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样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青年在跟党为现代化奋斗的进程中,高举精神之旗,擎立精神之柱,对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体制高度自信,自身的心理世界不断得到重塑,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得到增强。

同时,作为一种可持续、长周期的精神建构过程,青年的精神现代化将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过程。青年是社会活动的实践主体,必须具备与现代化标准相适应的精神状态,其文化心态、思想境界、思维方式、道德水平、心理特征等将直接影响现代化效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及教育的部分提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论及青年的部分明确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些主要是从精神层面提出对青年的要求,即:青年不光要在知识上有能,更要在精神上有气。立足精神维度抓好战略性工作,可从正反两个维度把握。

从正面来说,要以战略思维抓好青年精神世界建设。精神力量对物质生存方式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方面,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同时推进,主观世界的改造从来都比客观世界的改造更为复杂、更加艰难、更具不确定性,因此精神世界的现代化是一个更长时间、更有挑战的嬗变转化过程。要持续推进青年精神世界的现代化建设既要不断实现精神生产的提质增效,也要考虑精神生活的多维需要,更加注重青年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软实力建设,涵养中国青年的现代化精神品格。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非一个稳固的、平坦的、直线的发展过程,而是充满着风险与挑战的波折式进程。没有强大的信仰力量和精神支撑把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现代化的蓝图很难绘就。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同风险挑战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这一过程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从反面来说,要以底线思维重视青年精神世界面临的现代性难题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式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精神之殇不断警醒后发的现代化国家,我国在追赶世界的进程中也一度出现过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精神物化等不协调现象,这些扭曲、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难免会对青年产生负面影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已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从中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事件来看,青年阶段是人生中可变性最强的时期,数量巨大的青年群体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充满希望、充满矛盾、充满变数的群体,他们既具有成长性,也处于不断分化、不断裂变之中,既可以转变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有用资源和积极动力,也可能是破坏社会稳定甚至打乱、阻断现代化进程的未知因素。精神塑造具有无形性、长远性、复杂性的特征,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尤其要注意青年这一因变量,应当从战略层面考量锻造青年更为主动、更为强大、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让青年这个重要变量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大增量。

(摘编自谭杰《以青年的软实力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当代青年是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百年执政经验昭示着青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优势。一方面,现代化话语体系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进步的过程。青年群体是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的有为群体;青年人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求新求异,创新是其座右铭。青年能够将思维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相结合,在构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方面,最有发言权。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为青年发挥创新伟力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另一方面,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既需要话语生产力又需要理论解释力,这样才能提高话语的表达力和传播力,因此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做支撑。青年善于学习,理论知识丰富,是构建现代化话语体系的主力军。此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具有明显的中国地域特色,要深入挖掘其内涵、规律。构建现代化话语体系,就必须立足于中国地域,内涵中国文化,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年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代青年是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生力军。在我国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有两种力量在主导其生成,一个是政府力量,一个是非政府力量。政府是国家权力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我国在世界舞台发声的代言人,权威性较高;非政府力量主要是由社会大众构成,但在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社会精英是现代化话语的主要生产者和传播者。从总体来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主体按照角色大小、地位高低、作用强弱依次为政府、社会精英、普通民众,主体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形。现代化话语体系是指话语主体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理论内容展开的逻辑性论述,所构建的话语必定包含着话语主体的立场观点。普通大众在话语创制方面的声音微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内容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青年从人民中来,以爱民为民为责任担当,时时把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能够为建构大众化、通俗化的现代化话语而献智献策。在数字经济时代,青年在网络空间有很大的活跃度和话语权,借助新媒体科技,已取得的现代化话语成就可以在海外加快传播速度、扩展传播范围,与此同时,青年利用互联网学习借鉴西方话语中的有益成分也有助于充盈中国式现代化话语。青年群体是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的一股强势力量,面对西方在现代化话语权方面的垄断地位,青年人思维活跃,敢于提出疑问,突破陈规,这有助于强化青年人的理论自觉,突破西方话语崇拜,改变信守洋教条的定势,扭转我国在现代化话语场域中的不利局面。

