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7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以来,东西方都重视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古希腊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出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而美育之于数千年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亦功不唐捐。上古时期,中国便已出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西周建立起来的礼乐文化制度,则对中国数千年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思想,更奠定了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孔子深知艺术审美的力量,虽然已由德育内化为一种心理要求,但只有成于乐”“游于艺的美育才是最高境界。在此,道德目标通过审美转化,成为自由人性的有机组成而发端内心,让枯燥严肃的理性染上灵动的色彩。孔子的美育思想是后世文以载道的理论基础,也是其精神价值核心所在,被此后的儒家所继承。如战国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西汉《乐记》提出乐者,伦理者也;宋明理学经广泛吸收佛道理论之后,将美育理论本体化、精致化、体系化,提倡洒落自得、浑然至乐的人生风范和人生境界,强调通过这一自由心境的体验,达到真、善、美及知、情、意的统一。

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美育不仅传授艺术形式带来的审美情感,而且蕴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事实上,道德和艺术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两大精神基石,中华人文精神亦由此带有泓邃的审美品格。如钱穆所言:文学必在道义中,而道义则求其艺术化。中国之人生乐处,即在是矣。岂非中国之文化特质乎!在中国,艺术与道德的有机结合,涵养出一种人格审美求善的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甚至不妨说,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方式和渠道就是美育。纵观历代中国社会,无不将生活化、道德化的艺术作为人格培养的基本手段。这种通过审美中介来实现外在规范向内在自觉的转变,迥异于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抽象先验理性道德律令的绝对服从,而是融合具体情境,一方面在艺术审美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又在道德培养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最终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极致。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空前密切,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开始发生变化,其理论形态呈现出中西交融的面貌,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和精彩观点。如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首次全面论述了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初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美育架构。蔡元培筑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借鉴康德、席勒美育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还推动美育列入国民教育计划,让中国现代美育走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朱光潜则拓展了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以当时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为依据,强调美育对个体心灵的解放功能,突出了美育作为创新教育的特征和意义,并将美育落实到人的生命体验之中。刘海粟、丰子恺、林风眠等人的艺术教育便属于这种美育观点的践行。如果说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人的美育思想属于启蒙类型,那么,陶行知、徐悲鸿等人奉行的美育思想则将美育的终极指向定位于社会救亡与民族解放。综言之,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对传统的最大超越之处,是形成了以个体独立之为本位的思维方式,重视的价值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从的心理结构出发,讨论与美育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摘编自吴为山《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没有音乐教育就不能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
B.文章认为在几千年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中美育作用大,是功不可没的。
C.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文学与道义是分离的,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D.近代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的特点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少了,西方的东西多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首句提出观点,表明东西方对于美育作用的重视,而后通过大量事例具体分析阐释了“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
B.第二段首先明确了中国传统美育的内涵,并运用引用论证,借用钱穆的论断阐述了文学与道义之间的关系。
C.第二段末将中国传统的美育方式与康德的做法进行对比,进而导出中国美育的终极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
D.第三段先总说,后分说,介绍了所例举的杰出人物对中西方美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指出两种类型美育思想的指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审美教育,始于上古时期,经过西周的发展,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时,审美教育的地位基本稳固。
B.中国传统美育不单纯是基于艺术形式的审美体验,还蕴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
C.康德不是以审美中介实现外在规范向内在自觉转变,而是要求对“先验理性”或“道德律令”绝对服从。
D.陶行知、徐悲鸿等人将美育的终极指向社会救亡与民族解放,较之启蒙类型的美育思想更具有社会意义。
4.结合第一段内容,概括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
5.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不断涌现出一部又一部精彩纷呈的电影作品,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请结合本文内容,从电影从业者的角度分析国产电影崛起的原因。

序号

电影名称

总票房

1长津湖57.75亿元
2战狼256.94亿元
3你好,李焕英54.13亿元
4哪吒之魔童降世50.35亿元
5流浪地球46.88亿元
6满江红45.44亿元
7唐人街探案345.23亿元
8长津湖之水门桥40.67亿元
9流浪地球240.28亿元
10红海行动36.51亿元
2024-06-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

冬天已近在咫尺,索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他越冬的抱负并不算高,只要在好客的布莱克韦尔岛监狱待三个月——有饭吃,有床睡,还有志趣相投的伙伴。他诅咒那些以慈善名义对城镇穷苦人所设的布施。从慈善机构的手里接受任何一点好处,钱固然不必付,但你必须遭受精神上的屈辱来作为回报。对索比这样一位灵魂高傲的人来讲,是一种不可忍受的折磨。虽然法律铁面无私、照章办事,但至少不会过分地干涉正人君子的私事。

索比离开长凳。在第六大街的拐角处,他捡起一块鹅卵石,向商店橱窗的玻璃砸去。人们从转弯处奔来,领头的就是一位巡警。索比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两手插在裤袋里,对着黄铜纽扣微笑。

肇事的家伙跑哪儿去了?警官气急败坏地问道。

你不以为这事与我有关吗?索比说,多少带点嘲讽语气。

警察根本没把他看成作案对象,毁坏窗子的人绝对不会留在现场与法律的宠臣攀谈。警察看到半条街外有个人正跑去赶一辆车,便挥舞着警棍追了上去。

索比心里十分憎恶,只得拖着脚步,走到了一个老远的地方。这儿,整夜都是最明亮的灯光,最轻松的心情,最轻率的誓言和最轻快的歌剧。淑女们披着皮装,绅士们身着大衣,在这凛冽的严寒中欢天喜地地走来走去。索比在剧院门前捞到了扰乱治安这根救命稻草——一个大模大样巡逻的警察。

索比在人行道上扯开那破锣似的嗓子,像醉鬼一样胡闹。

他又跳,又吼,又叫,使尽各种伎俩来搅扰这苍穹。

警察旋转着他的警棍,扭身用背对着索比,向市民解释说:这是个耶鲁小子在庆祝胜利,他们同哈特福德学院赛球,请人家吃了个大鹅蛋。声音是有点儿大,但不碍事。我们上峰有指示,让他们闹去吧。

索比怏怏不乐地停止了白费力气的闹嚷。难道就永远没有警察对他下手吗?他扣好单薄的上衣,以便抵挡刺骨的寒风。

索比看到雪茄烟店里有一位衣冠楚楚的人正对着火头点烟。那人进店时,把绸伞靠在门边。索比跨进店门,拿起绸伞,漫不经心地退了出来。点烟人匆匆追了出来。

我的伞,他厉声道。

呵,是吗?索比冷笑说:好哇,那你为什么不叫警察呢?拐角那儿就站着一个哩。

当然罗,绸伞主人说,那是,噢,你知道有时会出现这类误会……我……要是这伞是你的,我希望你别见怪……我是今天早上在餐厅捡的……要是你认出是你的,那么……我希望你别……

绸伞的前主人悻悻地退了开去。那位警察慌忙不迭地跑去搀扶一个身披夜礼服斗篷、头发金黄的高个子女人穿过横街,以免两条街之外驶来的街车会碰着她。

索比往东走,咕咕哝哝地抱怨那些头戴钢盔、手执警棍的家伙。因为他一心只想落入法网,而他们则偏偏把他当成永不出错的国王。

最后,索比来到了通往东区的一条街上,这儿的灯光暗淡,嘈杂声也若有若无。他顺着街道向麦迪逊广场走去,即使他的家仅仅是公园里的一条长凳,但回家的本能还是把他带到了那儿。

