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冯梦龙(1574-164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山流水遇知音

冯梦龙

只因览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伯牙是个风流才子,一日,行至汉阳江口,那江山之胜,正投其怀。时当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不多时,风恬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那雨后之月,其光倍常。伯牙在船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炉内,伯牙开囊取琴,调弦转轴,弹出一曲。曲犹未终,指下刮刺的一声响,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叫童子去问船头:这住船所在是甚么去处?船头答道:偶因风雨,停泊于山脚之下,虽然有些草树,并无人家。伯牙惊讶,想道:是荒山了。若是城郭村庄,或有聪明好学之人,盗听吾琴,所以琴声忽变,有弦断之异。这荒山下,那得有听琴之人?忽听岸上有人答应道:舟中大人,小子乃樵夫也。因打柴归晚,值骤雨狂风,潜身岩畔。闻君雅操,少住听琴。伯牙大笑道: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此言未知真伪,我也不计较了。左右的,叫他去罢。那人不去,在崖上高声说道:大人出言谬矣!岂不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

伯牙见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个听琴的亦未可知。走近舱门,回嗔作喜道:崖上那位君子,既是听琴,可知道我适才所弹何曲?那人道:小子若不知,却也不来听琴了。方才大人所弹,乃孔仲尼叹颜回,谱入琴声。其词云:‘可惜颜回命早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到这一句,就绝了琴弦,不曾抚出第四句来,小子也还记得:‘留得贤名万古扬。’伯牙闻言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士,隔崖遥远,难以问答。命左右:请那位先生登舟细讲。此人上船,果然是个樵夫:头戴箬笠,身披蓑衣,手持尖担,腰插板斧,脚踏芒鞋。手下人下眼相看:咄!那樵夫下舱去,问你甚么言语,小心答应,我老爷官尊着哩!樵夫却是个有意思的,道:列位不须粗鲁,待我解衣相见。除了斗笠,头上是青布包巾;脱了蓑衣,身上是蓝布衫儿;搭膊拴腰,露出布苾下截。那时不慌不忙,将蓑衣、斗笠、尖担、板斧,俱安放舱门之外,脱下芒鞋,漓去泥水,重复穿上,步入舱来。官舱内公座上灯烛辉煌,樵夫长揖而不跪,道:大人,施礼了。俞伯牙是晋国大臣,下来还礼,恐失了官体,既请下船,又不好叱他回去。伯牙没奈何,微微举手道:贤友免礼罢。叫童子看坐的。童子取一张杌坐儿置于下席。伯牙把嘴向樵夫一努,道:你且坐了。那樵夫亦不谦让,俨然坐下。

伯牙见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因此不问姓名,亦不呼手下人看茶。默坐多时,怪而问之:适才崖上听琴的,就是你么?樵夫答言:不敢。伯牙道:我且问你,既来听琴,必知琴之出处。此琴何人所造?抚他有甚好处?正问之时,船头来禀话:风色顺了,月明如昼,可以开船。伯牙分付:且慢些!樵夫道: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凤皇来仪。伏羲氏知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令人伐之。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此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外按五行:金、本、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乃雅乐之好处也。

伯牙听见他对答如流,犹恐是记问之学。伯牙将断弦重整,沉思半晌,抚琴一弄,其意在于高山。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将琴再鼓,其意在于流水。樵夫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只两句,道着了伯牙的心事。伯牙大惊,推琴而起,与子期施宾主之礼,连呼: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欠身而答:小子姓钟,名徽,贱字子期。伯牙道:下官俞瑞,仕于晋朝,因修聘上国而来。子期道:原来是伯牙大人。伯牙推子期坐于客位,自己主席相陪,命童子点茶。茶罢,又命童子取酒共酌。

伯牙开言又问:先生声口是楚人了,但不知尊居何处?子期道:离此不远,地名马安山集贤村,便是荒居。伯牙点头道:好个集贤村。又问:道艺何为?子期道:也就是打柴为生。伯牙微笑道:子期先生,下官也不该僭言。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于廊庙,垂名于竹帛;却乃赍志林泉,混迹樵牧,与草木同朽?窃为先生不取也。子期道: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二亲,下无手足相辅,采樵度日,以尽父母之馀年。虽位为三公之尊,不忍易我一日之养也。伯牙道:如此大孝,一发难得。二人杯酒酬酢了一会。

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又问子期:青春多少?子期道:虚度二十有七。伯牙道:下官年长一旬。子期若不见弃,结为兄弟相称,不负知音契友。子期笑道:大人差矣!大人乃上国名公,钟徽乃穷乡贱子,怎敢仰扳,有辱俯就。伯牙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下官碌碌风尘,得与高贤结契,实乃生平之万幸。若以富责贫贱为嫌,觑俞瑞为何等人?”遂与子期顶礼八拜。伯牙年长为兄,子期为弟,今后兄弟相称,生死不负。拜罢,复命取暖酒再酌。兄弟相称,彼此谈心叙话。正是:

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收录于冯梦龙《警世通言》,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改编自“高山流水”的典故,歌颂文人雅士超尘脱俗的友谊。《滕王阁序》“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也化用该典故来表达自己结交胜友的欣喜快慰。
B.本文出自明代话本小说,主要以韵语格言俗谚等来描状情景、评论小说人物、舒缓叙事节奏、抒发情志心声,间杂一些散文化句式增加语言的自由灵动感。
C.小说情节既有平稳的展开、演进,又有突然的变奏、巧合,可读性强。例如,开头写伯牙抚琴却遇弦断,设置悬念,后文接着就写荒山江岸边与子期相遇。
D.小说的虚构性在这篇作品中体现得很突出,比如俞伯牙和钟子期顶礼八拜结为兄弟这一情节,就是史料中没有记载,而由作者为了表达主题而虚构出来的。
2.文中伯牙对子期的称呼前后发生了多次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知荒山下听琴之人乃一村野樵夫,伯牙嗔怪讥笑,“山中打柴之人”这一称呼暴露了伯牙有一定的封建等级观念。
B.闻子期出言不俗且颇通琴曲,伯牙惊喜邀见,“崖上那位君子”“先生”的称谓出于对子期难掩的好奇和欣赏。
C.子期入舱揖礼,伯牙以“贤友”“你”相称,显得友善亲切,民主、平等的新思想战胜了原有的封建等级观念。
D.敬称对方“子期先生”,谦称个人“下官”,是因为伯牙感佩于子期对“瑶琴”的了解和对“高山流水”的领会。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4.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有言“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意思是说,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者,称得上知音。请结合文本说说俞伯牙与钟子期这对千古“知音”“声气相求”的具体表现,这对我们当代的友情观有何启示?
2022-12-03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