(摘编自姜海龙《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中的青年责任与担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青年的历史主动精神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体制高度自信,这是在跟党为现代化奋斗的进程中形成的。
B.因为精神世界的现代化过程时间更长、更有挑战,所以主观世界的改造比客观世界的改造更具有不确定性。
C.青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执政的最大优势,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百年执政经验得出的结论。
D.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具有明显的中国地域特色,构建现代化话语体系,就必须内涵中国文化、立足于中国地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青年的精神现代化是一种可持续、长周期的精神建构过程,会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过程。
B.青年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动力,与实现青年精神生产的“提质增效”相比,青年的精神生活需要更重要。
C.政府力量和非政府力量主导我国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政府力量是现代化话语的主要生产者和传播者。
D.普通大众在现代化话语创制方面的声音微小,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内容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以青年的软实力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观点的一项是
A.置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青年呼吁“睁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投身“维新变法”。
B.广大青年响应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号召,喊出“把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口号,参加青年垦荒队。
C.中国青年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2014年以来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大学生创业者超过五百万。
D.截至2021年底,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年龄在十四岁至三十五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九千万。
4.为什么说“青年是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生力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5.如果你要准备一场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的内在关系”为主题的演讲,请根据两则材料,提取主要信息,列一个演讲提纲。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不断借鉴、吸取、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文学、地理、天文、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的传统医学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和疾病观。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医道、医理、医术,包含精神文化(如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致和尚中等核心理念)、行为文化(如维护整体、自然顺势、善治未病、平衡阴阳等行为方式)和物质文化(如器物形态、建筑环境和品牌形象等)。中医药文化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不离宗,中医药文化传承,要坚守中医药核心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发挥其引领作用。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体现为传承者和文本的沟通,如对中医经典的研习,体现为传者和承者的互动,如对老中医、中药专家的经验传授和临床实践带教等。师古不泥古,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创新性传承,体现在对中医古籍文献研读的新理解、对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中,如屠呦呦基于《肘后备急方》,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等;体现在师承式传承和学校教育中,是传者和承者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断互动后的一种超越;体现在承者不断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创新中医药的理法方药,提升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应用价值与活力,推动中医药的产业发展,服务人类健康。

——摘自《中医药文化传承战略思考》

材料二:

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在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人类健康贡献了古老的知识和智慧。但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传统医学多趋于萎缩或被替代,唯有中医药保持着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念的理论内核、原创性的辨证思维以及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受到古代哲学气论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内核,对当今世界复杂疾病的诊疗将产生深远影响。其一,它将人自身视为统一和完整的整体例如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相互协调、相互为用;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功能完美自洽。其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观深刻阐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三,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精神情志和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其四,人的灵性与身体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从四个层面对人进行了深刻把握,即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心身和谐。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的本质概括。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根据中医理论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关于疾病本质的正确诊断结论,中医学在演进的过程中发展出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等辨证方法;论治则是针对辨证已经判断出某一病证的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之后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选择合适的处方,斟酌用药。目前,中医学辨证论治和西方医学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模式是研究的热点和关键。中医辨证思维讲究整体、注重变化和个体化的诊疗,根据每一位患者体质状态,所患病证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有机结合,对治疗多因素、复杂性重大疑难疾病具有优势,能够推动中西医学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中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奠基的思维起点。中医药萌芽之初,知识形态表现为零散、模糊的医疗经验,《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其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实际上,两千多年医学史演进过程中,中医药学正是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充分地与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涵的多学科进行知识互换,广泛地吸收融合各领域的发展成果,从而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如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蔚为可观的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即受到了宋代主流思想理学的影响;而金属针具之所以发展成为针灸操作的主要器具,与当时冶铁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变迁的直接因素。近代百年间,西方医学思潮大规模传入,中医药面临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变革,中西医之间的论争与争鸣成为了当时医学界的核心问题,而改良中国医学的主张成为了近代中医发展的新趋向。沟通中西医、参合中西医、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具体主张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几乎所有提倡改良中医的人士都主张或不反对吸收西医的长处。中医药继承了传统医学理论的精髓,同时不断融汇新知,在自身内部及其他异质医学之间交流互鉴,不断丰富完善。

