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三 三模 2024-05-09 4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写作、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年春晚主标识设计师是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识设计者顾永江,这是他第二次参与总台春晚主标识的设计。①从的跃动之姿到的大气雄健,两届春晚主标识在设计方面的共通理念是什么?突破创新又表现在哪里?

        ② ,是春晚导演组找我合作的契合点。顾永江出生在绍兴,老家隔壁就是书法圣地兰亭,早年练习书法,对汉字所蕴含的结构美(     )。③他一直在尝试把中国的汉字、书法、乃至篆刻,融入当代设计中。

总导演提出,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吏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虽然草书     )豪放,但导演组觉得以的创作方式2023年春晚已经用过。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资料(     )和创意探讨,字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④它的读音很好,念,它的含义也很好,就是巨龙腾飞的样子。导演组最开始确定的主题是龙行龘·欣欣中华,后来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对新一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春节里,大家从五湖四海朝着家的方向奔赴,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春晚,是和全国人民一起辞旧迎新,在这个时刻,家和国都好是最大的幸福。所以。同时,字为题眼,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兴趣和关注,让我们避免日渐疏离书写,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情有独钟     写意     搜集B.一心一意     写实     收集
C.情有独钟     写实     搜集D.一心一意     写意     收集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相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卯”与“铆”读音相同,均读“mǎo”。
B.②处可填入句子“将中国书法融入标识设计的创作理念”。
C.③④两处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
D.⑤处可填入句子“将‘欣欣中华’修改为‘欣欣家国’”。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龘”字为题眼,也是在让日渐疏离书写的我们,重新体会汉字之美,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
B.以“龘”字为题眼,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兴趣和关注,避免日渐疏离书写的我们,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C.以“龘”字为题眼,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让日渐疏离书写的我们,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D.以“龘”字为题眼,也是在唤醒大家对汉字的关注和兴趣,避免我们不会日渐疏离书写,重新体会汉字之美。
2024-05-09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一个时期,由电脑合成的虚拟主持人、虚拟模特、虚拟歌星等一系列声像虚拟人已经把真人世界的一些让人眼红的岗位夺走了,而且它们的精彩表现的确有许多值得褒奖的地方。现在,在高科技的支持下,人类又推出了更具岗位竞争力的数字虚拟人(简称数字人)。尽管当代的数字人还仅仅是第二代,但因其才华独特,才能广泛,技艺高强,而且又有很大的成长潜力,所以它的竞争能力我们绝对不可小觑。

第一代数字人是一个三维立体的数字可视人,它有和真人一样的形状、皮肤、肌肉、骨骼和五脏六腑。如果把它当成实物人体,它就像一具僵尸。和第一代缺少生气的数字人相比,第二代数字人就较有活力了,它已然进化为有气管、血脉以及大、小脑的数字物理人了。这代数字人的许多物理指标都和真人一样,它的胳膊会断,血管会出血,不但五脏六腑里的内部细节清晰可辨,连头颅里面的脑浆都能显示出来。只要你愿意,它的四肢可以无数次被你分解拿去实验。

《数字虚拟人》

材料二

数字孪生技术在不断突破技术障碍,尽可能地仿真现实世界。但在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共存的背景下,人们如何平衡自己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生活、兼顾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这对彼此间的社会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随着虚拟技术逐渐逼近真实,人们可能会摇摆在虚拟和真实的边界无法分辨真实和虚幻,从而导致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混乱。在元宇宙中,数字人的过度存活可能会使人们陷入虚拟世界之中,忽略真实的生活状态。元宇宙的出现也可能加剧人们对媒介的依赖,增强对人们意识的控制。当人们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虚拟世界中时,现实世界中的社会关系必然会受到影响,使人们降低对真实世界探索的欲望,从而导致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状态失衡。此外,在虚拟与现实场域中的角色冲突和失调还可能导致恐怖谷效应,当虚拟人对真人的模拟越来越像的时候,观众在心理和认知上反而增强了对它的质疑。这就表明在元宇宙的世界中,人们创建了几近模拟自身的角色形象时,越真实越恐怖的心理效应会占据上风,真实和虚拟之间可能出现恐怖的效果。最后,当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创造角色时,虚拟世界中的角色可能是现实角色中美化过的形象,现实世界中的形象和元宇宙中的角色脱轨,使得角色的滤镜化具有欺骗性,加剧自我与现实之间的认知失调,缺乏情感温度。

