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2022年4月23日第27个世界读书日当天,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开幕。阅读一本书、就是阅读那些跨越时间空间与我们互相呼应的生命,在书中,遇见历史,遇见经验,遇见智者,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读书塑造品格的传导路径是(     
①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发展思维→提高综合素养
②开拓视野→体验情感→涵养三观→陶冶思想情操
③培养习惯→终身学习→消费潜力→文化产业兴旺       
④全民学习→蔚然成风→精神文明→文化自信自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五校(鞍山一中、大连二十四中等)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自“世界读书日”确定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纷纷举办各种活动鼓励阅读。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读书塑造品格的传导路径是(       )
①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发展思维→提高综合素养
②开拓视野→体验情感→涵养三观→陶冶思想情操
③培养习惯→终身学习→消费潜力→文化产业兴旺
④全民学习→蔚然成风→精神文明→文化自信自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每年国庆档都有新主流电影引起关注。受到外国商业大片的影响,中国电影创作者们也开始了电影的类型化探索,新主流电影的出现使得先前主旋律电影中的近乎说教的叙事方式消失在更易于大众接受的类型化叙事模式中。伴随着新主流电影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趋于平衡,延续了中国电影诞生之初教化大众的社会功能,现如今已构建起一条强化主流价值观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艺术创作路径。

“建国三部曲”中《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分别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各个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和精神风貌,是具象的历史、生动的历史,更是可视化的育人元素、颇具感染力的育人内容。新主流电影的建构与发展离不开大众审美文化的演变,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框架,融合当下青年文化,体现出青春的朝气与力量。《一点就到家》将扶贫元素与青年元素完美融合,让青年群体参与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当中。书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以现实主义风格展现浓郁的家国情怀,共同构建出当代大国的文化特质和外化形象,可以让观众对祖国越来越有信心,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意识。电影作为传递时代思想内容的载体,其故事性、观赏性、等特点决定其可把“思”的内容外化到“行”上,并在“行”中彰显“思”的分量,将“思”与“行”同频共振。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说明新主流电影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新主流电影的艺术创作路径。
(3)请你就如何发展新主流电影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3-12-2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
4 . 2023年11月24日,汉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暨首届东汉文化研讨会在枣阳市举行。襄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柯红勇表示,举办汉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是传承发展汉文化特别是东汉文化、深化拓展中华文明理论研究的有效路径和举措,更是深度挖掘和发扬枣阳汉文化、促进枣阳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平台。由此可见,举办此次座谈会有利于(       )
①彰显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②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③加强文化宣传,推动文化交融
④挖掘文化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人曾说“不学诗,无以言”。《20223中国诗词大会》用全新的技术手段为经典诗词插上翅膀,带领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诗词遨游”。大会邀请的时代传诵者,用自己的故事诠释古典诗词的力量,搭建出一个个思接千载、沟通古今的通道,让古典诗词的美学内涵走进当代人的审美世界。由此可见(     
A.古典诗词是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B.科技进步和媒体融合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空间
C.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
D.让古典诗词与时代同行以更好地传承中华先进文化

6 . 在四川崇州道明竹艺村,国家级非遗项目道明竹编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融合建造的“竹里”,持续带动大批游客前往打卡;在南京,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的秦淮灯会在跨年夜“亮灯”,无数游人共赏“火树银花”盛景;一阕昆曲悠扬婉转,一场皮影趣味横生,绚丽的彝族刺绣,精致的木刻版画……新春期间,在各地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非遗的身影。

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导下,“非遗+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非遗和旅游的融合,不仅催生了更多独具文化意蕴的旅游产品,创新了旅游业态,丰富了旅游供给,也激活了数量巨大的非遗文化资源,使非遗文化通过旅游市场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非遗+旅游”模式当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地方将非遗变成单纯的旅游表演,使其脱离民俗社会生活情境,以致破坏原生文化生态;商业化的简单模仿导致严重同质化,地方特色不够凸显,文化创意不足;发展“非遗+旅游”牵涉多部门,主体参与性不强,协同难度大等问题。未来,各地还需进一步探索非遗和旅游的融合路径,以更好地激发非遗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1)运用《经济与社会》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非遗和旅游融合的价值。
(2)结合材料,以“如何促进非遗和旅游融合”为主题,撰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①结合《经济与社会》和《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②紧扣主题,建议科学,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5-31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年代,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支部建在连上”等理论,使“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党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鐜”,打破了对其他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路径依赖,走上了独主自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在“四位一体”基础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我们党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和谐、善治、立德修身、家国一体、追求中和、崇尚整体、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儒家所勾勒的大同、小康等理想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供了源头活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党是如何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3)创新是青年与生俱来的品质,请你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创新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8 . 在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构筑主流舆论新高地”内容创新论坛上,《领航》《无胆英雄张伯礼》等当代优秀作品的创作者分享了主流媒体扩大高质量内容供给的创新路径,奏响了主旋律、传递了正能量。这说明(     
A.主流媒体传播的文化一定能奏响主旋律
B.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引领力
D.高质量内容供给是主流媒体的唯一追求
2023-02-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

相关资料

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历史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深刻表明: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1)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结合材料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举世瞩目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必然选择。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始终坚定不移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在和平发展道路上推进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造福中国、利好世界,不仅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化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文化滋养。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而且包含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的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站在人类真理和道义双重制高点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文化来源,从而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上向世界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从容、自信、坚毅和淡定。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现代化理念的绝对话语权,重新书写了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守正与创新、固本与培元的深度对话,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气象。


(3)结合材料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具有深厚的文化自信。
2023-02-26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素养监测政治试题
22-23高二上·河北石家庄·期末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我国主流媒体贯彻落实中央“讲好中国改革开放故事”的指示精神,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传播中国的改革声音,展示中国思想和中国主张。坚持用国际社会易于理解接受的话语和表达,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快、易受关注的优点,同时,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弥补新媒体和自媒体在历史真实性和责任担当方面的缺陷,用多种形式讲好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故事。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分析如何讲好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2023-02-12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精英中学邯郸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