摘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遵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文化是在与疾病的相互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其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
B.屠呦呦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青蒿素,说明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创新性传承、师承式传承。
C.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论治是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合理用药。
D.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品格,《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医药发展的动力或生命力,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改良中国医学”并不是全盘接受西医的做法,对此中国医学界人士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代自然、社会科学知识,甚至冶铁技术都可为当代中医药学科发展提供营养。
D.广泛吸收,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主张都体现了中医药学科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医药文化传承”观点的一项是(     
A.张仲景为了治疗大范围瘟疫,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撰写完成《伤寒杂病论》。
B.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盛赞扁鹊医德高尚。
C.“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对中医药的起源及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钱乙受《颅囟经》“小儿纯阳”之说的启示,结合其临床实践写成《小儿药证直诀》。
4.材料一在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总结,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中医药在“防、治、康”各个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显著成绩,“场场不落”。请结合材料二谈谈疫情当下该如何保持中医药的生命力。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的媒体媒介方式大多为报纸、电视、书刊等等,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逐渐受到电子科技的影响,开始使用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进行信息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协力合作,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来提升整体的适用能力。当前,我国存在的各类媒介自身的发展边缘已经相继模糊,这也足以证明当前媒介的融合发展巧妙地提升了整体运营合作的水平,其“整体划一”的合作理念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信息的传播工作。各类新型技术要学习传统媒体的语言魅力和发展优势,传统媒体也应该打开思路完成自身发展的相应改革,只有两者协调合作才是当前社会应用的新型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

(摘编自郭磊《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融合》)

材料二 :

人类文化和媒介素养发展过程

历史阶段传播环境新技能社会文化结果
古代口头传播、肢体语言传播、手写文字传播口头表达技能、肢体语言的掌握、识文断字知识系统的建立和保护、哲学和科学的起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印刷技术发明、报业出现文字素养、报刊素养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子媒介出现影视素养、广播素养媒介社会的形成、消费文化的流行
信息社会数字媒介、互联网数字素养、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全球信息化、知识爆炸、知识社会

(摘编自张开《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下的受众研究新论》)

材料三: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不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学的干扰问题。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空间,但集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如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不偿失。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虽然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广大师生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的“教”与“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拓宽跨媒介视野,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编自任明满、郑国民、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

材料四:

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一个成功的、良性的跨媒介阅读活动,植根于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跨媒介阅读不能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形态改变。要想读懂思维之美,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在跨媒介阅读中,比较容易形成的形态是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因为很多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的首选。然而,“跨”之后如何成功地阅读才是关键,要知道,语文课中基于影视作品的跨媒介阅读和一些地区开展的影视教育活动是截然不同的。

思维之美的另一种体现是要注重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形成图谱化的个人阅读知识体系。跨媒介里面有很多元素,戏剧有戏剧表现语言,绘画有绘画表现元素,数字艺术更是元素众多,这恰恰是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意的。这种分拆和关联背后,实际上是分类思想,先分类再建立关联,然后重新将关联以后的知识结构化,形成一种思想,让阅读成为一个体系。跨媒介阅读不止于阅读浏览不同媒介信息,更要聚合思维和思想,形成新的跨媒介阅读知识图谱。

(摘编自吴钟铭《跨媒介阅读改变了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媒体媒介主要是报纸、电视、书刊等,而新媒体媒介则包括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新媒介方式的产生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B.在媒介融合时代,各类媒介自身发展边缘的模糊证明了整体运营合作水平的提升,还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
C.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优势,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双方优势互补,协力合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媒体整体运营能力。
D.媒介素养是人类传播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因文字的发明传播而起,又因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的出现而得到延伸和拓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媒介、互联网构成了信息社会的传播环境,促进了媒介社会的形成,同时对应具备的与之相匹配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
B.新媒介的引入对教学造成了许多干扰,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得不偿失。
C.“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够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
D.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因此在跨媒介阅读中,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
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跨媒介学习”的一项是(     
A.图书馆引进“VR诵经典”软件,读者戴上VR眼镜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古诗词的数字阅读互动。
B.教师让学生看电视剧《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片段,再按事件发展顺序写剧本大纲。
C.在教授《祝福》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木刻画作《祥林嫂》,让学生用语言描写祥林嫂。
D.在学习《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后,学生分组讨论后给屠呦呦写一段颁奖辞。
4.材料三从哪几方面展开论述?论述顺序可否调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电影的本质即在于文化。电影文化即电影媒介所承载的相关文化的总和。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电影文化本身也属于一种大众文化,它符合大众欣赏观念与艺术取向,同时也表现着大众欲念,释放着大众心理压力。电影为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提供了具体的形式,而大众文化也赋予了电影文化具体的内容。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电影文化活动,是通过商品消费的方式来实现的,电影除了商业包装外,还存在着精神与文化格调,更为关注的是人们的审美与娱乐需求,并传输着新思想。电影在推出后,很容易在观众群体中发挥影响力,引来众多模仿与学习,电影中存在的一些内容或元素,可能会成为流行文化,引导时代潮流。这种特征即大众文化的流行性。