(节选自张小雪《数字人的角色冲突与伦理风险》)

材料三

中国虚拟主播企业数量及区域分布

(来自网络)

材料四

作为博物馆数字人,既需要美观的皮囊,又需要有趣的灵魂。现实案例中,博物馆数字人外形趋同,依旧没有脱离美女主播”“美女讲解员的传统形象思维。真正实用的数字人应该是智慧的。博物馆在数字人应用探索中应关注美丽外表背后Al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对话中的意图、槽位、语料等设计,专业语料库的建设等。数字人的智慧问答体现在对每个意图设计和问法语料的丰富程度上。专业语料越充沛,人机对话效果越好。然而,市面上没有一款专门为博物馆或文博单位定制的成熟产品。配套的基础数据不足,导致博物馆数字人只有颜值,缺乏内涵。技术公司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知识研究与积累、解读更重要。在内容构建中,博物馆要开展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给智慧模型进行信息投喂。所谓博物馆知识信息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交通信息、开放信息、服务设施等服务型信息;二是展览信息、展品信息、历史等知识型信息。这其中,既有通识,又有专业知识。这些信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收集、整理、解读等处理,并对非结构化的自然语言进行结构化处理。整个数字人智慧模型构建的过程,需要专业的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和智能对话管理平台等技术支撑。虚拟数字人的制作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还需要结合大众审美,融合多门学科知识,如心理学、艺术学等,是跨学科的挑战。博物馆数字人组织建设是系统性建设工作,需要博物馆多个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不仅是技术部门,还需要展览策划部门、社会教育部门、开放服务部门、文创开发部门等相互配合。例如,文博专业知识语料库建设,需要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解读得通俗易懂,需要研究员的基础性研究,讲解员的讲解词撰写,还需要非结构化到结构化的自然语言转化。基于博物馆真正业务的底层需求,打造专属的数字人服务模式,才能使应用场景创新落地。

(摘编自孙芮英《文博数字人创作与应用探索》)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可知,缺少生气的“数字可视人”是第一代数字人,而较具活力的“数字物理人”是第二代数字人。
B.从材料二可知,虚拟与现实场域中的角色冲突和失调还可能导致“恐怖谷效应”,真实和虚拟之间或出现恐怖的效果。
C.从材料三可知,2022年之后中国虚拟主播企业注册增加数呈稳定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虚拟主播企业分布七成多在华东华南。
D.从材料四可知,专业的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和智能对话管理平台等给予技术支撑,跨学科联动,多职能部门合作,方能造就“智慧型”数字人。
5.根据材料四及以下表格,下列选项中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部门名称展览策划与研究部门社会教育部门开放服务部门
配合工作博物馆展览大纲、展品背后的故事挖掘与撰写等开放服务信息,包括交通、开放信息,设施、餐饮服务等信息

对非结构化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等

相关专业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处理……
A.根据材料内容,①处可填“讲解词撰写、通俗化解读等”。
B.根据材料内容,②处指的是“信息技术部门”。
C.博物馆数字人建设涉及诸多部门和专业,需要多部门联动进行分工合作。
D.博物馆数字人建设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核心,着力搭建专业技术平台。
6.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博物馆数字人“有趣的灵魂”的一项是(     
A.北京广播电视台数字人“时间小妮”的知识更新快、回复语言标准,音色可控且恒定、形象不走样,服务不受外界情绪干扰。
B.伽瑶作为云游敦煌的首位数字讲解员,随时随地跟线上游客交流敦煌文化知识,带领更多人领略敦煌文化的魅力。
C.AI数字人主播基于算法和模型生成,作为娱乐主播可以广泛搜寻互联网信息,并自动生成关于明星的八卦信息吸引观众。
D.动画电影《阿丽塔:守护天使》中虚拟卡通人物阿丽塔,导演卡梅隆就阿丽塔的皮肤做了1000万根头发和500万个毛孔。
2024-05-0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选自《礼记·大学之道》)