可是,在一个异常幽静的转角处,索比停住了。这儿有一座古老的教堂,样子古雅,显得零乱,是带山墙的建筑。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色的玻璃窗映射出来,毫无疑问,是风琴师在练熟星期天的赞美诗。悦耳的乐声飘进索比的耳朵,吸引了他,把他粘在了螺旋形的铁栏杆上。

月亮挂在高高的夜空,光辉、静穆;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屋檐下的燕雀在睡梦中几声啁啾——这会儿有如乡村中教堂墓地的气氛。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拨动了伏在铁栏杆上的索比的心弦,因为当他生活中拥有母爱、玫瑰、抱负、朋友以及纯洁无邪的思想和洁白的衣领时,他是非常熟悉赞美诗的。

索比的敏感心情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交融在一起,使他的灵魂猛然间出现了奇妙的变化。他立刻惊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深渊,堕落的岁月,可耻的欲念,悲观失望,才穷智竭,动机卑鄙——这一切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顷刻间,这种新的思想境界令他激动万分。一股迅急而强烈的冲动鼓舞着他去迎战坎坷的人生。他要把自己拖出泥淖,他要征服那一度驾驭自己的恶魔。时间尚不晚,他还算年轻,他要再现当年的雄心壮志,并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它。管风琴的庄重而甜美音调已经在他的内心深处引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去繁华的商业区找事干。有个皮货进口商一度让他当司机,明天找到他,接下这份差事。他愿意做个煊赫一时的人物。他要……

索比感到有只手按在他的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来,只见一位警察的宽脸盘。

你在这儿干什么呀?警察问道。

没干什么,索比说。

那就跟我来,警察说。

第二天早晨,警察局法庭的法官宣判道:布莱克韦尔岛,三个月。

1904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索比对慈善机构深恶痛绝,他认为慈善布施是以牺牲人格尊严为代价的,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伪善。
B.索比常得过且过,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明晰的规划,但年轻就是资本,他也有可能成为煊赫一时的人物。
C.索比轻微的犯罪行为,既能满足他的要求又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后果,体现了底层人民苟活于世的狡黠。
D.索比的生活中也曾拥有家庭的温暖、纯真的友谊、懵懂的爱情、远大的志向,但当下他只有一条长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色幽默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索比为达到自己入狱过冬的可笑目的,自导自演了一系列的滑稽剧情。
B.作者有意将索比放置于对比鲜明的环境之中,索比看得到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但热闹都是他人的。
C.绸伞的前主人误认索比是绸伞的主人,作者着意描写其言语闪烁之态,折射出人物内心愧疚与不安。
D.小说语言看似轻松风趣,实则冷峻沉重,在无家可归的索比眼里布莱克韦尔岛监狱竟是好客的存在。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分析警察的典型性体现在哪里。
4.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人文主题为“苦难与新生”,结合小说内容,从另一角度诠释“苦难”“新生”的内涵。
2024-06-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夫妻粉

庞泽云

雨镇这个地方,最有名的是夫妻粉。这粉摊经过几代的单传,传到了鲍大勺手里,那手艺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摊上只有两张案桌,是用四条长板凳支起的。案桌周围参差不齐地摆着几把竹椅、几个方凳和几个石礅。旁边,是一张放调料、碗具、家什的条桌和一个泥炉。泥炉上架着一只深底铁锅,锅上没有盖儿,却横着一个钻着密密麻麻小眼的桃木压漏。因为夫妻粉的传统忌用现成干粉条,说是干粉不鲜;都是把粉面和好了,放入压漏里挤压,直接从眼儿里落水下锅的。这样,煮出来的粉晶莹透亮,有鲜气。

这粉摊虽说简陋,却天天都挤满了食客,人们宁肯站着吃,从街沿这边站到街沿那边,也要来光顾。人多逼得手脚忙,两口子半天下来,裤裆里都是汗。

是的,这粉摊有些与众不同:只卖半天。倒不是怕忙,而是要用半天去预备调料。饭靠火候,酒靠害,百样佳肴靠调料嘛!②这粉,绝就绝在调料上。

咋绝?酱油醋,葱姜蒜,味精白糖辣子面。这些普通的玩意儿它都下,自不必说。可有两样东西,却是外界人不大晓得的,那就是娃娃椒和雅鱼汤。

娃娃椒是离雨镇十五里地青溪山上的特产。一般的椒,一粒就是一粒,可娃娃椒大粒上还背着个小粒,肉头厚,润色好,油气重,不但麻味浓,还有一股醉鼻舒肺的特殊香气。这娃娃椒在青溪山上只有几十棵树,夹杂在遍坡遍岭的普通野椒之中;而且还专爱往那悬崖峭壁上长。

雅鱼则是雨镇边羌江里的独产珍品。肉细嫩,且无刺,熬出汤来,又白又酽又鲜,可是,这鱼专生于江边激流拍岸处的石穴、石腔,要得此物还有几分危险。历来夫妻粉的摊主儿都有上青溪,悬采娃娃椒;下羌江,险捉雅御鱼的本事。不然,就当不了摊主。

然而,也曾有人把以上调料样样数数弄了个齐,但做出粉来,却仍然比不上夫妻粉。他们不晓得,这料的齐全,还只是事情的一半;还有那怎样配料的另一半呢?

配调料也像和墙泥、抓中药一样,得严格地讲究比例,这就全靠人的摸索了。

如今的鲍大勺,是在怎样配调料?那是金口玉牙也问不出来的。③人们只是传说着,说他都是五更半夜起来配,把窗户掩了,把门闩子上了,还要用屁股抵着门扇,连他婆娘都不许看

在鲍大勺这辈夫妻粉摊的食客中,有一个是最为精细的了,那就是糖酒公司退休的袁老头儿。这老头原是公司的品酒员,那味觉器官灵得令人吃惊。用这张嘴来吃粉,那体验当然就比别人更为深、细,评价得也就更为中肯。这几年老头儿退休在家,嘴闲得慌,没那么多酒品了,就一头扎进了雨镇的小吃摊儿,这夫妻粉摊当然是常来的。

喂,鲍老板,有一回,袁老头儿吃完粉,一边捏着根火柴剔牙,一边就对夫妻粉评起来,这粉,入口酸辣,入喉麻辣,回味香辣,酸中有甜,甜中有咸,香中透鲜。安逸得很哟!我的舌头都差点吞下去了。

鲍大勺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自然惬意。一乐之下,便把自己那张竹马架搬了出来,给袁老头儿做了一个专座,只有他来才打开。

随着生意兴隆,票子大把进,婆娘便来话了:我说,把这套破家什换了吧。马要鞍装,人要衣裳,这粉摊也该伸抖伸抖了。

你晓得个球!肥狗有肉在毛里边,乌龟有肉在壳壳头。桌椅吱嘎,篷子补巴,这是祖训。

既不肯换摊子,那就多卖半天嘛,婆娘忍不住又说,大家都在向钱看,咱不当出头鸟,也别做排尾雁呀。

多卖半天?鲍大勺觉得婆娘说话太可笑,那找哪个去给我下江捉雅鱼?第二天还卖不卖了?

