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桂枝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开门见山,表明时地,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字领起,“初”字吟咏,“肃”字点醒,无限涵咏,皆从此始。
B.上片“似、如”二字运用比喻手法,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C.下片追古思今,直抒胸臆,“念往昔”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D.本词立意新颖,境界开阔,风格高峻,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正体现了词的发展在进入慢词之后,以散文入词出现的特点。
2.请结合整首词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2022-06-25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下列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三句,点出词人的立足点、地点、季节,为全词设置出悲凉的气氛。
B.上片末三句,以水中的彩舟,江洲中的白鹭,展现了金陵多姿多彩的美景。
C.下片起句,“念往昔繁华竞逐”,总结上片内容,并引起下文。
D.下片中“繁华竞逐”四字道出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2.“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用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典故,仅仅是用来批判商女吗?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晚秋”与“初肃”对应,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
B.“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承首句“登临送目”,对眼前千里之景作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
C.“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实际上是由景到人,写自己在瑟瑟的西风里,乘着孤舟,行进在秋日夕阳里,渴望借酒消愁,画面充满凄凉之感。
D.该首词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幅奇伟壮丽的秋日金陵风景图。
2.这首词下阕怀古,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2020-07-2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漫嗟: 空叹。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速。”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实写登临所见,请简要说明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3)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18-01-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