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贺(790-81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①此诗约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当时杜甫在洛阳。兵曹为兵曹参军的简称。②房星:星宿名。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房星明,则王者明。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首联点出房兵曹的胡马的出处并不寻常,紧接着勾勒出胡马神清骨峻的形象。
B.第一首诗颈联写出了骏马纵横驰骋无可抵挡,值得人生死相托,盛赞马的才能和品德。
C.第二首诗前两句语言较直白,在强调马非同凡俗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D.这两首诗虽同为咏马,但风格特征大为不同,第一首诗沉郁顿挫,第二首诗浑厚凝重。
2.好的咏物诗,既能在物之内,又能出物之外,善于将这两者统一起来。请结合以上两首诗对此加以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土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①主父:《汉书》载:“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②马周:《旧唐书》载,马周投宿新丰被旅店主人轻视,后至长安做中郎将常何的门客。贞观五年,他代何条陈多事皆合上意,后被授监察御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一二句总写劝酒场面,客人对酒兴怀,主人举杯劝酒。寥寥数语,奠定了全诗感伤不平的基调。
B.“主父”两句与“吾闻”两句,使用典故。前者从对面落笔,通过家人望眼欲穿突出久羁异乡之苦,后者则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困守的狼狈。
C.“空将”两句中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之“空”相同,写出了诗人对马周那种凭借几行文字就得到皇帝恩泽的行为不屑一顾。
D.“我有”两句一语双关,写出了诗人心情的变化。虽然灵魂无所归依却仍旧执着不改,对个人志向能够受到皇帝赏识充满希望。
2.这是一篇劝酒歌,李白也写过一篇劝酒歌——《将进酒》,在歌中诗人都寄寓了怀才不遇的痛苦但又有不同。请对比两篇劝酒歌的最后两句分析其情感的不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湘妃

李贺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注】①神娥,此指湘妃。②蛮娘,南方的姑娘,此指湘中村女。③吟弄,吹奏由斑竹制成的箫笛一类乐器。④九山,即九嶷山,又名苍梧山。据《山海经》载,舜死,葬于九嶷山。⑤烟梧,烟波浩渺的苍梧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托物起兴,借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之特性来表明时间久长,用语貌似夸张,实写爱情能量巨大。
B.颔联中的“蛮娘吟弄满寒空”一句以动喻静,通过耳之所闻的笛声来形容舜之葬地九嶷山高大宽广、深邃寂静。
C.颈联借楚襄王与巫山神女幽会的典故,想象湘妃与舜帝心心相印、情感相通,能够在苍梧与湘水之间自由往来。
D.全诗仿《楚辞》歌咏古事以抒怀,构思精巧,用词典雅,色调清冷,画面灵动,极具清幽之气而又有浪漫之感。
2.“湘妃”作为具有暗示性的情感符号,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渊源已久。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湘妃”意象的理解。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溪晚凉

李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鸯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注】①幢:旌幡。②游溶:水缓慢流动的样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扫”字体现出山风的强劲,山风既带来了“秋寒”,也留下了澄碧的夜空。
B.诗人善于观察,抓住山间溪边轻烟的色泽和形态特点,营造出一幅迷蒙梦幻的画面。
C.“银湾”指银河,它以皎皎的光辉照亮了夜空,又像一湾流水闪耀着波光向东方倾泻。
D.如龙一样蜿蜒盘旋的险峻山势使前文轻快的笔调为之一转,“苦篁”更增添了凄厉之感。
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展现秋夜的幽静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客 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C.“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野 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018-06-09更新 | 9213次组卷 | 84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出城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注】①出城:离京。李贺应举赴京却因父亲的名讳未能应进士科举考试。此诗是李贺离京时所作。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句描绘了一幅凄冷的画面:雪花飘飘,但桂花在大雪覆盖下,开得稀稀落落。
B.“啼乌被弹归”是诗人以被打伤的归鸦喻自己应试失败、失意而归的境况。
C.瘦驴上孤单的身影,帽带低垂,颔联刻画了诗人归途中落寞孤单的形象。
D.“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塂悲”是虚写,抒发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E.尾联想象自己看到镜中妻子因重逢而流下的欢喜之泪,与颈联的情感形成对比。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