我说你就是个铁脑壳,三根砧子打弯了都打不透。离了红萝卜就不成席啦?没有雅鱼汤,就用草鱼汤顶嘛。

鲍大勺眼睛一鼓,想发火,但和婆娘的眼光一碰,又马上收住了。他看到婆娘的眼睛有些发红。于是,便赔了个笑脸,口气软软的:

嘿嘿!这鱼汤怎么能换呢?祖上没这个规矩,再说,让人吃出来,不就丢人现眼了嘛。

你呀,就是……就是什么,婆娘一时找不到合口的词儿,就跳过去说,那些吃粉的哪个不是窸窸乎乎,几个三下就搅完了?还像戏台子上吃饭呀,慢下慢下地品?孙二娘开黑店,用人肉包包子,不是看到几根什么毛,武松还吃不出来呢!

不会品?袁老头儿会不会品?

雨镇上有几个袁老头儿?他不来,又咋样?

是的,就是袁老头儿不来,也不会影响夫妻粉生意的。夫妻粉名声在外,就是换了鱼汤,一般人马上也不会就吃得出来。特别是那一群一群来雨镇旅游、公干的人,他们晓得个啥?

可是,鲍大勺还是不愿这么做。

婆娘拗不过他,最终只好骂一句了事:你狗日连这点形势都看不清,早晚有你着辣的时候!

婆娘的话真还说准了。不到两月,鲍大勺碰到了难事:由于农村的承包越来越彻底,青溪山的林坡划给了十户农民。要吃娃娃椒,只剩一条路:买。可是,现时的物价,又兴自调了。物以稀为贵,物以需为贵。娃娃椒对于鲍大勺来说,既需又稀,因此,人家就拿竹杠敲他了。要三十块钱一斤。天哪!比以前整整多了五倍。

这事使鲍大勺很伤心。那十户农民,可以说每回到雨镇赶场,都要吃他的粉,吃过又都不止一次地竖起大拇指连声称道,如何如何的好,还说鲍家两口子的品性也好,没有因为有块金招牌,就黑起心肠要高价。④可是,这些人的脸,怎么一下子都变了呢?手头有点娃娃椒,熟人熟事的,就能厚起脸皮说出那么高的价!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大勺的粉摊之所以只卖半天,是因为娃娃椒和雅鱼这些调料必需品的备料过程很费事。
B.鲍大勺视袁老头为知音,特意为他开设专座,这说明他非常在意顾客的用餐体验和评价。
C.鲍大勺不听妻子的劝告,执意不改变调料,体现了他不懂变通、因循守旧的性格特点。
D.小说通过写鲍大勺在社会变革后产生的经营困境,深刻揭示了传统手工艺发展中的问题。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只有”“参差不齐”“几把竹椅”“几个方凳”等突出了粉摊设的简陋,与下文食客盈门的盛况形成强烈反差。
B.句子②中的“绝”字,在下文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调料成分都是不易搞到的当地特产和珍品,二是配料比例极为讲究。
C.句子③借人们的传说为鲍大勺的配料过程增添了传奇色彩,同时也表现了鲍大勺为人的小气和夫妻之间关系的不和谐。
D.句子④中的疑问句,表现了鲍大勺对那十户农民的行为深感困惑的心理,感叹句则表现了鲍大勺对他们见利忘义的愤慨。
3.小说用了较多笔墨写袁老头和鲍大勺的婆娘,这两个人物在文中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班级开展针对这篇小说的续写方案讨论活动,同学们形成了甲乙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甲】鲍大勺最终依从婆娘的话,改变了夫妻粉的调料;【乙】鲍大勺继续坚持用原来的调料。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更好?请结合文本,阐明你的理由。
2024-06-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推广优良品种往往伴随着一个潜在的危险,那就是极有可能导致物种的单一化。一旦遇到特大病虫害爆发,就会难以抵挡,形成全局性的灾难。前些年,世界水稻曾经历过一场空前的灾难。一场突发的水稻黄矮病在全球大肆施虐,科学家们曾竭尽全力试图在现存水稻品种中寻找一种能够救治此病的抗病基因。也许这些稻种亲缘太近,在遍查了四万七千种水稻后都没找到所需的抗病基因。他们的搜寻不得不转向亲缘关系最远的野生品种。最后终于在印度山谷里找到一株野生水稻,它含有合格的抗病基因,从而挽救了全世界的水稻。

同理,一种迅速扩张的强势文明也会像推广优良品种那样,让人类文明呈现出一花独放的清一色局面。问题是,这种日益趋同的人类文明是否也会像物种单一化那样,潜伏着让人类遭受整体罹病的危险?

纵观全部文明史,可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人类文明总是呈现多样化倾向。通常,各种文明并不都是齐头并进的,它们的发展也总是不平衡的。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生命周期,它们都必然地要经历发生、发展、成熟、鼎盛、衰落,乃至消亡的整个过程。一旦某种文明蕴含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发展成一种能对世界文明整体产生巨大而又深远影响的强势文化,它就会像作物优良品种那样,以高屋建瓴之势无可阻挡地向整个世界迅速扩展,打破原有的多样性文化格局,排挤形形色色的本土文化,成为独占鳌头的主流文化。这种一统天下的态势不可避免地会使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化。

两百多年来,以西方文明为本体的现代工业文明异军突起,崛峙为一种迄今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是咄咄逼人的强势文明。这种文明借助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发达的交通运输,迅捷的信息传送,以及遍布全球的金融贸易网络,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在极短时间就将其推进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这简直就像一台超强马力的巨型推土机,在我们这个星球的整体球面上任意地纵横驰突,往来推碾,一时间大有铲平一切异己文化之势,使得人类文明空前的模式趋同、价值趋同与形态单一化。说起来真叫人腻烦,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同一时刻,喝着同一种罐装饮料,观看同一场足球决赛,欣赏同一部电影大片,或是坐在同种类型的电脑前,使用着同一家公司开发的电脑软件,玩着同一种电脑游戏……

一种文化的核心之处往往寓于它的哲学与宗教之中。植根于古希腊文化的西方现代文明,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尽管它今天盛极一时,如日中天,却也并非十全十美或有望永世其芳。这种文化与生俱来地带有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个是它没能跟自然和谐,在与自然的关系上都郁纡着一段发自本源的对立情结,并在它走向强盛的数百年里,让此种对立充分展露。时至今日,它已彻底打破了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长达170万年人类与自然一直保持的和谐关系,而且这种紧张与对立已经危及今天人类自身的生存。此种文明另一个根本性弱点在于它的竞争哲学。任何立足于竞争的理念都是重实力而轻德素的。它不仅在本质上是疏离的,而且从不否定人的原始欲望,更不需要根除近乎原罪的人性恶。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只需限制它,规范它,通过制定些法律,立下些规矩,借以保障人类社会不致因恶欲泛滥而走向毁灭的结局。同时,它还要有意地利用人类这种古老欲望,相反相成,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无所不在的竞争正是这种文明外表繁荣而内里残酷的症结所在。

人类现代文明确实是整体性患病了。这种发自本源的疾病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这种文明的整体罹病靠其自身是无法治愈的,你不可能在这种文化自身之中找到足以让其自愈的抗病基因。也许我们现在就应该着手到血缘关系最远的某些人类文明中寻求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英国学者彼得·罗素认为:我们可能生活在西方文明正在衰落的时期……我们的文明终将衰落。它自己已经证明了它的不可持续性。也许在最原始的、物质匮乏的地域中保持着某些当今世界最为淳朴高尚、最能和谐自然的人类文明。他们可能是一些土著人,但是彼得·罗素寄希望于他们。如此看来,这些淳朴民族所聚居的僻远之地完全有可能成为续接人类香火的诺亚方舟

