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9 道试题
1 . 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材料一     会议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文艺作品的创作往往没有处理好义利关系,出现了以下问题:不尊重历史和事实,出现了“戏说历史”和“乱改传统文化”的现象;一些制作水平低、内容低俗的作品显现在市场上;“闭门造车”,作品脱离国情、照抄照搬外国作品模式和情节;等等。
(1)结合材料一,阐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应如何解决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传承需倒“境差”,“境差”即历史与现实的环境差异。在文化传承上,倒“境差”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面对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倒不好“境差”, 我们很容易误传错用。第一种错用是大多数传统文化的研究都高深莫测,成果存在于图书馆、存活于学者圈,民众难懂,对而无用,注重静态研究,却不关注文化本身的动态演绎;第二种错用世界传统文化之壳捞金获利,浮躁的心态导致错位的追求、包装、作秀的分量超过了对传统文化真谛的领悟,把传统文化肤浅化;第三种错用是有一部分人没有悟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怀疑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我们要传承的,是能够贯穿昔、今、未万变而不更改的智慧之宗。寻找祖宗的身影、心声,追寻祖宗的创造、创作时的境界、心态,从而聆听祖宗对我们的期望与教诲,我们才能和祖宗对上频道,对古智慧“来电”, 走在以悟性引领感性、理性的路上,从而体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解决对传统文化误传错用问题。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知识,说明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某地准备开展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请你写出两条宣传标语。
3 .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文化企业如何做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材料二:我党一直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的中央全会多次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问题,这体现了党对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在制定文化改革发展问题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了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力求做到决策科学民主。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党上述做法的依据。
材料三:习近平同志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3)运用“文化建设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依据。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繁荣,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更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繁荣,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前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文化创作缺乏核心理论指导,文化信仰有所缺失;山寨乃至照抄照搬外国文化,不顾中国社会现实;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氛围差,缺失活力和自信等问题。
(4)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
2016-11-26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4 . 阅读漫画和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黄色网站 )
(1)漫画反映了文化市场上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国家、个人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漫画中存在的问题。
5 . 材料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现象日趋明显,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官员迷信风水的新闻屡见报端。很多腐败官员在倒台后都被曝抱有“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的迷信思想,而“一边贪污腐败,一边烧香拜佛”的问题官员亦是屡遭曝光,其中更不乏荒诞可笑、怪谬绝伦之事。如长春某法院因接连几位院内高层领导被调查,而在门前高悬辟邪宝剑以求“辟邪”;甚至还有官员迷信悬棺有“升棺”之意而集体“拜棺”求升官的荒唐事件……
请你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016-11-26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6 . 当前,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文化创作缺乏核心理论指导,文化信仰有所缺失;山寨乃至照抄照搬外国文化,不顾中国社会现实;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氛围差,缺失活力和自信等等。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
2017-03-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7 .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推进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在欧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协调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实现了现代化。而在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现代化进程出现反复或停滞,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业没能跟进,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出现了城市贫民窟(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穷人避难所)等社会问题。
(1)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推进城镇化。

读图,根据词云图的生成原理,词语出现频率越高、显示规格越突出、离图中心越近。公众借助高频词云图,可以数据化地了解201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委员们在提案中关注的话题。
(2)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说明政协委员们的关注与社会现实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国城镇应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度。目前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在大城市,有些原住民对进城农民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次,许多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激增,但城镇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图书馆、文体休闲场所等公益设施却难觅踪影。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社区生活。
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说,我到欧洲去访问,对方担心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跟他们讲中国的城镇化前景,他们就会兴奋不已,觉得中国的市场实在太大,有合作的机会。如果只跟他们讲产业,讲中国要加快哪些产业的发展、提高哪些产业的层次,他们就觉得是在与他们竞争,甚至会琢磨怎么搞反倾销来限制我们。
(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应怎样打消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并说明这样做的政治意义。
2016-12-12更新 | 6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补充测试政治卷
8 .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漫画1、2分别根据华君武的《阎王开发中心》、方成的《最新配方》改编。
(1)漫画1、2分别反映了怎样的不良文化现象?其原因有哪些?
(2)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
2016-11-26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政治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人们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强调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寻重自然,保护耕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才能做到“五谷实,草木关多,六畜落息,国富兵强” (《管子》)。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人工施肥法和轮作制,来解决因土地持续耕作、利用强度过大而造成的土地肥力降低问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对农产品需求压力,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由此导致了耕地重金属、滴滴涕、多环芳烃等污染问题,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度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l)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角度分析,在发展生态友好型社会中如何发挥“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分析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依据
2015-05-27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高考5月压轴卷文综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