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观(1049-110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满庭芳·晓色云开

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____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注】①金榼:金制的盛酒具。②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指饮酒之地。③分别源自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和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校图书馆藏书画线处有脱漏,根据词意与风格,最适合填入的字是 (       
A.蹴B.踏C.践D.蹑
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作品原意的一项是 (       
A.本词以长调抒写柔情,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情意绵邈。
B.“舞困”句写串串榆荚犹如酣舞已久、慵自举袂的少女。
C.“多情”两字一顿,蕴含着对往昔行乐情事的留恋与追忆。
D.“疏烟淡日”与起首“晓色云开”相照应,色调自然一致。
3.请结上下阕内容,赏析画线句。
2024-04-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小题。

点绛唇·桃源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章惇被起用为相,大肆打击元祐旧党。秦观接连被贬杭州、处州、郴州等地。这首词可能作于词人被贬郴州之时。据传郴州以北有桃花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漾”一句中的“醉”字一语双关,既指词人喝醉酒,也指词人陶醉于眼前美景。
B.“烟水”两句勾勒出一幅壮阔而迷蒙的黄昏景象,“茫茫”“千里”给人天涯漂泊之感。
C.“山无数”“烟水茫茫”构成“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这致使词人“无计花间住”。
D.“乱红”句运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花纷纷飘落的唯美画面,烘托出凄凉的氛围。
2.这首词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写了“桃源”,但抒发的情感有同更有异。请结合两首诗歌对其情感的异同进行简要分析。
2024-04-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宋]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注】①本首词作于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是秦观的晚年作品。因党派斗争,仕途坎坷,屡次遭贬。②两衰翁:指的是秦观和苏轼,两人自秦观1075年访苏轼以来结下了深厚的师友情谊。③小槽: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运用了比兴手法,“飞燕和归鸿”并非在写眼前之物,而是词人与苏轼。
B.“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将曼妙少女与白发老人对比,落寞之情溢于言表。
C.“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出语自然,形象逼真,更兼词人殷勤劝酒,倍觉感人。
D.“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三句,以景结情,蕴含深远,虽未言情,自寓景中。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3-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市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

秦观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注]①连远横空,挨着园林横空而建。②绣毂雕鞍,这里指骏马。③鸳甃,用对称之砖瓦砌成的井壁。此处指井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离别与思念的词,全词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写离别的场景与别后的愁闷。
B.“过尽”二字描绘出了女主人公想买又不愿买的惋惜之情,因为纵有鲜花,谁适为容。
C.“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说上天如果知道的话,也会变得消瘦,突出了相思之苦。
D.“念多情”三句意思是说:如今只有当时那多情的明月,依旧照着离人,让人更添愁苦。
2.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结合词的上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2-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三首

秦观

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需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B.第二首前两句写碾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自有闲适情趣。
C.两诗都写秋日,时间都在秋夜,而地点有别:一为舟中,一在家里。
D.两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但观察都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动人。
2.两首诗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3-11-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杏园:园林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大雁塔南。②捻(niǎn):持取,捻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端“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三句,描绘了一幅细雨霏霏,杜鹃啼叫的初春图景,语言清秀柔丽,深美婉约。
B.上片末,总括一句“无奈春归”,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上述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但也只是一种“无奈”之情,并没有断肠长恨的呼号,这使得全词有一种纤柔婉丽之美。
C.下片“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两句中包含幽微深婉的情意。这两句是由冯延巳“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捻红杏蕊”的词意化用而来。
D.词的下片,侧重写伤春之人。抒情主人公独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树枝头的画楼,斜倚栏杆,手捻花枝,一会儿又放下花枝,默默无语上视天空,心中无限怅恨。
2.上片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2023-11-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小孤山

秦观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将小孤山置于汹涌的江流中,借以突出长江千回万折的磅礴气势。
B.“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表明小孤山是大自然造化的杰作,以此衬托其所处环境的凶险。
C.下片以两岸群山衬托长江中流的小孤山,“却把此峰孤绝”既写小孤山的傲然独立,又暗示作者的处境。
D.“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用典,写行人驻足喝彩的情形,与上片“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呼应。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激浪飞珠溅雪”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卷起千堆雪”都运用了比喻,把浪花比作雪,形象生动。
B.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都是从大处着笔,写得大气磅礴,境界宏阔。
C.秦观创作风格大气雄健,同苏轼、辛弃疾等人都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本词就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学过他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通过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作者理想的爱情观。
D.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主题健康,歌咏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又深感余味不尽,颇受启迪,成为七夕诗词中经久不衰的佳作。
2023-10-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

秦观①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①元佑年间(1086年—1094年),秦观先后于朝廷供职达五年之久,常参与公卿名流的文酒期会。绍圣元年(1094年)政局大变,秦观坐党籍被贬,即将遣离汴京,重游其地,有感而作此词。②金谷:即金谷园。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在洛阳西北。③铜驼巷陌:古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相对,后称铜驼陌。④西园:宋时洛阳的董氏西园为著名的园林,后世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起头三句,写暮春景物:梅花渐渐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东风煦拂之中,春天悄然而至。
B.下片“碍”和“妨”,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C.“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心中情感,呼应上片“柳下桃蹊”。
D.这首词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以今衬昔。
2.本词与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3-07-01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三月晦日偶题

[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标题中的“晦日”,都是指农历三月最后一天,也是春天最后一天,借此表达春逝之感。
B.贾诗“风光别我苦吟身”,运用拟人手法,自然而有情味地表现了春光离别抒情主人公的现实。
C.秦诗“痴心儿女挽留春”,为后两句翻出新意作了充分铺垫,使情理表达生动新颖,醒人耳目。
D.贾诗以叙述和细节描写见长,语言朴素、自然;秦诗以抒情和景物描写为主,语言细腻、雅致。
2.“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请从诗人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别赏析这两首诗的情趣和理趣。
2023-06-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满庭芳·晓色云开

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___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1,花困蓬瀛2.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注:(1)金榼:金制的盛酒具 (2)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指饮酒之地。

1.校图书馆藏书划线处有脱漏,根据词意与风格,最适合填入的字是(     
A.蹴B.踏C.践D.蹑
2.下列理解中,不符合作品原意的一项是(     
A.本词以长调抒写柔情,记芜城春游感怀,写来情意绵邈。
B.“舞困”句写串串榆荚犹如酣舞已久、慵自举袂的少女。
C.“多情”两字一顿,蕴含着对往昔行乐情事的留恋与追忆。
D.“疏烟淡日”与起首“晓色云开”相照应,色调自然一致。
3.本词情感含蓄曲折,请结合上下阕,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2023-05-2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