对我们来说,最明智的选择也许就是像保护濒危珍稀物种那样保护我们的诺亚方舟

(选自詹克明《空钓寒江·保护诺亚方舟》,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当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文明发展成为“强势文化”,就会导致世界文化单一化。
B.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强势的文明,以锐不可当之势,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推进到世界各地。
C.西方现代文明崇尚“竞争”哲学,这必然导致它与自然对立、重实力而轻德素等自身难以克服的根本性弱点。
D.西方现代文明不仅不否定人的“原始欲望”,不根除“人性恶”,反而会利用人类这种古老欲望来促进社会发展。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已证明:要获得医治水稻黄矮病的抗病基因,可从亲缘关系最远的野生水稻中去寻找。
B.只要某种文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会打破原有多样性文化格局,使世界文化走向单一化。
C.西方文明虽然盛极一时,但因其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根本性弱点,必然会从鼎盛走向衰落。
D.人类现代文明自身无法治愈其整体性患病,要寻找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应当另寻它途。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人类文明领域和物种领域的问题加以类比,从而引发出共同性的结论,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给人以启发。
B.文章第三段从人类文明史的宏观角度进行纵向审视和思考,深刻揭示了世界文化由多样化走向单一化的内在机理。
C.文章第四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大量生活事例,意在阐明人类文明模式趋同、价值趋同、形态单一化的问题之严重。
D.文章引用彼得·罗素的话语,揭示了西方文明不可持续性,表明了只有原始文明才是根治现代文明顽症的良方。
4.材料中的“推土机”和“诺亚方舟”两个词语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5.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各地文明的未来只有‘西化’一条出路,其结果将不堪设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4-06-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门铃响起

[冰岛]布拉吉·奥拉夫松

今天是周四,一大早起我就坐在书桌旁。快到五点,天色逐渐昏暗起来,因为已近十一月末了。这时门铃响起——在一周当中的这个时间,居然有人来按我的门铃,这太反常了。 我从书桌旁站起来,才意识到自己已在桌旁连续坐了两三个小时。打开大门前,我依然怀着那个想法——每当我没指望会有什么人来访时,我总会这样想:

有人要来杀我。

门外站着个中年男子,穿着蓝色的连体冲锋衣,一见我便直奔主题,完全没有自我介绍或是打个简单的招呼。

你这儿有空瓶子吗?他问。

没有,不好意思,我这儿没有空瓶子。

他并不相信我,转身离开之前还盯着我看了一眼。我目送他离开:他手拿一个黑色的塑料袋,看起来像是装空瓶子用的。我自问,这种行为算不算是粗鲁:敲开人家的门,没有一句自我介绍或是简单问候,就直接讨要东西。我走进厨房,打算在重新坐回书桌之前找点喝的,门铃突然又响起来。我依然怀着那个想法:

来了。

打开房门后,我确信,这一次我是真的猜对了,因为按门铃的还是刚才那个人,那个跟我要空瓶子的男人。除了要来达成他原本的计划——杀掉我,他还有什么别的理由又来敲门呢?

罐子有吗?他问。他要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承认我松了口气。

罐子是吗?稍等,我看一下。

我没有立刻离开大门,而是犹豫了一瞬,因为我担心自己被耍了或被骗了。 最好在我去——或者假装去——洗衣房察看有没有空罐子的同时,我能顺便把门关上。但不知为何,我没有这样做:就像我对自己说的,我向这位外来客屈服了。我再三请他稍等片刻,而在我进去的时候,就任由大门开着。 洗衣房在门厅内侧,再往里走才是厨房。这是公寓里唯一一个从两个方向都能进入的单元。

我知道我一个空罐子都没有。在我回答他的时候我就知道。但我还是翻了翻洗衣机旁的黑口袋,就是门口的男人拿的那种。我从里面掏出一块木板,我一直打算先拔掉上面的钉子,再把它扔进垃圾桶来着。我知道,这些钉子会扎坏木板碰到的一切东西。在我把木板掏出来的时候,口袋就被刮出一个洞。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回原处,生怕袋子被弄得更破,同时感到一股冷气从敞开的大门涌进公寓。难道是他进来了?他的眼神中隐藏了些什么?他穿着这件冲锋衣是要做什么?我想我知道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要是他打算拿着这个袋子四处游走,就必须穿得暖一点才行。 因为人们是不会请他进屋的。我觉得那不大可能。 自从进到洗衣房后,我就再没听见男人的动静,也没有什么迹象表明他已经自己进了屋;但我感到冷意渐强,这一定是说明:外面的门开得更大了。任由房门敞开的时候总会这样。我看着挂在洗衣机上方的晾衣绳上的干燥衣物,它们已在这儿晾了好几天。我靠近门口,小心地向外看去。前方的门果然开得更大了。我竖起耳朵,想确认男人是否还在外面,然后我听到了他清嗓子的声音,还听到了他的袋子发出的细碎声响。我尽可能小心地将门虚掩起来,朝另一扇通向厨房的门踱去。

我听到街上传来汽车鸣笛的声音,司机一定是被人挡住了路,他的喇叭按个不停。我决定趁机把厨房门打开、溜进去。就在鸣笛声停止之前,我刚好将门关上。冰箱上的壁钟显示现在是五时十分。外面天色更黑了。我突然注意到水槽旁的桌子上放着一罐酸黄瓜,便试着回想,它是不是我方才找喝的东西时顺手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却记起我当时根本就没打开冰箱,因为门铃响了。

不知是因为窗外昏暗的天色,还是因为前厅敞开的大门,总之厨房里很冷。我把耳朵贴在通向洗衣房的门上,却什么都没听见,连街上的汽车交通声也没有。明明几瞬以前,街上的交通好像还很繁忙,而现在,街道似乎空空荡荡。侧耳贴门之时,我回想起一个叫劳鲁斯的亲戚,大家都叫他拉里,是我妈妈的叔叔。我想起四十年前的一天,他冲到我童年时的家,暴跳如雷,满口咒骂。那天,他给我们带了东西,两只购物袋里满满地装着他从货车司机朋友那里免费拿来的早餐麦片,他想把这些麦片给我们兄弟姐妹。他把麦片给了我们,虽然妈妈很不希望我们收下,因为这些麦片都是些陈年旧货。爸爸则对此没有意见,对于涉及这位亲戚的一切,爸爸都持这个态度。但麦片并非拉里后来愤怒离开的原因,而是那天晚上他喝得烂醉——这是妈妈说的。他喝光了自己所有的酒,就来跟我的父母讨他们的酒;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就在房间里等待,把耳朵贴在门上;我们等着拉里再向母亲大吼一次,骂她傻瓜、抠门;等着他说,他以后再也不会来我们家了。

你真是抠门到家了!在母亲朝他摔上门之前,他大声吼道。

这幅拉里的画面将我的思绪拉向了童年的另一幅画面:我十岁或者十一岁,挨家挨户地推销一本名为《动物保护》的杂志。可没有人愿意订阅。我又回想起另一段与推销有关的记忆:童年里的灰暗一天,我试着在雷克雅未克市中心卖报纸,大概就是我和朋友们结识《动物保护》的出版人的时候。