大众文化可以表现通俗,但并非是庸俗,而电影文化中则可能存在着一些庸俗性内容。将大众文化与电影文化相结合,应切实摒弃电影文化中存在的不良内容,切实提高电影审美品质。借助大众文化,电影文化应有更多追求,将具备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推向大众。在电影文化中,表现出一些暴力、拜金、醉生梦死等文化观念,其虚假真实对大众的思想会带来严重腐蚀。这些电影文化不利于电影的长期发展,同时也不符合大众文化的本质要求。

(摘编自刘海旭《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材料二:

但凡一部现象级影片,必与文化相关。《黑暗骑士》之所以令一部超英雄电影拥有前所未有的深度与严肃,在于它触碰了新世纪恐怖主义的文化神经,由蝙蝠侠来回答神秘的哲学问题:人性与责任,社会义务与政治信托。热门电影比热门书,能够抵达更为广泛的受众。相较于书所带来的更为主动而独特的个人体验,我们与他人一起走进影院获得的是一种共享体验;在影院,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和认知、无法停顿或快进我们看到听到的,因此我们与作品的关系非常被动。这就是影像时代的哲学——所见即所信。在这个意义上,电影会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想改变文化?试试电影吧。

在美国高速路上看身边经过的汽车,是一件趣事。老绅士开着老爷车,小牛仔开着越野车,每个人都把车装饰得极富个性,大卡车也概莫能外。汽车,可谓车主人格的外化,象征着他所是的样子或他希望所是的样子。当开车成为生活方式、改装成为一门艺术,便有了汽车文化。

唯有电影走进生活与人心,才会形成真正的电影文化。以全球热映的《星球大战7》为例,我的波士顿朋友如是描绘当地人的狂热:场场爆满,早早售罄。而我的巴黎朋友说:法国人也跟着热闹,但是热度明显不敌。为什么?因为《星球大战》影响的是整个美国文化。七部星战伴随一代人度过了少年、青年和壮年,他们与父辈、与同学、与恋人、时至今日又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星战成了现象,超越电影本身,归于成长记忆。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猛,然而基于有限的历史,观影主体与审美趣味都比较单一。一线与二三线城市、城市与乡村影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差距,艺术影院与商业影院的极端不均等,都制约了一个成熟电影文化的成型。从13亿人口的庞大整体而言,走进影院看电影并未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在文化中心北京,也只有中国电影资料馆等极少影院常年放映艺术电影与经典电影,其他全部为放映最新好莱坞大片与国产喜剧的商业院线。而纽约,林肯中心剧院采用最豪华的室内装饰,有固定类型排片表,汇集主流电影、独立电影和外语片;被称为最精致影院的巴黎电影院建于1948年,只有一块银幕,是美国历史上坚持放映艺术电影的艺术影院。

一国的电影文化,关乎文化、关乎生活、关乎人心。唯有如此,一个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电影文化才会出现。

(摘编自王田《关于电影文化,我们该谈论些什么》)

材料三:

电影《哪吒》以《封神演义》为故事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它在口碑与票房上的双赢,再度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风已成为近年国产动画的创意源头,中国味成为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小说《西游记》故事为蓝本,《白蛇:缘起》在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它们并非照相似地再现传统文化,而是找到与当下观众的共鸣点: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孙大圣,被重塑为一个经历重创后萎靡不振、又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形象,白娘子在爱与不爱之间优柔寡断。他们走出传统,成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能走进观众内心、赢得共鸣的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的困顿与奋起,真实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追求。

