里平整而干净!鹰号慢慢减速、缓缓下降。登月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直到平稳落地!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地球,人们鸦雀无声、屏息聆听。

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太空传来,那是阿姆斯特朗从月球发出的声音: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他异常平静,地球上的人们却爆发出欢呼的声音。随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沿着舷梯爬下登月舱。

陌生、寂静、壮丽的月球从此有了生命。

(摘编自布莱恩·弗洛卡《登月》,袁玮译)

材料二:

今年6月,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举行会议,中国科学家介绍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表示将于2018年底前将中继卫星发射至月球背面上空一个引力稳定的位置,即地-月L2点,这颗中继卫星将执行为期三年的任务。新华社的报道没有透露嫦娥四号发射的具体时间,只是说将在2020年之前发射。自1976年苏联的月球24抵达月球之后,中国的嫦娥三号首次于2013年在月球实现软着陆。它搭载的玉兔一号月球车共有6个轮子,在任务结束前共行驶了约114米。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玉兔一号的探地雷达探测到其着陆点下方有9个明显不同的地下层,表明该地区有着复杂的地质史,这与阿波罗号宇航员探索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根据今年6月在联合国会议上发布的信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要工程目标包括进行月球背面着陆和深空数据中继。中国方面已邀请国际社会围绕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建立合作关系。

(摘译自斯蒂芬·克拉克《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登上月球背面》,2015922日,英国当今天文学网)

材料三:

从古至今,人类举头望月,传颂动人神话,谱写优美诗篇,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亿万年来,月亮的图案从未变化。月球绕地球一圈的公转周期完全等于月球自转周期,所以人们只能看到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我们把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称为月背201911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里,科技人员见证了嫦娥四号玉兔二号顺利完成两器互拍,这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实施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探测的国家。人类开启了探索月球背面的新纪元!

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科学探险。月背探测是中国航天的首个世界第一,它具有巨大的科学和工程意义,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玉兔二号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勇气和智慧,像一位孤胆英雄,面对未知的风险与挑战,勇敢进发,努力探索。得益于驾驶员团队的悉心照料与陪伴,玉兔二号已经创造了人类月面巡视器生存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玉兔二号探测到了冯·卡门撞击坑的地下结构以及月球背面的最低温度等,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本书完稿之际,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飞离地球,中国航天人的目光又随之投向深空。我由衷期盼这本书能引领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滋润心中科学的幼苗,点燃胸中追梦的火焰,更希望年轻人能够沿着这一代航天人的足迹,不惧孤寂,保持好奇,去探索火星,去探索木星,不断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

(摘编自吴伟仁《<月背征途>推荐序》)

1.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横线语句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A.⑥②④①⑤③B.②④①⑥③⑤C.⑥④①②⑤③D.②⑥①④③⑤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星5号“体型”庞大,因为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不过在飞行途中它会不断地分离,以减轻自重。
B.鹰号的着陆过程并不顺利,飞船飞过了预定着陆区,前方情况不明,但是两位宇航员镇定、冷静地解决了突发问题。
C.2013年,“嫦娥三号”搭载“玉兔一号”在月球安全着陆,这为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玉兔二号”在月球的生存时间已经超过了“玉兔一号”,它探测到了全新的科学数据,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期待着”“此时此刻……人们鸦雀无声”等语句,烘托了登月舱即将着陆时的紧张气氛。
B.材料二引用我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将“玉兔一号”和“阿波罗号”的探测结果进行比对,然后对后者提出质疑。
C.材料三使用“世界上首个”“首个世界第一”等词语,表明“嫦娥四号”探测器取得不凡成就,也表现了驾驶员团队获得成功后激动的心情。
D.从材料一的成功登陆月面,到材料二“探测到……不同的地下层”,再到材料三的月背征途,可以看出人类在不断地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
4.《<月背征途>推荐序》对读者了解这本书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
5.“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节选)

孙甘露

叶桃离开上海去了南京。那时候陈千里还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父亲叶启年做的事情,自己却又加入进去。后来他才知道,叶桃去的地方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在叶启年的安排下,她成了机要室干事。

