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以下属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措施的是(       
A.重点抓好虚拟经济B.让人民同步富裕起来C.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D.减少税收
2024-01-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宁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首届以“品质中国,制造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过去中国制造的发展,主要依赖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要实现未来中国制造升级,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必须(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放弃传统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③立足我国国情,依靠自身力量实现                 
④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宁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①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③是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重要依据
④需要在确保速度的前提下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1-1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能够立足国情,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
①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人民性
②坚持与时俱进,推进进程持续性
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治理效能
④聚焦国家重点工作,积极履行职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S乡镇以碧霞春有机茶园为中心,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向周边12个村租用土地,再返包给农户种植品种茶,并提供种苗、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发展生态茶园1200亩,实现产值2100万元,解决劳动力500人,农民年平均增收8000元。这一发展方式(     
①丰富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变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②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③拓展了农业专业化发展途径,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
④助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以发展为中心
C.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23-02-21更新 | 583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大兴机场正式运行,辐射京津冀”“相信粤港澳深化合作,一定能打造出国际一流湾区”“推动长三角营商环境一体化”“加快补齐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短板”,给这组新闻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潜力无限绿色发展
B.科技驱动创新发展
C.东西联动融合发展
D.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     
A.社会公平正义问题B.发展动力问题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D.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9 . 2022年9月2日,《环球时报》记者在2022年服贸会首钢园区现场采访了多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中国科技企业,它们的迅速崛起,正在拦截伸向中国、并准备“卡脖子”的“美国之手”。“卡脖子”技术,指向别人有但自己还没有的关键核心技术,缺了它就没法运转和替代,就像被人扼住了咽喉、卡住了脖子一样难受。要想攻克“卡脖子”难题,我国企业需要(       
①集聚创新优势,完全依靠自己力量
②依赖外国技术,寻求双方共享发展
③坚持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注重自立自强,加大自主研发投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25更新 | 389次组卷 | 17卷引用: 新疆新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供给能力。由此可见,实体经济是(     
A.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B.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C.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D.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