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化常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社稷常指国家。
B.山东又称齐鲁。齐、鲁是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齐长城以北为齐国,以南为鲁国。
C.“始而立、既加冠、今虽耄耋”中加点词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列的。
D.古代有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更定”指的是晚上八时左右,“漏断”指深夜。
2023-10-1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 .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B.襁褓指不满周岁的婴儿,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期颐指百岁老人。
C.立春、春分、清明、夏至、霜降、元旦、小寒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D.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位高居上位,位低居下位,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表贬官。但古代座位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今人有“虚左以持”表示对宾客的等待和尊重。
2023-10-1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乘车尚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者叫“骖乘”。战场上乘车,主帅居中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
B.门下客又名门客、食客,指依附寄食于皇族宗室门下并为其服务的人,多有一技之长。门客作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早出现于秦朝。
C.宫商角徵羽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源于春秋时期,亦称为五音,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现有成语“五音不全”指人唱歌时发音不准确。
D.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地位较高。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地位渐低。
2023-09-1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4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代,“冠冕”指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簪缨”指贵族的帽饰;“纶巾”是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B.“布衣之交”“管鲍之交”“忘年之交”“八拜之交”都是关于交情的成语。
C.《马说》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杞人忧天》和《愚公移山》均出自《列子》。
D.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写实笔法来表现人物,如朱德笔下的母亲,杨绛笔下的老王和刘绍棠笔下的何大学问。
2023-09-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仆,谦称,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表示自谦的还有“愚、卑、敝”等。
B.飧饔,古时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飧饔分别指的是早餐和晚餐,后引申为吃饭。
C.服阕,即服除,指古代服丧期满除去丧服。“服”指丧服、孝服。“除”即去掉。
D.东隅,日出地,表示早;桑榆,日落地,表示晚。如“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2023-09-0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6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期颐”指人一百岁。
B.《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美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明清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就是举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中为举人。
D.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用韵,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2023-07-01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各项有关“谥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康熙大帝》中扮演太皇太后的演员有这样一句台词:“有我孝庄在,这天塌不下来。”
B.汉武帝、唐太宗、乾隆帝,三个称谓分别使用了“庙号”“庙号”“年号”来称呼皇帝。
C.褒扬类的谥号为上谥,如“文”“灵”“懿”等;批评类的谥号为下谥,如“炀、厉、愍”等。
D.人物评价可能变化,所以赐谥也可以追夺。秦桧曾被赐谥“忠献”,而后来追夺原谥,改谥“缪丑”。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8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凯旋,自城外进宫朝觐天子。下列各条路线中,正确显示木兰途中所经之处的一条是(     
A.郭—市—阙B.市—郭—阙C.郭—阙—市D.市—阙—郭
2023-03-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9 . 下列选项中对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班固编著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体例为后世所沿袭。
B.“论”是我国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它一般包括政论和史论两种,其中政论文如贾谊的《过秦论》。
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又称“大牢”;诸侯祭祀时,只用羊、豕(猪),称“少牢”。
D.屈原,名平,字原。“名”一般是同辈人员的互称;“字”是供长辈、上级和自己称呼的,自称其字表示谦逊。
2023-02-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10 .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孩子”。
B.《论语》中不少语句演化为成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C.“令尊”“久仰”“高朋”等为敬辞;“家君”“见教”“拙作”等为谦辞。
D.古代在竹简上写字,以火炙烤竹片使水分蒸发,称为“汗青”,通常代指史册。
2023-02-2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高一上】【分班考】【9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