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我们的表达中充满了“yyds”“绝绝子”“栓Q玩得不亦乐乎。一句笑死终结尴尬,一张狗头无声胜有声,一个表示无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审美疲劳,表达上变得焦虑。

诚然,梗也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它们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实际,为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活水。比如网红”“脑洞”“脑补等网络流行词就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特有方式记录着社会的变迁。同时,梗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彰显了现代人张扬的个性和跳跃的思维,使用起来亲切可感。

但更应看到,过度玩梗或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接一个的梗让我们变得笨口拙舌,出现文字失语症。网梗用多了,我们会不自觉地被其所搭建的信息茧房环绕。满脑子网络流行语、表情包、拼音缩写,在真正需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时,想说却不知如何说,陷入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窘境。

这实际上就是表达能力的退化。置身不同场景,面对不同对象,如果只有一概而论、大差不差的表达,极易造成词不达意。比如,草莓好吃是“yyds”,东坡肉好吃也是“yyds”,那它们之间的区别就会被掩盖,我们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就会被消弭。

某些梗还是语言在通胀贬值的表现,看似可以指代一切,其实什么也指代不了。被住的表达多是网民情感宣泄的出口,代表什么意义其实没那么重要。一旦新鲜感过了,情绪阈值被拉满,更令人亢奋的新词就会诞生。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将导致语言的枯萎。比如,有人戏谑,面对黄昏水波和夕阳西下的美景,满肚子搜罗不出一句能直抵心灵的赞美,最终以绝绝子草草收场,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早已被抛诸脑后。

膨胀伴随过度玩梗而出现,一定程度上还会形成交流壁垒。比如,emoji微笑表情在父母辈看来代表高兴友善,而年轻人往往用来表示皮笑肉不笑”“冷笑,这就会产生信息传输失真和交流障碍。过度玩梗就像在吸食新型大脑毒品,使我们逐渐丧失思考力。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大脑将观点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经过讨论交流,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习惯使用网梗,一定程度上会侵蚀语言组织能力,消磨遣词造句、深度思考的耐心。脱口而出的语言,省却了大脑编码处理的过程,就会变得空洞粗栃,使我们一步步沦为失语者

(节选自之江轩《被住的表达》)

1.下列对文中“梗”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梗”活跃于时下表达中,给人带来表达的乐趣,也给人造成了表达的焦虑。
B.“梗”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可以说没有“梗”就没有语言的传承和发展。
C.“梗”的使用会让人们出现“文字失语症”,不自觉地被“信息茧房”包围。
D.“梗”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彰显了现代年轻人张扬的个性和跳跃的思维。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草莓好吃是“yyds”,东坡肉好吃也是“yyds”,这暴露了表达能力的退化。
B.用“绝绝子”来赞美丰富的美景,这正是语言在“通胀”中“贬值”的表现。
C.通“话”膨胀会导致过度玩梗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形成交流的壁垒。
D.语言和思维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习惯使用网梗,会影响语言组织和思维能力。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出炉,其中提到,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如今的8秒,引发了关于阅读专注力的关注和讨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们通过公众号、短视频、消息推送等途径获取信息,通过社交软件、办公软件处理工作,通过购物软件、支付软件安顿生活,在不同界面间进行着注意力的转换。面对手机屏幕,我们在不断的浅阅读中消耗着精力,使得注意力日渐碎片化。久而久之,专注思考、自我反思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弱化,持续的专注力俨然变成一种“稀缺品”。

诚然,浅阅读作为一种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对于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颇有助益,尤其是在获取一般知识、掌握特定技巧、方便日常生活等方面,非常高效、实用。但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将注意力和时间淹没在浩如烟海、令人应接不暇的各类信息中。做时间的主人,就是要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合理分配,多挤出一些时间深入阅读、专注思考、躬身审视。

深阅读作为个人行为,较少受外界干扰。在这种投入、忘我的阅读状态下,人们得以从生活的压力中短暂抽离出来,注意力从外在世界向内在世界转移,主动、持续、专注地吸纳养分。在这一过程中,人成为自己的主宰,掌握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在“心与物游”的状态中,丰富自我、愉悦自我、提升自我,借此实现人格的塑造与完善。

在笔者看来,深阅读不必过多在乎结果,也不用在乎花了多少时间,读了几部大部头的经典著作,它更多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川端康成在《雪国》中有一句话:“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在某种程度上,读书是孤独的,能让我们暂且抛开外面世界的精彩,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但它又是激越的,总能搅动我们的神经,让我们获得智性顿悟。

在当下快节奏生活中,阻碍我们进行深阅读的一大原因是时间。即使只有碎片化的时间,只要能够坚持深阅读,以日拱一卒的精神形成习惯,就能从文本中感受到情感和思想的共鸣,领悟人生与学问的真谛。

实际上,浅阅读与深阅读并行不悖,相互促进。希望我们都能抽出那么三两夜晚,或是周末午后,放下手机,翻开书本,当一个自在的阅读者,享受那种“读书不觉已春深”的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5月25日第7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深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深阅读指在持续专注力状态下有自我反思过程的整本书阅读。
B.深阅读是个人在较少受外界干扰情况下投入、忘我的阅读状态。
C.有了深阅读的体验,人们就能够从生活和工作压力中抽离出来。
D.深阅读让我们享受作为阅读者的自在体验,所以过程是孤独的。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当代人连续专注时长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们经常处于浅阅读状态。
B.作为一种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浅阅读在某些方面非常高效实用。
C.在某种程度上,读书能帮助我们专注于内心的平静,并获得智性顿悟。
D.浅阅读与深阅读并不是对立的,在浅阅读的同时需要多进行深阅读。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前不久举行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重中,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光荣使命。

要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任务异常艰巨,挑战非常巨大。一方面,英、美等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的过渡期,而中国只有30年。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碳中和,我们的减排压力更大,任务也更为艰巨。另一方面,不同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低碳发展转型还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制造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产品能耗物耗高,增加值率比较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任务艰巨;煤炭消费占比仍超过50%,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结构优化任务艰巨;单位GDP的能耗仍然较高,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任务艰巨。因此,要完成这场世纪大考,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锐意创新。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要想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中有所作为,科研人员必须告别跟随式创新,充分树立科技自信,勇于开疆拓土,力争在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中国智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需要材料、能源和工艺等方面的更新迭代,也需要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挖潜提效。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摒弃论文导向、增强问题意识,主动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把自己的攻关课题与实际的减排难题有效对接,拿出用得上、靠得住、既经济又见效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应有的贡献。

(节选自202151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
B.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最短。
C.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更为困难。
D.碳达峰、碳中和是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空前的变革。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B.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中国智慧,必须解决科研人员因循守旧、自信不足等现实问题。
C.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材料、能源、工艺、工业、农业、交通各领域挖潜提效。
D.广大科技工作者需把攻关课题与减排难题有效对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