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的和顺图书馆,诞生于1928年。该馆一直坚持以免费开放和利用为主的办馆理念,从几平方米的阅读社发展到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乡村图书馆,成为全年向社会开放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和顺常住人口不足8000人,却有近3000人办理了借书证。这有利于(     
①繁荣文化市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②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轮驱动
④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最近,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蔬菜促销工作的通知》,出台了蔬菜促销10项举措,众多融媒体参与了百家媒体聚力公益助农行动,政府各部门也积极行动,为农民破解蔬菜滞销难题提供了全方位服务。此举旨在(     
①调动菜农积极性以促进农业发展
②畅通内循环以促进乡村振兴事业
③协调区域经济以提升发展整体性
④进一步优化乡村生产经营的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2年10月27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能源危机令全球能源系统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凸显,但报告又预估,到2050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可能会从目前的80%降至略高于6%的水平,全球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将从每年370亿吨回落到320亿吨。这需要企业(     
①贯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落实竞争中性原则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④坚持内涵式发展方式以提高我国生态效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就是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碳中和”的意思是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和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应(       
①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②把党中央相关战略决策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③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④倡导绿色消费意识,推动全民节约,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1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袁隆平生前牵挂的兴安盟水稻传来测产捷讯:“157”亩产量(1亩约为666.67平方米)达717.56千克,“1189”亩产量达540.3千克,均创下新高,兴安盟水稻走出一条北疆盐碱地生态治理的新“稻”路。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助推兴安盟从生产粮食转向“智”造稻种,为中国饭碗里的“塞外粮”装上一颗高产优质的“兴安芯”,保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这是基于(     
①粮食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④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规划和系统推进我国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原则: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二是坚持合作共赢。集聚全球生物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推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实现生物经济效益互利共赢。三是坚持造福人民。恪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客观规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等。


从“坚持新发展理念”的角度,说明《规划》所提关于生物经济发展的原则的正确性。
7 . 某校同学学习了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以后,热情高涨。他们以“社会生活我关注”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最重要的依据是我们多年来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2011年至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52万件,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74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每年造林1亿亩,居世界第一;我国基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保体系,被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材料二   S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苏南农村,作为现在远近闻名的明星村,S村曾经是有名的经济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回头看S村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自筹资金,对全村重新布局,实现了经济的产业集中;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腾笼换鸟”,不断促进产业升级;保证村民收


入持续增长,村级收入持续向民生倾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村民福利不断提高。
(1)材料一中我国的成就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S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2022-08-12更新 | 398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目前、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是:上游落后、中游崛起、下游发达。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应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加快集约发展,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保障生态脆弱和农业核心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其他地区大致相当,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内陆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黄河流域各地应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演讲中用“大海”妙喻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也有狂风骤雨。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应该(   )。
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立足全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②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③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互利融通,建构内外联动格局
④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持续均衡,确保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6更新 | 1901次组卷 | 6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文综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上半年全国发电结构占比图。

注:2021年10月份,风电、核电增速加快,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水电降幅扩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

材料二   2021年夏季,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结合当地情况推行分时电价机制。新的分时电价机制把一天24小时分成高峰、尖峰、平段、低谷、深谷等多个时段,每个时段的电价都不一样,高峰和低谷的电价相差3—4倍。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用电采取低价政策。但一方面,动力煤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火电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发电企业额外增加了碳排放成本。我国用电夏冬两季尖峰化特征突出,对应的尖峰电力需求较平时高出1亿千瓦时以上。2021年夏季我国一些地方不得已拉闸限电,给企业生产与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作为电力消费的基本单元,家庭或者居民如果能在分时用电的引导下主动对用电行为作出理性安排,不仅利己,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1)解读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发改委引入分时电价机制的原因。
2022-05-23更新 | 719次组卷 | 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