当时他反复问过自己:难道在上海,兆丰花园、夕阳、早春的湖水、水面上一对天鹅,这些都是他在做梦?难道他们手握着手、心怦怦跳时说的话,都只是分别前一时的冲动?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

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他完全沉浸在话题中,可说着说着,她忽然站起身,急匆匆奔出了家门。他心里总是隐隐觉得,别处某个地方,必定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

他在石婆婆巷租了一间小屋。白天他给书局做翻译,等着叶桃下班。有时她给他打电话(巷口烟纸店有一台公用电话),让他去她上班的地方,她也会支使他做一点事情,到哪家铺子买一包点心,或者去裁缝店取几件衣服。

只要叶启年不在南京,瞻园对叶桃来说就是一个十分自由自在的地方。那是个大园子,据说从前是座王府,门前有影壁,园里有假山。机要室在园子最北面,过了假山就能看见那排平房。他到了那里,让门房打个电话,叶桃就会出来接他,有时候也会让门房送他,到后来门房索性让他自己进去。在记忆里,那几个月过得特别安宁,叶桃也特别快乐。她好像找到了真正有意思的工作。

他们去梅花山,正是早春二月,虬枝上开满梅花,山坡上像笼罩了粉色云雾。他们心心相印,觉得整个世界退却到远处,眼前只剩下梅树、蓝天和那张脸庞。他们满心喜悦,一起背诵着涅克拉索夫: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但是世界仍旧在这里,叶桃置身其中的环境十分危险,瞻园里有许多阴鸷的壮汉、狼狗、枪支、不许人碰的文件和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从园北假山后面偶尔会传出一两声惨叫。后来在栖霞山上,叶桃告诉他,那里是党务调查科,是叶启年参与搭建、充斥着阴谋和杀戮的世界。

直到最后那个月,他才知道她究竟在做什么工作,虽然他早些时候就猜到了一些。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她真正在做的是一些秘密工作,这些工作对她意义重大。而他心里很明白,她所做的那些事情,很可能是去破坏她父亲的工作。但在让他知道真相前,她就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了解了一个人应该投身于什么样的事业,才会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幸亏她在瞻园上班,有办法不让这些信落到邮电检查人员手中。她还托人给他捎书和杂志:《共产党宣言》《远方来信》《布尔什维克》,还有她喜欢的涅克拉索夫诗集。

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给石婆婆巷烟纸店打了个电话。那些日子他很少见到叶桃,她好像整天都非常忙碌,就算见到他也很沉默,问多了,她会忽然发火。在电话里叶桃让他去瞻园,去之前先到秦淮河边的城南茶食铺,帮她买一包闽南橘红糕。叶桃一直喜欢吃零食,在上海时他就常帮她跑腿,到了南京,她的很多旧习惯都消失了,但喜欢吃零食这一样依然如故。除了这家的橘红糕和酥糖,她还喜欢一个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总是在瞻园门口那一带叫卖。

他买了橘红糕,却在瞻园门口被人拦住了。几个月来,南前北后两道门,几班门房都认识他了,见他进门,连忙打电话到机要室找叶干事。叶桃告诉门房,今天她不能离开保密区域,叫门房登记一下,让陈千里自己进去。

陈千里在机要室那一排平房里见到了叶桃。她吃了一粒橘红糕,说,今天这个橘红糕怎么那么干?这放了多久呀?生气地扔到一边,冷冷地半天不理他,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过了一阵,叶桃又叫他:帮我到门口买碗桂花糖芋苗。

刚刚进来时陈千里并没有看见瞻园门口有挑担叫卖的小贩。但他没说什么,每次叶桃让他到门口买桂花糖芋苗,那个小贩总会出现在那里。

如果没看见,你就往前跑到马府街,他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

他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出了瞻园,果然看见担子在那里。小贩揭开盖子搁在一边,从大锅里舀了几勺红艳艳、香喷喷的芋羹,装进提筒,往里撒了点桂花末子,又拿起抹布擦了擦盖子,盖上,收钱。陈千里把糖芋苗拿进机要室,叶桃喝了一口,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叶启年在广州破获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逮捕了广东的负责人欧阳民。由于情报送出及时,与欧阳民有联系的上级党组织全都撤离了。

