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
1 . 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刘宝楠《论语正义》)

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史记·孔子世家》)

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子贡所言“文犹质也”中的“文”是指      ,“小人有过则谢以文”中的“文” 是指       
(2)关于“过”,孔子留下了许多名言,试写出一则。
2.根据材料,简析君子应如何面对过错。
2021-11-13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材料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1.材料一中“色”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并评价孔子的孝道观。
2021-07-12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20-21高二下·浙江·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一一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 这里,有若的观点是:改行“彻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均无贫”体现了平均分配社会财富、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的美好设想,是大同社会的图景。
C.“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外在的文饰和内在的本质是一样的, 因此虎豹的皮毛和犬羊的皮毛也没有本质区别。
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是区分善恶的标准,所以只有仁者才能做到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仁者的爱憎是公正的,不仁者的爱憎是私爱和私仇。
2021-06-01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二下】【高中语文】【SX00091】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①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论语·子罕》)


【注】①忮(zhl):嫉妒   ②臧:好,善。
1.材料中,子贡借用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喻指______________;“告诸往而知来者”体现了__________的教学原则。
2.结合材料二,简述孔子对子路前后不同的评价的原因。
2021-05-20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材料二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

材料三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1.材料一中“畔”的意思是_____;从材料三可看出孔子反对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礼”的内涵和作用。
2021-05-12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17.21)

(2)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2.5)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礼与孝的关系。
2.孔子为什么严厉责备宰我“不仁”?
2021-05-08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0-2021学年下学期9+1高中联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投渤海之尾        虽有粟,吾得而食
B.谁之过与        可忍也
C.君子其言,无所苟而已        八佾舞
D.钟鼓乎哉        礼云,玉帛云乎哉
2021-04-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克己复礼》 课后练习-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
B.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次才是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楚狂接舆以凤鸟来比孔子。据说凤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因此说“德衰”。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便是用到了这个典故。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前两则材料都体现出孔子提倡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何有于我哉”表现了孔子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2.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如何做到有效学习。
2020-11-0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高考科目9月联考B卷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kuì)然叹曰       (yǔ)点也        风乎舞(yú)       浴乎(yí)
B.(guān)者            (mù)春             三子者之(zhuàn)(kēng)尔
C.愿为小(xiàng)     因之以饥(jǐn)   夫子(shěn)之   (shèng)之国
D.曾(xī)               (zhǎng)乎尔       (sì)君子        (sè)希
2020-04-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版选修 《论语》选读 第十三课《沂水春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