厨房里变得好冷。时钟显示五点二十分。 门厅里已很久都没传出任何动静。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那个提袋子的男人溜进了屋里,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已放弃了等待,我也听不见街上车辆的声音。而后终于传来了一辆车的声音,要么是公交,要么是卡车,紧接着交通仿佛又恢复了正常;刚刚这条街道居然那样安静,真有些诡异。我却并没觉得暖和多少。好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快到五点”“五时十分”“五点二十分”,小说多次提及具体时间,主要表明“我”对时间的敏感。
B.中年男子“完全没有自我介绍或是打个简单的招呼”“就直接讨要东西”,这让“我”感到冒犯。
C.当男子第二次按门铃时,“我”采用了缓兵之计,先稳住中年男子,自己则拖延时间,寻找机会逃脱。
D.“洗衣机上方的晾衣绳上的干燥衣物,它们已在这儿晾了好几天”这句话描绘了洗衣房的情景,侧面表明“我”此时的生活状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两次听到门铃,都“依然怀着那个想法”,运用反复手法,强调这一怪诞想法在“我”头脑中根深蒂固,而自己也不清楚到底为什么。
B.小说不仅没有明确交代“我”的身份和经历,而且中年男子最终如何也没有明确交代,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C.小说并没有明显、具体的情节冲突,但非常注重对主人公心理的描写刻画,主人公臆想了别人的动机和行为举止。
D.小说中多次写到天“冷”,可谓一语双关,既是指天气寒冷,照应了中年男子身穿连体冲锋衣的事实,也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3.小说中“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说明。
4.小说插叙了“我”的童年经历,有何作用?
2024-06-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澄河边上

茹志鹃

这是一九四七年的夏天。解放军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的计划后,作战略性转移。敌人乘机前阻后追。大部队迅速转移了,掉在后面的是二十多个伤、病、弱的同志。临时组成的一个小队,由警卫连副连长周玉兆带领,在后面慢慢地走。上级规定,明天傍晚前,小队定要赶到总集合地,与大队会合。

周玉兆是领队,一连两个月的恶性疟疾,加上头部又挂了轻花,人瘦落了形,但样子十分剽悍。他搀扶着文工团里的小余,走在队伍前面。

近黄昏的时候,小队来到了澄河边上。乌云从四面推来,天色越来越昏暗,不一会儿暴雨从天上直泻下来。澄河水在猛涨,已涨到河滩边一排柳树的半腰了。

背后传来的枪炮声,一阵紧似一阵,一阵近似一阵。

会议决定,由两个同志出去寻找当地老乡,了解一下哪里有浅滩,并搞些吃的,其余的同志留在河边,用绑腿、用背包带子连接起来,试验拉绳过河。周玉兆带了文工团的小余,就向离河较近的一个村子走去。

忽然,周玉兆停住脚步,他听见有一个声音,便小心地向发出声音的方向走去。

两个人仔细一看,原来他们脚跟前是一片瓜地,在瓜地的那头,有一个老人正光着头,弯着腰,在瓜地里走着。

“老大爷。”周玉兆走过去轻轻地叫了一声。这老人年纪相当大了,眉毛很白很长,搭在眼皮上,头发也白了。他满脸泪痕,眼睛一眨不眨地看了半天,才颤巍巍地说道:

“同志,你们来啦?”

“是,老大爷。我们……,前面部队过去多少时候了?”

老人向他们打量了一下。“你们要过河是不是?”

周玉兆点点头,把大致的情况说了一遍。

老人听后,沉吟了一会,便说:“不怕,河水再大,一定叫你们今晚过河。”

留在河边的同志拉绳过河没有试成功。这时老人急忙地把他们叫了来,又不知从哪里挖了一篮地瓜,点起火,要大家烤衣服、煮地瓜吃,安排完这一切,老人便不见了。

忽然,河堤那边传来一种古怪的声音,周玉兆凝神听了一会,便和小余加快脚步向河边走去。一会儿,他们望见那位老人站在河堤上,高高地举起锄头,在地上掘着什么东西。周玉兆走近一看,见堤上堆了一堆土,一条刚掘出来的小沟,已从堤的里边快通到河边。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过来,就一步抢过去夺下锄头,喘吁吁地说道:“大爷,你……”

老人一见他,也不奇怪,平静地说道:“你来得正好,快回去叫同志们来,准备过河。”“大爷,我们就是死,也不能祸害老百姓。”周玉兆激动得浑身打颤。

老人不言语,只是把锄头又夺过去,缓和地解释道:“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口子,水一有了出处,流头就缓了,人在河里淌水走也能过去了。”

“不行。”周玉兆不等他说完,就坚决地说道,口气很硬,毫无商量的余地,而且把锄头又夺过来,把土推进沟里。

老人一看他动手填沟,便暴跳起来,大声吼道:“给我放手。”

周玉兆一听,便回身抱住了老人,含泪说道:“大爷,我们是人民的部队,活着是为了老百姓,死了也是为了老百姓。”

老人不等他说完一挥手说道,你们坐下来听我说:“这澄河向来就是水猛流急,有一年夏天,雨水多,也象今年这样,我下到水里,被河水冲着,命已去了半条。正在这紧要关头,我忽然想起河堤上横生着一棵老树。我一想到这棵树,心里顿时有了指望,一有了指望,人也不慌了,心也定了,力气也生出来了,就拼命坚持,淌到那棵大树跟前,抱住了那根树枝。你们看,‘指望’这东西,看不见,抓不着,可是有多大的力量。一个人过日子,要是没个指望,那是活不下去的,活着也没有趣。现在,你们就是老百姓的指望。这个道理,你们懂了吧!”

“懂了,老大爷。”周玉兆激动地对着繁星点点的天空,对着澄河,对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暗暗地发誓:只要有一口气在,他就要向前,就要和部队一起打回来。周玉兆站起身,拿起锄头,更用力地去填那条沟。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子把一条沟填得结结实实。

枪炮声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这也许是个不好的征兆。堤下面,澄河不平静地奔流着,满河闪动波光,河滩边露出一排半截的杨柳树,柳丝浸在水里。

老人坐在那里,不说话,他皱起眉,看着黑沉沉的河水,凛然不动。过了一会儿,他站起来说道:“我去看一看。你们在这里等着。”说完,就大步流星地走了。

一度沉寂的枪声,又响了起来,而且很近很激烈。

河水没有退,而且还在涨,高地上的水,都在汇流入河。两顿饭的工夫,老人就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后面还跟来了两个中年老乡,每人肩上都扛了五六根肩担。

“好了,好了,我捉了两条‘水鳗’来了。”老人忽然变得又风趣又活泼,长眉毛一耸一耸的,高兴非凡。那两位被叫做“水鳗”的老乡,笑嘻嘻地跟大家打了招呼,也没多说话,就和老人动手绑扎扁担。

东方蒙蒙发白,天快亮了。老人和那两位老乡也把扁担绑扎好了。他们把扁担扎成两个棋盘式的空心筏子,两个老乡一人扛着一只走到水边。

老人送到水边,刚才那副高兴样子,忽然又不见了,神态又变得冷静、严峻。他嘴唇动了一阵,决断地说道:“同志们一路平安,我老了,不能送你们过河去。记住我们的澄河,明年我老头子还是种瓜,等同志们来吃……”

