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2024年1月31日,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正式发布,共有152人(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他们中有4年行程6万余公里寻访和书写30多位老英雄事迹,让烈士精神世代传扬的作家王英;有巡检途中勇救落水者,用生命完成最后托举的铁路巡防员郭字宏;有4年举全家之力替去世儿子还清90万元债务的七旬老人姚西田……讲好“好人故事”有利于(     
①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②营造反对封建迷信的文化氛围
③凝聚向上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3-25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模块一基础夯实专练必修三《文化生活》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近年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辅助生殖技术等前沿科技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不断突破人类的伦理底线,全球重大科技伦理事件时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保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治理体制机制,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推动“科技向善”,就要(     
①提升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②充分发掘自然科学理论的道德意蕴和价值观内涵
③以科技伦理规范来约束科学技术应用的方式和范围
④建立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的有效机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道德积分储蓄站,兑换点里它可以花。道德模范年年评,今年花落到咱家。”在河南A村,这段豫剧乡亲们耳熟能详。村里推行道德积分储蓄站,引导乡亲们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积极参与村里的大事小情,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这告诉我们(     
①优秀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②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③要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④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精神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     
①要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重在不断拓展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
③能激励人们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④要懂得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源于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04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1月变式训练哲学与文化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体现在物质层面,不局限于传统的、单纯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搞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根基,凝聚复兴伟力,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兴盛;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说明你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理解。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论述“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理由。
(3)假设你是张三,将参加学校开展的“模拟政协”活动,请你就“如何更好地在学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写一份政协提案,字数不超过150字。
2023-06-04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54 把握辩证分合全考点训练
6 . 2023年3月5日,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某市教育系统积极组织干部教师和青少年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推进教育系统学雷锋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     
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③有利于汲取向上向善力量,提升公民道德品质
④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道德,不断促进个人的发展
A.①②B.④④C.②③D.③④
2023-06-03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十二单元全考点训练
7 . 2023年,《感动中国》已连续举办21届,它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此项活动(     
①能充实生活内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引导人们向善向美,有利于提升国民的文明素养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锋出生于1940年,年仅7岁就成了孤儿。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勤奋学习,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18岁时,雷锋去东北鞍钢当工人。在那里,他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面对荣誉,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1960年初,雷锋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入伍当天,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一定要做一个好战士,我要把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入伍后,他继续保持着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的习惯。正如他在日记里所说的,“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962年8月,雷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从此,“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印刻人心,他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政治上紧跟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工作中甘于平凡、尽职尽责,日常生活中奉献社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朱伯儒、徐虎、庄仕华、郭明义……,“雷锋班”、“雷锋警营”“雷锋车队”……一个个活雷锋不断涌现,雷锋精神熠熠生辉。

2023年2月,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青年一代该如何作为。
(2)“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3)每年的3月5日为学习雷锋日,全国各地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请你列举一项自己曾参加的学雷锋具体活动,并用一句话概括参加该活动的感受。(要求言简意赅,字数总体不超过30字)
2023-04-20更新 | 54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4 《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重中之重。某县有9万多名志愿者活跃在“五为”志愿服务活动一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用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也让越来越多群众由参与者变身为志愿者,成为热心公益的带头人。可见,“五为”志愿活动(     
①有利于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和科学修养
②是全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③汇聚了社会爱心力量,共创文明新风
④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成风化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8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2 《文化生活》选择题
10 . 某革命老区积极推动用革命文化资源促进青少年成长,创新开展“六个一”教育:即“吃一顿支前餐,唱一首红色歌曲,听一场红色报告,看一场红色电影,演一次红色实景剧,写一段心灵感悟”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参与上述活动对青少年成长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在融合创新中传承红色文化
②在参与中领悟爱国主义的真谛
③在学习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④在实践中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