材料二:

才之学不逮于足下远矣,而且以是来,盖将警省昏懦,鞭驱其驽怯,真不屑之教诲也。奉教以还,复吟诵,初跃如其喜,且惕然而惧,故迟而不书对者,有所不敢也。今足下以此为疑,盖深惜暗投其珠耳。姑诵闻之于师者以复足下。

文公(朱熹)初登延平之门,务为朧侗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小延平皆不之许。既而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而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朱子感其言,故其精察妙契,著书立言,莫不由此。足下所示程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之两言,固学者求道之纲领。然所谓致知,当求其所以知而思得乎知之至,非奉持致知二字而已也,非谓知夫理之一而不必求之于分之殊也。朱子所著书,盖数十万言,巨细精粗,本末隐显,无所不备。方将句而诵,字而求,竭吾之力,唯恐其不至。然则举大纲、弃万者,几何不为释氏之空谈也?近日学者盖不免此失矣。吾侪其可踵而为之乎?

抑愚又有所闻:圣贤之学,知行两事耳。讲问辨诘,朋友之职也。至于自得之妙,力行之功,他人不得与焉,非自勉无所得也。某虽愚钝,然不可谓无志于此。足下于斯两者,涵泳从容,精修力践,旦旦有得。幸明以告我,赐中流之一壶②,则感责善之德深矣。

(节选自许谦《答吴正传书》)

【注】①延平:字愿中,号延平,传二程之学于朱熹。②中流之一壶:典出《鹃冠子·学问》中流失船,一壶千金,比喻可贵难得。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                                      得:收获
B.先其意                                          诚:使……真诚
C.非奉持“致知”二字而已也            但:只是,仅仅
D.然则举大纲、弃万                      目:条目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某才之学不逮于足下远矣               羡长江无穷
B.盖将警省昏懦                                还也
C.故迟而不书对者                            烦执事
D.知行两事耳                                   秦伯说,郑人盟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务为朧侗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小/延平皆不之许
B.务为朧侗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小/延平皆不之许
C.务为朧侗/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小/延平皆不之/许
D.务为朧侗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小/延平皆不之/许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原为《礼记》中的篇目。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B.“三复吟诵”中的三是虚数,指的是多次,再三。与《屈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中的“三”意思不同。
C.朱熹,谥号文,世称朱文公。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分为上谥、下谥、中谥。一些有名望的学者死后,其亲友门人也给谥,称私谥。
D.学者,材料中指求学的人,与《师说》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词义相同,与现在所说的“学者”词义不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B.“修身”一环,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C.延平认为,儒家学说的特点是理只有一个,但它所处的位置、表现的形式是不同的。
D.许谦认为获取知识,力行实践需要靠自己努力去实现,与他人无关,所以他迟迟没有给对方回信。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方将句而诵,字而求,竭吾之力,唯恐其不至。
13.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修身”的具体做法。
2024-05-09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①此词系秦观贬谪郴州于除夕所作。②丽谯:华丽的高楼。③小单于:唐代曲名,其音呜咽悲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漫天风雨冲破了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寂静幽深的环境。
B.“丽谯”二句意思是说在彩绘小楼上吹奏着“小单于”的乐曲,漫漫的清冷的长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可见是写词人数尽更筹,等待着天明。
C.“乡梦断,旅魂孤”,自贬谪以来,日日夜夜盼回乡,可自己仍像游魂一样,孑然一身,漂泊在外。
D.词中两处写到“雁”这一意象,其表达的内涵与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的“雁”相同,表达了因家乡音讯全无的失望之情。

(2)“峥嵘岁又除”一句中“又”字看似平常,但极富表现力,试分析其妙处。
(3)虽为“苏门学士”,同是被贬后抒怀,但秦观的词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词作风格和表达的情感上却有很大区别,请简要分析。
2024-05-09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