周玉兆站在水里,仰面望了望河堤上的老人,在这一刹那间,他忽然感到自己不是在撤退,而是在向前挺进。

小队渐走渐远了,他们带着一个不可摧毁的信念走远了。河边仍然站着那个人影,佝偻了身子,一动不动……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九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敌人乘机前阻后追”“明天傍晚前”,点明解放军小队与大部队会合的形势危急、时间紧迫,为下文渡河的情节作铺垫。
B.周玉兆阻止老人挖沟时,“口气很硬,毫无商量的余地”,并不是不讲人情,而是心系百姓,同时也契合了他解放军战士的身份特征。
C.“澄河水在猛涨”“河水没有退,而且还在涨”,构成了小说的特定环境;澄河水流湍急,加大了小队渡河的难度,使情势更加危急。
D.与《百合花》那两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通讯员不同,作者在本文中刻画了一位有名有姓的领队周玉兆,意在塑造解放军的传奇英雄人物。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事,讲述小队在老乡帮助下渡河的故事,视野开阔,自由灵活,给人以统观全局的感觉。
B.小说以小队要渡河开头,以顺利渡河结尾,张弛有度,整体色调由阴郁转向明朗;这使小说富于变化,耐人寻味。
C.小说多次写到“枪炮声”,渲染紧张的战争氛围,既强化了小队急于渡河时内心的焦灼,也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D.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大多较简短,朴实无华,塑造的人物形象却生动鲜活,跃然纸上。
3.本文对老人的“眉”有几处动作描写,细腻地表现了老人的心理,请分别找出并赏析。
4.请分析小说结尾段的妙处。
2024-06-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诗歌,如今人们常常说到的一个关键词是“回暖”或“升温”。这个关键词表达了人们对当下诗歌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也有种种现象可以证实着人们的这种判定。

其实,新诗文体形式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滞,也从来没有脱离它所处的时代。同时,不只是新诗,当代旧体诗词的写作人数及作品数量同样得到了几倍的增长,旧体诗词的采风、研讨、吟诵等活动也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社会在进步,思想在演进,人们在改变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对于诗歌的成见,能够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了。越来越多的人,以诗歌为载体,非常便捷地交流感情,传递智慧,散发温馨,乐享生活。在诗歌面前,人们似乎打破了年龄、职业、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了平等并超越于尘俗之上。

诗歌与新媒体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密。如果说10年前网络诗歌海量涌现时,不少人发出的“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之类的断言不无道理的话,那么,今天的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进一步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了。诗歌的短小、快捷等文体优势,遇到微信平台,可谓如鱼在水。

还有,电脑与手机的结合、联动,让诗歌呈现了崭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中国诗歌网一开始就拥有电脑端、手机端、APP三个端口,随后又申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方位的立体多向传播。中国诗歌网以建设“诗歌高地、诗人家园”为宗旨,以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青年诗人、引领网络诗歌发展方向为己任。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前些年的梨花体、羊羔体,诗歌常常遭人诟病,许多诗人也常常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诗人身份。羊羔体遭媒体热炒的时候,许多人甚至连诗歌文本读都没有读过,就想当然地认为羊羔体完全是不好的、负面的、应该否定的东西。殊不知,一旦接触羊羔体作者车延高的诗歌文本,平心而论,其中不少诗作还是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的。

综上所述,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氛围我们不难感受到,其原因也不难找出。有人对新媒体与诗歌发展的关系看得很重,认为技术革命因素对今日诗歌回暖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个人觉得技术力量仍然是一种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人心变化所致。尤其值得欣喜和令诗歌界振奋的,是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这对当下诗歌气候的回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歌的复兴与再度辉煌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摘编自杨志学《当下诗歌回暖与升温》,有改动)

材料二:

诗歌在社交媒体的火热发展固然可圈可点,但火热的背后理应给予冷静的思考。

首先,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诗歌的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诗意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数字幻境,除去第一条推送,诗歌公众号剩下的内容均是以“诗意”为名的商品营销。正如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为了追逐利润和文化的同质性,不惜剥夺‘本真’文化所具有的批判功能和协商方式,使其丧失了‘说不的勇气’。商业化的过程导致了‘本真’文化的贬值,通过将它变成待售商品的方式降低了准入的门槛。”

其次,诗歌变得娱乐化。在社交媒体中,长久压抑的诗歌在自由、自我的媒介语境中得到释放,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都有一种“快感”重拾的体会,这种“快感”的失而复得驱使受众对诗歌进行过度消费,诗歌被娱乐化为一种日常的消遣。特别是诗歌与明星的结合,加重了诗歌的娱乐性质,使诗歌被当成日常生活的娱乐符号被受众消费,忽略诗歌内容、深层意义,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或者仅是对读诗人的声音进行消费。

诗歌依托社交媒体得到推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诗歌重新回归生活的中心,却也使诗歌陷入“庸俗化”的陷阱。作品不再按照年代、流派等标准划分,而是被拉到了同一水平,成为均质、庸俗的内容物。它们能否出场,取决于是否与当下生活状况乃至舆论热点相匹配。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诗歌作品主题分布不平衡、质量良莠不齐。除了付费阅读的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中每天一篇诗歌主题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寻,无论是读诗的人还是诗本身的质量都得依据不同受众的喜好具体分析。这实质是一种将诗歌庸俗化传播的表现,是一种对受众心理的顺从。换言之,诗歌公众号并没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或者通过对某一类诗歌的传播达到一个效果,其只是做诗歌的搬运工,这样就很难保证传播的质量。

(摘编自柳家旺《社交媒体中的诗歌传播研究》)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诗文体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发展可以证实人们对诗歌“回暖”的判定。
B.在诗歌面前,人们实现了平等,超越于尘俗之上,运用诗歌交流感情,传递智慧。
C.阿多诺认为文化商业化,导致了“本真”文化贬值,将其变成了商品。
D.依托社交媒体的诗歌作品质量良莠不齐,这与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有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中国诗歌网的例子证明了由于电脑与手机的有机结合、联动,诗歌呈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B.在当前,新诗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队伍都在不断壮大,诗歌数量迅猛增长,可以想见,这一形势可能会持续。
C.诗歌公众号的受众常常会忽略诗歌的内容,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若将诗歌与明星分离,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诗歌娱乐化。
D.除付费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推送的诗歌主题依受众喜好而定,这显示了它们遵从民意,也能够使诗歌的推广和传播更接地气。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诗歌的商业化”观点的一项是(       
A.某市开展体验“诗歌诗情”主题活动,推介乡村诗歌文化体验旅游线路。
B.某公众号以“快乐王子——苏轼”为主题,策划了一系列专题推送。
C.某食品节以古代名人诗句为特色小吃命名,市民感受到了舌尖上的诗意。
D.某APP将往期诗歌内容制作成有声作品,放在固定栏目,进行展示。
4.结合材料一,请简要谈谈诗歌回暖的原因有哪些。
5.人民日报指出:“滤清一切浮华,诗歌的本质和初心不会改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6-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看,审美体验和审美经验是一种既相连又相区别的关系。一般地说,审美经验的意义较宽泛,大体可包括一切过去和当下的审美感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不仅是美的对象,甚至丑的、怪诞的对象也可以是审美对象。在当代西方美学中,审美经验一词已逐渐取代了“审美意识”和“美感”一词,美学的对象从美的本质问题为中心转到了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进行描述。但是,人们仍感“审美经验”这个词太宽泛,它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是审美主体从无数次的审美活动中获得各种审美感受和内心印象的总汇。总而言之,审美经验有积淀性、被动性和接受性的特点,更注重历史沉淀性,更多普遍认同性,是相对静态的、一般的。而审美体验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导向活动的,更显出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和鲜明个性特征,是审美动态过程论。审美体验是主体审美的张力场,随着情感、想象、理解、灵感等多种心理因素交融、重叠、震荡、回流而出现各个不同形态。