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国产动画广泛吸纳外国优秀文化,增强自身的创造力和感染力。视听语言上,《大鱼海棠》嫁接了日本动画的视觉呈现形式。人物塑造方面,《哪吒》中哪吒的命运和日本动漫形象火影忍者有颇多暗合之处。叙事上,《大圣归来》借鉴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英雄之旅。

(摘编自赵贵胜《国产动画片更有中国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文化属于大众文化,也是市民文化,表现大众欲念,释放大众心理压力,符合大众欣赏观念与艺术取向。
B.电影文化只要借助大众文化,就可以摒弃电影文化中存在的不良内容,从而将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推向大众。
C.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一个共同观点是电影与文化息息相关,电影文化能引来更多的模仿和学习而成为主流文化。
D.材料三认为当下国产动画不仅真实再现了传统文化,而且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实现作品与观众的共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部成功的影片,往往能反映社会、人性等严肃的主题以及对现实的思考,从而赢得广大普通人的共鸣。
B.通过看书我们可以主动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看电影却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所见所闻,无法控制感觉和认知。
C.《大圣归来》等影片立足传统经典,观照现代生活,为电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做出了积极探索。
D.电影可以反映一国文化也可能改变一国文化。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就都彰显了自己优秀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电影文化与文化、生活、人心相关”观点的是(     
A.《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热播,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B.2017年,电影票房过亿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电视剧生产量连年居世界第一。
C.《流浪地球》共做了3000多张概念图,8000多件镜头画稿,显示了制作者的精雕细琢。
D.《哪吒》以《封神演义》为蓝本,刻画了品行顽劣最终成长为有担当的少年哪吒形象。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使我国电影文化健康多元而充满活力。
2022-09-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跨越古今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二季载誉而归,其自上线以来深获好评。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纪录片《中国》自成一系的美学风格——在世界级的视听语言与当代技术的实践中,呈现出一派纯正的中式美学,充满了留白之美。

“留白”一词原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以留白突出空间主体,予人以无限遐想之地。“留白”式的审美承载了中国千年文化底蕴,也让纪录片《中国》第二季在对“美”的追寻上,找到一片可以扎根的沃土,绽放出一抹文化的亮色。

与以往大众熟知的历史类纪录片不同,节目拒绝了“历史流水账”的纪录方式,舍弃系统连贯的线性叙事,只聚焦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和事,通过再现这些名人的选择和高光瞬间来映照历史的流变。这种在历史切口的选择中无限留白的手法,显然使这部纪录片充满了艺术性。如元朝初年,喧闹的“市井”舞台中央,一出好戏正在上演。戏曲作家关汉卿,以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及戏剧创作,折射朝代交替中读书人的困境与悲悯,揭露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不说一物却道尽万物。在节目中,这样独特的切入视角还有很多——在宋徽宗赵佶的带领下走向繁荣的宋朝美学,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的风云变幻……纪录片以标志性事件和人物,说思想,说细节,说趣味,让观众可以从具体的某个历史场景中纵观时代洪流,思民族兴衰,串联起那些埋藏在历史中的动人片段。

该片解说词也极尽点到为止的无言之美。譬如,两位伟大诗人的盛世相遇,它仅用一句话就完成解读:“在洛阳,杜甫终于见到了偶像李白。”而给后世留下瘦金体,青花瓷等无尽艺术瑰宝的宋徽宗,它也只是这样概括他的艺术天赋:“赵佶对于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受力。”在这些历经打磨的文字里,它们都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与此同时,在音效的处理上,节目也坚持以少胜多的原则。安史之乱中的刀剑马蹄声,汴梁夜市的喧闹及乐声,特定场景才会出现的声音,在这些关键时刻加深了观众的沉浸感,让大家在观看中能拥有一份身在其中的真实体验。

