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旨在(       
A.丰富民族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B.宣传正义能量,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C.发挥榜样作用,坚持正确价值引导
2020-12-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中质量调研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浙江嘉兴南湖,小小红船承载千钧重任,在其之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更孕育着红船精神;“半条被子”精神,是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生动写照,是为民情怀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河北西柏坡,党中央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党领导革命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召开过许多次意义重大的党内会议,发生了无数件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与这些重要人物、重要会议、重要事件相关,形成了浩如烟海的革命文物。先烈故居、会议旧址、文献书籍、生活工作用品等革命文物,因历史的沉淀和革命的浸染而显得尤为珍贵。

作为革命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革命文物是帮助我们回顾党的革命历史,增强对党的情感认同的重要物质依托。一件件革命文物默默地重现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这种身临其境所带来的震撼感、真实感,是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革命文物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并因其存在而使得革命精神历久弥坚,愈加生动。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用革命文物的生动教材来教育人、启迪人、鼓舞人。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
(2)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请就如何运用好革命文物提出两条建议。
2021-05-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有人以“重估历史”为借口,以“史料钩沉”为幌子,妄图歪曲历史、割裂源流,否定党史的主流和本质;有的以庸俗、低俗、媚俗的手段涂抹历史人物与事件;有的丑化党的领袖,对英模人物进行“戏说”“恶搞”;还有的对早有定论的汉奸、反动派、卖国贼等搞所谓“重新评价”“翻案”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动员大会上首次公开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强调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1)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结合材料一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央广中国之声建党百年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全方位打造“三分钟党史微课堂”,展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先进事迹。从2月24日起,《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进入安徽省中小学校园,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晨读、思政课等形式收听该节目,让红色基因植根心灵。


(2)运用文化影响人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进校园对于培育时代新人的意义。
(3)班级举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主题班会。请任选其中两点,各写一个发言要点。(要求:每个发言要点不超过20个字)
2021-05-0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于2021年1月向社会发布了2020年“诚信之星”。

2020年“诚信之星”发布主要通过电视专题片讲述“诚信之星”先进事迹。他们有的为了一份信任,不畏艰险、冒疫奔忙,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勇做挺身而出的凡人;有的秉承“诚信为本、品质至上”的企业精神,不计成本保证防疫物资供应,为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有的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坚守“一户不脱贫决不撤岗”的庄严承诺;有的扎根偏远乡村,甘守清贫寂寞,为乡亲解决病痛,多年如一日甘当村民“健康守门人”;有的弘扬家风、恪守家训,致富不忘乡亲“不帮乡亲拔掉穷根决不罢休”。他们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守信践诺、以诚立身的精神风貌,他们是“诚信”价值理念的坚定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宣传2020年“诚信之星”的先进事迹的意义。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为主题,撰写一份演讲提纲。
2021-05-25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考最后一卷政治(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道德建设需要把握道德发生的相关规律,围绕德润人心,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唯有持续加强道德建设,才能实现人们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良好社会风尚形成。

德润人心,需要用群众听得懂、可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地方防疫宣传口号,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耳熟能详的百姓方言,让群众意识到遵守防控规定与文明公德的重要性。德润人心,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单先参范、带头引领。领导干部道德水平的高低会对社会成员道德行为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应不断涵养精神品格、提升道德境界,充分发挥在道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道德建设,也需要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曼好精神家园和道德家园的构筑,向上向善道德风尚的呈现,定然会进发出持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1)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德润人心的意义。
(2)仓廉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当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3)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某社区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现征集两句古人重视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作为当代新青年,你准备为社区推荐哪两句?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讲好中国应急管理故事,2021年1月,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他们有的在防汛救灾一线闻“汛”即动、向险而行,为搜救遇险群众不幸壮烈牺牲;有的奋战在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出色完成应急值守、转运病人、搬运物资、洗消杀毒、救援保障等繁重任务,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湖北保卫战贡献力量;有的矢志技术革新,成功破解旧装备发挥新作用、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现实课题……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安危、一切为了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赴汤蹈火、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极端认真负责的务实作风,以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实际行动,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

2021年1月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指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2020年,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5%和8.3%,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较近5年均值下降4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应急管理工作者们不畏开局之苦、勇克创业之艰,忠诚履职、竭诚奉献,奋力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作出新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弘扬“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精神对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的意义。
(2)某班级拟举办“中国梦·劳动美”的主题班会,请你围绕该主题撰写演讲提纲。
2021-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考最后一卷政治(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