但审美体验又与审美经验不可分。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动态发展和激烈演进。审美经验更具有普遍性。如春日观花,人们大多心神怡悦;明月当空,人们皆悠然意远。而审美体验却个性色彩浓郁,如杜甫“感时花溅泪”,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对月当歌,体验到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发出沉重的人生旅途的迷惘失落和人世阴晴圆缺难全的喟叹。所以,又可以说审美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审美经验,是今人依据过去的审美经验,对当下的审美对象有感而生的新的审美感受,是审美经验强烈而深刻、丰富而高妙、充分而激烈的动态形式,并以其设身处地、情感激烈、想象丰富、灵感突现、物我两忘、浑然同一为其鲜明特征。

人类体验形式远远不止一种。除了审美体验形式以外,还有非审美体验形式,如日常生活体验、实践体验、道德体验、宗教体验等等。审美体验是在审美活动产生的对于审美价值的体验。在一定的条件下,非审美体验可以导向审美体验,或转化为审美体验。而且,一般地说,丰富的人生经验的积淀,将有助于审美体验的深化,换言之,审美的深层体验,是以深度人生体验和广泛的日常生活体验为杠杆的。屠格涅夫《猎人手记》中记述了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牺牲性命的惊心动魄的过程,作者在文中写到“一阵虔敬(崇高美体验)的心情涌上我的心头”,表明了作者从人生体验(生命和母爱)向审美体验(崇高美体验)的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敏感的审美感受能力的艺术创作者,往往获得审美体验对日常经验的超越。日常经验,像任何规范一样,具有双重特性,即显明和蒙蔽。如李清照《如梦令》,在“雨疏风骤”之后,诗人晨起问卷帘人风雨后的海棠花怎样了,侍女答曰:“海棠依旧”。而清照并没有去观察雨后的海棠,超越了常识的感受,获得深度的体验:“应是绿肥红瘦”。在侍女看来,雨后海棠依旧原样,几无变化,双目似乎清晰却蒙蔽。而诗人以其“内在的眼睛”从风骤花落上面,体验到了人生短暂、如花青春易逝的真谛,完成了日常经验向深度审美体验的超越。

(改编自胡经之《审美体验:艺术本质的核心》)

材料二

金斯利·普赖斯(Kingsley Price)在《什么才使一种经验成为审美的?》一文中就主张审美经验是审美特质的一种客观反映。他举出一个例子:假设琼斯坐在音乐厅里专心致志地听音乐,因而他获得了一种音乐的审美经验;史密斯从一间房间走到另一间房间,他检查各种家具,画下房屋的平面图,他有一种想出售房屋的实践经验;布朗在教堂里跪着做祷告,他有一种宗教经验;鲁滨逊在读某先生的竞选演说稿,他有一种履行公民义务的道德上的经验。那么是什么因素才能使得琼斯的经验是审美的而不是实践的、宗教的或道德的经验呢?普赖斯认为不能把一种经验的特点和主体的某种行为混为一谈。他说:“我不相信琼斯的音乐经验是由于他坐在音乐厅中睁着眼睛听音乐的缘故,我也不相信史密斯关于房屋的经验是由于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在笔记上记下些什么的缘故。”他认为审美经验之所以是审美的,就象南瓜之所以是黄色的一样,是一种语义上能表明原因的力量在起作用。每种经验实际上都由两种因素所构成,一种因素来自客体,一种因素来自主体的感知,而那种使琼斯的经验成其为审美经验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主体的感知,他的经验中的感知部分是和其他人一样的,因此“琼斯的经验作为审美的经验,必然源出于对象之中。”但是普赖斯又说,至于对象的审美特质是什么,却很难在现在就找出来。“我的目的,只是提出这样一种观点——那种造就一种经验成其为审美经验的东西,不是那种经验中感知的东西,而是它的对象的某种特质。”

(改编自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关于审美经验各种因素的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经验汇聚了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诸多审美感受和内心印象,是静态、一般的。
B.较之审美经验,审美体验的意义范畴一般相对窄小,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叉有差异性。
C.审美体验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审美经验,是审美经验的动态形式,并有其鲜明的特征
D.在普赖斯看来审美经验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审美主体的某种行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被“蒙蔽”的双眼往往停留在审美对象的常识性的表象上而影响人们对日常经验的获得。
B.屠格涅夫在记述老麻雀事件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产生虔敬的心情,就不会产生审美体验。
C.主体随着不同鲜明特征的情绪、认知等心理因素的交融而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审美体验。
D.普赖斯认为琼斯审美经验的获得主要是由于他对音乐这个审美对象的某种特质的感知。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材料一“审美体验”观点的一项是(     
A.“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白居易《琵琶行》)
B.“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夏夷中《咏田家》)
C.“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石涛《画语录》)
D.“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在论据使用上的共同特点。
5.面对春花秋月之美景,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却产生了极其沉痛的审美体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024-05-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围巾

刘庆邦

①喜如春天去相亲,到秋天还没有下文。喜如相亲是在一块麦地边。那时麦子刚起身,满地都是绿的。春风吹过,麦苗一波一波地涌,从远方涌来,又向远方涌去,一直涌过看不见的地方。后来,麦子黄了,割了。地里点上了玉米,栽上了红薯。再后来,玉米棒子掰了,红薯出了,地里变得干干净净。这期间喜如一直在等,天天都在等。跟人家相过亲了,她觉得应该等到一点什么。可半年都过去了,关于相亲的事,喜如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消息。

②四姑只说了那一两句话就完了,好像一下子就把那一章掀过去了。对于春天里的那件事情,四姑的话不知为何那样节约。喜如当然不能问四姑,四姑不说,她就不听,四姑说多少,她只能听多少。这是当闺女的规矩,也是当闺女的难处。地里是干净了,喜如心里一点都不干净。地里没庄稼了,也没草了,她心里却像长了草。

③相过亲的喜如,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喜如鼓足勇气对娘说:娘,我想要一条围巾。长这么大了,这是她第一次张口跟娘要东西。娘说:我是想给你买条围巾,哪有钱呢!喜如不说话了,她的嘴又撅了起来。还是那天去相亲前,娘说去村东头的五婶子家给她借一条围巾戴上。五婶子是刚娶到村不久的新媳妇。五婶子结婚那天,喜如去看过,五婶子头上的确戴过一条新围巾。那条围巾是大红的,把五婶子的脸都映红了。那天娘空手去,又空手回来了,没借到围巾。娘去得晚了,五婶子的红围巾已被别人提前一天借走了。那人的闺女也是要去相亲,也需要戴一条红围巾。喜如把自己相亲不成的原因最后归结到没借到围巾上。要是戴上一条围巾呢,她的脸会显得红一些,好看一些,也许人家会看上她。

