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为达到“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有必要抓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迈向碳中和的重要窗口期,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碳中和的实现。


结合材料,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我国该如何实现碳达峰、迈向碳中和。
2021-10-2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泸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
2 . 议题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情境分析

近年来,在好多文件里,“碳中和”总是和“碳达峰”一同出现。“碳”即二氧化碳。所谓“破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达到相对零排放,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

15年来,我国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2021年~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2031年~2045年,快速降低碳排放,2046年~2060年,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是一个长寿命的气体,它的寿命是百年量级的,想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需要提早进行能源结构转型。如果你现在还不刹车,到2030年踩一脚刹车,肯定要延续10年才能达峰。因此,“十四五”时期对整个目标至关重要。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思维碰撞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如何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的。
2021-10-21更新 | 467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3 . 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需要(     
①树立全局观念,注重节能减排的整体布局安排
②坚持久久为功,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发生质的飞跃
③克服现实困难,认识和改变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
④进行科学规划,从节能环保工作方案出发开展工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出,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怎样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明确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 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中国将以新 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脚踏实地落实上述目 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对此加以说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如何实现这二目标了看专家指出,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具体国情不同,但发达国家碳达峰的现务历程及碳中和的政策走向,对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借鉴意义。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1年我国八项重点工作之一。

材料二 某高中开展“以身作则,助力‘双碳’目标”的主题班会:国尝们在班会上积极发言,热议低碳生活。具体发言内容如下:

同学甲   “双碳”目标的达成不能只靠国家、政府、各大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我们全社会动员起来,让绿色低碳成为共识。

同学乙   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相应责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专家观点的理解。
(2)综合运用所学哲学知识,以“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青春力量”为题,任选一个同学的发言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150~200字的信议书。
7 .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碳中和表明(     
①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功能寓于部分之中
②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②正确的意识是作出正确价值选择的前提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系统功能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既是一场深刻的能源、技术和产业革命,也是一个结构转换、动能转变、低碳转型的艰苦过程。2020年11月11日,中国石油首个碳中和林——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林,正式揭牌,预计栽植乔木2.126万株,分两期完成,用于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运营的碳中和,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这告诉我们(     
①要着眼于整体,使每个排放者完成自己的目标
②要坚持系统优化方法,促使各部门各企业有序参与
③用综合的思想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实现最佳效果
④要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将人为联系恢复为自在联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2021-08-16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1-12高二下·四川成都·期中
10 .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在206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因为汽车、飞机和工厂等无节制的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灾害天气频发,从而使全球粮食危机爆发的几率增大,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风险增加。这表明(   
①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②对于客观的联系人们无能为力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一般是偶然的联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8-10更新 | 4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