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司马光(1019-108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臣闻求木之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褒。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文本二:

秦王李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与宋金刚相持。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宋金刚军中食亦尽。至高壁岭,总管刘弘基执辔谏曰:“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世民曰:“金刚技穷而走,众心离沮。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吾竭忠徇国,岂身乎!”遂策马而进,将士不敢复言饥。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四》,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   长:生长
B.虽之以严刑   董:督察
C.能而任之   简:简要
D.岂身乎   顾:顾惜
2.下列对文本二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
B.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
C.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
D.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
3.下列对以上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篇先用排比句凸显主旨“思国之安,必积德义”,再从反面论证,进一步劝谏。
B.“十思”角度各有不同,魏征提醒太宗作为统治者要重视个人修养,使国家长治久安。
C.文本一结尾指出,君王无需亲自处理政务,可以通过耳目感官尽力去享受巡游的快乐。
D.文本二中,面对竭力劝谏的刘弘基,李世民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前行,尽显其不凡气度。
4.请把文本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2023-07-12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