④娘见她像是生气了,替她想了一个办法,说要不然你去地里扒红薯吧,你扒的红薯,单独放在一边,等攒够两筐,让你爹挑到集上卖了,卖的钱够买一条围巾了,就给你买围巾。

⑤当天下午,喜如就扛上钉耙,挎上荆条筐,到地里扒红薯去了。地里的红薯已经收过好几遍,喜如放眼望去,见地里仍有几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扒着。她往地中间走了走,找到一块无人扒过、又离别人较远的地方,开始扒,扒了一丈多远,没扒出一块红薯。她把粘在一起的湿土块都捣碎,万一哪一块泥土里包着一块红薯呢。可以说喜如每扒一钉耙都满怀希望,希望怀得像红薯一样大,像红薯一样红。可土一扒开,希望顿时破灭。

⑥太阳落下去了,有人用钉耙把挑起筐,回家转。喜如不想走,她扒到的红薯还太少。她往村庄的方向看了看,见灰趴趴的庄子上冒出了炊烟,还隐约听到了拉风箱的呼啦声。欲哭的感觉又在喜如心头升起来了。

⑦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爹没起来,娘没起来,喜如就起来了。娘说天还不明,让她再睡一会儿。她没有说话,扛上钉耙挎上筐就走了。走到门外,她听见爹对娘说:喜如这闺女大了,知道操心了。爹说的话,喜如有点似懂非懂,知道操心,操什么心呢?不过她听出爹是在夸她。

⑧喜如埋下头来扒红薯,在土里发现了一条红头绳一样的细根。这样的细根,他们这里叫行条。她顺着行条往下扒,越扒行条越粗,喜如禁不住有些心跳,她预感到这下有戏了,行条尽头可能会带出一块较大的红薯。果然,喜如在二尺多深的地下扒到了一块红薯,这块红薯不算小,至少有一斤多重。红薯的颜色是嫩红的,嫩得像新生婴儿的皮肤一样。她对着红薯又看又闻,差点把红薯亲一口。接着,喜如又扒到了好几块红薯。那些红薯有烂的,也有完整的。看看,扒不到的时候,红薯不知在哪里躲着,一块儿红薯都不出来。难道水中的鱼儿爱成群结队,土中的红薯也喜欢扎堆儿不成!

⑨喜如把她扒来的红薯放在灶屋里,上面盖上一把干草,她扒回的红薯差不多有一筐了。如果有两筐红薯就可以换一条围巾的话,目前她已经有了半条围巾。

⑩有一天中午,喜如从地里扒红薯回来,发现她的红薯少了。别看上面的干草还盖得好好的,她一眼就看出红薯少了。而且,红薯少得很明显,只留下完整的,凡是烂的都没有了。喜如顿时很生气,这事不会是别人干的,一定是娘干的。娘难道就不知道,她每天起五更打黄昏,扒一点红薯有多难!但她没有去问娘,一问就显得跟这个家离心了,生分了。有一点她想到了,烂红薯容易坏,不经放,娘可能是怕烂的红薯坏掉,就挑出来吃了。

中午饭,娘做的炒红薯丝儿。这证实了喜如的猜测,娘肯定把她扒的一部分红薯拉成了丝儿。为了赌气,也是为了抗议,喜如午饭没吃炒红薯丝儿,坚决不吃。她只喝了一碗稀饭就算了。晚上扒红薯回来,喜如发现她的红薯堆又有了变化。这次变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她认得出来,多出来的红薯都是完好无损的,不用说,这些多出来的红薯都是从他们家的红薯窖里转移出来,添加在她的红薯堆上的,有一点她吃不准,多出的红薯,不知是娘给她添上的,还是爹添上的。爹是个细心人,爹给她添红薯的可能性大些。爹不但把吃掉的红薯补充上了,还多添了不少红薯。这让喜如觉得有些惭愧,她中午不该不吃炒红薯丝儿,不该给娘脸子看。还好,她没把赌气的原因说出来,没有跟娘吵架。要是跟娘吵了架,不知她会惭愧成什么样呢!

逢集这天,爹把她扒的红薯装了两大筐,准备挑到集上去卖。爹说,卖了红薯,买一条围巾,保证没问题。

听了爹的话,喜如的脸一下子就红透了,恐怕比红围巾还红。

既然扒的红薯够买一条红围巾了,喜如就不必再去扒红薯了。可爹去赶集后,喜如又到地里扒红薯去了。娘看在眼里,暗自纳闷儿,女儿家的心事让人猜不透,她为什么还去扒红薯呢?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如想要一条红围巾让自己好看一点,既表明她爱美之心开始萌发,又暗示她对相亲成功的渴望。
B.喜如发现红薯少了,又发现红薯多了,但她什么都没说,正是成长中的少女情绪含蓄和隐蔽的反映。
C.喜如为了能得到红围巾,不得不起早贪黑去扒红薯,这反映出当时农村生活的艰苦和物质的匮乏。
D.对女儿扒红薯换红围巾的举动,喜如爹娘既为女儿在劳动中吃苦而心疼,又为女儿渐渐成熟而欣慰。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喜如的内心的描写,直接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B.小说中口语化的表达,如“看看,扒不到的时候,红薯不知在哪里躲着”等,充满生活气息。
C.小说选材精当,全文围绕喜如“扒红薯”展开叙述,情节紧凑,跌宕起伏,有较强的吸引力。
D.小说运用比喻手法,写红薯像“红头绳”“小老鼠”等,表现出喜如扒出红薯后的喜悦和兴奋。
3.请结合文本第10、11段,分析喜如发现红薯数量变化后的心理活动。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组关键词:红围巾、劳动。请围绕其中一个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4-05-0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上面讨论权力的性质时已提出三种方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现在我又想提出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任何社会绝不会有一天突然变出一个和旧有结构完全不同的样式,所谓社会变迁,不论怎样快,也是逐步的;所变的,在一个时候说,总是整个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一个无所适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心理上充满着紧张、犹豫和不安。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这种时势权力在初民社会中常可以看到。这种权力最不发达的是在安定的社会中。乡土社会是一个最容易安定的社会,因之它也是一个很少领袖英雄的社会。

儒家所注重的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长老权力。乡土社会环境安定,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子弟们在无违的标准中接受传统的统治。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

长老权力下的乡土社会,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极大的分离。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对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权力产生方式不同,社会冲突、合作产生横暴权力、同意权力,社会本身变动产生了长老权力。
B.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导致了激烈的社会变迁,继而产生“文化英雄”和时势权力。
C.长老权力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不能反对,也不容忍反对,因此被教化的也就没有反对的必要。
D.注释是为了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可以说这是一种保留“面子”的“反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继替是指社会成员的变动,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动,二者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
B.社会变迁是渐进的,不是突然的;在某一时期内,变动的只是一小部分,任何社会的变迁都是如此。
C.乡土社会是一个容易安定的社会,缺少“领袖”和“英雄”,因此时势权力在乡土社会中不易产生。
D.儒家注重“孝”道,是为了维持社会安定;而“注释”引起的名实分离会促使社会加速变动甚至动荡。
3.请结合《名实的分离》选文对下面两个材料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材料一:1974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的消息激发了盖茨的全部激情。他决定从哈佛退学,投入到这一场计算机浪潮之中。因为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机会。1975年,盖茨和他的好朋友保罗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1981年,当时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公司正式展出其新型个人计算机,轰动一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为IBM公司提供语言程序的正是年轻的盖茨领导下的微软公司。经过不懈的努力,微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IBM个人电脑问世半年后,微软正式成为个人电脑软件方面的领导者。年仅26岁的盖茨也一举成名。

材料二:东汉末年,社会混乱,群雄逐鹿,产生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周瑜等历史风云人物。

2024-05-0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