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尚任(1648-1718)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琼花观看月序

〔清〕孔尚任

游广陵者,莫不搜访名胜,以侈归口,然雅俗不同致矣。雅人必登平山堂,而俗客必问琼花观。琼花既已不存,又无江山之可眺,久之,俗客亦不至。寂寂亭台,将成废土。丁卯冬,余偶一游之,叹其处闹境而不喧,近市尘而常洁,乃招集名士七十余人,探琼花之遗址。流连久立,明月浮空,恍见淡妆素影,绰约冰壶之内。于是列坐广庭,                                 。夫前人之兴会,积而成今日之感慨:今日之感慨,又积而开后贤之兴会;一兴一感,若循环然,虽千百世可知也,而况花之荣枯不常,月之阴晴未定,旦暮之间,兴感每殊。计生平之可兴可感者,盖已不能纪极矣。今日之集,幸而传也,不过在不能纪极中,多一兴感之迹:其不传也,并兴与感亦无之,而所谓琼花与明月,固千古处兴感以外耳。

(《湖海集》)

【注】①琼花观:在今江苏扬州,始建于西汉,因观中有琼花,称“琼花观”,明代曾屡次修缮,今殿宇已圮,仅存琼花台和石匾。②以侈归口:以便回去后夸口。③丁卯:即康熙二十六年。孔尚任曾乡试未中,这站户隐居,后因讲经而受到康熙帝称赏,授国子监博士。康熙二十五年夏,奉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往淮扬,疏浚黄河海口。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夜深景阗 ②饮酒赋诗 ③感慨及之 ④间以笙歌
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2.请对文中“恍见淡妆素影”中的“恍”字加以赏析。
3.本文与苏轼的《赤壁赋》都借月抒情说理,但因人生遭际不同而有所差异。请结合相关文本内容,把下面这一则梳理表格补写完整。

孔尚任《琼花观看月序》苏轼《赤壁赋》
景物特征琼花不存、明月阴晴未定江水东流、明月盈虚变化
人生遭际(1)______________身处逆境,贬谪黄州
抒发情感(2)______________感慨生命短暂,试图旷达超脱
蕴含哲理(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2024-04-1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09年重庆卷)
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0-10-02更新 | 573次组卷 | 7卷引用:2009高考真题汇编17-古代诗词鉴赏
3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孔尚任

院静厨寒睡起迟,秣陵人老看花时。城连晓雨枯陵树,江带春潮坏殿基。

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不知烟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傍谁?


【注】①此词载《桃花扇》第一出《听稗》,为剧中侯方域出场时所吟诵。按剧情规定,这出戏演“明崇祯癸未(公元1643年)二月”事,处清兵压境之际。②秣陵:南京旧称。③陵:指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孝陵,在南京。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以环境的“静”“寒”来反映心境,用“迟”“老”描摹情态刻画精神。
B.三、四句实写眼前之景,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哪里还有丝毫帝王旧都的气象?
C.下片前三句,往事和新词形成反差;以丝写梦,体现了梦里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
D.最后两句以物喻人,以燕子不知归处喻人无所归依,表现了作者反抗侵略的决心。
2.这首词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古典戏曲名作《桃花扇》中的一段唱词,回答下面小题。

折桂令

[清]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注】①秦淮河流经南京城,明代时,秦淮两岸一度富贾云集,金粉楼台,画舫凌波,繁华一时。本曲是写剧中人物苏昆生在明朝灭亡后重访秦淮的所见所闻。

1.下面各项对唱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用“旧”“破”“坏”来对景物进行修饰,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其中已含着作者的思绪。
B.本曲中的“粉黛”与《长恨歌》“宛转蛾眉马前死”句中的“蛾眉”运用了同样的修辞手法。
C.“端阳”与“重九”都是中国传统节日,前者多有与舟船相关的习俗,后者多有与菊、酒相关的习俗。
D.本曲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如今秋日秦淮的黯淡萧索之景,与曾经的繁华热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2.这段唱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达情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吴融《华清宫二首·其一》)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C.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欧阳修《送姜秀才游苏州》)
D.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石柔《绝句》)
3.曾有人认为,这段曲词“感慨寄于景,由此面翻见彼面”。“翻见”,就是由当下的“此”反向推想而见出过去的“彼”。请结合本曲内容和主旨,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19-10-0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