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由一群年轻人自发创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拟人修辞讲述了大英博物馆中化成人形出逃的“小玉壶”历尽艰难也要返回故乡的故事。剧中“杯杯盏盏念故乡,相碰低吟诉变场,至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唤起了无数中国人的情感共鸣,该短剧在各个网络视频平台上线后迅速走红。(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走红主要是因为该剧(     
①通过文物这一民族文化载体,唤醒国人的家国情怀
②立足于时代之基,展示了当代青年强烈的文化自觉
③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增强了文化自信
④拓宽文化传播的途径,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0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材料二   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在把握大势、贯通古今、立足全局上下功夫,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书写文化繁荣新篇章、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阐释“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们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意义。
(3)学校计划开展“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活动,请你就具体活动形式提出两点建议。
2024-04-04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卷-高中政治
3 .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某校高三(1)班学生为了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召开主题班会,积极开展交流与分享(见下图):

假设你也是班会参与者之一,请在以下观点中选出正确的表述用来发言(       )
①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习近平文化思想闪耀着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理论光芒
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④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前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所涉及11个省市间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较大。目前看,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虚多实少,城市群缺乏协同,带动力不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多个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应该从整体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大局之中,实现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发展合力。

材料二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以馆藏品为基础,汇集300余套各类材质的长江文化代表性物证,全面展示了长江的文化内涵。展览以“横穿万古岁月流”“文明传承绵延长”“千年文脉润古今”“黄金水道通九州”“长江首城醉宜宾”五个单元全面展示长江的历史之久、人文之盛、生态之美,赓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坚定全民族文化自信。此次展览融入了“长江”元素,加之古画纸色,进行艺术化诠释,以意赋象,辅以部分多媒体展项,通过“文物+科技”的手段带给观众一场长江文化盛宴。此次巡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动走向社会服务观众的创新性举措,为加强同各地博物馆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同创新,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极策划推动展览和馆藏文物流动,将使更多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

(1)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因何而成功。
(3)请你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拟出两条宣传标语。
2024-04-03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价值取向、精神品格、思想精华、道德精髓,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结合材料,说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重要前提。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某中学就“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举办论坛,请你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拟定一个主题并写发言提纲,字数在 150字左右。
2024-04-03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三模)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毛泽东曾强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为此,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实践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强调坚持“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条仁善邻等思想,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可以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等理论品格,要求它必须同我国的具体实际和文化土壤紧密结合,这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1)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文化土壤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永葆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结合材料并运用真理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新时代坚持“第二个结合”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3)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请你写出两点建议。
7 .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 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新时代,各地围绕再走“长征路”、再写“英雄谱”、再现“红飘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这些活动(     
①在回望长征历程中铭记革命先辈丰功伟绩,赓续红色血脉
②在历史比较中坚定方向,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③将历史融入现实,不忘党的初心使命,激励人们自信前行
④充分挖掘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丰富长征精神的基本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3年天津在“精准惠民”上下功夫,推出购买戏曲类演出票的“戏曲卡”,充值100元、补贴300元,让戏迷观众有更多机会走进剧场,欣赏传统艺术。此举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②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精准提供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④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9 . 近年来,“阅读北京”的种子深深扎根首都大地,已成为独树一帜的全民阅读品牌。2023年,北京举办各类阅读活动3万余场,影响和覆盖人群达2000余万人次,全市综合阅读水平稳步增长;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阅读数量以及未成年人阅读率领先全国。北京市推进全民阅读(     

①有利于提升北京市民综合素质

②能完善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③可丰富优秀文化传播的活动载体

④意在推动图书产业的蓬勃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星金考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猜题政治试题卷(八)
10 . 从“燕京八绝”到官式古建“八大作”,年轻人正在积极拥抱非遗文化。《千里江山图》折扇、故宫联名口红,源自《食物本草》中柿子造型的“柿柿如意”摆件……一个个“非遗”消费新亮点正穿越时空而来,为人们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也盘活了更多就业。“非遗”消费乘势而上表明(     
①守正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②文化与经济在相互交融中促进了社会发展
③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是文化创新的价值所在
④越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越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8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星金考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猜题卷政治试题(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