留白中生万千景,无画处皆是妙境。可以说,节目画面构建及表达上所遵循的中式美学,让不少观众在观看之后大呼高级,当中式留白极致写意配合着超宽画幅的呈现,让画面更显诗韵大气,也使观众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鲜活,在片中,渴望建功立业的杜甫,在弄权者的暗箱操纵中惨败,纪录片仅用空旷的院落一角,一张桌、几坛酒,几组远近切换的镜头,便将杜甫孤郁悲悯的内心世界完美呈现。虚实穿插,以无胜有。这种有余韵、有留白的呈现方式和写意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观众全情投入。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以中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标准,打通了国际文化的交流壁垒。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属于中国的历史影像,让观众在影像中探寻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找到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密码,是他们出发时的方向。

(摘编自《湖南卫视极致国风表达〈中国〉第二季现纯正中国美学》)

材料二:

《中国》第二季以思想和制度为主线,在内容选取和主题表达上,更加关注家国情怀、民本思想和文化积淀。从人这一“核心”出发,《中国》第二季重在书写人的命运沉浮、价值追求、审美意趣和历史痕迹,并借此刷新叙事手法,走向丰富、多元。

有时代双子星的奇妙交错。中国诗歌史上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李白与杜甫,成为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缩影。第一集以天才诗人李白切入,展示他放荡性格与惊人天赋,由此展示盛唐海纳百川、胸怀广阔的王朝个性。而杜甫把传统文人的理想抱负与国运涨落进行勾连,让节目有了微观个体生命的温度,也有俯视历史走向的视野。

有人物与历史的“对比”,还有命运与时代的“互文”。赵宋一朝,不乏黄袍加身的戏剧、文化蓬勃的自信,但节目唯独选择了宋徽宗赵佶——他是“靖康之变”的亡国之君,却也是造诣高超的艺术大家,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宋徽宗,节目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独特观点。

解说也是点睛之笔,不徐不疾的讲述方式恬淡沉静,“灵魂旁白”给予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和启发式的思考,以历史旁观者的视角用声音牵引更多当代人走进中国历史。讲述人周涛的解读深情饱满,表达深沉厚重历史的同时,兼具细腻婉约的声线让纪录片更有温度;另一位讲述人何炅的声音浑厚亲切,充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节目里我们还能看到更多新的视角,比如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碰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把科技融入儒学,在中土大地播撒科技之光;郑和下西洋,这一远超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壮举,重温中央王朝对海洋的好奇目光。这些中西方交流和碰撞的历史往事,借助客观、冷静的讲述,十分有利于海外传播,吸引更多外国观众。

以当代人的眼光观望来时路,以现代人的思维审视大历史,《中国》第二季所呈现的既有文化,思想、制度等无形的内容,也有器物,服饰、交通等可见的事物。正如评论指出,一部好的纪录片可以唤醒观众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更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国家形象的一次影像建构。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二季:这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

1.下列对《中国》第二季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第二季抛弃线性叙事,删繁就简,选取了典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充满留白之美。
B.《中国》第二季不落窠臼,以当代技术呈现声画交融的观影效果,令观众们身临其境,沉浸感强。
C.《中国》第二季采用多元的叙事手法,更好地讲述了跨越千年的历史,展现了宏大的家国情怀。
D.《中国》第二季以影像建构国家形象,真实全面地再现历史,提升了文化自信,传达了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第二季不仅呈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关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碰撞,目的是展示中华文明的多样性。
B.《中国》第二季选择宋徽宗赵佶,既因他有带领宋朝美学走向繁荣的自信,又因他的悲剧命运有展现历史兴衰的独特性。
C.历史纪录片的解说词应该少而精,以概括性描述为主,并配以解说人或深情或浑厚的嗓音,引领观众走进中国历史。
D.材料一侧重从艺术手法角度介绍,材料二侧重从内容选取和主题表达介绍,两者互为补充,便于读者了解《中国》第二季。
3.下面各项作品中,不能体现“留白之美”的一项是(       
A.京剧曲目《霸王别姬》中,演员扬鞭表示骑马,划浆表示行船,绕场一周表示日行千里。
B.《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以音乐的停顿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C.《寒江独钓图》中,一叶扁舟,一翁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
D.《兰亭集序》中精心布局字形笔画,笔画间及行间之白的疏处也措置得宜,疏密有致。
4.作为一则文艺评论,材料一是怎样逐步深入地介绍《中国》第二季的?
5.假如要为“《中国》第二季”参加历史类纪录片展映写推介词,请结合材料写出内容要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