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观(1049-110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注]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当时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郴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
B.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引人感发,又以“可堪”二字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冷气。
C.“斜阳暮”三字,加重了本词的感情色彩,“暮”,为日沉之时,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
D.下片“砌成此恨无重数”中的“砌”字将无形的怨恨形象化,直接表达出词人非常怨恨皇帝和朝廷官员之意。
2.“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以曲折的形式寄托压抑下的迷惘与困顿。古代文人评此句为“无理之问”。而苏东坡最欣赏这两句。这两句好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2024-05-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①此词系秦观贬谪郴州于除夕所作。②丽谯:华丽的高楼。③小单于:唐代曲名,其音呜咽悲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漫天风雨冲破了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寂静幽深的环境。
B.“丽谯”二句意思是说在彩绘小楼上吹奏着“小单于”的乐曲,漫漫的清冷的长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可见是写词人数尽更筹,等待着天明。
C.“乡梦断,旅魂孤”,自贬谪以来,日日夜夜盼回乡,可自己仍像游魂一样,孑然一身,漂泊在外。
D.词中两处写到“雁”这一意象,其表达的内涵与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的“雁”相同,表达了因家乡音讯全无的失望之情。

(2)“峥嵘岁又除”一句中“又”字看似平常,但极富表现力,试分析其妙处。
(3)虽为“苏门学士”,同是被贬后抒怀,但秦观的词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词作风格和表达的情感上却有很大区别,请简要分析。
2024-05-09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艇斋

秦观

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

兀兀寄幽艇,不忧浪如山。

闻君城郭居,左右群书环,

有斋亦名艇,何时许追攀。

钓古不钓今,所得孔与颜。

不然如尔祖,跨鹤出云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钓”“江湖”与“城郭”“书环”代表不同的生活方式,比较之中可见诗人的偏好。
B.“兀兀”二字显示出一种独来独往的行为特点,“不忧”二字则道出了内心的淡定从容。
C.艇,轻快小船,将书斋命名为“艇斋”,寄寓着奋楫争先之意,说明友人有追附攀比之心。
D.点出友人的家世,表明诗人与之关系亲近,以“尔祖”风范相勉,具有直入人心的说服力。
2.诗中写到“孔与颜”,又希望友人“跨鹤出云寰”,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024-04-1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___________

(宋)秦观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瘿瓢共舀。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乙】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1096年,秦观被贬郴州;1098年,又被贬至离家更远的横州。据地方志记载,一位老书生邀请他来家中做客,第二天词人创作了这首词。②瘴雨:南方还有瘴气的雨。③社瓮:社日祭祀土地神用的酒瓮。④瘿瓢:以瘿木做成的酒瓢。

1.请为甲词补上合适的词牌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B.念奴娇C.醉乡春D.声声慢
2.对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起首两句写清晨梦醒,“窗晓”表明词人看到明媚的春光。
B.第三句“瘴雨”双关,暗寓处境,并以“海棠”体现词人心境。
C.下片用倒叙,写老先生用酿好的社酒邀请作者同饮,尽兴畅快。
D.全词以梦醒的愉悦起笔,以赏花共饮后的沉醉收笔,末句点睛。
3.甲乙两首词中,词人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两首词画线句作简要分析。
2024-04-0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亦景亦情,虚实兼顾,表现了词人对蓬莱仙境的向往。
B.“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白描写景,用语平实,意境极美,让人神驰情往,如入画中。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与上片的“帐饮”相呼应,借“酒醒”设问,倍增惆怅。
D.秦观、柳永两位词人都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多写儿女之情,工于遣词酌句,词作深婉绵密。
2.这两首词都是送别之作,并且在抒发离愁别绪的方法上也有诸多相同之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4-03-16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小孤山

宋·秦观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注】①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②崒嵂:zú lǜ,高峻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运用拟人修辞,将小孤山置于汹涌的江流中,衬托出其高峻挺拔之姿。
B.“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表明小孤山是大自然造化的杰作,以此表现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
C.“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句既是写小孤山的超然独立,也是暗示词人的处境。
D.“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用典,小孤山昂然屹立,连过往的行人也为之驻足,并为之喝彩。
2.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师从苏轼,试分析此词所受到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影响。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醉漾轻舟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①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②尘缘:佛教名词。佛经中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作“六尘”。以心攀缘六尘,遂被六尘牵累,故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到花深处”一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B.词人被“尘缘”牵累,不能解脱,只好在这如花的仙境中住下去。
C.下片开篇两句勾勒出一幅烟水迷蒙、日暮途远的画面,体现出词人被贬后的凄冷之情。
D.“不记”二字虽轻描淡写,却耐人寻味,暗含词人备受压抑而无法自解的深深悲愁。
2.本词下片的景物描写具有暗示性,请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①这首词系秦观贬谪郴州时所作。②丽谯,绘有彩纹的城门楼,后指楼,即城门上的更鼓楼。③小单于,唐代大角曲名。④雁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出了词人长夜难眠的苦闷,一个“虚”字,既写出环境的深幽空寂,又流露出贬谪生活的寂寥与空虚。
B.“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两句写出词人听尽乐曲、思虑万千、仍未入睡的情态,虚实相生,内涵丰富。
C.“峥嵘岁又除”交代了词人年复一年流徙在外的处境,尤其是在他人阖家团圆的除夕,痛楚之情溢于言表。
D.明人沈际飞评此词曰“伤心”,确是道出来这一首词的情感特点。从词的内容到词的音调,无不充满了凄婉哀伤的色彩。
2.前人评价秦观“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请说说“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2024-01-08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望海潮·洛阳怀古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借早春时节梅花渐稀、冰河解冻、东风徐来写季节更替,既指自然轮回,又指人事更迭。
B.上片“正絮翻蝶舞”四句,写了生机勃勃的美好春景,“乱”字将春色无处不在的特点传神地表现出来。
C.下片“碍”“妨”两字,写了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场景,传达出无法欣赏朗月繁花的惋惜与伤感。
D.下片“烟暝”三句描绘了暮色苍茫、酒旗横斜,登上高楼极目远眺,只见老树乌鸦的画面。

(2)这首词在构思立意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2024-01-0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点出时间为春日早晨,点出地点在家中小楼,点明主人公的心境百无赖。
B.这首词通过“晓阴”“淡烟”“飞花”“丝雨”等意象,情景交融,刻画了一位闲居闺中、内心充满轻轻寂寞和淡淡哀愁的女主人公形象
C.“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句,把“飞花”比作“轻梦”,把“丝雨”比作“细愁”,化抽象为具象,给人强烈的新奇之感,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D.整首词中,词人并未正面刻画女主人公的外在形象,而是借助气氛的渲染和环境的烘托,着力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晚清词家陈廷焯曾说:“《浣溪沙》结句,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请赏析此句之妙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