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文化馆组织人员在将军楼公园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景区”宣传活动。将军楼公园内一座雄伟的“筑路忠魂”雕塑映入眼帘,慕生忠将军指向前方,表情刚毅,与手持“十字镐”“铁锹”等工具的筑路人一起奋战高原,修筑青藏公路,铸就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开路精神。将军楼公园作为对外免费开放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A级旅游景区,承担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学习教育功能,更兼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精神内涵。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的G市高楼林立,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驰跨越千山万水。

材料二   劳动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到“铁人王进喜”时代楷模张桂梅”……不同时代的劳动模范以自己的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几千年来哺育了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有人认为,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种观点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出不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劳动教育是学生的成长必修课,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G市文化馆在将军楼公园组织“民族团结进景区”宣传活动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知识,批驳“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一观点。
(3)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中,劳动教育作为其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假如学校召开学生代表大会,你作为学生代表要向大会提交一份以如何加强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提案,请你撰写两条提案。(要求:言简意赅)
2023-06-04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3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提出“三个务必”重大论断:“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两个务必”提出于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如何建设新中国,对党在全国“如何执政”提出要求;“三个务必”提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长期执政”,聚焦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拓展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蕴。

材料二   在党的二十大代表中,不乏许多基层一线的党代表身影。张黎明是天津某配电抢修班班长,自18岁成为一名普通的电力巡线工,35年来,他扎根电力抢修一线,从普通电力工人到全国劳模,再到“时代楷模”。他说:“只要是保证一线工人人身安全方向的研发就是我们职工创新研发的方向,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就是我们职工创新的方向。”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四十余年,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2000多名山区女孩儿圆梦大学。“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竭尽全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张桂梅说。山东省高唐县的杜立芝是土生土长的农技专家,参加工作38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农技服务一线,扎根田间地头,以科技助农、惠农、兴农。近几年,她致力于推广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高效种植模式,每年为农民每亩地增收1000多元。


(1)“三个务必”是党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制胜法宝。结合材料一和政治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故事对青年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何启示?
(3)目前,全国各地正掀起一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请你为自己的学校策划两个活动方案。
2023-04-11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赞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的水长城”。林县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十分恶劣。在经过科学调研、实地勘察和充分论证后,林县县委决定从山西平顺县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1960年2月11日工程正式启动。10万英雄儿女苦战十个春秋,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道211个,架设渡槽152个,在绝壁叠生的太行山上修成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林县人民利用原始的测量工具设计的红旗渠,总干渠全线水流完全依靠自然落差;沿着渠线就地开采山石,既挖出了渠道,又垒成了渠岸,碎石还能铺渠底,建筑材料充分利用;创造性地建设空心坝,让渠水从坝心通过,让河水从坝顶溢流,巧妙解决渠线与河道交叉的难题……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考察,他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林县人民是如何创造红旗渠这一世界奇迹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广大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
(3)某班团支部拟举办学习红旗渠精神主题团日活动,请围绕“理想奋斗”的主题列出两个发言要点。
2023-04-11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专家联测卷文综政治试题(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着近千年村庄历史的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文化底蕴厚重。近年来,该村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他们重修村志,将建村以来历史名人的事迹整理完善,提炼蕴含的人生道理和崇高品德,在村庄文化长廊中展出。将姜氏“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教子孙、睦家族”等“48字祖训”发展为“诚实守信,明码标价,不欺客不宰客”“孝敬老人,赡养费不得低于全村平均水平”等十条内容,涵盖村风民俗、和谐邻里、社会治安等多方面,既传承了“祖训”,又扩充了符合新时代的具体要求。设立了“红黑榜”,定期开展评比,内容包括好人好事、家风建设、学子求学等各个方面。建设了法治广场,将优秀文化精神和农村常见陋习案例在广场中予以展现,对村民进行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专题普法培训。如今的下姜村,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处处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气息。

材料二   2019年6月,淳安县成立了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通过联建共富平台、联兴共富产业、联享共富生活“三联”模式,带领大下姜25个村、2.5万名群众,走出了一条“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之路。大下姜联合体编制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五年行动计划,设立培训、乡村旅游、农林、文创四个产业组,统筹推进联合体区域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区域传统和片区种植特色,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红色培训、乡村旅游、农林及文创四大特色产业带。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白马地瓜干、夏峰高粱酒等农特产品均实现标准化生产;注册“千岛湖·大下姜”和“下姜村”全品类商标,推动品牌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由镇属企业和大下姜所属25个行政村共同出资,组建大下姜振兴发展有限公司,并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区域内农产品整合开发、销售渠道建立和品牌宣传推介等活动。2021年1—10月,大下姜25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988.2万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年家庭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农户全面清零。


(1)结合材料一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村上述做法对推进乡村治理有何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大下姜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3)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使命要由新一代青年人担当。请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新时代农村共同富裕”提出两条建议。
2022-01-16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9-20高一·全国·课后作业

5 . 山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非公10条”“民营经济35条”等一系列政策,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把好用、管用、能用的政策送到企业手中,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坚持各类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引导民营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创新,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和乡村振兴行动。