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牺牲前,她告诉陈千里自己是共产党员,从前没有告诉他,是因为她受党组织派遣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必须保守秘密,但现在她可以说了。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让年轻的陈千里琢磨不透。
B.叶桃喜欢城南茶食铺的橘红糕和酥糖,以及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表明她很适应南京休闲的日常生活。
C.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把陈千里买的橘红糕扔到一边,半天不理他,反映出她斗争经验不足,关键时刻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D.“现在她可以说了”而“从前没有告诉他”,表明叶桃与恋人相处时也严格遵守地下工作的保密纪律。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叶桃和陈千里在梅花山背诵诗句,既表现出两人的精神风采,也点出时代氛围。
B.选择壮汉、狼狗、枪支、秘密文件、警示牌、惨叫等来写瞻园,凸显其阴森残酷。
C.描写机要室另两个女人微笑以及门房笑的细节,用以反衬一种紧张诡异的气氛。
D.文本记叙叶桃和陈千里在上海与南京的经历,将个人爱情与革命斗争交融在一起。
3.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
4.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8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5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偷梁换柱”多指以假代真,用欺骗的手段改变事物的性质,然而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梁是截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的木料,且木料的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尺寸。梁为水平放置,两端的底部有支撑构件。梁主要用于承担建筑上部构件及屋顶的全部重量,并把这些重量向下传给支撑构件。柱为梁的支撑构件。柱子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直径。柱子为竖向放置,主要用于承担上部梁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递给下部的梁或直接传至地面。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形成稳固的大木结构体系。位于屋架内的若干梁在竖向被层层往上“抬”,上下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底部的梁由立于地面的立柱支撑。梁、柱均为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核心受力、传力构件,缺一不可。

对于古建筑而言,立于地面的立柱,或因长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重量而产生开裂残损,或因柱底部位长期受到地面潮气影响而出现糟朽残损,这导致木柱强度下降,无法正常支撑梁。此时可采用“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偷梁换柱”实际就是“托梁换柱”。其基本做法为:首先将“假柱”(即临时的竖向支撑构件)安装在梁底部、原柱(原有立柱)旁边;再抽去原柱,使梁传来的重量暂时由“假柱”承担;然后安装新柱,新柱的材料、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原有立柱相同;最后将“假柱”移去。

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梁的角度而言,它是水平受力构件,并把外力向下传给立柱。梁只有保持水平稳定状态,才能保证整个大木结构的稳定。在加固古建筑的过程中,梁始终受到支托,因而能一直保持水平稳定状态。其二,从柱的角度而言,它是竖向支撑构件,并最终把上部构件的重量传给地基。只有立柱具有充足的承载力,且与梁有可靠连接时,才能有效承担梁传来的作用力。加固过程中,技术人员虽然将原柱抽去,但是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让“假柱”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因而换柱过程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基本无影响。换柱完成后,新柱与原柱有着同样的材料、尺寸,且与梁有着相同的可靠连接方式,它完全能够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其三,从梁、柱整体结构角度而言,“偷梁换柱”方法对整体结构干扰小,且能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新柱不仅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与梁仍有可靠连接;“假柱”仅用于加固过程的临时支撑,且在原柱撤去后新柱安装前,能够与梁临时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在“偷梁换柱”过程中,梁、柱结构整体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到面示意图

(摘编自周乾《故宫建筑细探》)

1.请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

工程实例:故宫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清两代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行。2004年,技术人员在对太和殿进行勘查时,发现有一根立柱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出现了严重糟朽,于是采取了“偷梁换柱”的方法对该立柱进行加固。具体过程如下:先使用“假柱”托住原柱上部的梁。“假柱”为完好的木料,被安装在_______附近,用于临时支撑梁。再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以便用_______代替。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与新柱搭接。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最后再把_______拆除,即完成了原有立柱的加固。

2.清代的古籍中有另一种“偷梁换柱”的记载:当某根立柱损坏需要更换时,为节省工料,工匠只是在原柱旁边设一根新柱,再撤去原柱。为什么第一题“工程实例”中,太和殿修缮没有采用这种更简便的加固方式呢?请简要分析。
2024-06-1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试题解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