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是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
2021-07-11更新 | 407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重温党的百年奋斗恢宏史诗,凝聚强大奋进力量,开创新的历史辉煌,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厚重的百年党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是全党党员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的正确性。

材料二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觉醒年代》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安徽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策划创作,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

《觉醒年代》用影像书写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段重要的历程——从文化启蒙、到思想启蒙、到政治觉悟、到革命行动的完整思想史。

《觉醒年代》对思想变革进行戏剧性架构,让电视剧既保持政论性又突出观赏性,达到了“让观感舒服的状态”。剧中深情描写参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青年领袖毛泽东、周恩来以及热血青年赵世炎、邓中夏、陈延年、陈乔年等,他们是最早的共产党员,是青春中国的青春担当。《觉醒年代》武装新思想、传播新文化、点赞新青年,将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演绎得饱满动人,引导人们去体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

《觉醒年代》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这一重大主题,不仅是一部精彩的文艺作品,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优秀教科书。



(2)《觉醒年代》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优秀教科书。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加以分析。
(3)《觉醒年代》是“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请写出两条该剧目取得成功所运用的方法论。
2021-05-28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1届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一)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薪火,世界已经见证中国青年的力量,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新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青年偶像?回望刚刚过去的2020年,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工作的90后、00后超过三分之一,他们说“越是艰难越向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20万驻村第一书记、上百万从事脱贫工作的同志中,青年也是主力军,他们在异常艰苦条件下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嫦娥五号发射团队,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大多为“80后宫和“90后”,平均年龄仅33岁,他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在喀喇昆仑边境线上,戍边官兵“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用生命践行“绝不把领土守小了,绝不把主权守丢了”的铮铮誓言……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上海市徐汇区“光启晚晴”报告团努力当好青少年的“引路人”,成立15年来,他们始终紧贴青少年特点和需求,积极开展实地宣讲、微型课堂等情景式、参与式、沉浸式宣讲,让青少年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要牢牢占据青少年思想舆论主阵地。”面对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报告团全体成员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以战争年代的亲历者、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城市发展的建设者身份与青少年“面对面”,共话成长。


(1)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如何书写时代答卷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发挥“青年偶像”的榜样力量引领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学校将举行“绽放青春 致敬榜样”的主题活动,请你任选上述材料中的一组青年偶像,为他们写一段颁奖词。要求司观点鲜明,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字数100字以内。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

材料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众多领域对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巨大。1994年,中国“北斗”正式立项。一批批北斗人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完成了北斗一号试验系统和覆盖亚太的北斗二号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近年来,卫星导航系统在运用中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我国加快了北斗项目的实施步伐,将在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三号系统。届时,30多颗“北斗”导航卫星能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技术将会更为成熟,应用将更加广泛。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卫星导航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有理由相信,“众星拱北斗”不仅是人间天象,也必将是大国崛起之象征。

材料二   从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建设到如今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这份成果里饱含着多少北斗人的汗与泪,20多年来,有无数的像北斗一号总设计师范本尧院士等一样的科学家、工程师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中国科技工作者踏实的态度和国际化的眼光,为近年来中国在科研领域取得的开拓性的进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完美地诠释了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坚定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是真正的“国之脊梁”,令人敬佩。“中国灵魂”就此铸造,“大国重器”就此终成。


(1)结合材料一中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过程,说明实践是怎样为认识发展提供动力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北斗人”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铸“中国灵魂”,成“大国重器”的。
(3)北斗产品服务全球,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是几代北斗人努力的结果,是中国人的骄傲。某班级举行“致敬北斗人,我们都是追梦人”主题演讲,请列出两条演讲提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年立项,拟定了“绕、落、回”探月三步走计划,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系统组成。该项工程聚焦“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一体化”透代提升。2007年实施的嫦娥一号任务和2013年实施的嫦娥三号任务,分别完成了环绕和着陆巡视两个目标。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未来我国实现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探月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工程研发团队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的队伍,嫦娥五号任务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的负责人,大多是“80后”和“90后”,平均年龄仅33岁。无数年轻的航天人早已接过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从总体设计、轨道控制到上行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他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协同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下新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激励着广大青年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分析中国探月工程要一体化设计和攻关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应如何弘扬“探月精神”。
2021-03-20更新 | 51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1届高三3月二诊文综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核潜艇,是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时年34岁的黄旭华被秘密召集到北京,成为“核潜艇总体设计组”最早的29人之一。面对西方严密的科技封锁,他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浩瀚的报纸杂志中搜寻所有和核潜艇相关的资料,边学习、边研究、边验证,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除了用算盘计算数据,他们还采取用秤称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过秤,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设计值几乎吻合……正是这种精神,激励黄旭华团队一步到位,将核动力和水滴艇体相结合,研制出我国水滴型核动力潜艇。

材料二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授予叶培建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将国家最高荣誉授予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和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把褒扬英雄的过程转化为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际行动,我们也能实现出彩人生,这正是对英雄的最好致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黄旭华团队是如何攻坚克难铸就国之重器的。
(2)青年强则国强,以“共和国勋章”精神激励青少年,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某校高二年级即将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板报设计大赛,请列举两个有关民族精神的板报主题(例:长征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2020-06-15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0届高三三诊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